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456U -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456U
CN216598456U CN202122963201.XU CN202122963201U CN216598456U CN 216598456 U CN216598456 U CN 216598456U CN 202122963201 U CN202122963201 U CN 202122963201U CN 216598456 U CN216598456 U CN 21659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body
positive pressure
dehumidifier
circulation typ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32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华
陈建文
陈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y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y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y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y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32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属于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装置本体正面顶部安装有除湿机,所述装置本体底端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冷却箱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部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排气管外表面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一端对应除湿机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能够对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的物体直接和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产生接触的现象,进而防止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因碰撞而产生破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电网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变电站柜体类电柜设备容易因环境湿度大产生凝露与发霉现象,导致器件误动作造成事故,尤其是户外设备情况更严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变电站柜体类设备通常采用内置加热器进行除湿,即通过加热蒸发水汽原理实现除湿,该方式会使箱体内电气元件及接线端子运行环境温度升高,再加之本身元器件发热,会加速内部电气元件老化,降低使用寿命,并且不能快速除湿。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正压智能除湿,申请号202022346342.2,该一种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通过设置螺旋形冷凝管、冷却塔、水泵、出流管、回流管形成冷却循环将冷却风道内的气体降温,由散热风扇通过通风腔中的第二过滤层、第二干燥层吸入汇控箱内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汇控箱内温度快速降低,保障了汇控箱内电气元件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受损。
但是该专利的回流管不便于保护,从而导致外界的物体直接和回流管之间产生接触的现象,进而易影响到回流管的正常使用,且易导致回流管发生破损的现象,从而导致装置内部受到水渍的干扰,进一步影响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专利的回流管不便于保护,从而导致外界的物体直接和回流管之间产生接触的现象,进而易影响到回流管的正常使用,且易导致回流管发生破损的现象,从而导致装置内部受到水渍的干扰,进一步影响了该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装置本体正面顶部安装有除湿机,所述装置本体底端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冷却箱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中部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排气管外表面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一端对应除湿机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撑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滑块、螺杆、凹槽、手动伸缩柱、移动块和凹型板;
所述滑槽内部中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顶端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滑块之间通过防护罩连接,所述防护罩两端面等距对称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底端中部均安装有手动伸缩柱,所述手动伸缩柱顶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所述位于防护罩同一侧的两个移动块之间通过凹型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滑槽一端面形状均为T型,所述凹型板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所述移动块的数量共设置为四个,能够便于滑块的移动,降低了滑块的移动难度。
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连接块、过滤网、导流板、锯齿盘、锯齿皮带、限位件、弹簧杆和定位板;
所述排气管外表面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连接块一端等距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顶端位于连接块顶端位置处焊接有锯齿盘,若干所述锯齿盘之间通过锯齿皮带连接,一个所述锯齿盘外表面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和连接块之间滑动连接,能够便于定位板的移动,降低了定位板的移动难度。
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条、手动伸缩杆、支撑条、限位条和螺纹圆杆;
