CN216625995U -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5995U
CN216625995U CN202122352612.5U CN202122352612U CN216625995U CN 216625995 U CN216625995 U CN 216625995U CN 202122352612 U CN202122352612 U CN 202122352612U CN 216625995 U CN216625995 U CN 216625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lamping arm
arm
mask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26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良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y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y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26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5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5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5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麦克风、扬声器及弹性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麦克风设于第一夹持臂,扬声器设于第二夹持臂,扬声器与麦克风电连接,以用于播放麦克风采集的声音,弹性件同时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连接,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可在弹性件的驱使下夹持口罩,当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夹持于口罩上时,麦克风位于口罩的内侧,扬声器位于口罩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扬声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背景技术
传统口罩功能单一,仅能起到隔离的作用。但很多环境下对口罩提出了更多的功能要求:例如疫情严重时,需要人们日常工作时都保持佩戴口罩,而一些特殊人群如卖场销售、商业演讲、导游等,工作时需佩戴麦克风,为了保证音质,需要将麦克风靠近嘴唇直至贴近口罩,非常不方便;而如果摘下口罩则会存在疫情风险。
目前市场上没有聚焦这个细分领域的产品,虽然已有相似性的带有麦克风的口罩,但这些口罩的结构复杂,制造流程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很多麦克风与口罩是一体式设计,首先防护效果难以达到正规机构要求,其次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口罩本身不能长期使用,例如医用口罩,一体式设计的口罩只能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连带麦克风一起丢弃,造成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旨在提高麦克风扬声器设备的扬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包括:
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
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臂;
扬声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扬声器与所述麦克风电连接,以用于播放所述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以及
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夹持口罩;其中,
当所述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夹持于口罩上时,所述麦克风位于口罩的内侧,所述扬声器位于口罩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端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同一端。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还设有扬声孔,所述扬声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还设有电源、充电口、开关键及音量调节键,所述电源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键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所述音量调节键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麦克风的收音侧与所述扬声器的发声侧相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夹持本体和挠性连接件,所述夹持本体与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所述挠性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夹持本体,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夹持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挠性连接件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支臂,所述两个支臂背向延伸,所述两个支臂的连接处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支臂延伸方向的末端各设有一个所述扬声器。
可选地,所述两个支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夹持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弧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呈A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夹持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麦克风收音微孔,所述麦克风收音微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通过弹性件驱使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于口罩上,使得设于第一夹持臂上的麦克风可位于口罩的内侧,设于第二夹持臂上的扬声器可设于口罩的外侧,如此,麦克风便可穿过口罩而直接采集到用户的声音,从而可提高声音的采集质量,进而可提高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质量,实现产品整体扬声效果的提升。此外,通过驱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分离,还可将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从口罩上拆除,从而可实现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的重复利用。可见,相较于目前的麦克风扬声器设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具有扬声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又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夹持臂 11 麦克风
13 夹持本体 14 挠性连接件
15 麦克风收音微孔 20 第二夹持臂
21 扬声器 23 扬声孔
24 电源 25 充电口
26 开关键 27 音量调节键
28 支臂 30 弹性件
40 转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麦克风、扬声器以及弹性件。其中,
第一夹持臂上设有麦克风,第二夹持臂上设有扬声器,该扬声器与麦克风电连接,以用于播放麦克风采集的声音。该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电性连接可通过有线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该无线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NFC、红外、2.4G。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该弹性件设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连接处,该弹性件同时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连接,该弹性件用以提供一弹性力,以驱使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一端相向转动。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可在弹性件的驱使下夹持在口罩,此时,麦克风位于口罩的内侧,扬声器位于口罩的外侧(这其中,口罩的内侧是指口罩朝向用户脸部的一侧,口罩的外侧是指口罩背向用户脸部的一侧。)。如此,麦克风便可穿过口罩而直接采集到用户的声音,从而可提高声音的采集质量,进而可提高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质量。
可以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通过弹性件驱使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于口罩上,使得设于第一夹持臂上的麦克风可位于口罩的内侧,设于第二夹持臂上的扬声器可设于口罩的外侧,如此,麦克风便可穿过口罩而直接采集到用户的声音,从而可提高声音的采集质量,进而可提高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质量,实现产品整体扬声效果的提升。此外,通过驱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分离,还可将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从口罩上拆除,从而可实现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的重复利用。可见,相较于目前的麦克风扬声器设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具有扬声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连接处有一独立的转轴作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该转轴设于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下端之间,使得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有较长部分可以用于夹持口罩(这其中,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上端是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伸入口罩的一端,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下端是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处于口罩外的一端),用户可根据需求调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在口罩上的位置,以使麦克风可以有更好的采集质量。