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3119U -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03119U CN216603119U CN202122938451.8U CN202122938451U CN216603119U CN 216603119 U CN216603119 U CN 216603119U CN 202122938451 U CN202122938451 U CN 202122938451U CN 216603119 U CN216603119 U CN 216603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food
- guide
- guide plate
- cavity
- plyw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所述合板的左颊面或右颊面设置有一流食引导腔,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前端开口位于颊侧前牙唇侧,且通过流食注射软管与注射器连接,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后端开口位于磨牙后间隙舌侧,可使流食引导管软管固定在口腔内合适的位置,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背景技术
正颌外科手术涉及面部美学,手术切口位于口腔内,术后需常规维持口内清洁以预防感染发生,并为创口愈合创造良好条件。但是,正颌手术改变面型的同时也改变了患者的整体咬合关系,为维持术后咬合关系的稳定并为骨愈合提供稳定环境,患者术后常规需佩戴合板对术后咬合进行定位和维持。合板,也称为合板或“(牙合)板”(Occlusal Splint)又称(牙合)导板,它是正颌外科手术中引导上下颌骨正确就位,并在术后用于维持上下牙列相对关系的装置。佩戴期间上下牙列紧紧嵌入合板表面的牙印内,并同时进行颌间牵引甚至颌间结扎4周左右,期间患者牙关紧闭无法张口,从而导致患者术后进食困难、进食后口腔卫生难以维持,甚至因进食方式错误和牙周炎症等问题引发术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经常只能通过牙缝慢慢流入少量食物,造成以下四个问题:
1.正常进食受限、营养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出现消瘦虚弱无力、营养不良等症状。
2.进食辅助装置难以进入口腔,且进入位置难以控制,甚至误入伤口中,造成二次创伤,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感染,延长愈合周期甚至导致骨块坏死。
3.钢丝结扎复杂,且(牙合)板表面粗糙所以在保留期间内,医生不会拆除合板。在进食过程中,合板与牙齿之间会积存食物残渣,口腔卫生难以保持,易引发牙龈炎等牙周炎症,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4.进食过程痛苦引起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引发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通过合板侧面引导装置,引导注射器软管绕过手术切口区域和上下牙列,准确穿过磨牙后间隙,直达固有口腔的舌体附近,大大提高了正颌术后进食的便捷性和口腔卫生程度,减少术后感染和牙周炎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术后恢复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包括合板,所述合板的左颊面或右颊面设置有一流食引导腔,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前端开口位于颊侧前牙唇侧,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后端开口位于磨牙后间隙舌侧。
优选的,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前端开口通过流食注射软管与注射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流食注射软管后端位于流食引导腔内。
优选的,所述流食注射软管后端贯穿流食引导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统合板存在进食困难问题,采用流食引导管以后,可提升患者进食量、提高患者进食效率。
2.在合板颊侧增加可通过流食引导软管的管腔,可使流食引导管软管固定在口腔内合适的位置,减小二次创伤的发生率、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
3.采用注射的方式将流食打入流食引导软管,便与患者操作,患者可独立完成,提高患者治疗整体感受。
4.合板、流食引导腔采用3D打印技术,与传统方式相比提高装置准确性、便于操作,缩短制作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同患者不同口内情况的条件,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2中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合板;2、流食引导腔;3、流食引导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包括合板1,该合板1呈月牙状,一面设置多个上牙咬合位,另一面设置多个下牙咬合位;且外边缘设置多个可以放置固定件的装置计孔洞以便于固定件穿入,固定件包括钢丝、橡皮圈。
维持上下牙列咬合稳定以及合板强度的基础上,在正颌手术合板的左颊面或右颊面设置有一流食引导腔2,所述流食引导腔2贴合合板1的左颊面或右颊面,所述流食引导腔2的前端开口位于颊侧前牙唇侧,通过流食注射软管3与注射器连接,所述流食引导腔2的后端开口位于磨牙后间隙舌侧,从而将流食从注射器打入流食引导腔2中,直接流入口腔后部,从而满足患者日常进食需求。
本实施例中合板基本的制作过程为:
1、确定术后最终咬合关系并扫描牙齿模型;
2、使用MIMICS或Geomagic等数字化软件,进行正颌数字化设计,并形成中间咬合、终末咬合STL文件。
3、使用3-MATIC等软件,根据咬合情况个性化设计新型合板形态,在合板外侧缘设计具有导向作用的流食引导腔2。
4、使用光敏树脂,3D打印的方式制作合板。
5、手术中,以细钢丝穿过合板上小孔(图中没画出,一般在上颌左右2-3之间、5-6之间各有一个小孔,共四个),将其结扎在颌骨牵引钉或上颌正畸弓丝上,以引导术中上下颌关系。
6、手术后,合板保留在口腔内数周,期间将流食引导软管3与流食引导腔2前端开口良好吻合,并连接注射器后输入流食;进食结束后冲洗安装通道。
