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3832U -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3832U
CN216573832U CN202123135966.0U CN202123135966U CN216573832U CN 216573832 U CN216573832 U CN 216573832U CN 202123135966 U CN202123135966 U CN 202123135966U CN 216573832 U CN216573832 U CN 216573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low guide
coating machine
pipe
machin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59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幼军
雷嘉濠
成秈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1231359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3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3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3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结构包括喷涂机构和导流机构,通过设置了喷涂机构在涂覆机箱内部,设置限位导轨和电动滑块,有利于提高对机械手等部件的高度调节效果,设置机械手和限位槽,有利于灵活调节安装架的位移转动和提高对伸缩软管的限位滑动效果,设置伸缩软管和压力阀,有利于提高对涂覆物料的上料压力,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安装架内侧,设置转动接头和涂抹辊,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导流和涂覆效果,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涂覆机箱内部,设置导风管和导流斗,有利于提高对上料环境的水雾气流的导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多工位给料指的是通过调节装置对涂覆给料部件进行涂覆给料的自动化动作,涂覆装置指的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涂覆于产品表面的自动化机械设备,适用于LED行业、通讯行业和自动化行业等多种行业,涂覆装置包括整板式涂覆和选择性涂覆两种涂覆方式。
目前,公告号为CN20141003032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它包括用于输送载体并对载体定位检测的输送装置,用于抓取并传递载体的上下线载体机器人,用于接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传送过来的载体并将载体输送到不同加工工位的传输装置,用于涂覆载体的涂覆工位,所述涂覆工位包括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及冷却装置。
现有装置在进行涂覆工作时难以满足涂覆工作的多道工序,从而需要较多的装置和部件,从而导致现有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同时现有装置大多只采用喷射的方式进行上料,缺少对物体进行均匀的涂抹工作,进而导致涂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涂覆工作时难以满足涂覆工作的多道工序,从而需要较多的装置和部件,从而导致现有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同时现有装置大多只采用喷射的方式进行上料,缺少对物体进行均匀的涂抹工作,进而导致涂覆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机箱、观察窗、维修窗、滤尘筒、导流机构、控制面板、喷涂机构、电机箱、伺服电机、承接板槽、上料液泵和热风机箱,所述涂覆机箱前端顶部设有观察窗,所述覆机箱前端底部与维修窗铰链连接,所述涂覆机箱顶部通孔与滤尘筒固定连接,所述涂覆机箱左端与控制面板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涂覆机箱内底部与电机箱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箱内底部与伺服电机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轴动端与承接板槽同轴转动,所述涂覆机箱上腔底右侧与上料液泵螺栓连接,所述涂覆机箱上腔中侧与热风机箱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上料液泵和热风机箱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喷涂机构设于涂覆机箱内侧,所述喷涂机构包括限位导轨、电动滑块、机械手、限位槽、伸缩软管、安装架、辅助机构、压力阀、导流管和电磁换向阀,所述涂覆机箱左右两侧内壁均与限位导轨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导轨内轨与电动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滑块与机械手固定座螺栓连接,所述机械手右端转轴中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槽与伸缩软管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软管与安装架底部管口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内侧设有辅助机构,所述伸缩软管顶部与压力阀底部管道连接,所述压力阀与涂覆机箱内顶侧连板螺栓连接,所述压力阀顶部与导流管管道连接,所述导流管与电磁换向阀出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进水口与上料液泵管道连接,所述电动滑块、机械手、压力阀和电磁换向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导流机构设于涂覆机箱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动接头、涂抹辊、电动喷头、海绵层和出料口,所述安装架底部的连接耳端内侧与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头底部与伸缩软管顶部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