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399U -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399U
CN216598399U CN202123077723.6U CN202123077723U CN216598399U CN 216598399 U CN216598399 U CN 216598399U CN 202123077723 U CN202123077723 U CN 202123077723U CN 216598399 U CN216598399 U CN 216598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spray head
dispersing devic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77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绍宏
张龙
尹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k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k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k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k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77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该气流分散装置包括:喷头,内部具有环形的腔体,所述喷头还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导出所述腔体内的气体;导流管,与所述腔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导流管用于向所述腔体导入气体;其中,所述喷头中与所述腔体相邻的壁面为光滑曲面。

Description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带有负氧离子的气水混合物以供用户吸取或净化环境空气,相关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所导出的气水混合物的气流强度较大,气流喷击到用户面部的冲击感较为明显,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用户体验舒适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包括:
喷头,内部具有环形的腔体,所述喷头还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导出所述腔体内的气体;
导流管,与所述腔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导流管用于向所述腔体导入气体;
其中,所述喷头中与所述腔体相邻的壁面为光滑曲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为环形件,所述喷头环绕的方向与所述腔体的环绕方向一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口绕所述喷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的内径与所述喷头在径向的最大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2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喷头环绕的方向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喷头在径向的最大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头在第二方向一端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为弧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平滑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设置为一个,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处;且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包括:
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至少部分用于容纳水;
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导入压缩空气以冲击水产生带有负氧离子的气水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该气流分散装置包括喷头和导流管,喷头内部具有环形腔体,喷头还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导流管用于向腔体内导入气体,喷头中与腔体相邻的壁面为光滑曲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腔体设置为环形,并在喷头上设置于腔体连通的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经过环形的腔体后再从出气口导出,能够改变气体导出的方向和强度,有助于优化用户体验;并且腔体的壁面设置为光滑曲面,有利于降低腔体对气流的阻力,减少对气流中有益物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气流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气流分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气流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气流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气流分散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头;11、腔体;111、壁面;12、进气口;13、出气口;14、第一表面;15、第二表面;2、导流管;3、壳体;31、容纳腔;4、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流分散装置,该气流分散装置可应用于负氧离子制备装置、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医疗辅助装置等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分散装置的结构产生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如图1所示,该气流分散装置包括喷头1和导流管2。结合图2所示,喷头1内部具有环形的腔体11,环形表示的是腔体11沿喷头1围绕一圈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喷头1的外部的轮廓形状。如图1所示,喷头1还设有与腔体11连通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导流管2在长度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与腔体11的进气口12连通,导流管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气体发生装置连接,气体发生装置能够产生特定的气体,导流管2用于将气体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从进气口12导入至腔体11,气体流至腔体11后,再从出气口13导出至腔体11的外部。
