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8635U -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8635U
CN216618635U CN202122404928.4U CN202122404928U CN216618635U CN 216618635 U CN216618635 U CN 216618635U CN 202122404928 U CN202122404928 U CN 202122404928U CN 216618635 U CN216618635 U CN 216618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seal
water inlet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49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冬
吴春皓
韩震
陈振
周春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49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8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8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8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包括阀腔以及活动连接在阀腔内的活塞机构,活塞机构被第一弹性装置预压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活塞机构受到外力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所述阀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其结构简单,通过外接附件即可实现不同水路的切换。

Description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物质基础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开始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减少劳动提高生活质量,家用清洗设备应运而生,并愈发的简便与智能化。以清洗机为例,清洗机中增加了附件刷的应用,对于整机中水路的优化与分布是关键,因为这与安装、成本和可靠性息息相关。目前市场上的附件水路与滚刷水路是分别控制,水路分开且复杂,附件即插即用,可靠性差,易漏水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包括机体、滚刷组件及换通阀组件,所述换通阀组件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在所述阀腔内形成有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位于阀腔内,且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沿着阀腔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
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活塞机构预压在第一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所述活塞机构受到外力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
所述阀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一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一水路;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二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二水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呈圆筒状,在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通过入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和/或,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为设置在阀腔其中一端的所述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水口设置在阀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与阀腔形成端面密封或径向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与阀腔形成端面密封或径向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位置;所述阀腔内壁位于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面接触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端部的中部位置设有用于与外部抵接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穿过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并在接触端的端头位置形成有防止第一密封件脱离的止挡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部位置,所述阀腔内壁位于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面接触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位于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阀腔内壁接触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为O型圈,所述阀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贯通至入水口位置的台阶槽,所述O型圈被配置为运动至台阶槽的位置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套接在活塞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台阶槽的位置,另一端抵接在活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阀体装配在一起的第二阀体,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形成的阀腔中直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附件刷组件,所述附件刷组件包括进水管连接头,