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2303U -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2303U
CN216622303U CN202122794225.7U CN202122794225U CN216622303U CN 216622303 U CN216622303 U CN 216622303U CN 202122794225 U CN202122794225 U CN 202122794225U CN 216622303 U CN216622303 U CN 216622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or
hose
detection device
suction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42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惠峰
张宁
闫兴钰
王瑞文
唐艳平
李建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reen Carbon Future Da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reen Carbon Future Da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reen Carbon Future Da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reen Carbon Future Da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42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2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2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2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包括吸嘴,所述吸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合筒,所述卡合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通过在使用时手持检测装置本体,将软管使用连接头与固定座进行固定,可以更好的根据需求来挑选合适长度的软管来进行检测,可调节性有更好的保障,在安装完毕后,将吸嘴对准需要检测的点位,然后将加压装置与卡合筒进行对接,对接完毕后一只手手持检测装置本体,一只手捏住加压装置将内部空气挤出。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二氧化碳也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
现在地球全球变暖,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有严格的控制,所以需要对各种方面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检测,不达标的方面需要立即整改,对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现有的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更好的对指定位置的空气进行吸入检测,对指定位置的检测效果没有更好的客观性,在使用时不能对狭窄一点的地方进行定点检测,对检测效果的客观性及全面性都没有更好的保障;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更好的对指定位置的空气进行吸入检测,对指定位置的检测效果没有更好的客观性,在使用时不能对狭窄一点的地方进行定点检测,对检测效果的客观性及全面性都没有更好的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包括吸嘴,所述吸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合筒,所述卡合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包括预留洞口和头体,且头体的顶部开设有预留洞口,且预留洞口的内壁尺寸与软管的外壁尺寸相吻合,且软管与连接头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且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且头体与螺杆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嘴包括过滤网、嘴体和限位筒,且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嘴体,且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且过滤网与嘴体之间构成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合筒包括瓣膜和筒体,且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瓣膜,且筒体与瓣膜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对接筒和橡胶圈,且对接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且对接筒与橡胶圈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接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且限位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压球,且对接筒与限位座之间通过热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与固定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头与固定座构成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嘴、软管、连接头、固定座、检测装置本体、卡合筒和加压装置之间的配合工作让设备的检测点可以更好的贴合狭窄地段,在使用时可以更客观的反映出狭窄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避免检测死角,在使用时手持检测装置本体,将软管使用连接头与固定座进行固定,可以更好的根据需求来挑选合适长度的软管来进行检测,可调节性有更好的保障,在安装完毕后,将吸嘴对准需要检测的点位,然后将加压装置与卡合筒进行对接,对接完毕后一只手手持检测装置本体,一只手捏住加压装置将内部空气挤出,挤出完毕后松手让加压装置在恢复形状过程中进行吸气加压工作,吸气加压过程中将吸嘴周边的空气吸入检测装置本体进行检测,通过加压装置可以更好的对吸嘴提供负压将空气吸入进行检测,可以更好的对狭窄点位的检测效果有更好的保障,客观性有更好的提升,让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及检测全面性都有更好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嘴;101、过滤网;102、嘴体;103、限位筒;2、软管;3、连接头;301、预留洞口;302、头体;303、密封条;304、螺杆;4、固定座;5、检测装置本体;6、卡合筒;601、瓣膜;602、筒体;7、加压装置;701、对接筒;702、橡胶圈;703、限位座;704、加压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包括吸嘴1,吸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2,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3,连接头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
固定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5,检测装置本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合筒6,卡合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7。
本实施例,连接头3包括预留洞口301和头体302,且头体302的顶部开设有预留洞口301,且预留洞口301的内壁尺寸与软管2的外壁尺寸相吻合,且软管2与连接头3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工作时,尺寸相吻合可以更好的保障软管2与连接头3之间的连接贴合度,对密封效果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胶粘连接可以更进一步的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及密封效果,对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保障。
本实施例,头体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303,且头体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304,且头体302与螺杆30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工作时,焊接连接让设备的固定稳定性及连接强度都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对设备的固定安全性及稳定性都有更好的提升,在使用螺杆304进行固定时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全面的保障。
