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7927U - 多媒体体验设施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体验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7927U
CN216587927U CN202122369129.8U CN202122369129U CN216587927U CN 216587927 U CN216587927 U CN 216587927U CN 202122369129 U CN202122369129 U CN 202122369129U CN 216587927 U CN216587927 U CN 216587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torium
multimedia experience
experience facility
area
present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691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霍弗尔
M·梅埃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691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7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7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7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体验设施(1)包括:第一演示单元(2);第二演示单元(3);一个带有底部区域(5)的观众厅(4),其中第一演示单元(2)和第二演示单元(3)分布在观众厅(4)中;一个观众区(6),其中观众区(6)设置在观众厅(4)内,并且观众区(6)具有下部结构(10)和容纳在其上面的多个座椅(8),其中座椅(8)的布置布局确定了观众区(6)中的主观看方向(9)。在观众厅(4)中布置了轴承装置(11),通过该轴承装置,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可以相对于观众厅(4)的底部区域(5)旋转,从而在第一种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9)与第一演示单元(2)对齐,在第二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9)与第二演示单元(3)对齐。

Description

多媒体体验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体验设施。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多媒体体验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创建一种改进的多媒体体验设施。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实现。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媒体体验设施。此多媒体体验设施包括:
-第一演示单元;
-第二演示单元;
-一个具有底部区域的观众厅,其中第一演示单元和第二演示单元被分布在观众厅中;
-一个观众区,其中观众区布置在观众厅内,并且观众区具有下部结构以及容纳在其上的多个座椅,其中座椅的布置布局确定了观众区中的主观看方向。
在观众厅中布置了轴承装置,通过该轴承装置,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可以相对于观众厅的底部区域旋转,从而在第一种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与第一演示单元对齐,在第二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与第二演示单元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的优点是,提供了两个独立的演示单元,从而可以将本多媒体体验设施的参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演示单元之一上,而无需重新造型配置观众区域。特别指出的是,当参观者在场时即可以分配变更演示单元,且并不需要参观者改变或离开他们在观众区中的位置。
因此,准备工作可以在当前尚未定向对齐到主观看方向上的演示单元中进行,而不会影响已定向对齐到主观看方向的演示单元中的活动。之后再进行方向的改变,从而为参观者设置了一个非常短的中断阶段。
此外,可以有益的是,当形成多个座椅组时,其中每个座椅组包括多个座椅,而组合成一个座椅组中的座椅被共同安装在下部结构上,以便他们可相对于下部结构移位和/或枢转。这具有通过枢转或倾斜各个座椅组可以实现改进的娱乐体验的优点。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枢转或倾斜各个座椅组来实现提高娱乐体验。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每个座椅都具有媒体供应。通过该措施可以实现提高娱乐体验。在第一实施例变型方案中可以规定,媒体供应装置设计为水供应装置的形式。在替代的实施例变型方案中可以规定,媒体供应装置设计为压缩空气供应装置的形式。在另一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变型方案中可以规定,媒体供应装置设计为供电线路或电气控制线装置的形式。
进一步指出的是,观众区的下部结构是可以相对于观众厅的底部区域无限次自由旋转的。这具有的优点是,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可以总是顺时针或总是逆时针旋转,而无需在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之间来回旋转。因此,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旋转,让主观看方向依次旋转到周边的演示单元,其中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只需在先前的旋转方向上进一步旋转,以尽可能缩短最后一个演示单元和第一个演示单元之间的轮换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设计方案是,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和观众厅的底部区域之间形成滑动接触,以用于电力传输。这具有的优点在于,该措施使得下部结构能够自由旋转并且同时可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或电力的传输。