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构造为插入阀腔的第二水路中,并推动活塞机构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阀腔内壁形成径向密封,或者与阀腔内壁上设置的第一凸缘形成端面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附件刷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被构造为用于与机体或滚刷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还包括位于进水管连接头与基座之间的第二弹性装置;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构造为在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力下沿着进水管与阀体的插接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刷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滚刷盖及滚刷,所述滚刷盖与机体围成了用于容纳滚刷的空腔;所述滚刷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附件刷水管接口;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配置为通过附件刷水管接口伸入到所述阀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主吸污通道,所述滚刷盖上设置有滚刷吸污通道,所述滚刷吸污通道包括与主吸污通道连通的直管段,以及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倾斜段;在所述滚刷盖上还设有与直管段连通的插接口,所述附件刷组件中的附件吸污接头被构造为从插接口伸入至直管段中,并与所述主吸污通道密封连接;
在所述滚刷盖上以可打开的方式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附件水管接口覆盖住,以及用于将插接口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刷吸污通道与所述主吸污通道之间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吸污通道的开口端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件,所述滚刷吸污通道被构造为与第一密封件形成端面密封;所述附件吸污接头被构造为与第一密封件形成径向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刷盖包括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与第二层板之间围成了所述滚刷吸污通道;所述滚刷吸污通道从滚刷盖的上端倾斜地延伸至滚刷盖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设备为地毯清洗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换通阀组件,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在所述阀腔内形成有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位于阀腔内,且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沿着阀腔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
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活塞机构预压在第一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所述活塞机构受到外力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
所述阀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一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一水路;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二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二水路。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其结构简单,通过外接附件驱动活塞机构克服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第二水路,封闭第一水路。当外力撤销后,在第一弹性装置的恢复力下运动至第一位置,打开第一水路,关闭第二水路。由此实现了不同水路的快速切换。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清洗设备位于附件刷工作模式时的一个视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换通阀组件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图4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活塞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换通阀组件和附件刷组件装配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附件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盖板盖合状态下清洁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盖板打开状态下清洗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隐去滚刷盖后图7中所示清洗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清洗设备位于附件刷工作模式时的另一个视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活塞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换通阀组件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活塞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图10中换通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2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
1机体:
10上游侧通道、11下游侧通道、12主吸污通道、13阀体贯穿孔、 14第一卡槽;
2滚刷组件:
20滚刷盖、20a滚刷送水通道、20b滚刷吸污通道、200第一层板、201第二层板、202第三层板、203附件刷水管接口、204第三卡槽、205插接口、206卡扣块、207定位凸台、208定位块、21盖板、 210第三弹性卡勾、211把手、22滚刷、23喷头、24第四密封件、25 第五密封件、250定位槽;
