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3054U -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3054U
CN216603054U CN202122996409.1U CN202122996409U CN216603054U CN 216603054 U CN216603054 U CN 216603054U CN 202122996409 U CN202122996409 U CN 202122996409U CN 216603054 U CN216603054 U CN 216603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ablation
ablation catheter
tube
laser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64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锐
党磊
闫宝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Rong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VOLIGHT MEDICAL DEVI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VOLIGHT MEDICAL DEVI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VOLIGHT MEDICAL DEVI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64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3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3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3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消融导管,包括导管接头、体外过渡部、推送手柄以及近远端管,所述激光消融导管内集成有光纤束,所述激光设备输出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纤束传导至病变组织后进行激光消融;所述导管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激光设备插接的插接配合端、与所述插接配合端连接的握持手柄部,以及与所述握持手柄部远离所述插接配合端的一端连接的形变缓冲管,所述握持手柄部包括通过卡扣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消融导管可以进入血管内通过其内的光纤束传递激光能量达到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的组织通过光机械效应达到斑块消融的目的,其工作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并且,导管接头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导管接头的拆卸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内狭窄或栓塞是一种多发的常见血管内疾病,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为旋磨或旋切,即采用旋磨或旋切方法来消除病变部位的斑块,其效率较低,且复发率较强。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激光消融导管对病变组织进行激光消融,以消除病变部位的斑块,其效率较高且复发率较低。然而,目前的激光消融导管的导管接头的各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导致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消融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激光消融导管的导管接头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激光消融导管,包括一端用于与激光设备插接的导管接头、连接于所述导管接头的另一端的体外过渡部、连接于所述体外过渡部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的推送手柄,以及与所述推送手柄连接的近远端管,所述激光消融导管内集成有光纤束,所述激光设备输出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纤束传导至病变组织后进行激光消融;
所述导管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激光设备插接的插接配合端、与所述插接配合端连接的握持手柄部,以及与所述握持手柄部远离所述插接配合端的一端连接的形变缓冲管,所述握持手柄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母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
可选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公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公扣配合的母扣。
可选地,所述近远端管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丝腔管、光纤束和近远端外管,所述近远端管远离所述推送手柄的一端为尖端,所述尖端内设置有显影环。
可选地,所述近远端外管于所述尖端处具有渐粗过渡部,所述显影环嵌套于所述渐粗过渡部与所述光纤束之间。
可选地,所述插接配合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台阶截面。
可选地,所述形变缓冲管夹持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形变缓冲管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形变缓冲管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连接有光纤夹板,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延伸部叠合形成所述插接配合端。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光纤夹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推送手柄呈Y型,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体外过渡部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导丝腔入口,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近远端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内均具有空心腔,所述第二端的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端的空心腔同轴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消融导管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消融导管可以进入血管内通过其内的光纤束传递激光能量达到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的组织通过光机械效应达到斑块消融的目的,其工作效率高,且复发率底;并且,导管接头包括握持手柄部,握持手柄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导管接头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消融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管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管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送手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近远端管的尖端部分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导管接头;101、光纤束;11、插接配合端;12、握持手柄部;121、上壳体;122、下壳体;123、延伸部;124、光纤夹板;125、凹形部;13、形变缓冲管;20、体外过渡部;21、过渡外管;30、推送手柄;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三端;40、近远端管;41、导丝腔管;42、近远端外管;43、尖端;44、显影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消融导管进行说明。所述激光消融导管,包括导管接头10、体外过渡部20、推送手柄30和近远端管40。其中,导管接头10、体外过渡部20、推送手柄30和近远端管40依次连接。具体地,导管接头10的一端用于与激光设备插接,导管接头10的另一端与体外过渡部20连接,体外过渡部20远离导管接头10的一端与推送手柄30连接,近远端管40与推送手柄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激光消融导管内集成有光纤束101,如在导管接头10、体外过渡部20和近远端管40内均设置有光纤束101,且导管接头10内的光纤束101、体外过渡部20内的光纤束101和近远端管40内的光纤束101依次连接。激光设备输出的激光通过激光消融导管内的光纤束101传导至病变组织后进行激光消融。