所述装置本体一端对应除湿机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两个所述手动伸缩杆顶端之间通过支撑条连接,所述支撑条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固定条内壁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圆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条内壁和除湿机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支撑条和装置本体之间滑动连接,能够便于对除湿机进行限位,防止除湿机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顶端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回流管和冷却箱一侧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箱另一侧连接,能够便于冷却箱内壁的水进行循环,降低了水循环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防护机构,能够对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的物体直接和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产生接触的现象,进而防止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因碰撞而产生破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冷却箱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的使用寿命。
2、通过导流机构,能够便于对排出的气体方向进行导流,降低了气体方向的导流难度,同时能够对锯齿盘进行固定,防止锯齿盘发生自转的现象,进一步便于对气体进行导流,防止气体导流时导流板发生自转的现象。
3、通过定位支撑机构,能够便于对除湿机进行支撑,增加了除湿机的底端支撑力,进而使得除湿机安装得更加稳定,进一步便于除湿机的使用,同时能够防止除湿机和装置本体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冷却箱;3、滑槽;
4、防护机构;401、防护罩;402、滑块;403、螺杆;404、凹槽;405、手动伸缩柱;406、移动块;407、凹型板;
5、排气管;
6、导流机构;601、连接块;602、过滤网;603、导流板;604、锯齿盘;605、锯齿皮带;606、限位件;607、弹簧杆;608、定位板;
7、除湿机;
8、定位支撑机构;801、固定条;802、手动伸缩杆;803、支撑条;804、限位条;805、螺纹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2,冷却箱2顶端一侧安装有水泵,水泵一端通过回流管和冷却箱2一侧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箱2另一侧连接,能够便于冷却箱2内壁的水进行循环,降低了水循环难度,装置本体1正面顶部安装有除湿机7,装置本体1底端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5,冷却箱2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
滑槽3内部中部安装有防护机构4,防护机构4包括防护罩401、滑块402、螺杆403、凹槽404、手动伸缩柱405、移动块406和凹型板407;
滑槽3内部中部安装有滑块402,滑块402顶端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403,两个滑块402之间通过防护罩401连接,防护罩401两端面等距对称开设有凹槽404,滑块402和滑槽3一端面形状均为T型,凹型板407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移动块406的数量共设置为四个,能够便于滑块402的移动,降低了滑块402的移动难度,四个凹槽404底端中部均安装有手动伸缩柱405,手动伸缩柱405顶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406,位于防护罩401同一侧的两个移动块406之间通过凹型板407连接。
排气管5外表面安装有导流机构6,导流机构6包括连接块601、过滤网602、导流板603、锯齿盘604、锯齿皮带605、限位件606、弹簧杆607和定位板608;
排气管5外表面安装有连接块601,连接块601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602,连接块601一端等距转动连接有导流板603,导流板603顶端位于连接块601顶端位置处焊接有锯齿盘604,若干锯齿盘604之间通过锯齿皮带605连接,一个锯齿盘604外表面连接有限位件606,限位件606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07,弹簧杆607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08,定位板608和连接块601之间固定连接,限位件606和连接块601之间滑动连接,能够便于定位板608的移动,降低了定位板608的移动难度。
定位支撑机构8包括固定条801、手动伸缩杆802、支撑条803、限位条804和螺纹圆杆805;
装置本体1一端对应除湿机7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撑机构8,装置本体1一端对应除湿机7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条801,固定条801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802,两个手动伸缩杆802顶端之间通过支撑条803连接,支撑条8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804,限位条804内壁和除湿机7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支撑条803和装置本体1之间滑动连接,能够便于对除湿机7进行限位,防止除湿机7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固定条801内壁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圆杆8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人员沿着滑槽3在冷却箱2外表面移动,而当滑块402移动到事先预定的位置处时,使用人员通过螺杆403对滑块402进行挤压固定,接着使用人员移动凹型板407,凹型板407移动时带动移动块406移动,移动块406移动时带动手动伸缩柱405收缩,从而能够对冷却箱2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的物体直接和冷却箱2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产生接触的现象,进而防止冷却箱2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因碰撞而产生破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冷却箱2顶部的水循环使用的回流管的使用寿命。
接着使用人员将除湿机7进行安装,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纹圆杆805,螺纹圆杆805沿着固定条801内部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条803移动,支撑条803移动时带动限位条804移动并且进入到除湿机7外表面,并通过手动伸缩杆802对支撑条803进行限位,能够便于对除湿机7进行支撑,增加了除湿机7的底端支撑力,进而使得除湿机7安装得更加稳定,进一步便于除湿机7的使用,同时能够防止除湿机7和装置本体1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