3附件刷组件:
30基座、300第一弹性卡勾、301第五轴向限位环面、31进水管连接头、310第二周向密封环槽、311第三轴向限位环面、312第六轴向限位环面、32第三密封件、33第二弹性装置、34抽吸管接头;
4换通阀组件:
40阀体、40a阀腔、40b进水口、40c第一出水口、40d第二出水口、400第一阀体、401第二阀体、402第一旁通管、403第二旁通管、 404台阶槽、405第四轴向限位环面、406第一凸缘、407第二凸缘;
41活塞机构、410第一周向密封环槽、411第一轴向限位环面、 412第二轴向限位环面、42第一密封件、43第二密封件、44第一弹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的清洗设备包括换通阀组件,该换通阀组件配合附件刷组件,可以快捷地在滚刷工作模式和附件刷工作模式之间切换。例如当需要使用附件刷组件时,可以将附件刷组件插接在清洗设备的相应位置,通过换通阀组件打开附件刷组件的水路,以使清洗设备的清水箱可以为附件刷组件供水。
在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通阀组件,其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在阀腔内通过不同的开口形成了了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阀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其中,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一出水口围成了上述的第一水路。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二出水口围成了上述第二水路。
换通阀组件还包括在阀腔内运动的活塞机构,在活塞机构上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其中,活塞机构被构造为沿着阀腔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
其中,活塞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件密封上述的第二水路,第二密封件打开第一水路。也就是说,外部的水源可以通过入水口进入,在阀腔内经过第一出水口流出。当活塞机构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密封件密封第一水路;第一密封件打开第二水路。外部的水源可以通过入水口进入,在阀腔内经过第二出水口流出。
换通阀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装置,该第一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将活塞机构预压在第一位置。当活塞机构受到外力时,活塞机构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当外力消失后,活塞机构在第一弹性装置的恢复力下复位至第一位置。
阀腔上设有与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12以地毯清洗机的两个实施例,详细地说明书本申请的清洗设备以及应用于该清洗设备上的换通阀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当然,该换通阀组件并不仅限于使用在清洗设备上,其还可以适用于具有同样功能需求的其它设备上。另外,清洗设备还可以是除地毯清洗机之外的地面清洗机、吸尘器等设备。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至少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机体 1上的滚刷组件,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清水喷射在滚刷22上,以便滚刷22在旋转过程中可以清洗地面上无法被吸走的污渍,另外该滚刷组件还可以吸附工作面上的灰尘、杂物和以及清洗后的污水等。
清洗设备具有清水箱及污水箱,主机水泵将清水箱中的水经由送水管路输送至喷淋机构,再通过喷淋机构喷撒在滚刷22上以清洗或润湿滚刷22。
清洗设备的滚刷组件至少包括滚刷盖20和滚刷22;其中,滚刷盖20可拆卸地连接在清洗设备的机体1上,并且滚刷盖20与机体1 围成了用于容纳滚刷22的空腔。滚刷22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1上。
滚刷盖20可以为三层板结构,其可包括第一层板202、第二层板 201和第三层板202,其中,第二层板201和第三层板202之间的间隙可以构成滚刷送水通道20a,滚刷盖20上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喷头23,喷头23与滚刷送水通道20a连通,滚刷送水通道20a和主送水通道连通,主送水通道可以是设置在机体1上的通道或者也可以为独立的水管组件。
该清洗设备还包括附件刷组件3,该附件刷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1上。附件刷组件3也具有附件刷送水通道,该附件送水通道也需要和主送水通道连接以给附件刷组件3的附件刷供水。
继续参见图1,为了实现切换滚刷供水和附件刷供水,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还包括换通阀组件4,并且该换通阀组件4被构造成导通主送水通道和滚刷送水通道20a,或者导通主送水通道和附件刷送水通道。
结合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换通阀组件4包括阀体40、活塞机构和第一弹性装置44。
其中,阀体40具有阀腔40a,以及与阀腔40a连通的进水口40b、第一出水口40c和第二出水口40d。进水口40b用于连通阀腔40a和主送水通道的上游侧通道,第一出水口40c用于连通阀腔40a和主送水通道的下游侧通道。沿水流流向,下游侧通道位于上游侧通道的下方,即水流从上游侧通道流向下游侧通道。
该阀体40呈圆筒状,阀体40上设置有第一旁通管402和第二旁通管403,第一旁通管402通过进水口40b与阀腔40a连通,第二旁通管403通过第一出水口40c和阀腔40a连通,第二出水口40d为阀腔40a其中一个端的开口。如此设置可以将阀体40的轴向尺寸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使清洗设备整体尺寸较小。
详细地,阀体40包括拼接的第一阀体400和第二阀体401,第一阀体400和第二阀体401两者在拼接处端面密封连接以形成该阀腔 40a。第一阀体400的拼接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第二阀体401压紧在第一阀体400的拼接面上,以挤压由环形密封槽伸出的部分密封圈,从而实现的两者的端面密封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二阀体401由弹性材质制成,其拼接面处凸起形成环形密封圈,第一阀体400和第二阀体401拼装后,其环形密封圈挤入环形密封槽内并被挤压,从而使第一阀体400和第二阀体401密封连接形成所述阀腔40a。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体400和第二阀体401的拼接面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垫,再将两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可。