所述导管接头10包括依次连接的插接配合端11、握持手柄部12及形变缓冲管13。其中,插接配合端11用于与激光设备插接,握持手柄部12与插接配合端11连接,形变缓冲管13与握持手柄部12远离插接配合端11的一端连接。在形变缓冲管13内套接有体外过渡部20远离推送手柄30的一端,该形变缓冲管13用于保护其内的体外过渡部20。
所述握持手柄部12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其中,上壳体121与下壳体122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消融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管接头10、体外过渡部20、推送手柄30和近远端管40,激光消融导管内集成有光纤束101,激光设备输出的激光通过光纤束101传导至病变组织后进行激光消融,激光消融导管可以进入血管内通过其内的光纤束101传递激光能量达到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的组织通过光机械效应达到斑块消融的目的,其工作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并且,导管接头10包括握持手柄部12,握持手柄部12包括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导管接头10的拆卸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在上壳体121上设置有母扣,相应地,在下壳体122上设置有与母扣配合的公扣。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壳体121朝向下壳体12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母扣,相应地,在下壳体122朝向上壳体12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公扣,公扣与母扣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壳体121与下壳体122扣合时,下壳体122的公扣的导入斜面先与上壳体121的母扣前缘接触,随着扣合深度增加,上壳体121的母扣前缘将下壳体122的公扣顶开变形,当下壳体122的公扣越过上壳体121的母扣前缘时,在材料弹力的作用下,下壳体122的公扣迅速恢复位置,牢固的扣合在上壳体121的母扣扣位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壳体121上设置有公扣,相应地,在下壳体122上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母扣。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壳体121朝向下壳体12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公扣,相应地,在下壳体122朝向上壳体12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母扣,公扣与母扣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壳体121与下壳体122扣合时,上壳体121的公扣的导入斜面先与下壳体122的母扣前缘接触,随着扣合深度增加,下壳体122的母扣前缘将上壳体121的公扣顶开变形,当上壳体121的公扣越过下壳体122的母扣前缘时,在材料弹力的作用下,上壳体121的公扣迅速恢复位置,牢固的扣合在下壳体122的母扣扣位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近远端管40为嵌套结构,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丝腔管41、光纤束101和近远端外管42,即最内侧为导丝腔管41,导丝腔管41的外壁排布有光纤束101,光纤束101外侧为近远端外管42。
在本实施例中,近远端管40远离推送手柄30的一端为尖端43,该尖端43为激光消融导管的出光面,在该尖端43内设置有显影环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近远端管40于尖端43处具有渐粗过渡部,上述显影环44嵌套于渐粗过渡部与光纤束10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渐粗过渡部指的是近远端管40在尖端43处的内径和外径均朝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显影环44嵌套在排布好的光纤束101外侧,并被近远端外管42包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插接配合端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台阶截面,使得导管接头10与激光设备插拔顺滑。具体地,长方形台阶截面包括上下两个长方形截面,且两个长方形截面的横截面面积不一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形变缓冲管13夹持固定于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之间,在上壳体121远离形变缓冲管13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23,在下壳体122远离形变缓冲管13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连接有光纤夹板124,该光纤夹板124与上壳体121的延伸部123叠合形成插接配合端11。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21与下壳体122围合形成用于夹持形变缓冲管13的夹持孔,该夹持孔一部分形成于上壳体121上,另一部分形成于下壳体122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纤夹板124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容置光纤束101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位于光纤夹板124的中心位置。光纤束101容置于光纤槽内,并通过前后两个压片固定,而压片通过螺母固定于光纤夹板124上。
在本实施例中,体外过渡部20包括过渡外管21及包覆在过渡外管21内的光纤束101,形变缓冲管13对固定在光纤夹板124上并伸出握持手柄部12的光纤束101和过渡外管21起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配合端11的长方形台阶截面包括上部长方形截面和下部长方形截面,上部长方形截面为延伸部123的横截面,下部长方形截面为光纤夹板124的横截面。
可选地,上壳体121由塑胶材料制成,下壳体122也由塑胶材料制成,如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均采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光纤夹板12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上壳体121的延伸部123与光纤夹板124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可选地,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母等。在具体应用中,延伸部123与光纤夹板124通过两个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22与光纤夹板124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在握持手柄部12的两相对表面上均设置有凹形部125,该凹形部125用于供握持插拔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握持手柄部12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凹形部125。具体地,在上壳体121远离下壳体12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凹形部125,在下壳体122远离上壳体121的一侧表面也设置有凹形部125。
可选地,该凹形部125呈凹状,其与人的手指的指腹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推送手柄30整体呈Y字型,其具有三分叉,具体地,该推送手柄30包括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其中,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位于一侧,第三端33位于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1与体外过渡部20远离导管接头10的一端连接,第二端32为导丝腔入口,第三端33与近远端管40连接。