其中,如图2所示,喷头1中与腔体11相邻的壁面111为光滑曲面。喷头1具有两个面,一个为内壁面,另一个为外壁面,喷头1中与腔体11相邻的壁面111为内壁面,喷头1中远离腔体11的壁面为外壁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对喷头1中与腔体11相邻的内壁面进行限定,而不限定喷头1中远离腔体11的外壁面是否是光滑曲面,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头1中远离腔体11的外壁面还可以是非光滑曲面。需要说明的是,光滑曲面表示的是喷头1中与腔体11相邻的壁面111不出现曲率明显变化的凸凹拐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喷头1中与腔体11相邻的壁面111设置为光滑曲面,有利于减小腔体内气体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气体中特定物质(例如负氧离子)在腔体内流动过程中损耗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分散装置,该气流分散装置包括喷头和导流管,喷头内部具有环形腔体,喷头还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导流管用于向腔体内导入气体,喷头中与腔体相邻的壁面为光滑曲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腔体设置为环形,并在喷头上设置于腔体连通的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经过环形的腔体后再从出气口导出,能够改变气体导出的方向和强度,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并且壁面设置为光滑曲面,有利于降低腔体对气流的阻力,减少对气流中有益物质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喷头1为环形件,环形件表示的是喷头1从外观上看整体为环形结构,从喷头1的截面来看,喷头1可以是圆环结构,也可以是椭圆环结构。喷头1环绕的方向与腔体11的环绕方向一致。例如,图2中的喷头1设置为椭圆环结构,喷头1的环绕方向与腔体的环绕方向均围绕喷头的中心环绕设置,其中,喷头1的中心表示的是喷头的对称中心或者喷头的几何中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将喷头设置为环形件,且喷头的环绕方向与腔体的环绕方向一致,有利于提高喷头的结构紧凑程度,缩小喷头所占用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气口1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出气口13绕喷头1的周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喷头1的周向表示的是喷头1的环绕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气口13的数量可以是1-50个,在出气口1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出气口1在周向上间隔的距离与出气口13设置的数量有关,在喷头周向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出气口13设置的数量越多,相邻出气口13之间在周向上的间距越小;出气口12设置的数量越少,相邻出气口13之间在周向上的间距越大。出气口13在周向上的尺寸也可以随着出气口13设置的数量变化调整,在出气口13数量设置较多的情况下,出气口13在周向上的尺寸可以设计较小,在出气口13数量设置较少的情况下,出气口13在周向上的尺寸可以设置较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出气口设置多个,多个出气口在喷头的周向间隔设置,导流管中的气体只能从一个进气口进入至腔体内,腔体内的气体可以从多个出气口导出,从而实现了腔体内气体的分散,在满足所需气体喷出流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气体喷出的强度,从而减少气流从喷头的出气口喷出时的冲击感,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气口13的内径L1与喷头1在径向的最大尺寸L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20。出气口13的边缘为封闭的二维曲线和二维线段,即出气口13的边缘围成封闭的二维图形,该二维图形的面积即表示出气口13的面积。该出气口13的面积大小可用于衡量导出气体的流量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气口13的边缘所围成的封闭的二维图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及三角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出气口13的边缘所围成的封闭的二维图形进行限定。无论出气口13为何种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限定的出气口13的内径表示的是出气口13的边缘所围成二维图形的面积所对应的相等面积圆形的直径。例如,在出气口13的边缘围成的二维图形为圆形的情况下,出气口13的内径表示的是圆形的直径;在出气口13的边缘所围成的二维图形为非圆形的情况下,例如该二维图形为三角形,与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圆形的直径可用于表示出气口13的内径。喷头1的截面与喷头的径向平行,喷头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环形,也可以是椭圆环形。以喷头1的截面设置为圆环形为例,喷头1在径向的最大尺寸可以是圆环形的外径;以喷头1的截面设置为椭圆环形为例,喷头1在径向的最大尺寸可以是椭圆环形的长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出气口是设置为多个的情况下,通过将出气口的内径与喷头在径向上的最大尺寸的比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满足导出气体流量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每个出气口导出的气体流量,从而降低出气口导出气流冲击的强度,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气口13沿喷头1环绕的方向延伸。出气口13可设置为一个,该出气口13围绕喷头1的环绕方向形成一圈,使得空腔内的气流能够沿喷头环绕的各个方向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气口13在喷头的环绕方向延伸,且出气口13设置为多个,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出气口13设置为四个。通过将出气口设置为环绕的形式,既能改变气体流动的方向,又能降低气流导出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气口13在第一方向的尺寸L3小于等于喷头1在径向的最大尺寸L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5。其中,第一方向表示的是出气口13的径向,出气口13环绕喷头1形成一圈圆环形或椭圆环形结构,出气口13在第一方向的尺寸表示的是出气口13的宽度。通过将出气口13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与喷头1在径向的最大尺寸的比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出气口13可大致视为狭长的缝隙,空腔内的气流从狭长缝隙处导出,在进气口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空腔内的气体不会从出气口的下端一次性导出空腔外,气体从空腔的下端流至空腔的上端,使得气体能够从出气口的各个位置均匀的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表示的是绝对坐标系下的竖直方向,同样也是喷头在正常使用状态的上下方向。如图3所示,进气口12设置在空腔的下端,下端表示的是空腔在正常使用状态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进气口设置在空腔的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气口13设置在喷头1在第二方向(图5所示左右方向)一端的第一表面14,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出气口13设置在喷头1在第二方向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喷头的外壁面为一个平滑的表面,那么将图5中靠近第二方向左侧的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14,第二方向右侧的表面定义为第二表面15,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可平滑连接,可共同形成一个平滑的曲面;例如,在喷头1具有对称面的情况下(如图5中部的线段所示),位于对称面两侧的表面可以分别定义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进气口12设置为一个,且进气口12位于第二表面15,或者进气口12位于第一表面14与第二表面15的连接处。且进气口12开设在腔体11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端表示的是喷头在正常使用状态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进气口设置在腔体的下端,有利于导流管与喷头的安装,还能够提高进气口导入腔体的气流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如图6所示,该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壳体3、进气管4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壳体3内部设有容纳腔31,容纳腔31的底部(图6所示下部)至少部分用于容纳水;进气管4一端(图6所示下端)伸入容纳腔31,进气管4用于向容纳腔31导入压缩空气以冲击水产生带有负氧离子的气水混合物。