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41,活塞杆41位于阀腔40a内,且设有第一密封件42和第二密封件43。活塞杆41被构造成为沿着阀腔40a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清洗设备时所使用的方位词“轴向”是指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的直线运动方向,方位词“周向”是指环绕轴向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轴向的方向。
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41,第一密封件42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位置;阀腔40a内壁位于入水口40b和第二出水口40d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一凸缘406;第一密封件42被构造为用于与第一凸缘406的端面接触密封。
详细地,该活塞杆41的一个端部具有第一周向密封环槽410,另一个端部具有第一轴向限位环面411。
第二密封件43套装在该第一周向密封环槽410内,第一密封件42套装在活塞杆41上并且其与第一轴向限位环面411接触。
并且当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直线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密封件43被压紧在活塞杆41和部分阀腔40a内壁上,以使活塞杆41和阀体40形成径向密封连接。
当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直线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件 42被预压紧在凸起设置在阀腔40a内壁上的第一凸缘406和活塞杆41 的第一轴向限位环面411之间,以使活塞杆41和阀体40之间形成端面密封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42也可以被构造成完全包覆活塞杆41的一个端部。
第二密封件43为O型圈,阀腔40a的内壁上设置有贯通至入水口40b的台阶槽404,O型圈被配置为运动至台阶槽404的位置,以打开第一水路。
活塞杆4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密封件43位于台阶槽404上方,并且第二密封件43与阀腔40a之间具有间隙。启动清洁设备的主机水泵后,清水经由入水口40b流入阀腔4a内,再经由活塞杆41和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第一出水口40c处,最后经由第一出水口40c输送到主送水通道的下游侧通道。也就是说明,由入水口40b、活塞杆 41和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出水口40c构成了阀体的第一水路。
第一弹性装置44设置在阀腔40a内并且被配置成将活塞杆41预压紧在第一位置。
详细地,该第一弹性装置44具体为压缩弹簧,该第一弹性装置套装在活塞杆41上并且预压紧在活塞杆41和阀体40上。
活塞杆41上具有第二轴向限位环面412,阀体40的阀腔40a内壁上凸起设置有台阶槽404,第一弹性装置44预压紧在第二轴向限位环面412和台阶槽404之间。并且,台阶槽404位于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
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第一弹性装置44的弹性力作用下,活塞杆 41和阀体40通过第一密封件42端面密封连接,以阻断进水口40b和第二出水口40d之间的通路、导通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通路。
此时,结合图1,清洗设备处于滚刷工作模式或停机模式。处于滚刷清洁模式时,主机水泵工作,主送水通道的上游侧通道10的清水经由进水口40b送入阀腔40a内,再经由第一出水口40c依次进入主送水通道的下游侧通道11和滚刷送水通道20a,最后从喷头23喷射至滚刷22上。
参见图5,当活塞杆41受到外力后克服第一弹性装置44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阀体40和活塞杆41通过第二密封件43径向密封,阻断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通路;而,第一密封件 42随活塞杆41运动解除了阀体40和活塞杆41之间的端面密封连接,从而使进水口40b和第二出水口40d通过阀腔40a导通,即导通了进水口40b和第二出水口40d之间的通路。
本实施例中,推动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是由附件刷组件3来完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附件刷组件3通过第二出水口40d伸入阀腔 40a以推动活塞杆41运动,也就是说,第二出水口40d为设置爱阀腔其中一端的用于与阀腔40a连通且供外部部件(附件刷组件3)伸入以推动活塞杆41的开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阀腔40a上设置独立于第二出水口40d的一个开口,该开口与第二水路连通并且供外部部件(附件刷组件3)伸入以推动活塞杆41运动。
详细地,继续参见图5,清洗设备的附件刷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1上,附件刷组件3包括进水管连接头31,进水管连接头31 被构造为插入阀腔40a内并且推动活塞杆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为了便于理解附件刷组件3的结构,请一并参见图6。
进水管连接头31插入阀腔40a后在外力作用下其会推动活塞杆 4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第二密封件43逐渐被压紧在活塞杆41和阀腔40a壁之间直至达到第二位置后形成径向密封,从而阻断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通路。
第一密封件42则逐渐远离第一凸缘406,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第二出水口40d插入阀腔40a内,导通进水口40b和第二出水口40d 之间的通路,即进水口40b和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阀腔40a连通,来自于清洗设备的清水桶内的清水经由进水口40b进入阀腔40a内,最后再经进水管连接头31输送至附件刷组件3上。