连接耳内侧与涂抹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头顶部开口与与涂抹辊底部开口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部的连接耳端内侧的转动接头与电动喷头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涂抹辊外侧面与海绵层滑动连接,所述涂抹辊内腔与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电动喷头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储液箱、导风管、导流斗、限位弹簧筒、高密度海绵、导流气泵和回流管,所述涂覆机箱内底部的左右两侧均与储液箱螺栓连接,所述储液箱顶部开口与导风管管道连接,所述导风管顶部与导流斗左右两侧开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斗左右两侧均与限位弹簧筒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筒与涂覆机箱内壁螺栓连接,所述储液箱内壁与高密度海绵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顶部左侧开口与导流气泵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左侧出气口与回流管管道连接,所述回流管与热风机箱箱体左右两侧回流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软管的最大伸缩长度与电动滑块的最大行程长度相同,且安装架呈开口为150度的钳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斗呈左右对称的倾斜角度为40度的圆台形状,且限位弹簧筒弹性收缩区间为5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顶部左侧开口与导流气泵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左侧出气口与回流管管道连接,所述回流管与热风机箱箱体左右两侧回流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斗材质为金属铝。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材质为合金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通过设置了喷涂机构在涂覆机箱内部,设置限位导轨和电动滑块,有利于提高对机械手等部件的高度调节效果,设置机械手和限位槽,有利于灵活调节安装架的位移转动和提高对伸缩软管的限位滑动效果,设置伸缩软管和压力阀,有利于提高对涂覆物料的上料压力,设置导流管和电磁换向阀,有利于提高对涂覆物料的导流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安装架内侧,设置转动接头和涂抹辊,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导流和涂覆效果,设置电动喷头和出料口,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喷洒和出料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涂覆机箱内部,设置导风管和导流斗,有利于提高对上料环境的水雾气流的导流效果,设置高密度海绵和导流气泵,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回收和对洁净气流的回流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涂机构和涂覆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涂机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涂覆机箱-1、观察窗-2、维修窗-3、滤尘筒-4、导流机构-5、控制面板-6、喷涂机构-7、电机箱-8、伺服电机-9、承接板槽-10、上料液泵-11、热风机箱-12、储液箱-51、导风管-52、导流斗-53、限位弹簧筒-54、高密度海绵-55、导流气泵-56、回流管-57、限位导轨-71、电动滑块-72、机械手-73、限位槽-74、伸缩软管-75、安装架-76、辅助机构-77、压力阀-78、导流管-79、电磁换向阀-710、转动接头-771、涂抹辊-772、电动喷头-773、海绵层-774、出料口-7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机箱1、观察窗2、维修窗3、滤尘筒4、导流机构5、控制面板6、喷涂机构7、电机箱8、伺服电机9、承接板槽10、上料液泵11和热风机箱12,涂覆机箱1前端顶部设有观察窗2,覆机箱1前端底部与维修窗3铰链连接,涂覆机箱1顶部通孔与滤尘筒4固定连接,涂覆机箱1左端与控制面板6固定架固定连接,涂覆机箱1内底部与电机箱8螺栓连接,电机箱8内底部与伺服电机9螺栓连接,伺服电机9轴动端与承接板槽10同轴转动,涂覆机箱1上腔底右侧与上料液泵11螺栓连接,涂覆机箱1上腔中侧与热风机箱12螺栓连接,伺服电机9、上料液泵11和热风机箱12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喷涂机构7设于涂覆机箱1内侧,喷涂机构7包括限位导轨71、电动滑块72、机械手73、限位槽74、伸缩软管75、安装架76、辅助机构77、压力阀78、导流管79和电磁换向阀710,涂覆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均与限位导轨71螺栓连接,提高限位导轨71的固定效果,限位导轨71内轨与电动滑块72滑动连接,提高电动滑块72的固定效果,电动滑块72与机械手73固定座螺栓连接,提高机械手73的固定效果,机械手73右端转轴中侧设有限位槽74,提高限位槽74的限位效果,限位槽74内槽与伸缩软管75滑动连接,提高限位槽74的限位效果,伸缩软管75与安装架76底部管口管道连接,提高安装架76的固定效果,安装架76内侧设有辅助机构77,提高调节导流效果,伸缩软管75顶部与压力阀78底部管道连接,提高压力阀78的调压效果,压力阀78与涂覆机箱1内顶侧连板螺栓连接,提高压力阀78的固定效果,压力阀78顶部与导流管79管道连接,提高导流管79的导流效果,导流管79与电磁换向阀710出水口管道连接,提高电磁换向阀710的导流效果,电磁换向阀710进水口与上料液泵11管道连接,提高电磁换向阀710的导流效果,电动滑块72、机械手73、压力阀78和电磁换向阀710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导流机构5设于涂覆机箱1内侧,提高对气流的导流效果,辅助机构77包括转动接头771、涂抹辊772、电动喷头773、海绵层774和出料口775,安装架76底部的连接耳端内侧与转动接头771转动连接,提高转动接头771的转动效果,转动接头771底部与伸缩软管75顶部管道连接,提高转动接头771的导流效果,安装架76连接耳内侧与涂抹辊772转动连接,提高涂抹辊772的转动效果,转动接头771顶部开口与与涂抹辊772底部开口管道连接,提高涂抹辊772的进气效果,安装架76顶部的连接耳端内侧的转动接头771与电动喷头773进水口管道连接,提高电动喷头773的固定效果,涂抹辊772外侧面与海绵层774滑动连接,提高海绵层774的固定效果,涂抹辊772内腔与出料口775管道连接,提高出料口775的导流效果,电动喷头773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伸缩软管75的最大伸缩长度与电动滑块72的最大行程长度相同,且安装架76呈开口为150度的钳形,有利于提高电动滑块72的带动和伸缩软管75的导流效果。