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的本体套设于该转轴上,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抵接于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下端,以抵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使得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上端相互靠近以夹持在口罩上,当需要从口罩上取下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时,只需克服该扭簧的弹性力,使得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上端分离,然后就可将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从口罩上取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片,弹片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夹持臂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下端,以使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上端相互靠近以夹持口罩;弹性件还可为压簧,该压簧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连接处的下方,压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使得第一夹持臂的上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上端相互靠近以夹持口罩。进一步地,第二夹持臂为方形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容置腔,扬声器设于第一容置腔,箱体远离第一夹持臂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朝向第一容置腔延伸的延伸件,部分对应扬声器的位置合围成圆形安装架,扬声器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圆形安装架外围的多个延伸件抵接该箱体的临近第一夹持臂的内侧壁,以加强第二夹持臂于第一容置腔处的结构强度;扬声器背向第一夹持臂设置,第二夹持臂的侧壁上对应扬声器开设有扬声孔,扬声孔与第一容置腔连通,便于扬声器播放的用户声音直接传播至口罩外侧,提高扬声器播放的声音质量。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臂上还设有电源、充电口、开关键及音量调节键。该电源也设于第一容置腔,且位于扬声器的下方,该电源和麦克风及扬声器电连接,为麦克风及扬声器供电;充电口设于箱体的侧壁上,并与电源连接,用户可通过充电口为电源充电;音量调节键设于箱体的侧壁上,去与扬声器电连接,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调节扬声器播放的音量,音量调节键与充电口相对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为了第二夹持臂的整体结构强度考虑,在电源的外围也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延伸件,此处的多个延伸件大体位于电源的周侧。
进一步地,麦克风的收音侧和扬声器的发声侧相背设置,麦克风的收音侧指的是设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通孔的一侧,扬声器的发声侧指的是扬声器内部的振膜所在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的收音侧朝向用户的脸部,扬声器的发声侧背向用户的脸部,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麦克风和扬声器工作时互相干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麦克风的采集质量和扬声器的播放质量。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臂还包括夹持本体和挠性连接件,夹持本体为方形箱体,夹持本体的下端和第二夹持臂的下端转动连接,该挠性连接件的下端设于夹持本体的上端,挠性连接件的上端朝向远离夹持本体的方向延伸,麦克风设于挠性连接件的上端,该挠性连接件为波形管,内部可走线,以便麦克风和扬声器电连接(这其中夹持本体的上端是指夹持本体伸入口罩的一端,夹持本体的下端是指夹持本体位于口罩外的一端)。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将该波形管压缩或拉伸,以使麦克风具有最佳的采集位置,更好的采集用户的声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分别自连接处向相对的两侧延伸,且偏向第一夹持臂,两个支臂的连接处与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支臂的延伸方向的末端均设有一个扬声器,两个支臂背向第一夹持臂的一侧均对应扬声器设有扬声孔,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该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在保证播放质量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播放范围。
进一步地,两个支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夹角设置,且第二夹持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弧形设置。人体脸部曲线是指人体脸部的大致轮廓和鼻骨的大致高度,两个支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设置可以保证用户佩戴口罩时的密封性,第二夹持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设置则可以使得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贴合用户的脸部,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当然,第一夹持臂也需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弧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呈A字型设置,第一夹持臂内设有第二容置腔,麦克风设于第二容置腔,第二夹持臂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麦克风收音微孔,麦克风收音微孔与第二容置腔连通,麦克风可通过麦克风收音微孔采集用户的声音,再传输给扬声器进行播放。在本实施例中,因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电源、开关键及音量调节键等不限于设于第二夹持臂上,亦可将电源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充电口对应设于第一夹持臂上,使得该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整体重量分布均匀。

Claims (10)

1.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
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臂;
扬声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扬声器与所述麦克风电连接,以用于播放所述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以及
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夹持口罩;其中,
当所述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夹持于口罩上时,所述麦克风位于口罩的内侧,所述扬声器位于口罩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端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同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还设有扬声孔,所述扬声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还设有电源、充电口、开关键及音量调节键,所述电源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键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所述音量调节键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的收音侧与所述扬声器的发声侧相背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夹持本体和挠性连接件,所述夹持本体与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连接,所述挠性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夹持本体,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夹持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挠性连接件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支臂,所述两个支臂背向延伸,所述两个支臂的连接处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支臂延伸方向的末端各设有一个所述扬声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夹持臂适配人体脸部曲线呈弧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呈A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夹持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麦克风收音微孔,所述麦克风收音微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CN202122352612.5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Active CN216625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2612.5U CN21662599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2612.5U CN21662599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5995U true CN21662599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2612.5U Active CN21662599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59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197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深圳市奇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麦克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197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深圳市奇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麦克风
CN113840197B (zh) * 2021-09-27 2024-03-15 深圳市奇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25995U (zh) 一种可夹持于口罩上的麦克风
CN204813942U (zh) 一种便携式听诊器
WO2017049910A1 (zh) 耳机
CN107708000B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13840197B (zh) 一种口罩麦克风
CN209281656U (zh) 一种英语教育听力训练装置
CN209627650U (zh) 一种用于蓝牙耳机上的咪头
CN208691516U (zh) 一种英语学习耳机
CN209545835U (zh) 可更换电池并可进行有线和无线切换的蓝牙耳机
CN208581341U (zh) 耳机
CN201654359U (zh) 具有蓝牙功能的眼镜
CN208210223U (zh) 车载智能设备
CN206164781U (zh) 一种防掉落的蓝牙耳机
CN207820157U (zh) 一种新型无线耳机
CN202206524U (zh) 一种耳机
CN2572700Y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5337776U (zh) 耳机可调式自行车头盔
CN206543334U (zh) 颈戴式控制器以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19999602U (zh) 一种防掉落的助听器
CN218783896U (zh) 一种耳环式耳机头
CN205902013U (zh) 一种适用于广场舞者佩戴的耳机
CN209253521U (zh) 一种无线睡眠耳机
CN203027329U (zh) 骨导电话机
CN219812249U (zh) 一种用户可自行拆装的头戴式uc耳麦
CN217486648U (zh) 一种教学用便携扩音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