详细地,当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第二出水口40d被插入阀腔40a 时,进水管连接头31推动活塞杆4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活塞杆41和阀体40之间的端面密封解除,启动主机水泵后,上游侧通道内清水经由入水口40b进入阀腔40a内,再从活塞杆41、第一密封件42两者与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密封件42上方的部分阀腔内,进水管连接头31开设有径向通孔,部分阀腔内的水经由该径向通孔进入管连接头31内。
由此可知,在于附件刷组件3装配前,换通阀组件4的第二水路由入水口40b、活塞杆41与阀腔内壁、第一密封件42与阀腔内壁、以及第二出水口40d构成。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第二出水口40d直接插入阀腔40,将阀腔40水直接导入进水管连接头31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连接头31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或者借助其他辅助结构与第二出水口40d对接,以使阀腔40内水通过第二出水口40d流入进水管连接头31中。
为了防止进水管连接头31和阀腔40a之间的配合间隙漏水,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进水管连接头31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32,第三密封件32被构造为用于在进水管连接头31和阀腔40a内壁之间形成径向密封。
详细地,进水管连接头31具有第二周向密封环槽310,第三密封件32具体为O型密封圈,第三密封件32安装在第二周向密封环槽310 内,当进水管连接头31插入阀体40的阀腔40a后,第三密封件32填充在阀腔40a内壁和进水管连接头31之间,起到密封作用。
此外,为了限制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的行程,当活塞杆41在阀腔40a内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后,进水管连接头31和阀体40 通过限位机构配合。
详细地,该限位机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三轴向限位环面311和第四轴向限位环面405相抵。其中,第三轴向限位环面311设置在进水管连接头31上,第四轴向限位环面405设置在阀腔40a内壁上。
继续参见图5,该附件刷组件3还包括基座30和第二弹性装置 33;基座30被构造为用于机体1或滚刷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第二弹性装置33位于进水管连接头31与基座30之间,进水管连接头31 被构造为在第二弹性装置33的弹性力下沿着与阀体40的插接方向运动。
该第二弹性装置33具体可以为压缩弹簧,其套装在进水管连接头31上并且被预压紧在第五轴向限位环面301和第六轴向限位环面 312之间。
详细地,基座30具有用于附件刷组件3的送水通道连通的通道,部分进水管连接头31伸入且可沿轴向运动的方式安装在该通道内,该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设置在基座上的部分送水管道与外接水管连通,或者是进水管连接头31直接外接水管连通,以将清水输送给附件刷组件的刷头等部件。第五轴向限位环面301由底座30的通道内壁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六轴向限位环面312由进水管连接头3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形成。
详细地,第二弹性装置33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44的弹性力,如此设置可防止活塞杆41在第一弹性装置44的弹性力由第一位置方向运动造成清洗设备工作模式失效的问题。
另外,第二弹性装置33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44的弹性力,有效解决了因各零件注塑公差和装配公差,所造成的进水管连接头31 插入深度不稳定,导致的附件刷漏水问题。
滚刷盖20上设有供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并伸入阀体40的阀腔 40a内的附件刷水管接口203。
结合图6和图7,附件刷组件3的基座30和滚刷盖20通过相适配第一弹性卡勾300和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卡合可拆卸连接,该第一弹性卡勾300设置在附件刷组件3上,而第一卡槽设置在滚刷盖 20上。
附件刷组件3的基座30和滚刷盖20装配时,先通过附件刷水管接口203将进水管连接头31插入阀腔40a内,按压基座30使其第一弹性卡勾300发生弹性变形卡入第一卡槽内,并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卡紧在第一卡槽内。反向操作即可将基座30从机体1拆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勾300和第一卡槽也可以反向设置,即第一弹性卡勾300设置机体1上,而第一卡槽设置在附件刷组件3上。
结合图8至图10,清洗设备还具有吸污通道,吸污通道被构造成用于将工作面上的灰尘、杂物和污水等吸入污水箱内。
清洗设备的机体1上设置有与污水箱连通的主吸污通道12,滚刷盖20上设置有滚刷吸污通道20b,滚刷吸污通道20b与主吸污通道12 连通,并且滚刷吸污通道20b的吸污口朝向滚刷22前方的工作面。
参考图8,机体1上还开设有供换通阀组件4的阀体40贯穿的阀体贯穿孔13,机体1和换通阀组件4装配后,阀体40通过阀体贯穿孔 13伸出到机体外,以方便和附件刷组件3对接。
参考图1、参考图10,滚刷盖20的第一层板200和第二层板201 之间围成了滚刷吸污通道20b。主吸污通道12和滚刷吸污通道20b之间通过第四密封件24端面密封连接,滚刷盖20和机体1以固定或可拆卸方式连接后第三密封件24被压紧在主吸污通道12和滚刷吸污通道20b的相对端面上。
具体地,滚刷吸污通道20b从滚刷盖20的上端倾斜地延伸至滚刷盖20的下端位置。滚刷吸污通道20b包括与主吸污通道12连通的直管段,以及与直管段连通的倾斜段。滚刷吸污通道20b的直管段与位于主吸污通道12位置的第一密封件24的端面配合在一起,以形成端面密封。
当清洗设备的主电机工作时,其污水箱内形成负压腔,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工作面上灰尘和/或杂物依次经过滚刷吸污通道20b和主吸污通道12被吸入污水箱内。
附件刷组件3还包括抽吸管接头34,该抽吸管接头34被构造为与主吸污通道12连通并且将滚刷吸污通道20b封闭。
结合图8和图10,滚刷盖20上还设有插接口205,抽吸管接头 34通过该插接口205插入滚刷吸污通道20b的直管段内并且与主吸污通道12连通。抽吸管接头34穿入第四密封件24内,并与第一四密封件24的侧壁形成了径向密封,从而导通了抽吸管接头34与主吸污通道12,且阻断了滚刷吸污通道20b和主吸污通道12。清洗设备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具有独立的专用吸污通道,并且两个不同工作模式的吸污通道都复用了主吸污通道12,使清洗设备整体机构紧凑简单。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设备可以为滚刷组件和附件刷组件3配置完全独立的吸污通道,这些独立的吸污通道可以共用一个污水箱,或者各自配置独立的污水箱。
