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1288U -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1288U
CN216581288U CN202121924276.0U CN202121924276U CN216581288U CN 216581288 U CN216581288 U CN 216581288U CN 202121924276 U CN202121924276 U CN 202121924276U CN 216581288 U CN216581288 U CN 216581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movable block
guide plates
base
movable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42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puse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puse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puse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puse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42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1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1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1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包括底座与机架,所述底座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条加塞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向板分别设置于机架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板的相邻面上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两端的活动块上均设置有卡条;所述相邻活动块之间通过收缩板相互连接;所述机架与两个导向板之间分别都设置有传动结构,且活动块与传动结构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为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直端与传动结构相互连接。本装置基于无人化、全自动的目标进行研发,实现了石膏板之间的叠加与收紧。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背景技术
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石膏板已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和工业厂房等各种建筑物的内隔墙、墙体覆面板(代替墙面抹灰层)、天花板、吸音板、地面基层板和各种装饰板等。而石膏板生产线,是由原料供应系统、制板系统、输送系统、横向系统、烘干系统、出板系统及切边系统组成的用来生产石膏板的专用设备。
现有的石膏板生产线上,需要人工将已生产好的石膏板一块一块的进行叠加并收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配合进行操作,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板材接板装置,本装置基于无人化、全自动的目标进行研发,实现了石膏板之间的叠加与收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包括底座与机架,所述底座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向板分别设置于机架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板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两端的活动块上均设置有卡条;所述相邻活动块之间通过收缩板相互连接;所述机架与两个导向板之间分别都设置有传动结构,且活动块与传动结构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设置为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直端与传动结构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机架和导向板之间的链条,且链条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轮;两条所述链条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相互连接,且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活动块与链条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螺套,且螺套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转轴相互垂直;所述丝杆贯穿机架,并于远离收缩板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横端设置为凸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板为交叉设置的剪刀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中的底座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小范围的调节机架的位置;而夹紧装置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打包操作,同时能够调节板材之间的间距,以方便对相邻的板材之间进行隔条加塞操作,实现了板材的无人化、全自动化的叠加、收紧及打包操作,提高了工作中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2。
图中:1、底座;2、导向板;3、卡条;4、活动块;5、转动轮;6、收缩板;7、链条;8、机架;9、转轴;10、螺套;11、套接部;12、丝杆;1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包括底座1与机架8,所述底座1与机架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机架8上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条加塞装置。本装置中的隔条加塞装置为本申请人的另一个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板材打包装置,此处则不再对隔条加塞装置进行结构描述。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8上的导向板2,导向板2与机架8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使得导向板2与机架8之间为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向板2分别设置于机架8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板2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的数量为若干个,同时活动块4平均分配在两个导向板2上,活动块4与导向板2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两端的活动块4上均设置有卡条3,卡条3与活动块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相邻活动块4之间通过收缩板6相互连接,活动块4与收缩板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8与两个导向板2之间分别都设置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对活动块4及活动块4上设置的卡条3进行移动,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板材,且活动块4与传动结构之间相互连接,活动块4与传动结构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4设置为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直端与传动结构相互连接,横端与竖直端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对横端进行数量的增减(即可以调整板材的数量),但是在增减过程中尽量保证均衡。T型结构设置的活动块4方便对板材进行支撑作用,在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将板材放置于活动块4的横端(横板)上,即可根据板材的厚度来,调节相邻活动块4的距离。