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7561U - 井下采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井下采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7561U
CN216617561U CN202220041468.5U CN202220041468U CN216617561U CN 216617561 U CN216617561 U CN 216617561U CN 202220041468 U CN202220041468 U CN 202220041468U CN 216617561 U CN216617561 U CN 216617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s
driving mechanism
frame
opening
coal 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14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慧军
刘晓军
王武龙
万军林
石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yuchuan Coal Mine Of Guoneng Yili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yuchuan Coal Mine Of Guoneng Yili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yuchuan Coal Mine Of Guoneng Yili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yuchuan Coal Mine Of Guoneng Yil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14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7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7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7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下采煤设备,包括传输带机构(200)、捕尘装置(100)和驱动机构(300);所述捕尘装置(100)包括支撑件(110)、捕尘网(120)和多个框架(130),每个所述框架(130)上均覆盖所述捕尘网(120),至少一个所述框架(130)与所述支撑件(110)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130)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框架(130)可沿水平方向折叠;所述驱动机构(300)固定设置于所述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300)与所述支撑件(110)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通过所述支撑件(110)驱动所述多个框架(130)沿竖直方向移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问题。

Description

井下采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防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采煤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采煤工作面掘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防止粉尘在巷道内扩散,通常在距离掌子面一定的距离处铺设一道与巷道尺寸相当的捕尘装置,粉尘会落在捕尘装置上,从而防止了粉尘的扩散,进而降低巷道内粉尘的浓度。
相关技术中,捕尘装置包括支架和捕尘网,捕尘网铺设在支架上。然而随着掘进工作面的推进,捕尘装置也会朝向掌子面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由于捕尘装置的尺寸与巷道尺寸相当,因此捕尘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捕尘装置的支架容易卡在巷道的顶部或巷道的两侧。因此移动捕尘装置时,需要先将捕尘装置拆除,然后将捕尘装置转移至下一个位置后,再进行组装。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多次拆除和安装,造成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下采煤设备,以解决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采煤设备,包括传输带机构、捕尘装置和驱动机构;
所述捕尘装置包括支撑件、捕尘网和多个框架,每个所述框架上均覆盖所述捕尘网,至少一个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框架可沿水平方向折叠;
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传输带机构的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支撑件驱动所述多个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中,捕尘装置包括支撑件、捕尘网和多个框架,每个框架上均覆盖捕尘网,多个框架可沿水平方向折叠。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传输带机构的机架上,驱动机构通过支撑件驱动多个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此方案中,多个框架可沿水平方向折叠,因此将多个框架折叠,多个框架在水平方向的尺寸减小,因此巷道的两侧不容易与框架发生干涉。同时,驱动机构通过支撑件驱动多个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机构降低框架的高度,从而使得框架不容易与巷道的顶板发生干涉,因此捕尘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仅需要对框架进行折叠以及降低框架的高度,从而无需操作人员多次拆卸和安装,进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中的捕尘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中的捕尘装置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中的捕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中捕尘装置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捕尘装置、110-支撑件、111-固定件、112-移动件、1121-挂钩、113-吊装杆、120-捕尘网、130-框架、131-吊环、132-挂接部、140-喷淋部、141-喷嘴、142-通水管、150-连接杆、
200-传输带机构、
300-驱动机构、
400-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井下采煤设备,所公开的井下采煤设备包括传输带机构200、捕尘装置100和驱动机构300。
传输带机构200位于井下巷道400内,传输带机构200用于将开采的煤运输至地面上。随着掘进工作面的推进,传输带机构200也会朝着掌子面的方向进行拉移。传输带机构200的具体工作原理及结构为公知常识,本文不作赘述。
