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6055U -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6055U
CN216616055U CN202123285098.4U CN202123285098U CN216616055U CN 216616055 U CN216616055 U CN 216616055U CN 202123285098 U CN202123285098 U CN 202123285098U CN 216616055 U CN216616055 U CN 216616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inland river
water
riv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85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升
吕彦文
郭晋伟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850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6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6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6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投入少;其适合作为城镇泵站的新建和改造升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技术领域
本系统涉及水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城镇的内部水系循环多依赖自然水补给、地势高差自然流动,并通过在河道中设置水闸调度水流,该种方式,一旦自然补给水量下降,会导致整个水系的水流动速度变缓甚至成为死水,容易使得水系条件恶化。而且,在暴雨期,自然水补给量较大时,自然河道的水位较高,一般系统难以向外排出多余的水,容易产生内涝。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系统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泵站管理和城市排涝、补水效果欠佳,改造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
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
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依序连接;
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设置在第一管路9.1和第二管路9.2连接处;
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设置在第二管路9.2和第三管路9.3连接处;
第一管路9.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三管路9.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河一侧;
在第二管路9.2的侧壁上连接设置有一体化多功能泵10;
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接头,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通过转接头与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
第四管路9.4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五管路9.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外侧。
本实用新型该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7,所述的水位传感器7分别设置在内河水闸两侧,以监测内河水位和外河水位。
本实用新型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控制系统与水位传感器7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上套设有套管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垂直于内河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管路9.3垂直于外河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设置在内河上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管路9.3设置在外河上游。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使用方法简述: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闸口前的兼具补水和排水功能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该泵站设计有进水管路,分别接至外河与内河,在进水管路上设置阀门,并通过设置的控制系统与出水管路阀门启闭及外河水位、内河水位进行联动,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法,便于在补水与排水两种工况之间切换。该泵站同时设计有出水管路,分别接至外河与内河,在出水管路上设置阀门,并通过设置控制系统与进水管路阀门及外河水位、内河水位进行联动,在补水与排水两种工况之间切换。
所述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平时处于“常闭”状态,以保持内河水位;当内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外河水位未超过内河水位时,开启1#内河水闸1、2#内河水闸2进行自排,实现排涝功能;当内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同时外河水位也超过内河水位时,先开启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和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同时关闭1#内河水闸1和2#内河水闸2,后启动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运行排水工况,从内河向外河排出涝水,实现强制排涝功能;当内河水位低于景观水位时,外河水位超过内河水位时,开启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由外河向内河进行自动补水;当内河水位低于景观水位时,外河水位未超过内河水位时,关闭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先开启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和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保持关闭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启动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运行泵站补水工况从外河向内河补水,实现强制补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投入少,排涝、补水效果好;适合作为城镇泵站的新建和改造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1#内河水闸;2、2#内河水闸;3、内河进水管路阀门;4、外河出水管路阀门;5、外河进水管路阀门;6、内河出水管路阀门;7、内河水位传感器;8、套管;9、进出水管路;10、一体化多功能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系统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
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
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依序连接;
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设置在第一管路9.1和第二管路9.2连接处;
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设置在第二管路9.2和第三管路9.3连接处;
第一管路9.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三管路9.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河一侧;
在第二管路9.2的侧壁上连接设置有一体化多功能泵10;
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接头,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通过转接头与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
第四管路9.4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五管路9.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外侧。
本实用新型该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7,所述的水位传感器7分别设置在内河水闸两侧,以监测内河水位和外河水位。
本实用新型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控制系统与水位传感器7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上套设有套管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垂直于内河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管路9.3垂直于外河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路9.1设置在内河上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管路9.3设置在外河上游。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使用方法简述: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闸口前的兼具补水和排水功能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该泵站设计有进水管路,分别接至外河与内河,在进水管路上设置阀门,并通过设置的控制系统与出水管路阀门启闭及外河水位、内河水位进行联动,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法,便于在补水与排水两种工况之间切换。该泵站同时设计有出水管路,分别接至外河与内河,在出水管路上设置阀门,并通过设置控制系统与进水管路阀门及外河水位、内河水位进行联动,在补水与排水两种工况之间切换。
所述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平时处于“常闭”状态,以保持内河水位;当内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外河水位未超过内河水位时,开启1#内河水闸1、2#内河水闸2进行自排,实现排涝功能;当内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同时外河水位也超过内河水位时,先开启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和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同时关闭1#内河水闸1和2#内河水闸2,后启动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运行排水工况,从内河向外河排出涝水,实现强制排涝功能;当内河水位低于景观水位时,外河水位超过内河水位时,开启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由外河向内河进行自动补水;当内河水位低于景观水位时,外河水位未超过内河水位时,关闭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先开启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和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保持关闭1#内河水闸1与2#内河水闸2,启动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运行泵站补水工况从外河向内河补水,实现强制补水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
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
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依序连接;
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设置在第一管路(9.1)和第二管路(9.2)连接处;
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设置在第二管路(9.2)和第三管路(9.3)连接处;
第一管路(9.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三管路(9.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河一侧;
在第二管路(9.2)的侧壁上连接设置有一体化多功能泵(10);
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接头,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通过转接头与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
第四管路(9.4)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
第五管路(9.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7),所述的水位传感器(7)分别设置在内河水闸两侧,以监测内河水位和外河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与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控制系统与水位传感器(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上套设有套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垂直于内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路(9.3)垂直于外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9.1)设置在内河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路(9.3)设置在外河上游。
CN202123285098.4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Active CN216616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5098.4U CN216616055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5098.4U CN216616055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6055U true CN21661605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85098.4U Active CN216616055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6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17828U (zh) 一种雨污分流切换装置
CN112854416B (zh) 一种防倒流截流井及其运行方法
CN110029712A (zh) 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9372085A (zh) 一种分流井
CN117758827A (zh) 一种对现状雨水泵站提标控污改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89171U (zh) 一种对初期雨水源头截流的截流井
CN216616055U (zh)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CN211690686U (zh) 一种用于雨水排口的截流井装置
CN109537520A (zh) 一种建设项目防排洪设小水库留空库容削峰调洪系统及方法
CN210395573U (zh) 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
CN112067264A (zh) 用于测试截流装置的限流效果的系统及方法
CN111350256A (zh) 一种具有截流及缓冲机构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N212871703U (zh) 用于测试截流装置的限流效果的系统
CN104878822A (zh)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CN209989914U (zh) 一种一体化截污井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209339282U (zh) 一种分流井
CN209620208U (zh) 一种分流井的有效排放系统
CN207905068U (zh) 一种雨污混流管道截流装置
CN207436175U (zh) 一种排水系统
CN207436177U (zh) 一种带有泵排的排水系统
CN205444324U (zh) 自来水补水装置
CN206775470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水冷系统
CN206220200U (zh) 一种冲便器及落水胆
CN220790004U (zh) 一种截流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