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是,滑动触点具有用于电力传输的第一极和用于电信号传输的另外一极。这样做的优点是观众厅可以具有广泛的功能。
作为一种信号传输的替代实施方案,例如用于控制信号的信号传输,可以通过非接触式信号传输装置例如无线电或无线网络进行。同时,以光信号传输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此外,更加有利的是,可以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设置储水器,而分配给座椅的效果喷嘴与储水器相连。这样做的优点是,效果喷嘴所需的水可以储存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因此不需要从外部持续供水到下部结构中。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规定形成一个旋转引入装置,通过该旋转引入装置将水管引导到下部结构中,以便在下部结构可以在自由旋转的同时实现从外部到下部结构的不间断供水。
进一步指出的是,可以将压缩器布置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而分配给座椅的效果喷嘴与压缩器相连。这样做的优点是,效果喷嘴所需的压缩空气可以储存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因此不需要从外部向下部结构中持续供应压缩空气。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规定形成一个旋转引入装置,通过该旋转引入装置将压缩空气管线引导到下部结构中,以便能够在下部结构可自由旋转的同时将压缩空气从外部不间断地供应到下部结构中。
此外指出的是,可以形成一个第三演示单元,第一演示单元和第三演示单元相对于观众厅的底部区域布置在观众厅的第一圆段内,而第二演示单元布置在观众厅的第二圆段内,其中第一圆段具有一个跨度介于140°和180°之间的第一圆段角。通过该措施可以实现提高娱乐体验。特别指出的是,通过该措施,在表演演示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演示单元中执行第一表演演示或预表演演示。而在空间较大的第二演示单元中,可以进行第二表演演示或主表演演示。特别指出的是,第二表演演示是具有动态图像显示的多媒体演示。在第三演示单元中进行第三表演演示或尾声表演演示。特别指出的是,第一表演演示和第三表演演示在其呈现时间方面比第二次表演演示短。此外指出的是,在第一演示单元和/或第三演示单元中可形成一个步入式舞台区域。
根据特定的布局安排,第二演示单元可以设计包括一个圆顶形状的显示区域,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此显示区域具有一个介于180与 220°之间的开口角。
经过进一步的有利拓展,显示区域可设计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而以这种方式设计的显示区域会非常出人意料地适合改善提升娱乐体验。
尤其有利的是,可使发光二极管布置在载体结构上,所述载体结构是穿孔设计的,并且发光二极管被分隔布置,且彼此的间隔距离为一个发光二极管距离,从而形成了由显示区域表面至载体结构背面的多个连续的凹槽空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将显示区域设计成大面积,同时也可以为观众提供足够高的声音品质,从而提升娱乐体验。
还可以规定的是,将显示区域设计为投影面,并且在观众厅中放置多个投影仪,其中至少一个投影仪是放置在显示区域后面的,并在显示区域中形成一个开口,而投影仪通过这个开口投射到显示区域的对面区域。这样具有的优点是,当显示区域被作为投影面使用时,整个投影面都可以用于视频投影。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显示区域设计为投影面,并在观众厅内布置多台投影仪,其中至少一个投影仪的图像,可在观众区下部结构的一个固定角度位置上被部分黑化。该措施可确保,当观众区域在不同造型配置之间旋转时,第一造型配置所需的投影在第二造型配置中可被部分遮蔽,以尽可能防止观众眩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设计方案是,在观众区前方的主观看方向上形成一个逃生楼梯,其通向观众区的下部结构,并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形成环形逃生通道。该措施可以提升多媒体体验设施中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是,至少形成一个第一逃生楼梯和一个第二逃生楼梯,其中在第一逃生楼梯区域形成可降低的轮椅运输平台。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人,也可以实现多媒体体验设施的安全访问及安全退出。
此外,更加有利的是,可将技术控制室布置在观众区的下部结构中,并被环形逃生通道包围。这样做的优点是,既可以通过该措施安装技术控制室,又同时可以保证足够好的逃生通道。
尤其可以规定的是,技术控制室可用于容纳储水器。此外还可以规定,将压缩机布置在技术控制室中。
此外可以规定,在各座椅排之间或在观众区的边缘处设置栏杆,栏杆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这样做的优点是,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人身安全水平,又同时确保了此坠落保护不会对多媒体娱乐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还可以规定,将上述栏杆作为一个额外的显示区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娱乐体验。特别是在主显示区域前面的栏杆上显示图像可以达到3D效果。
根据特定的布局安排,可以结合一台数字计算机将多个扬声器以一定距离均匀分布在观众厅内,而通过数字计算机可以根据观众区域的旋转角度位置来计算扬声器上的音频输出。这样具有的优点是,相同的扬声器可以用于不同主观看方向的所有造型配置,由此可以保持尽可能低的安装工作量。此外,该措施能够在所有不同造型配置中实现高品质的音质音频。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参考以下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其中每个附图都以极大简化的示意图来表示:
图1多媒体体验设施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立面图;
图3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平面图;
图4根据图2的IV-IV剖面线,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剖面图;
