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9980U - 一种麦克风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麦克风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9980U
CN216599980U CN202220863404.3U CN202220863404U CN216599980U CN 216599980 U CN216599980 U CN 216599980U CN 202220863404 U CN202220863404 U CN 202220863404U CN 216599980 U CN216599980 U CN 216599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essing
ribs
microphone modu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34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洪超
许澎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ttop 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ttop 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34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9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9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9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克风模组,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配合的盖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线路板凸设有多个压靠筋,所述压靠筋的末端形成压靠面,所述压靠面同时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盖体的表面以及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相抵顶。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壳体通过多个支撑筋抵靠于线路板的一侧将线路板支撑起来,而盖体的压靠筋的压靠面抵靠于线路板另一侧的边角位置时,同时对线路板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压靠力,从而消除线路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避免麦克风模组使用时线路板产生振动和异响。

Description

一种麦克风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麦克风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载麦克风模组主要包括盖体、壳体和线路板,壳体设置有多个竖向平面压筋,盖体也设置有多个竖向平面压筋,盖体盖合于壳体时,线路板被限位固定于多个竖向平面压筋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无法活动。然而,因存在必要的设计间隙,线路板在水平方向上仍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从而使得车载麦克风模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异响和内部振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避免麦克风模组内的线路板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麦克风模组,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配合的盖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压靠筋,所述压靠筋的末端形成压靠面,所述压靠面同时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盖体的表面以及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相抵顶。
优选地,所述压靠筋与所述线路板干涉配合,所述压靠面为斜面或者弧面。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和多个限位筋,所述支撑筋抵靠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限位筋布置于所述线路板的周向。
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撑筋上对应地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自所述支撑筋的顶部朝向所述盖体延伸。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支撑筋同时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所述限位筋同时连接所述支撑筋和所述侧板。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模组为方形,所述压靠筋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压靠筋分别抵靠于所述线路板相邻的2个转角或2个棱边;
或者,所述压靠筋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压靠筋分别抵靠于所述线路板的4个转角或4个棱边。
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台阶部配合。
优选地,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勾,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孔。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麦克风和与所述麦克风相对应的泡棉网,所述盖体上对应所述泡棉网的位置设置有拾音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由于麦克风模组包括壳体、盖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线路板,盖体朝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压靠筋,线路板的周向侧面与壳体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形成供压靠筋放入的间隙。压靠筋的末端形成压靠面,压靠面同时与线路板面向盖体的表面以及线路板的周向侧面相抵顶,从而同时对线路板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压靠力,消除线路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避免麦克风模组使用时线路板产生振动和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模组的部件拆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模组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模组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壳体、101-底板、102-侧板、103-台阶部、110-支撑筋、120-限位筋、130-卡孔、140-限位凸起;
200-盖体、201-拾音孔、210-压靠筋、211-压靠面、220-卡勾、230-平靠筋、300-线路板、310-泡棉网、400-端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麦克风模组,包括壳体100、与壳体100配合的盖体200以及收容于壳体100内的线路板300,线路板300的周向侧面与壳体100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盖体200朝向线路板300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压靠筋210,压靠筋210的末端形成压靠面211,压靠面211同时与线路板300面向盖体200的表面以及线路板300的周向侧面相抵顶。
其中,线路板300的周向侧面与壳体100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形成供压靠筋210放入的间隙。压靠筋210的末端设置的压靠面211可以呈斜面或弧面,因此在抵靠于线路板300的周向边角位置时,能够同时对线路板300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压靠力,从而消除线路板300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由于麦克风模组包括壳体100、盖体200以及收容于壳体100内线路板300,盖体200朝向线路板300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压靠筋210,线路板300的周向侧面与壳体100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形成供压靠筋210放入的间隙。压靠筋210的末端形成压靠面211,压靠面211同时与线路板300面向盖体200的表面以及线路板300的周向侧面相抵顶,从而同时对线路板300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压靠力,消除线路板300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避免麦克风模组使用时线路板产生振动和异响。
优选地,压靠筋210可选用0.5mm左右的较小料厚,具有一定的塑性形变能力,压靠筋210与线路板300干涉配合。具体为:盖体200盖合于壳体100后,压靠筋210与线路板300边缘可以有约0.1mm干涉(根据尺寸链分析得到,确保组配后消除间隙),压靠筋210在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形变后将线路板300紧紧地压靠住。其中,压靠面211可以呈斜面或弧面,线路板300的边角位置包括线路板300的转角和棱边,都可供压靠面211施力。当压靠面211采用斜面时,斜面可设置为与线路板300呈45°左右角度,且线路板300与压靠面211的中间位置相接触。