捕尘装置100包括支撑件110、捕尘网120和多个框架130,每个框架130上均覆盖捕尘网120,至少一个框架130与支撑件110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框架130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框架130可沿水平方向折叠。具体地,支撑件110支撑其中至少一个框架130,相邻的框架130相连接,因此只要支撑其中一个框架130,就能够对所有的框架130进行支撑。这里的水平方向可以是巷道40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是与巷道400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的方向。多个框架130沿水平方向折叠,此时,多个框架130的折叠方向就是多个框架130的排布方向。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框架130之间可以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框架130与支撑件110之间也可以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当然,框架130与框架130、框架130与支撑件110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转动结构连接,本文不作限制。
驱动机构300固定设置于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具体地,可以设置于传输带机构200的横梁上。驱动机构300与支撑件110相连接,驱动机构300通过支撑件110驱动多个框架130沿竖直方向移动。此时,当驱动机构300带动支撑件110升降时,所有框架130整体升降。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图1所示,当捕尘装置100工作时,将多个框架130展开,多个框架130展开后多个框架130的总长度可以与巷道400的宽度相当。驱动机构300驱动支撑件110升高,以使框架130能够靠近巷道400的顶板。如图2所示,当捕尘装置100需要移动至下一个位置时,多个框架130可沿水平方向折叠,因此将多个框架130折叠,多个框架130在水平方向的尺寸减小,因此巷道400的两侧不容易与框架130发生干涉。同时,驱动机构300通过支撑件110驱动多个框架130沿竖直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机构300降低框架130的高度,从而使得框架130不容易与巷道400的顶板发生干涉,因此捕尘装置100在移动的过程中,仅需要对框架130进行折叠以及降低框架130的高度,从而无需操作人员多次拆卸和安装,进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驱动机构300固定设置于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驱动机构300驱动捕尘装置100升降,因此捕尘装置100也间接的设置在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因此传输带机构200拉移时,捕尘装置100也一起移动,因此捕尘装置100无需单独移动,从而进一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传输带机构200与捕尘装置100可以一起移动,使得捕尘装置100移动操作更加方便。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00可以为驱动电机、液压缸、气压缸等动力结构,当然,驱动机构300还可以为其他动力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框架130与巷道400的底板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距离,以使框架130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框架13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巷道400内的布局进行具体设计,例如,放置传输带机构200的区域,由于有传输带机构200,因此框架130设置于传输带机构200的上方位置,此框架130的长度可以设置的较小。没有任何设备放置的区域,其长度可以设置的较大。再例如,如图1中,巷道400的右上侧设置有通风管,因此框架130需要对通风管进行避让。
可选地,框架130可以采用钢管焊接而成,钢管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布局进行灵活选择,本文不作限制。例如,框架130可以采用四分管焊接,单个框架130的具体尺寸可以为660mm×3200mm。
上述实施例中,框架130的底部与巷道400的底板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距离,此时,粉尘容易从框架130的底部与巷道400的底板之间扩散。
基于此,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捕尘网120可以由框架130的底部延伸至巷道400的底板上。由于捕尘网120为柔性结构,框架130下降的过程中其可以弯曲折叠,不影响框架130的升降。此方案中,捕尘网120能够覆盖框架130的底部与巷道400的底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粉尘不容易从框架130的底部与巷道400的底板之间的间隙扩散,进一步降低巷道400内粉尘的浓度,提高降尘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捕尘网120长时间的使用,捕尘网120捕捉的粉尘会封堵住捕尘网120的孔隙,造成捕尘网120的降尘性能下降。
基于此,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捕尘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喷淋部140,喷淋部140与支撑件110可以相连接,喷淋部140与供水源相连通,喷淋部140可以用于喷淋捕尘网120。此方案中,供水源为喷淋部140提供水源,喷淋部140将水喷射至捕尘网120上,从而对捕尘网120进行清洗,进而提高捕尘网120的降尘性能。另外,喷淋部140喷出的水雾还能够对巷道400内的粉尘起到降沉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降尘性能。
进一步地,捕尘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杆150,喷淋部140可以包括通水管142和多个喷嘴141,支撑件110可以通过连接杆150与通水管142相连接,通水管142可以与供水源相连通,多个喷嘴141与通水管142均相连通,且多个喷嘴141可以沿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平行。
此方案中,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与框架130的折叠方向相平行,也就是说,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与框架130的排布方向相同,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沿框架130的排布方向,从而使得喷淋部140具有较大的喷淋面积,进而提高了捕尘网120的清洗效果。
具体地,通水管142可以采用四分管,通水管142的一端为进水口。当然,通水管142还可以采用其他尺寸的管路,本文不作限制。
为了防止通水管142与巷道400的两侧发生干涉,通水管142的两端与巷道400的两侧预留出一端的间隙,从而使得捕尘装置100在移动的过程中,通水管142不容易与巷道400的两侧发生干涉。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0可以包括固定件111和移动件112,固定件111固定设置于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至少一个框架130与移动件112转动连接,固定件111可以套装于移动件112之外,移动件112可相对于固定件111沿竖直方向移动,驱动机构300可以与移动件112相连接,驱动机构300可以通过移动件112驱动多个框架130移动。