图5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半剖视图;
图6具有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区域实施例;
图7另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注意和指出的是,在不同的描述实施例中,被提供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组件标记的相同部分,可以将包含在整个说明中的公开内容,相应地转移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组件名称的相同部分。而在说明中选择的位置描述,例如上面,下面,侧面等,也与随即描述和显示的图示相关,并且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这些位置描述将相应地转移到新的位置。
图1出示了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出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立面图;
图3出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平面图;
图4出示了根据图2的IV-IV剖面线,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剖面图;
图5出示了第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半剖视图。
该描述基于图1至图5的概要,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或部件标记用于与前述图示中相同的部件上。
多媒体体验设施1包括第一演示单元2和与其分离的第二演示单元3,此外还可以设置第三演示单元7。
此外,多媒体体验设施1包括一个具有底部区域5的观众厅4,其中观众厅4被分配或面向第一演示单元2、第二演示单元3和第三演示单元7。
在观众厅4底部区域5的区域内还设置了观众区6。观众区6布置在下部结构10上。
观众区6内设有多个座椅8。座椅8的布置是这样选择的,将在座椅8中就座的访客视线,按照主观看方向9来定向或对齐,而所有人的观看方向定义为主观看方向9。
该主观看方向9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分配给相应的造型配置演示单元2、3、7。
在图1中,出示了多用途活动设施1的第一造型配置,其中观众区6,特别是主观看方向9,朝向第一演示单元2的方向。从图1还可以看出并可以规定,在第一造型配置中,观众区6可通过一个入口39 或多个入口39进入。
在图2至5中,出示了多用途活动设施1的第二造型配置,其中观众区6,特别是主观看方向9,朝向第二演示单元3的方向。
为了改变造型配置,规定多媒体体验设施1具有轴承装置11,该轴承装置11相对于观众厅4的方向,以可变方式容纳观众区6,特别是下部结构10。根据优选实施例,观众区6设计为旋转看台。观众区 6因此可以通过轴承装置11围绕观众区域6的中心点来相对于固定观众厅4旋转。特别的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旋转,即让第一造型配置中的主观看方向9指向第一演示单元2,在第二造型配置中指向第二演示单元3并且在第三造型配置中指向第三演示单元7。
特别可以规定的是,在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平面图中,第一演示单元2、第二演示单元3和第三演示单元7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观众区6可以相对于主观看方向9顺时针旋转,以便能够在第一演示单元2、第二演示单元3和第三演示单元7中向观众展示不同的表演。
从图1至图4还可以看出并指出,单独座椅8分别组合以形成座椅组12。特别的是,座椅组12可以包括座椅组框架,单独的座椅8 布置在该座椅组框架上。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单个座椅8布置在多个座椅排13中。座椅排 13的各个排可以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其中在主观看方向9上的后座椅排13,可以布置在比在主观察方向9上的前座椅排13更高的水平上。
从图3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并可以规定,相对于平面图形成了第一圆段14和第二圆段15。第一演示单元2和第三演示单元7可以布置在第一圆段14中。第二演示单元3可以布置在第二圆段15中。为清楚起见,图1至图4中未更详细地示出第二演示单元3,而仅在图5中示出。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并规定,第一圆段14跨越了第一圆段角16。
从图2、3和4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可以规定在较低的水平面上形成逃生通道19。逃生通道19可以设计为环绕式。
可以通过第一逃生楼梯20和第二逃生楼梯21从观众区6到达逃生通道19。此外,可以规定在第一逃生楼梯20的区域中形成轮椅运输平台22,该平台可用于运输行动不便的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技术控制室24可以设置在观众区6下部结构 10的中央。逃生通道19可以设计为环绕技术控制室24。
此外可以规定,逃生通道19与图1所示的出口40相连。
特别指出的是,当第三造型配置中的主观察方向9指向第三演示单元7时,可以容易地到达出口40。
此外可以规定,将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压缩机18布置在技术控制室24中。
此外可以规定,将用于提供水的储水器17布置在技术控制室24 中。储水器17的尺寸可以设计成一天的供水量。
从图5可以看出并规定,第二演示单元3具有用于显示运动图像的显示区域25。显示区域25可以设计为一个球形部分或球形穹顶的形式。尤其可以规定的是,显示区域25在通过球形顶端中心点的横截面中具有开口角26。开口角26可以大于180°,使得球形穹顶设计得比半球形式的大。
此外可以规定,将扬声器27分布在整个观众厅4上,并用于为观众区6提供声音。扬声器27可以彼此相距一定距离28排列并且规则地布置划分。扬声器27可以通过数字计算机29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即在观众区域6的每个造型配置或方向上传达最佳的声音体验,并与当前的主观看方向9相匹配。
此外可以规定,将布置在各座椅排13之间或观众区6边缘上的栏杆30之一,用作附加的显示区域。特别可以在这里指出的是,将布置在逃生楼梯20、21区域中的栏杆或前栏杆30用作附加的显示区域,以便能够提高娱乐体验。
从图2还可以看出并规定形成滑动触点23,该滑动触点的第一极 31用于将电力从观众厅4传输到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在此尤其可以规定,通过滑动触点23实现下部结构10的可旋转的电气连接或电源供应。