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机架8和导向板2之间的链条7,链条7设置于导向板2与机架8之间的间隔处,以方便链条7的活动,且链条7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轮5,转动轮5的端部设置于导向板2与机架8时间的支撑结构上,同时转动轮5与支撑结构之间为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可以为轴承连接方式或者其他任何能实现该功能的结构;两条所述链条7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9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转轴9均设置于机架8的同一端,且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电机13,即转轴9与电机13的输出端相互连接,通过电机13给到链条7的转动动力,从而给到与链条7连接的活动块4的移动动力;所述活动块4与链条7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螺套10,且螺套10内设置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与转轴9相互垂直;所述丝杆12贯穿机架8,并于远离收缩板6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11。套接部11的圆周为多边形,方便工作人员利用扳手或者其他的方式转动套接部11,从而转动丝杆12,带动机架8在底座1上进行移动,该移动一般情况只进行短距离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4的横端设置为凸型结构。凸型结构的设置,方便将板材一对一的放置在活动块4上,使得板材能够跟随活动块4的移动从而移动,完成每批次的板材打包及隔条加塞操作。还可以在横端(横板)上设置垫子,用于对板材进行防滑、保护等。
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板6为交叉设置的剪刀结构,剪刀结构简单但是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对活动块4进行固定,同时不会影响活动块4的灵活性。
根据上述的结构,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利用工具转动丝杆12,转动的丝杆12在螺套10内部转动,同时丝杆12带动机架8在底座1上移动,从而实现机架8在一定距离内的调节;然后将需要打包和加塞隔条的板材按批次放置在打开的活动块4上,同时每批次的板材均位于两卡条3之间,一块板材放置在一个活动块4上,然后打开电机13的电源开关,电机13的输出端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动链条7运动,链条7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块4、收缩板6、板材及卡条3在导向板2上朝着远离转轴9一端的卡条3运动,从而缩小相邻板材之间的距离,当相邻板材之间的距离缩小至一定范围时,通过电机13的电源开关,暂时停止电机13转动,利用隔条加塞装置给相邻的板材之间加塞上隔条,再次打开电机13的电源开关,直至隔条与板材之间再无间隙;最后利用打包机给当前批次的板材进行打包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板材接板装置,本装置基于无人化、全自动的目标进行研发,实现了石膏板之间的叠加与收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机架(8),所述底座(1)与机架(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机架(8)上设置有夹紧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8)上的导向板(2),所述导向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向板(2)分别设置于机架(8)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板(2)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两端的活动块(4)上均设置有卡条(3);所述相邻活动块(4)之间通过收缩板(6)相互连接;所述机架(8)与两个导向板(2)之间分别都设置有传动结构,且活动块(4)与传动结构之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设置为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直端与传动结构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机架(8)和导向板(2)之间的链条(7),且链条(7)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轮(5);两条所述链条(7)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9)相互连接,且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电机(13);所述活动块(4)与链条(7)之间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螺套(10),且螺套(10)内设置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贯穿机架(8),并于远离收缩板(6)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的横端设置为凸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材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板(6)为交叉设置的剪刀结构。
CN202121924276.0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Active CN216581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4276.0U CN21658128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4276.0U CN21658128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1288U true CN216581288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0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4276.0U Active CN216581288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1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68354U (zh) 一种板材无尘快速切割装置
CN107161680B (zh) 一种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原木装载设备
CN110094073B (zh) 一种砌墙机械爪
CN216581288U (zh)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CN106586534A (zh) 一种用于轻质建材加工的旋转抓料机械手
CN210260148U (zh) 一种石膏板转向翻板机构
CN113665888A (zh) 一种板材接板装置
CN21460220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管材切割装置
CN218575433U (zh) 一种供热热力管网定位装置
CN214141485U (zh) 一种用于智能化工程的新型安装架
CN214110547U (zh) 一种柔性装饰片材专用裁剪机
CN107642247A (zh) 一种可砌顶皮砖的夹具、砌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623212U (zh) 一种板材打包装置
CN206703307U (zh) 硅钙板毛边切割换向装置
CN2166902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多功能工作架
CN220532649U (zh)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钢结构用校直装置
CN207436520U (zh) 一种可砌顶皮砖的夹具及其砌砖机器人
CN212957542U (zh) 一种用于机电安装的多功能脚手架
CN216582908U (zh) 一种pe复合硬片的定位机构
CN216000989U (zh) 建筑施工用高效切砖机
CN22076910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噪音隔离装置
CN205897075U (zh) 一种铝塑板生产线专用照明装置
CN206705347U (zh) 自动调偏装置与自动铺设装置
CN204826693U (zh) 砌砖机
CN214139526U (zh) 一种用于市政给排水的送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