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导流机构5包括储液箱51、导风管52、导流斗53、限位弹簧筒54、高密度海绵55、导流气泵56和回流管57,涂覆机箱1内底部的左右两侧均与储液箱51螺栓连接,提高储液箱51的固定效果,储液箱51顶部开口与导风管52管道连接,提高导风管52的导流效果,导风管52顶部与导流斗53左右两侧开口管道连接,提高导风管52的导流效果,导流斗53左右两侧均与限位弹簧筒54弹性连接,提高限位弹簧筒54的限位效果,限位弹簧筒54与涂覆机箱1内壁螺栓连接,提高限位弹簧筒54的固定效果,储液箱51内壁与高密度海绵55固定连接,提高高密度海绵55的固定效果,储液箱51顶部左侧开口与导流气泵56进气口管道连接,提高导流气泵56的导流效果,导流气泵56左侧出气口与回流管57管道连接,提高导流气泵56的导流效果,回流管57与热风机箱12箱体左右两侧回流口管道连接,提高回流管57的导流效果,导流气泵56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导流斗53呈左右对称的倾斜角度为40度的圆台形状,且限位弹簧筒54弹性收缩区间为5厘米,有利于提高导流斗53的导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第二,在进行涂覆工作之前,预先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热风机箱12进行预热动作,然后工作人员在完成承重等准备工作后,将待涂覆的工件放置在承接板槽10顶部,然后通过控制控制面板6执行涂覆工序,控制面板6控制电动滑块72带动机械手73和涂抹辊772等部件上下移动至工件四周,然后通过输入事先编辑好的程序进入控制面板6,从而使控制面板6通过输入的数据控制机械手73带动安装架76和涂抹辊772位移靠近工件,此时通过上料液泵11将物料箱内部的物料抽取送入电磁换向阀710,并通过电磁换向阀710控制对两组导流管79平均输入限位压力的涂覆物料,此时通过两组压力阀78对各自的导流管79内部液压进行监测动作,从而使物料通过伸缩软管75流入转动接头771以及涂抹辊772内部;
第三,由于设置出料口775的形状呈开口向外的圆锥形状,从而使涂抹辊772内部物料能在排出部分在海绵层774内侧聚集后进入电动喷头773,并通过电动喷头773喷出在待加工的工件表面,然后控制面板6根据事先输入的工件规格控制机械手73带动涂抹辊772与工件相接触进行涂覆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涂覆效果;
第四,在电动喷头773进行工作时,控制面板6同步控制热风机箱12内部风机和导流气泵56进行工作,从而使导流气泵56带动导流斗53内部和承接板槽10滤孔顶部的气流通过导风管52进入储液箱51内部,此时热风机箱12内部风机带动其内部的热风对工件进行吹扫动作,有利于在对工件进行风干定型的同时,利用气流压差提高气流进入导流斗53内部的流速和流量,进而提高导流气泵56的导流工作;
第五,然后进入储液箱51内部的气流通过高密度海绵55的拦阻效果,使其内部水分子在储液箱51内底部进行聚集,然后过滤后的气流通过导流气泵56和回流管57的导流效果重新流回热风机箱12的风箱内部,并通过热风机箱12重新流回涂覆机箱1,有利于较大程度地减轻滤尘筒4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对物料的回收效果和对气流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通过优化设置限位导轨71和电动滑块72,有利于提高对机械手73等部件的高度调节效果,设置机械手73和限位槽74,有利于灵活调节安装架76的位移转动和提高对伸缩软管75的限位滑动效果,设置伸缩软管75和压力阀78,有利于提高对涂覆物料的上料压力,设置导流管79和电磁换向阀710,有利于提高对涂覆物料的导流效果,设置转动接头771和涂抹辊772,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导流和涂覆效果,设置电动喷头773和出料口775,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喷洒和出料效果,设置导风管52和导流斗53,有利于提高对上料环境的水雾气流的导流效果,设置高密度海绵55和导流气泵56,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回收和对洁净气流的回流效果。

Claims (8)

1.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机箱(1)和热风机箱(12),所述涂覆机箱(1)前端顶部设有观察窗(2),所述涂覆机箱(1)前端底部与维修窗(3)铰链连接,所述涂覆机箱(1)顶部通孔与滤尘筒(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机构(5)和喷涂机构(7),所述喷涂机构(7)设于涂覆机箱(1)内侧,所述喷涂机构(7)包括限位导轨(71)、电动滑块(72)、机械手(73)、限位槽(74)、伸缩软管(75)、安装架(76)、辅助机构(77)、压力阀(78)、导流管(79)和电磁换向阀(710),所述限位导轨(71)内轨与电动滑块(72)滑动连接,所述机械手(73)右端转轴中侧设有限位槽(74),所述伸缩软管(75)与安装架(76)底部管口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76)内侧设有辅助机构(77),所述压力阀(78)顶部与导流管(79)管道连接,所述导流管(79)与电磁换向阀(710)出水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机构(5)设于涂覆机箱(1)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77)包括转动接头(771)、涂抹辊(772)、电动喷头(773)、海绵层(774)和出料口(775),所述安装架(76)底部的连接耳端内侧与转动接头(77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头(771)底部与伸缩软管(75)顶部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76)连接耳内侧与涂抹辊(77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头(771)顶部开口与涂抹辊(772