此外可以规定的是,滑动触点23具有用于电信号传输的另外一极 32。
在图6中,示出了显示区域25的另一个并且可独立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或部件标记再次用于与前述图1至图5中相同的部件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请参考前述图1至图5中的详细说明。
图6示出了显示区域25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
从图6中可以看出并规定,可以形成多个发光二极管33,这些发光二极管布置在载体结构34上。发光二极管33可以被分隔布置,且彼此的间隔为一个发光二极管距离35。此外可以规定,在载体结构34 上的各个发光二极管33之间形成凹槽空隙36并且贯穿载体结构34。通过该措施,显示区域25可以是透声的,从而布置在显示区域25后面的扬声器27可以使声音充满回荡于观众区6。
在图7中,示出了多媒体体验设施1的另一个并且可独立的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或部件标记再次用于与前述图1至图6中相同的部件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请参考前述图1至图6中的详细说明。
从图7中可以看出,可将显示区域25设计为投影面并且在观众厅4中布置多个投影仪37,这些投影仪用于在显示区域25上显示图像。特别可以规定的是,投影仪37之一布置在显示区域25的后面,并且在显示区域25中形成一个开口38,投影仪通过该开口投影到显示区域的对面区域上。上述开口38可以是可关闭的。尤其可以规定,开口 38可以通过制动器自动关闭。其中,遮光物或板或盖可以在开口38 的前面或后面移动。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开口38中形成一种材料,该材料从一侧是半透明的,从而使得投影仪37发出的光可以穿过开口38,并且当从第二侧照射时,可用作投影表面。
示例性实施例出示了可能的设计变型示例,而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出示的设计变型示例本身,也涵盖了更多的将各个设计变型彼此进行多种多样组合的可能,以及,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能力范围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教导,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变型可能。
保护范围由专利权利要求确定。然而,描述说明和附图将用于解释专利权利要求。出示和描述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可以代表独立的实用新型解决方案。独立的实用新型解决方案所基于的任务可以在描述说明中找到。
在本描述说明中,关于数值范围的所有信息应理解为,它们包括任何和所有子范围,例如,应将信息1到10理解为,包括了从下限1 开始到上限10的所有子范围,即所有子范围均以1或更高的下限开始,并以10或更低的上限结束,例如1到1.7,或3.2到8.1,或5.5到10。
清楚起见,最后还要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结构构件,部分构件没有按比例缩放和/或放大和/或缩小进行了展示。
附图标记列表
1多媒体体验设施
2第一演示单元
3第二演示单元
4观众厅
5底部区域
6观众区
7第三演示单元
8座椅
9主观看方向
10下部结构
11轴承装置
12座椅组
13座椅排
14第一圆段
15第二圆段
16第一圆段角
17储水器
18压缩机
19逃生通道
20第一逃生楼梯
21第二逃生楼梯
22轮椅运输平台
23滑动触点
24技术控制室
25显示区域
26开口角
27扬声器
28距离
29数字计算机
30栏杆
31第一极
32另外一极
33发光二极管
34载体结构
35发光二极管距离
36凹槽空隙
37投影仪
38开口
39入口
40出口

Claims (20)

1.多媒体体验设施(1),包括:
-第一演示单元(2);
-第二演示单元(3);
-一个带有底部区域(5)的观众厅(4),第一演示单元(2)和第二演示单元(3)分布在观众厅(4)中;
-一个观众区(6),其中观众区(6)设置在观众厅(4)内,并且观众区(6)具有下部结构(10)和容纳在其上面的多个座椅(8),其中座椅(8)的布置布局确定了观众区(6)中的主观看方向(9),
其特征是:
在观众厅(4)中布置了轴承装置(11),通过该轴承装置,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可以相对于观众厅(4)的底部区域(5)旋转,从而在第一种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9)与第一演示单元(2)对齐,在第二造型配置中,主观看方向(9)与第二演示单元(3)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形成多个座椅组(12),其中每个座椅组(12)包括多个座椅(8),而组合成一个座椅组(12)中的座椅(8)被共同安装在下部结构(10)上,以便他们可相对于下部结构(10)移位和/或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每个座椅(8)都具有媒体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是能够相对于观众厅(4)的底部区域(5)无限次自由旋转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与观众厅(4)的底部区域(5)之间形成滑动触点(23),用于电力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触点(23)具有用于电力传输的第一极(31)和用于电信号传输的另外一极(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在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中设置有储水器(17),而分配给座椅(8)的效果喷嘴与储水器(17)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中设置有压缩器(18),其中分配给座椅(8)的效果喷嘴与压缩器(18)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形成一个第三演示单元(7),第一演示单元(2)和第三演示单元(7)相对于观众厅(4)的底部区域(5)布置在观众厅(4)的第一圆段(14)内,而第二演示单元(3)布置在观众厅(4)的第二圆段(15)内,其中第一圆段(14)具有一个跨度介于140°和180°之间的第一圆段角(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第二演示单元(3)包括一个圆顶形状的显示区域(25),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此显示区域(25)具有一个介于180与220°之间的开口角(2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所述显示区域(25)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所述发光二极管(33)布置在载体结构(34)上,所述载体结构(34)是穿孔设计的,并且发光二极管(33)被分隔布置,且彼此的间隔距离为一个发光二极管距离(35),从而形成了由显示区域(25)表面至载体结构(34)背面的多个连续的凹槽空隙(36)。