结合图7至图9,清洗设备在滚刷工作模式下时,为了防止污物从滚刷盖20上的插接口205喷出,本实施例中,滚刷组件还包括盖板 21,该盖板21可拆卸的连接在滚刷盖20上,并且被构造为用于封堵滚刷盖20上的插接口205及附件刷水管接口203。
附件刷组件的装配与盖板的拆装可以部分结构复用,使得结构紧凑。
详细地,机体1上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4,滚刷盖20上向外延伸形成与该缺口相适配的定位块208,定位块208上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有卡扣块206,卡扣块208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槽14相适配的第二卡勾(图中未示出)。该滚刷盖20还包括预压紧在机体1和卡扣块208之间的第三弹性装置(图中未示出),并且在第三弹性装置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二卡勾与第二卡槽14卡合。
受到外力时卡扣块208克服第三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带动第二卡勾运动至从第二卡槽脱离。
滚刷盖20和机体1装配时,定位块208插入机体1上的缺口内,按压卡扣块206以使第二卡勾插入第二卡槽14内,撤出外力后,在第三弹性力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二卡勾和第二卡槽14保持卡合状态。
当需要将滚刷盖20从机体1上拆除时,再次按压卡扣块206,卡扣块206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三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使第二卡勾从而第二卡槽脱离,再将滚刷盖20移走即可。
盖板21和滚刷盖20通过相适配的第三弹性卡勾210和相应的第三卡槽204可拆卸的连接,其中,第三弹性卡勾210设置在盖板21上,第三卡槽204设置在滚刷盖20的定位块208上。另外,为了方便操作,盖板21上还设置有把手211,把手211具体为L字型结构,其包括连接部和手持部,手持部与盖板板面基本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容纳手指或工具插入的操作空间。
并且,盖板21和滚刷盖20通过铰接轴铰接,以便使其相对于滚刷盖20转动至封住插接口205和附件刷水管接口203,或者转动至打开插接口205和附件刷水管接口203。此外,盖板21始终和滚刷盖20 保持连接状态,可防止盖板21丢失的问题。
还有,当需要取下滚刷盖20时,把手211作为其中一个着力点,大拇指按压滚刷盖20的卡扣块206,使得第二卡勾从第二卡槽14中脱出,即可取下滚刷盖,在此过程中用户具有两个着力点,能轻松方便将滚刷盖20从机体1上拆除。
进一步地,该盖板21上设置有与附件刷的插接口205形状相适配的第五密封件25,盖板21通过该第五密封件25封堵滚刷盖20上的插接口205。
为了进一步地增强对插接口205的封堵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件和滚刷盖20通过相适配的定位槽250和定位凸台207定位连接,详细地,该定位凸台207设置在滚刷盖20上并且环绕插接口205,定位槽250设置在第五密封件25上。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在第一位置时,活塞杆41和阀腔40a的密封方式。为了便于理解和保持文本简洁,下面本文结合图对该区别点加以说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更加醒目的展示两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实施例二中沿用实施例一中的组件名称即附图标记。
结合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43设置在活塞杆 41的另一端头位置,参考图10的视图方向,第二密封件43设置在活塞杆41的下端。阀腔40a内壁位于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二凸缘407;第二密封件43被构造为用于与第二凸缘407的端面接触密封。
详细地,第二密封件43包覆活塞杆41的一个端部,即第二密封件43包覆活塞杆41的一个端面和部分的外周壁。
当附件刷组件3的进水管接头插入阀腔40a推动活塞杆41运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二密封件43和凸起设置在阀体40的阀腔40a内壁上的第二凸缘407抵接,并且在第二弹性装置33的作用下压紧变形,从而在活塞杆41和阀体40之间形成端面密封连接。另外,沿轴向,进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分设于第二凸缘407的两侧。
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活塞杆41和阀体40通过第二密封件43 实现端面密封,降低了活塞杆运行时的移动阻力,减小了因移动阻力大而导致的弹簧力恢复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避免了活塞杆卡滞的失效风险,同时减小了用户的装配插入力,提高了便捷性。
基于活塞杆41和阀体40之间的端面密封连接关系,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装置44预压紧在活塞杆41的第二轴向限位环面412和第二凸缘407之间。
当然,第一弹性装置44的安装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另一些实施例中,入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阀腔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径向向内延伸的另一个凸缘,该凸缘被构造成与活塞杆41的第二轴向限位环面412配合以将第一弹性装置44在阀体40和活塞杆31之间,并且其位于入水口40b和第一出水口40c之间。
当活塞杆41位于第一位置时,启动主机水泵,清水由入水口40b 顺次进入阀腔内壁与活塞杆41、第二密封件43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件43与第一出水口40c之间的部分阀腔,最后从第一出水口40c流出。
活塞杆41受到外力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后,活塞杆41和阀体40通过第二密封件43端面密封连接,阀体40的第一水路断开。而,活塞杆41和阀体40通过第一密封件42形成的端面密封连接关系解除,阀体41的第二水路导通。
启动主机水泵,清水由入水口40b顺次进入阀腔内壁与活塞杆 41、第一密封件42之间的间隙,第一密封件42与第二出水口40d之间的部分阀腔,最后从第二出水口40d流出。
当然,第二水路与附件刷组件3等其他组件的连通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及通过将进水管连接头31通过第二出水口40d插入阀腔40 后与阀腔40直接连通,或者是进水管连接头31与第二出水口40d对接后再与阀腔40连通。