本实施例,吸嘴1包括过滤网101、嘴体102和限位筒103,且过滤网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嘴体102,且嘴体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103,且过滤网101与嘴体102之间构成紧密贴合;工作时,紧密贴合让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保障过滤网101的过滤效果及过滤全面性,可以更好的防止异物进入吸嘴1来对检测效果带来影响。
本实施例,卡合筒6包括瓣膜601和筒体602,且筒体6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瓣膜601,且筒体602与瓣膜601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工作时,胶粘连接可以更好的保障瓣膜601的连接稳定性,在加压装置7没有与卡合筒6之间进行对接时瓣膜601可以更好的保障密封性,提升检测全面性及检测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加压装置7包括对接筒701和橡胶圈702,且对接筒7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702,且对接筒701与橡胶圈702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工作时,胶粘连接让橡胶圈702可以更好的在卡合筒6与加压装置7之间进行对接时候保障密封性及对接稳定性,对连接的稳定性也有更好的保障。
本实施例,对接筒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03,且限位座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压球704,且对接筒701与限位座703之间通过热熔连接;工作时,热熔连接可以更好的提升对接筒701与限位座703之间的连接强度,对连接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更好的保障,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保障对接筒701在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对限位座703带来更稳定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连接头3与固定座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头3与固定座4构成紧密贴合;工作时,螺纹连接可以更好的保障连接头3与固定座4之间的连接效率有更好的提升,紧密贴合可以更好的保障连接头3与固定座4之间的贴合度有更好的提升。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手持检测装置本体5,将软管2使用连接头3与固定座4进行固定,在安装完毕后,将吸嘴1对准需要检测的点位,然后将加压装置7与卡合筒6进行对接,对接完毕后一只手手持检测装置本体5,一只手捏住加压装置7将内部空气挤出,挤出完毕后松手让加压装置7在恢复形状过程中进行吸气加压工作,吸气加压过程中将吸嘴1周边的空气吸入检测装置本体5进行检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1),所述吸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
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5),所述检测装置本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合筒(6),所述卡合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包括预留洞口(301)和头体(302),且头体(302)的顶部开设有预留洞口(301),且预留洞口(301)的内壁尺寸与软管(2)的外壁尺寸相吻合,且软管(2)与连接头(3)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体(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303),且头体(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304),且头体(302)与螺杆(30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1)包括过滤网(101)、嘴体(102)和限位筒(103),且过滤网(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嘴体(102),且嘴体(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103),且过滤网(101)与嘴体(102)之间构成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筒(6)包括瓣膜(601)和筒体(602),且筒体(6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瓣膜(601),且筒体(602)与瓣膜(601)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7)包括对接筒(701)和橡胶圈(702),且对接筒(7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702),且对接筒(701)与橡胶圈(702)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筒(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03),且限位座(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压球(704),且对接筒(701)与限位座(703)之间通过热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与固定座(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头(3)与固定座(4)构成紧密贴合。
CN202122794225.7U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622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4225.7U CN2166223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4225.7U CN2166223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2303U true CN21662230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7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4225.7U Active CN2166223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2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6792U (zh) 一种消防水管用连接卡箍
CN216622303U (zh) 一种便携式碳检测装置
CN107917291A (zh) 一种快速连接复合管材
CN110332411B (zh) 油气集输管道堵漏一体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6112316U (zh) 一种耐高压液体管材
CN204731072U (zh) 一种玻璃采样管采样辅助装置
CN209458514U (zh) 一种换热双层管密封结构及其安装夹具
CN205908923U (zh) 管道接头保护结构
CN211157933U (zh) 一种氧气管固定装置
CN21077087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柔性复合管接头
CN211550849U (zh) 列车自动脱落式上水接头
CN209645537U (zh) 一种体外血液透析系统
CN209316637U (zh) 一种医用负压引流瓶密封装置
CN209611824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引流器
CN216520073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水管连接装置
CN206716389U (zh) 一种发泡胶枪转接头
CN209208166U (zh) 一种医用恒压气囊
CN215083846U (zh) 一种医用球囊充气用密封接头
CN220206951U (zh) 一款适用于带大滴瓶引流袋测漏的密封充气机构
CN207064894U (zh) 一种管材打压接头
CN211383452U (zh) 一种通用穿刺导管接头
CN217871042U (zh) 一种集装箱房用房板连接处密封结构
CN211384216U (zh) 一种移动式过滤袋现场透气量检测测试仪
CN210992433U (zh) 一种循环式负离子呼吸机
CN21754009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高稳定性内六角堵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