可选地,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一体成型,如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采用同一种材料一体成型,以便于简化结构并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推送手柄30的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内均具有空心腔,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内的空心腔交汇于一处,即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内的空心腔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32的空心腔与第三端33的空心腔同轴心,以便于手部握持推送手柄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用于与激光设备插接的导管接头、连接于所述导管接头的另一端的体外过渡部、连接于所述体外过渡部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的推送手柄,以及与所述推送手柄连接的近远端管,所述激光消融导管内集成有光纤束,所述激光设备输出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纤束传导至病变组织后进行激光消融;
所述导管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激光设备插接的插接配合端、与所述插接配合端连接的握持手柄部,以及与所述握持手柄部远离所述插接配合端的一端连接的形变缓冲管,所述握持手柄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母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公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公扣配合的母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远端管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导丝腔管、光纤束和近远端外管,所述近远端管远离所述推送手柄的一端为尖端,所述尖端内设置有显影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远端外管于所述尖端处具有渐粗过渡部,所述显影环嵌套于所述渐粗过渡部与所述光纤束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配合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台阶截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缓冲管夹持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形变缓冲管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形变缓冲管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连接有光纤夹板,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延伸部叠合形成所述插接配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光纤夹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手柄呈Y型,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体外过渡部远离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导丝腔入口,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近远端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内均具有空心腔,所述第二端的空心腔与所述第三端的空心腔同轴心。
CN202122996409.1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Active CN216603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409.1U CN21660305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409.1U CN21660305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3054U true CN216603054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6409.1U Active CN21660305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30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2738A (zh) * 2022-06-27 2022-09-09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光纤束、光纤束激光装置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2738A (zh) * 2022-06-27 2022-09-09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光纤束、光纤束激光装置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CN115032738B (zh) * 2022-06-27 2023-10-20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光纤束、光纤束激光装置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5048B2 (en) Handheld endoscope
US5662588A (en) Endoscope apparatus
US20110275894A1 (en) Catheter with camera and illuminator at distal end
CN216603054U (zh) 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US20010041839A1 (en) Forward viewing and radial scanning ultrasonic endoscope
EP0529821A1 (en) Endoscope
WO2002005869A3 (en) Endoscope with a removable suction tube
ATE413900T1 (de) Kupplung zum verbinden mit einem dialysator
CN109770832B (zh) 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电子内窥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H08215141A (ja) 内視鏡の手元操作部構造
AU2019346341B2 (en) Multiple channel flexible ureteroscope
EP1250893B1 (en) Hand apparatus for light delivery
JPH0416649Y2 (zh)
JP2750160B2 (ja) 内視鏡
JP2004016725A (ja) 超音波内視鏡
CN210520934U (zh) 抛弃型内窥镜
CN111714076A (zh) 一种带吸引管结构的口镜
CN219422762U (zh) 电子内窥镜的前端头组件、电子内窥镜及医疗设备
CN217723455U (zh) 一种护套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CN215384583U (zh) 内窥镜透明帽及一体式切除装置
CN21800968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内窥镜镜体及内窥镜系统
JPH10118014A (ja) 内視鏡
JP2019013665A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CN218500695U (zh) 一种内置摄像头的封堵取石导管
CN216570990U (zh) 一次性带光源引流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0

Address after: 518000 6th floor, gaoxin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67 District,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ke Rong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Workshop 201-2, No. 1, Xili Liuxiandong Industrial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VIVOLIGHT MEDICAL DEVI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