应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设备例如可以为地毯清洗机,当用户需要对家里的地毯进行清洗时,换通阀组件的活塞杆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清水箱中的清洗液经入水口进入阀腔,并通过第一出水口连通至滚刷的位置。打开清洗机的水泵及滚刷电机,清水箱中的清洗液经相应的管道喷洒在滚刷上,在滚刷的转动下对地毯进行擦洗。擦洗后的污水可以经滚刷吸污通道抽吸到清洗设备的污水箱中。
当用户需要对其它具有一定高度或者空间有限的位置进行清洗时,例如对沙发面进行清洗时,可以将附件刷组件插接到该清洗设备中。具体地,用户打开盖板,露出附件刷水管接口,进水管连接头经过该附件刷水管接口插入到阀腔的第二出水口位置,并推动活塞杆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换通阀组件的由入水口至第一出水口的第一水路被封闭住,清水箱中的清洗液经过入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进水管连接头进入到附件刷中。从而将清洗设备的清洗液供向附件刷组件,用户此时可以通过手持该附件刷组件对沙发面进行清洗。
另外,附件刷组件中的抽吸管接头可以经插接口插入滚刷吸污通道的直管段中,并与主吸污通道密封连接在一起,隔断了主吸污通道与滚刷吸污通道的连通。此时打开清洗设备,可将附件刷组件清洗后的污水吸入到清洗设备的污水箱中。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4)

1.一种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滚刷组件及换通阀组件,所述换通阀组件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在所述阀腔内形成有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位于阀腔内,且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沿着阀腔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
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活塞机构预压在第一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所述活塞机构受到外力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
所述阀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一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一水路;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二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二水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呈圆筒状,在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通过入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和/或,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为设置在阀腔其中一端的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设置在阀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与阀腔形成端面密封或径向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与阀腔形成端面密封或径向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位置;所述阀腔内壁位于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面接触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端部的中部位置设有用于与外部抵接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穿过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并在接触端的端头位置形成有防止第一密封件脱离的止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部位置,所述阀腔内壁位于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二凸缘的端面接触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位于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阀腔内壁接触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为O型圈,所述阀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贯通至入水口位置的台阶槽,所述O型圈被配置为运动至台阶槽的位置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套接在活塞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台阶槽的位置,另一端抵接在活塞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阀体装配在一起的第二阀体,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形成的阀腔中直线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附件刷组件,所述附件刷组件包括进水管连接头,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构造为插入阀腔的第二水路中,并推动活塞机构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被构造为用于与阀腔内壁形成径向密封,或者与阀腔内壁上设置的第一凸缘形成端面密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刷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被构造为用于与机体或滚刷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还包括位于进水管连接头与基座之间的第二弹性装置;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构造为在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力下沿着进水管与阀体的插接方向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滚刷盖及滚刷,所述滚刷盖与机体围成了用于容纳滚刷的空腔;所述滚刷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的附件刷水管接口;所述进水管连接头被配置为通过附件刷水管接口伸入到所述阀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主吸污通道,所述滚刷盖上设置有滚刷吸污通道,所述滚刷吸污通道包括与主吸污通道连通的直管段,以及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倾斜段;在所述滚刷盖上还设有与直管段连通的插接口,所述附件刷组件中的附件吸污接头被构造为从插接口伸入至直管段中,并与所述主吸污通道密封连接;