结合图6,以下对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6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的是气体流动的方向。容纳腔31可以看做封闭的中空腔体,也就是说,容纳腔31除了进气管4和导流管2进入导通之外,没有其他部分与外界连通,容纳腔31承装水,通过进气管4接入压缩空气至容纳腔31内,利用压缩空气冲击水产生含有大量气泡的气水混合物,压缩空气形成的动能作用于水中的水分子,使水分子发生破裂并裂解成正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与空气结合形成负氧离子气体,从而气水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含有负氧离子气体的气水混合物顺着导流管2从进气口12进入到腔体11内,腔体11内的气流从喷头1的各个出气口13导出。其中,进气管4可以与空气压缩机连通,从而导入压缩空气至容纳腔3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腔体设置为环形,并在喷头上设置于腔体连通的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腔体,经过环形的腔体后再从出气口导出,能够改变气体导出的方向和强度,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并且壁面设置为光滑曲面,有利于降低腔体对含有负氧离子的气水混合物的阻力,使得喷头喷出的气体保持较高的负氧离子浓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头,内部具有环形的腔体,所述喷头还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导出所述腔体内的气体;
导流管,与所述腔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导流管用于向所述腔体导入气体;
其中,所述喷头中与所述腔体相邻的壁面为光滑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环形件,所述喷头环绕的方向与所述腔体的环绕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口绕所述喷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内径与所述喷头在径向的最大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喷头环绕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喷头在径向的最大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头在第二方向一端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为弧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平滑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为一个,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处;且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下端。
10.一种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分散装置;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至少部分用于容纳水;
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所述进气管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导入压缩空气以冲击水产生带有负氧离子的气水混合物。
CN202123077723.6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Active CN216598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723.6U CN2165983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723.6U CN2165983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399U true CN216598399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7723.6U Active CN2165983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0521B (zh)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CN105008054B (zh) 用于卫生出水装置的雾化喷嘴以及具有出水装置的卫生出水配件
CN211116313U (zh) 一种新型混合器
CN103337644A (zh) 一种氢氧燃料电池尾气净化系统
CN203478543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206267925U (zh) 排气后处理装置
WO2008082316A3 (en) Water spray nozzle and method of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parameters of water spray nozzle
CN103115027A (zh) 超声速环流引射喷管
WO2018157337A1 (zh) 扇头及无叶风扇
CN216598399U (zh) 一种气流分散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CN108671779B (zh) 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
CN203531058U (zh) 一孔或多孔空气注入节水增压水龙头出水嘴
CN103801238B (zh) 一种双旋流气气快速混合反应器
CN217662480U (zh) 一种导流装置及负氧离子发生设备
CN216150084U (zh) 气泡发生器、花洒及水龙头
CN216306165U (zh)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降噪结构及负氧离子发生器设备
CN113926330B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210251896U (zh) 超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12700173U (zh) 压缩空气泡沫流体混合装置
CN210237231U (zh) 一种旋流式射流曝气器
CN220479126U (zh) 一种引射器复合喷嘴
CN201327139Y (zh) 一种应用于水雾化冷却风扇的雾化喷嘴
CN215929703U (zh) 烟机的清洗组件和烟机
CN206661472U (zh) 一种大冲击力舒适花洒
CN221001262U (zh) 一种起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