此方案中,固定件111固定于传输带机构200上,固定件111可以套装于移动件112之外,此时,固定件111能够对移动件112进行辅助支撑,从而使得固定件111能够对框架130施加的作用力进行辅助支撑,避免驱动机构300承载过大的作用力。
具体地,固定件111可以为管状结构件,例如,固定件111可以是DN50钢管,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的钢管,本文不作限制。移动件112可以为DN25钢管,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的钢管,本文不作限制。
可选地,固定件111可以焊接于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
上述实施例中,多个框架130依次串联,远离支撑件110一侧的框架130悬空,容易造成相邻的框架130之间受力过大,而造成框架130倾斜。
基于此,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0还可以包括吊装杆113,吊装杆113可以固定设置于移动件112的顶部,多个框架130的顶部均可以设置有吊环131,多个框架130可以通过吊环131吊装于吊装杆113上,吊环131可以沿吊装杆113的延伸方向在吊装杆113上滑动,吊装杆113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平行。
此方案中,吊装杆113能够对框架130进行辅助支撑,从而防止框架130悬空倾斜。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吊装杆113与巷道400的两侧发生干涉,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件112可沿其平行于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此时,移动件112能够带动吊装杆113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与巷道400的两侧错开,进而防止吊装杆113与巷道400的两侧发生干涉。
上述实施例中,移动件112转动时,也能够带动所有的框架130转动一定的角度。
当上述方案包括喷淋部140时,吊装杆113可以与通水管142相平行,吊装杆113与通水管142通过连接杆150相连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11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移动件112的外侧壁可以开设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捕尘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紧固连接件。
当驱动机构300驱动移动件112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时,第一开孔可以与第三开孔相对,且紧固连接件可伸入第一开孔和第三开孔内,以固定固定件111和移动件112。此时,第一位置可以为移动件112升高后的位置,也就是捕尘装置100工作时的位置。
当驱动机构300驱动移动件112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时,第二开孔可以与第四开孔相对,且紧固连接件可伸入第二开孔和第四开孔内,以固定固定件111和移动件112。此时,第二位置可以为移动件112降低后的位置,也就是捕尘装置100移动时的位置。
此方案中,移动件112可以在升高或者降低后能够与固定件11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移动件112不容易与固定件111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捕尘装置100的稳定性。另外,固定件111与移动件112固定连接后,能够减小施加在驱动机构300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驱动机构300不容易损坏。
可选地,紧固连接件可以为螺栓,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0可以为自锁式手动绞盘。自锁式手动绞盘能够在将框架130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实现自锁,从而无需对框架13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具体地,自锁式手动绞盘可以包括绞盘主体、手柄和钢丝绳,钢丝绳缠绕在绞盘主体的转轴上,钢丝绳的一端与移动件112的底端焊接。手柄用于驱动绞盘主体的转轴转动,从而实现钢丝绳展开或收卷。当绞盘主体的转轴不转动时,绞盘主体的棘爪机构实现转动自锁,防止转轴转动。自锁式手动绞盘的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本文不作限制。
具体地工作过程中,当顺时针转动手柄时,移动件112随着钢丝绳的提升缠绕至绞盘主体的转轴上,以使移动部上升,到达指定的高度后停止转动手柄,绞盘主体即可自锁。当逆时针转动手柄时,钢丝绳撤去对移动件112向上的作用力,移动部自身重力作用实现下降,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转动手柄,绞盘主体即可自锁。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钢丝绳与移动件112具有一定的夹角,因此钢丝绳的作用力的竖直方向的分力用于驱动移动件112,因此自锁式手动绞盘的安装位置应该靠近移动件112,从而使得钢丝绳与移动件112之间的夹角较小,从而使得钢丝绳的作用力的竖直方向的分力较大。
为了提高捕尘装置100安装及拆卸效率,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支撑件110上可以设置有挂钩1121。具体的,挂钩1121可以设置于上述的移动件112上。至少一个框架130上可以设置有挂接部132,至少一个框架130可以通过挂钩1121和挂接部132挂接于支撑件110上。此方案中,框架130与支撑件110装配时,可以直接将框架130通过框架130上的挂接部132悬挂在支撑件110上的挂钩1121上,从而能够实现框架130与支撑件110的快速组装,提高安装效率。同理,框架130与支撑件110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框架130从挂钩1121上取下即可,提高拆卸效率。
另外,挂钩1121与挂接部132不但能够实现支撑件110与框架13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还能够实现支撑件110与框架130之间的转动连接。
可选地,挂接部132可以为焊接在框架130上的一个短管,挂钩1121可以直接伸入短管内。当然,挂钩112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文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带机构(200)、捕尘装置(100)和驱动机构(300);
所述捕尘装置(100)包括支撑件(110)、捕尘网(120)和多个框架(130),每个所述框架(130)上均覆盖所述捕尘网(120),至少一个所述框架(130)与所述支撑件(110)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130)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框架(130)可沿水平方向折叠;
