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9282U - 一种分流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9282U
CN209339282U CN201821861207.8U CN201821861207U CN209339282U CN 209339282 U CN209339282 U CN 209339282U CN 201821861207 U CN201821861207 U CN 201821861207U CN 209339282 U CN209339282 U CN 209339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shunting well
outlet pipe
pipe
down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12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哲
杨燕妮
郑伯乐
王志祥
张建明
李刚
史陇俊
王茂青
齐成红
霍瑞航
刘婕
那成媛
王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gxiang Lanx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gxiang Lanx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gxiang Lanx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gxiang Lanx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12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9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9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9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井。该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和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侧壁上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井,能够实现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尤其适用于下游管道规模受限的积水治理工程,在下游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的条件下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初期雨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提高区域雨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硬化路面的增加,城镇内涝积水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多座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积水问题。内涝积水治理工程往往受现场条件或工程投资限制而无法一次性解决整个汇水范围内的排水管网扩建,为满足内涝防治要求改造段排水管线需扩大其管径,由此易造成上游改造后的排水管高程低于下游未改造段雨水管线高程,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堵。
初期雨水一般是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接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雨水调蓄是控制城镇雨水径流污染,加强雨水综合利用、防治城镇内涝、提高城镇排水安全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通过在雨水调蓄池内分别设置初期雨水池及雨水储蓄池,降雨过后将可初期雨水排至污水管网,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储蓄池内干净雨水可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冲洗、景观娱乐等。
然而,当上游改造后的排水管高程低于下游未改造段雨水管线高程时,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积、初期雨水直排下游水体等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井,能够解决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所述分流井本体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顶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堰的上端设有堰板,所述堰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溢流堰相连。
具体地,所述堰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与所述溢流堰相连。
具体地,所述溢流堰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所述堰板为不锈钢板,所述连接件为膨胀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与初期雨水池相连,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雨水调蓄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本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和下游雨水出水管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
具体地,所述溢流堰设置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中部,所述溢流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相连。
具体地,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对应所述溢流槽的位置处。
具体地,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本体的顶壁设有若干检修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井,雨水经上游雨水进水管汇入分流井本体,经过截流槽流入初期雨水截流管进行截流储存,超过初期雨水截流管过流能力的中期雨水经下游雨水出水管排入下游水体,当下游雨水出水管满负荷运行时,雨水通过溢流堰溢流至溢流槽,再流入超标雨水出水管对超过下游排放能力的雨水进行储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井,能够实现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尤其适用于下游管道规模受限的积水治理工程,在下游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的条件下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初期雨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提高区域雨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流井的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流井中堰板的结构图。
图中:1:分流井本体;2:溢流堰;3:溢流槽;4:截流槽;5:上游雨水进水管;6:下游雨水出水管;7:初期雨水截流管;8:超标雨水出水管;9:堰板;901:可调节接口;10:连接件;11: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1,所述分流井本体1中设有溢流堰2,所述溢流堰2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3,所述溢流堰2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之间形成截流槽4。
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5、下游雨水出水管6、初期雨水截流管7和超标雨水出水管8,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下游雨水出水管6和初期雨水截流管7分别与所述截流槽4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与所述溢流槽3相连通。
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和超标雨水出水管8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2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顶标高,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顶标高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顶标高。
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径。
其中,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与初期雨水池(图中未示)相连,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与雨水调蓄池(图中未示)相连。
使用时,雨水经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汇入所述分流井本体1中,然后经过所述截流槽4流入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通过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截流的初期雨水进入所述初期雨水池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收集。当雨水超过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过流能力时,也即针对中期雨水,则经过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排入下游水体,从而实现对中期雨水的排放。当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满负荷运行时,雨水则通过所述溢流堰2溢流至所述溢流槽3中,然后通过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将超过下游排放能力的雨水输送至所述雨水调蓄池中,从而实现对超标雨水的蓄存。
进一步来说,所述溢流堰2的上端设有堰板9,所述堰板9通过连接件10与所述溢流堰2相连。
其中,所述堰板9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901,所述连接件10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901与所述溢流堰2相连。所述连接件1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与设置在所述堰板9上不同高度处的可调节接口901进行连接,从而便于调整所述堰板9在所述溢流堰2上的连接高度,进而控制进入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水量。
具体来说,所述溢流堰2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从而保证结构强度。
具体来说,所述堰板9采用不锈钢板,在不仅能够保障结构强度,同时能够防止雨水对所述堰板9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件10采用膨胀螺栓,便于实现所述堰板9与所述溢流堰2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分流井本体1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和下游雨水出水管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
其中,所述溢流堰2设置于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中部,所述溢流堰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右侧壁相连,从而使所述溢流堰2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右侧壁合围形成所述溢流槽3。
其中,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1右侧壁上对应所述溢流槽3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1右侧壁上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位置处。
当然,所述溢流堰2的两端还可以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左侧壁相连。相应地,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1左侧壁上对应所述溢流槽3的位置处。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1左侧壁上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位置处。
也即,所述溢流堰2、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以及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均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同一侧壁相连,而所述溢流堰2设置在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与下游雨水出水管6之间,从而达到最佳的截流、排放效果。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顶壁设有若干检修孔11,便于对所述分流井本体1进行检修。其中检修孔11的设置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顶壁设有三个所述检修孔11,其中一个检修孔11设置在靠近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位置处,便于对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进行检修维护。另一个检修孔11设置在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位置处,便于对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以及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进行检修维护。还有一个检修孔11设置在对应所述溢流槽3的位置处,便于对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进行检修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流井,在海绵城市建设、内涝积水治理等相关项目中用于实现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尤其适用于下游管道规模受限的积水治理工程,在下游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的条件下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初期雨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提高区域雨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本体,所述分流井本体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顶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上端设有堰板,所述堰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溢流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与所述溢流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所述堰板为不锈钢板,所述连接件为膨胀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与初期雨水池相连,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雨水调蓄池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本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和下游雨水出水管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设置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中部,所述溢流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对应所述溢流槽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顶壁设有若干检修孔。
CN201821861207.8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分流井 Active CN209339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1207.8U CN20933928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分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1207.8U CN20933928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分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9282U true CN20933928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1207.8U Active CN20933928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分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9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2085A (zh) * 2018-11-12 2019-02-22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2085A (zh) * 2018-11-12 2019-02-22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井
CN109372085B (zh) * 2018-11-12 2024-03-15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0904U (zh)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CN103572826B (zh)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的雨污切换装置
CN107630464A (zh) 雨水收集调蓄及初步净化功能的综合管廊
CN109372088A (zh) 一种易清扫的自动封闭雨水口
CN109372085A (zh) 一种分流井
CN203741704U (zh) 一种用于立交桥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339282U (zh) 一种分流井
CN105113606B (zh) 一种市政雨水处理系统
CN104018569B (zh) 防止水流对冲的排水四通检查井
CN204098195U (zh) 分散串联型雨水调蓄池改造的旧雨水管道系统
CN104763037A (zh) 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102261125B (zh) 无动力多功能雨洪控制利用装置
CN202730942U (zh) 一种排水沟盖板
CN102864835A (zh) 带有拦截器的预制井
CN206090797U (zh) 一体化截流井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211257251U (zh) 一种城市道路自动旋转排水井盖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203866950U (zh) 防止水流对冲的排水四通检查井
CN209907537U (zh) 初期雨水截流井
CN209620224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截污的箱涵式截流井
CN202248219U (zh) 带有杠杆式截流闸门的截流井
CN106592734A (zh) 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系统
CN203498994U (zh) 一种偏心沙漏式导流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