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所述显示区域(25)设计为投影面,并且在观众厅(4)中放置多个投影仪(37),其中至少一个投影仪(37)是放置在显示区域(25)后面的,并在显示区域(25)中形成一个开口(38),而投影仪(37)通过这个开口(38)投射到显示区域(25)的对面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在是,所述显示区域(25)设计为投影面,并在观众厅(4)内布置多台投影仪(37),其中至少一个投影仪(37)的图像,能在观众区(6)下部结构(10)的一个固定角度位置上被部分黑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在所述观众区(6)前方的主观看方向(9)上形成逃生楼梯(20、21),其通向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并在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中形成环形逃生通道(19)。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至少形成一个第一逃生楼梯(20)和一个第二逃生楼梯(21),其中在第一逃生楼梯(20)区域形成可降低的轮椅运输平台(22)。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将技术控制室(24)布置在观众区(6)的下部结构(10)中,并被环形逃生通道(19)包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在各座椅排(13)之间或在观众区(6)的边缘处设置栏杆(30),其中栏杆(30)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在是,将所述栏杆(30)作为一个额外的显示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体验设施(1),其特征是,结合数字计算机(29)将多个扬声器(27)以一定距离均匀分布在观众厅(4)内,并通过数字计算机(29)能够根据观众区域的旋转角度位置来计算扬声器(27)上的音频输出。
CN202122369129.8U 2021-09-28 2021-09-28 多媒体体验设施 Active CN216587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69129.8U CN216587927U (zh) 2021-09-28 2021-09-28 多媒体体验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69129.8U CN216587927U (zh) 2021-09-28 2021-09-28 多媒体体验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7927U true CN216587927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69129.8U Active CN216587927U (zh) 2021-09-28 2021-09-28 多媒体体验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7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1833B2 (en) Entertainment venue and associated systems/methods
US10398990B2 (en) Rotating performance stage
US5765314A (en) Sensory interactive multi media entertainment theater
US5611174A (en) Dome theater
US6669346B2 (en) Large-audience, positionable imaging and display system for exhibiting panoramic imagery, and multimedia content featuring a circularity of action
US11885147B2 (en) Large format theater design
US10907371B2 (en) Large format theater design
US9078523B2 (en) Electronic display for vibro-kinetic platform
US20120247030A1 (en) Virtual reality dome theater
US20030164925A1 (en) Simulation of attendance at a live event
CN216587927U (zh) 多媒体体验设施
CN115874852A (zh) 多媒体体验设施
JP7296983B2 (ja) 観客席または階段に対して画像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US20180295354A1 (en) 4d platform for home use and 4d system for home use
JP2006519627A (ja) シアタ・ホール投影
US20200340266A1 (en) Starry Night Cinemas
Richards Direct View LED in the Cinema: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s
WO2021214506A1 (es) Sistema para público virtual participante de manera individual en escenarios deportivos y de espectaculos
Page Net gains
BR122018073457B1 (pt) Sala de exibição de grande formato com ligação a mídias socia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