7、直至咬合稳定后(通常4到6周),再拆除咬合导板。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食注射软管后端贯穿流食引导腔且位于流食引导腔的后端开口处。手术后,合板保留在口腔内数周,期间将流食引导软管3从流食引导腔内伸出,流食注射软管后端位于流食引导腔的后端开口处,并连接注射器后输入流食;进食结束后冲洗安装通道。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包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板的左颊面或右颊面设置有一流食引导腔,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前端开口位于颊侧前牙唇侧,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后端开口位于磨牙后间隙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食引导腔的前端开口通过流食注射软管与注射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食注射软管后端位于流食引导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食注射软管后端贯穿流食引导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38451.8U CN216603119U (zh) | 2021-11-27 | 2021-11-27 |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38451.8U CN216603119U (zh) | 2021-11-27 | 2021-11-27 |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03119U true CN216603119U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9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38451.8U Active CN216603119U (zh) | 2021-11-27 | 2021-11-27 |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03119U (zh) |
-
2021
- 2021-11-27 CN CN202122938451.8U patent/CN2166031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64371A (en) | Dental impression tray | |
Mcnamara et al. | Root abnormalities, talon cusps, dens invaginati with reduced alveolar bone levels: case report | |
Trushkowsky et al. | The interplay of orthodontics, periodontics, 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 to achieve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success | |
JPWO2020033528A5 (zh) | ||
WO2024113933A1 (zh) | 一种乳牙专用托槽 | |
CN216603119U (zh) | 一种新型流食导入咬合导板 | |
CN205548733U (zh) | 一种用于辅助唇侧托槽定位的导航装置 | |
US12048603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losing a space between teeth | |
RU2436538C1 (ru) | Способ би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и величины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зубов при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ом лечении | |
CN109481043B (zh) | 3d打印树脂牙周夹板的模板快速完成光敏复合材料塑形方法及应用 | |
Howard | Skeletal changes with extra oral traction | |
CN210185733U (zh) | 一种口内固定正畸联冠功能性矫治器 | |
Daing et al. | Periodontal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deep bite: Report of three cases | |
Walsh | Pericision: An aid to the reduction of rotational relaps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 assessment | |
Allen et al. | Periodontics: 6. The management of gingival recession | |
Uddin et al. | A new appliance for forced eruption | |
RU217084U1 (ru) | Каппа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с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резцовой дизокклюзией | |
Virgadamo et al. | The dentition of Papio anubis | |
CN210077878U (zh) | 微创骨皮质切开术3d打印手术导板 | |
US11980516B1 (en) | Detecting a low fluid state in a fluid reservoir | |
RU2727027C1 (ru) |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я рецессии десны | |
Clark | Arch development with trans-force lingual appliances. | |
TANFOUS et al. | Periodontal plastic surgery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tered passive eruption: 5 months follow-up case report | |
Richardson et al. |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of four second permanent molars on the incisor overbite | |
US20240350244A1 (en) | Detecting a low fluid state in a fluid reservoi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