在所述滚刷盖上以可打开的方式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附件刷水管接口覆盖住,以及用于将插接口密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吸污通道与所述主吸污通道之间密封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污通道的开口端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件,所述滚刷吸污通道被构造为与第一密封件形成端面密封;所述附件吸污接头被构造为与第一密封件形成径向密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盖包括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与第二层板之间围成了所述滚刷吸污通道;所述滚刷吸污通道从滚刷盖的上端倾斜地延伸至滚刷盖的下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设备为地毯清洗机。
23.一种换通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在所述阀腔内形成有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
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位于阀腔内,且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所述活塞机构被构造为沿着阀腔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运动;
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活塞机构预压在第一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一水路;
所述活塞机构受到外力后克服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密封件打开所述第二水路;
所述阀腔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且供外部部件伸入以推动活塞机构运动的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通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一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一水路;所述入水口、部分阀腔与第二出水口围成了所述第二水路。
CN202122404928.4U 2021-09-30 2021-09-30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Active CN216618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928.4U CN21661863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928.4U CN21661863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8635U true CN21661863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4928.4U Active CN21661863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8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16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洗设备、换通阀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16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洗设备、换通阀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18635U (zh)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WO2022213446A1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US4334336A (en) Surface cleaning vacuum nozzle
KR200239294Y1 (ko) 다기능용 에어건.
JPH05184509A (ja) 改良された清掃装置
CN215227297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装置
CN115899315A (zh) 清洗设备及换通阀组件
CN112075875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干湿两用地刷
CN110195790B (zh) 水路切换装置、吸尘器的水路系统及吸尘器
CN210810819U (zh) 用于湿式表面清洁设备的地面吸嘴
CN114650757A (zh) 用于地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
CN110074735A (zh) 用于地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
KR200459769Y1 (ko) 분무형 물 청소기
CN112619932B (zh) 一种背负式喷雾机
CN210788332U (zh) 压力清洗机及其泵
WO2021027179A1 (zh) 一种水箱抹布的安装结构及自动扫地机
CN218978787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8186724U (zh) 一种刷头以及清洗设备
WO2023051169A1 (zh) 清洁装置、清洗设备、换通阀组件
CN210095642U (zh) 清洁设备的附件刷、附件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6628458U (zh) 拖地模块及清洁装置
CN219962770U (zh) 一种洗地机的清洁机座以及洗地机
KR102438620B1 (ko) 유리창 청소 도구
CN217603406U (zh) 清洁设备的三通阀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19516152U (zh) 一种拖把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