)底部开口管道连接,所述安装架(76)顶部的连接耳端内侧的转动接头(771)与电动喷头(773)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涂抹辊(772)外侧面与海绵层(774)滑动连接,所述涂抹辊(772)内腔与出料口(775)管道连接,所述电动喷头(773)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储液箱(51)、导风管(52)、导流斗(53)、限位弹簧筒(54)、高密度海绵(55)、导流气泵(56)和回流管(57),所述涂覆机箱(1)内底部的左右两侧均与储液箱(51)螺栓连接,所述储液箱(51)顶部开口与导风管(52)管道连接,所述导风管(52)顶部与导流斗(53)左右两侧开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斗(53)左右两侧均与限位弹簧筒(54)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筒(54)与涂覆机箱(1)内壁螺栓连接,所述储液箱(51)内壁与高密度海绵(5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机箱(1)左端与控制面板(6)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涂覆机箱(1)内底部与电机箱(8)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箱(8)内底部与伺服电机(9)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9)轴动端与承接板槽(10)同轴转动,所述涂覆机箱(1)上腔底右侧与上料液泵(11)螺栓连接,所述涂覆机箱(1)上腔中侧与热风机箱(12)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9)、上料液泵(11)和热风机箱(12)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均与限位导轨(71)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滑块(72)与机械手(73)固定座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槽(74)内槽与伸缩软管(75)滑动连接,所述伸缩软管(75)顶部与压力阀(78)底部管道连接,所述压力阀(78)与涂覆机箱(1)内顶侧连板螺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710)进水口与上料液泵(11)管道连接,所述电动滑块(72)、机械手(73)、压力阀(78)和电磁换向阀(710)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软管(75)的最大伸缩长度与电动滑块(72)的最大行程长度相同,且安装架(76)呈开口为150度的钳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斗(53)呈左右对称的倾斜角度为40度的圆台形状,且限位弹簧筒(54)弹性收缩区间为5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1)顶部左侧开口与导流气泵(56)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56)左侧出气口与回流管(57)管道连接,所述回流管(57)与热风机箱(12)箱体左右两侧回流口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气泵(56)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CN202123135966.0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Active CN216573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966.0U CN216573832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966.0U CN216573832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3832U true CN216573832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5966.0U Active CN216573832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3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5546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喷漆室
CN112191584A (zh) 一种壳体零件油垢清除设备及工作方法
CN209423940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喷涂装置
CN108722710A (zh) 一种双块式轨枕预制脱模剂自动喷涂系统
CN216573832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化给料涂覆装置
CN101837568B (zh) 小型钢丸供料循环器及应用该装置的数控金属表面处理机
CN115889057B (zh) 一种超疏水涂层喷涂装置及方法
CN107597486A (zh) 一种喷雾喷涂方法
CN206404961U (zh) 一种汽车制备用流水线恒压喷漆装置
CN209646830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喷涂装置
CN112844900A (zh) 一种阀门喷漆装置
CN216704839U (zh)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表面喷涂设备
CN107812645A (zh) 新型喷涂装置
CN107716157A (zh) 新型喷雾喷涂方法
CN220425642U (zh) 一种刹车片静电喷涂装置
CN107716151A (zh) 一种新型喷雾喷涂方法
CN107626483A (zh) 新型喷雾喷涂装置
CN218872626U (zh) 一种用于轴承钢丝拉丝的涂覆装置
CN215586875U (zh) 一种具有漆雾收集的自动化球阀表面喷漆装置
CN219745303U (zh) 一种基于阀门防腐喷涂机
CN213222940U (zh) 一种电梯钣金喷镀装置
CN216800287U (zh) 一种铝板双面喷涂的自动喷涂装置
CN213133783U (zh) 一种阀门加工专用自动喷漆设备
CN215713461U (zh) 一种电泳用吹风室
CN217289001U (zh) 一种加热喷涂一体化喷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