优选地,壳体100朝向盖体20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筋110,支撑筋110抵靠于线路板300的一侧,压靠筋210的压靠面211抵靠于线路板300另一侧的边角位置,支撑筋110和压靠筋210用于限位住线路板300。进一步地,壳体100还设置有多个限位筋120,多个限位筋120连接于壳体100的内壁,且分别布置于线路板300的四周。限位筋120用于减少线路板300在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多个限位筋120分别布置于线路板300的四周使得线路板300的活动范围减少,以便于压靠筋210将线路板300抵靠住。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每一支撑筋11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个限位筋120,限位筋120自支撑筋110的顶部朝向盖体200延伸。由于每一支撑筋110上对应地设置有一个限位筋120,当线路板300放置于支撑筋110上时,线路板300的边缘正好可以接触到对应的限位筋120,起到限位作用。
可选地,壳体100包括底板101和连接于底板101上的侧板102,支撑筋110同时连接于底板101和侧板102上,限位筋120同时连接压靠筋210和侧板102,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其中,侧板102的数量并不受特别限制,具体根据麦克风模组的形状要求而来。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底板101和连接于底板101上的4个侧板102,4个侧板102首尾相连于底板101的外缘。其中,支撑筋1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4个,每一侧板102上连接有1个支撑筋110,正好支撑住线路板300的4个侧边,达到支撑的平衡。或者,支撑筋11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8个,每一侧板102上连接有2个支撑筋110,使得线路板300的每个侧边同时由2个支撑筋110支撑,更加平稳。
优选地,侧板102靠近盖体200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部103,盖体200与台阶部103配合从而嵌于台阶部103形成的槽内,使得盖体200的顶面与侧板102的顶面平齐。
可选地,盖体200和壳体100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勾220,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与卡勾220配合的卡孔130。盖体200和壳体10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能够方便地打开和关闭。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盖体20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勾220,壳体100的内壁上对应地设置有2个卡孔1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线路板300通过端子线400与外部设备连接,线路板300上设置有麦克风和对应麦克风设置的泡棉网310,盖体200对应泡棉网310的位置设置有拾音孔201,泡棉网310内形成有与拾音孔201对接的拾音通道,麦克风发出的声音经拾音通道和拾音孔201发出。此外,壳体100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140,限位凸起140用于将麦克风模组与外部应用端卡接。麦克风模组可适用于车载麦克风模组,也适用于对振动要求较高的加速度计模组和其它类型模组。
请结合参照附图4至附图6,麦克风模组为方形,盖体200的压靠筋210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例如,盖体200可以设置2个平靠筋230和2个压靠筋210,2个压靠筋210分别抵靠于线路板300相邻的2个转角或2个棱边,消除线路板300在水平方向的活动间隙。平靠筋230的功能则与支撑筋110的功能相似,平靠筋230的自由端为平行于线路板300的平面,平靠筋230和支撑筋110将线路板300夹住,消除线路板300在竖直方向的活动间隙。在其它实施例中,盖体200也可以设置4个压靠筋210,4个压靠筋210分别抵靠于线路板300的4个转角或4个棱边,从而在前后左右4个方位同时对线路板300进行限位。压靠筋210的间距设计遵循均布原则,以确保受力平衡。为便于压靠和尽量消除间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配合的盖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面相间隔,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压靠筋,所述压靠筋的末端形成压靠面,所述压靠面同时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盖体的表面以及所述线路板的周向侧面相抵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筋与所述线路板干涉配合,所述压靠面为斜面或者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和多个限位筋,所述支撑筋抵靠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限位筋布置于所述线路板的周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筋上对应地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自所述支撑筋的顶部朝向所述盖体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支撑筋同时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所述限位筋同时连接所述支撑筋和所述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模组为方形,所述压靠筋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压靠筋分别抵靠于所述线路板相邻的2个转角或2个棱边;
或者,所述压靠筋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压靠筋分别抵靠于所述线路板的4个转角或4个棱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台阶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勾,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麦克风和与所述麦克风相对应的泡棉网,所述盖体上对应所述泡棉网的位置设置有拾音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CN202220863404.3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麦克风模组 Active CN216599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3404.3U CN216599980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麦克风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3404.3U CN216599980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麦克风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9980U true CN21659998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3404.3U Active CN216599980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麦克风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9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4822B2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471430B (zh) 电池盖结构
TW20144861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6599980U (zh) 一种麦克风模组
CN209283438U (zh) 头戴式耳机的耳罩及头戴式耳机
US20080007933A1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matchable padding
CN208638716U (zh) 扬声器箱
CN210016623U (zh) 扬声器箱
CN106303862B (zh) 模组外壳组件、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599981U (zh) 一种麦克风模组
CN105704274B (zh) 电子产品防水结构及使用该电子产品防水结构的手机
CN211016289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US11696057B2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1880572U (zh) 麦克风阵列安装结构及机器人
CN109040918B (zh) 一种音腔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1019217U (zh) 扬声器箱及电子设备
CN202841449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6993250B (zh) 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1629407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1628114U (zh) 柔性显示终端
CN215773551U (zh) 扬声器华司的固定结构及扬声器
CN101685584B (zh) 显示装置
CN21222570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保压治具
CN217693621U (zh)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CN217643433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及其刚性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