最后,使用人员将导流机构6和排气管5之间进行连接,然后使用人员移动定位板608,定位板608带动弹簧杆607收缩,接着使用人员拉动锯齿皮带605,锯齿皮带605移动时带动多个锯齿盘604转动,锯齿盘604转动时带动导流板603转动,接着通过弹簧杆607的张力带动定位板608移动,使得定位板608进入到锯齿盘604的齿槽内部,能够便于对排出的气体方向进行导流,降低了气体方向的导流难度,同时能够对锯齿盘604进行固定,防止锯齿盘604发生自转的现象,进一步便于对气体进行导流,防止气体导流时导流板603发生自转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2),所述装置本体(1)正面顶部安装有除湿机(7),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一侧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5),所述冷却箱(2)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内部中部安装有防护机构(4),所述排气管(5)外表面安装有导流机构(6),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对应除湿机(7)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撑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防护罩(401)、滑块(402)、螺杆(403)、凹槽(404)、手动伸缩柱(405)、移动块(406)和凹型板(407);
所述滑槽(3)内部中部安装有滑块(402),所述滑块(402)顶端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403),两个所述滑块(402)之间通过防护罩(401)连接,所述防护罩(401)两端面等距对称开设有凹槽(404),四个所述凹槽(404)底端中部均安装有手动伸缩柱(405),所述手动伸缩柱(405)顶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406),所述位于防护罩(401)同一侧的两个移动块(406)之间通过凹型板(4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2)和滑槽(3)一端面形状均为T型,所述凹型板(407)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所述移动块(406)的数量共设置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6)包括连接块(601)、过滤网(602)、导流板(603)、锯齿盘(604)、锯齿皮带(605)、限位件(606)、弹簧杆(607)和定位板(608);
所述排气管(5)外表面安装有连接块(601),所述连接块(601)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602),所述连接块(601)一端等距转动连接有导流板(603),所述导流板(603)顶端位于连接块(601)顶端位置处焊接有锯齿盘(604),若干所述锯齿盘(604)之间通过锯齿皮带(605)连接,一个所述锯齿盘(604)外表面连接有限位件(606),所述限位件(606)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607),所述弹簧杆(607)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08)和连接块(6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606)和连接块(601)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机构(8)包括固定条(801)、手动伸缩杆(802)、支撑条(803)、限位条(804)和螺纹圆杆(805);
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对应除湿机(7)底端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条(801),所述固定条(801)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802),两个所述手动伸缩杆(802)顶端之间通过支撑条(803)连接,所述支撑条(8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804),所述固定条(801)内壁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圆杆(8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804)内壁和除湿机(7)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支撑条(803)和装置本体(1)之间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顶端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回流管和冷却箱(2)一侧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却箱(2)另一侧连接。
CN202122963201.XU 2021-11-30 2021-11-30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Active CN21659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3201.XU CN21659845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3201.XU CN21659845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456U true CN216598456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3201.XU Active CN21659845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3395U (zh) 一种开关柜除凝露装置
CN114172057B (zh) 一种具有智能通风降温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CN216598456U (zh) 循环型微正压智能除湿装置
CN213584863U (zh)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配合新风管道用的新风换气装置
CN208112062U (zh) 一种太阳能防尘除湿电力柜
CN214013460U (zh) 一种新型防震低压开关柜
CN112909784B (zh) 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配电箱
CN214013624U (zh) 一种具有除湿降温结构的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CN210604789U (zh) 具有防潮功能的回路测试仪
CN108448448A (zh) 低压动力箱
CN210092681U (zh) 一种智能配电箱
CN208029286U (zh) 一种自动除湿的监控机柜
CN216016520U (zh) 一种具有防潮防尘功能的ups电源
CN219760424U (zh) 一种电力柜结构
CN219961240U (zh) 一种具有双散热结构的智能散热式电气柜
CN219917975U (zh) 一种除尘式环网柜
CN104422106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用电机控制器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20822373U (zh) 一种设备控制柜壳体的防潮结构
CN21621513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
CN112103043B (zh) 一种智能型变压器免维护空气置换装置
CN215377138U (zh) 一种变压器智能风冷控制柜
CN216145999U (zh) 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户外用配电箱
CN108879431A (zh) 一种除湿通风式室外电气配电柜
CN220707563U (zh) 一种模块化新风除湿机
CN218386354U (zh) 一种壳体具有通风机构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