所述驱动机构(300)固定设置于所述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300)与所述支撑件(110)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通过所述支撑件(110)驱动所述多个框架(130)沿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尘装置(100)还包括喷淋部(140),所述喷淋部(140)与所述支撑件(110)相连接,所述喷淋部(140)与供水源相连通,所述喷淋部(140)用于喷淋所述捕尘网(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尘装置(100)还包括连接杆(150),所述喷淋部(140)包括通水管(142)和多个喷嘴(141),所述支撑件(110)通过所述连接杆(150)与所述通水管(142)相连接,所述通水管(142)与所述供水源相连通,所述多个喷嘴(141)与所述通水管(142)均相连通,且所述多个喷嘴(141)沿所述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通水管(14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0)包括固定件(111)和移动件(112),所述固定件(111)固定设置于所述传输带机构(200)的机架上,至少一个所述框架(130)与所述移动件(11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111)套装于所述移动件(112)之外,所述移动件(112)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11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300)与所述移动件(112)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0)通过所述移动件(112)驱动所述多个框架(130)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0)还包括吊装杆(113),所述吊装杆(113)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件(112)的顶部,所述多个所述框架(130)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131),多个所述框架(130)通过所述吊环(131)吊装于所述吊装杆(113)上,所述吊环(131)沿所述吊装杆(113)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吊装杆(113)上滑动,所述吊装杆(1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12)可沿其平行于所述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移动件(11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捕尘装置(100)还包括紧固连接件;
当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移动件(112)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时,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三开孔相对,且所述紧固连接件可伸入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三开孔内,以固定所述固定件(111)和所述移动件(112);
当所述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移动件(112)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时,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四开孔相对,且所述紧固连接件可伸入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内,以固定所述固定件(111)和所述移动件(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为自锁式手动绞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尘网(120)由所述框架(130)的底部延伸至巷道(400)的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0)上设置有挂钩(1121),至少一个所述框架(130)上设置有挂接部(132),至少一个所述框架(130)通过所述挂钩(1121)和所述挂接部(132)挂接于所述支撑件(110)上。
CN202220041468.5U 2022-01-07 2022-01-07 井下采煤设备 Active CN216617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1468.5U CN21661756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井下采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1468.5U CN21661756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井下采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7561U true CN216617561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1468.5U Active CN21661756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井下采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7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4868U (zh) 玻璃幕墙清洗系统
CN208709736U (zh) 用于清洗建筑物的半自动系统
CN104210800B (zh) 长型封闭贮料场
JP2006348691A (ja) 建物の外壁部の施工システム
CN106639921B (zh) 一种管杆自动运输机
CN105926921A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建筑吊篮装置
CN110159322A (zh) 一种用于钢拱架的装夹装置及钢拱架安装台车
CN216617561U (zh) 井下采煤设备
CN109630188B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除尘的自行自动降尘台车
CN211975040U (zh) 一种除尘风机移设系统
KR101599999B1 (ko) 로터리 제진기
CN110301869B (zh) 一种用于清洗建筑外墙的外墙清洗设备
CN103485812B (zh) 一种超前支护机构及掘进机
JP2011153479A (ja) 外壁改修方法
CN205472334U (zh) 一种适于安装在窗口处的提升运输装置
CN212712395U (zh) 一种地铁隧道散铺架轨施工拼装式吊轨门架
CN113931634A (zh) 巷道综合掘进机器人系统
CN204310700U (zh) 一种室内用起重机
CN210973593U (zh) 油缸式起吊梁
CN107060804B (zh) 一种掘进机后多功能自行走锚支一体机
CN206942779U (zh) 一种掘进机后多功能自行走锚支一体机
CN107804770B (zh) 一种可周转的施工电梯翻板工具
CN219281674U (zh) 钻修井机无外动力甩单根装置
CN206753640U (zh) 综掘气动临时支护装置
CN112317479A (zh) 使用便捷、轻量化的粉料库清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