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0461U -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 Google Patents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0461U
CN216570461U CN202122871101.4U CN202122871101U CN216570461U CN 216570461 U CN216570461 U CN 216570461U CN 202122871101 U CN202122871101 U CN 202122871101U CN 216570461 U CN216570461 U CN 21657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medicine
liquid medicine
capsul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1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新悦
蒋云
杨俣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2871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0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所述滴药耳塞包括:耳塞主体,具有环绕围成于所述耳塞主体的外壁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能够仿形贴合于耳道轮廓;以及沿所述贴合部的延伸方向贯穿于所述耳塞主体的滴药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药液充分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避免药液流出。提升治疗过程的清洁性和简便性,增强治疗效果。患者的体位不再受到限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背景技术
一些耳部疾病需要向耳道滴入药液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通常需患者保持特定的体位10至20分钟,如侧卧位等。并将接近体温的药液沿耳道滴入,以避免出现不适。滴入药液后需用手指反复轻按耳屏,促使药液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
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使患者肢体容易因疲劳而产生麻痹,且患者独立上药时困难程度较大;双耳治疗时需重复性操作,进一步增强患者不适感和困难性。若患者为好动的儿童,使用滴耳液时,往往难以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导致药液流出,影响治疗效果。
现有非一次性产品的药液,在使用时滴管口与患者直接接触,容易出现因滴管口反复使用或双手未清洁等使用不当的行为造成药液污染,进而引起耳道继发性感染。此外,药液瓶体积通常较大,升温至与体温接近的速度较慢,且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以解决使用药液滴入耳道的方式治疗耳部疾病时,患者的舒适度低,易出现因无法长时间维持特定的体位,导致药液流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滴药耳塞,用于辅助患者耳部滴入药液,其中,所述滴药耳塞包括:
耳塞主体,具有环绕围成于所述耳塞主体的外壁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能够仿形贴合于耳道轮廓;
以及沿所述贴合部的延伸方向贯穿于所述耳塞主体的滴药孔。
优选地,所述耳塞主体还具有形成于所述贴合部两端的进药端和出药端;
所述滴药孔的始端形成于所述进药端,并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延伸,在所述出药端形成有所述滴药孔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滴药孔的始端形成有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凹陷的锥形孔结构;
所述滴药孔对应所述锥形孔结构处的径向尺寸由所述进药端向所述锥形孔结构的伸入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出药端形成有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凹陷的碗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耳塞主体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贴合部两端的滴药部和浸药部;
所述滴药部由所述进药端向所述耳塞主体延伸,形成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漏斗形结构;
所述浸药部由所述出药端向所述耳塞主体延伸,形成径向尺寸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鼓形结构;
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鼓形结构的底部之间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滴药耳塞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药液胶囊结合耳塞,包括药液胶囊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滴药耳塞。
优选地,所述药液胶囊具有内部中空的胶囊主体;
所述胶囊主体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滴管状结构的药液出口,所述药液出口与所述滴药孔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药液胶囊还具有形成于所述药液出口的端部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封闭药液流出的端部所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封闭端与所述药液出口之间沿所述药液出口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陷结构的旋钮部。
优选地,所述药液胶囊还具有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形成于所述药液出口的内壁上;
所述防回流装置为静脉瓣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滴药耳塞,当患者使用药液滴入耳道的方式治疗耳部疾病时,通过在患者耳道增设滴药耳塞的方式,辅助滴药治疗。药液经由滴药耳塞进入患处,使药液充分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且能够避免药液流出。提升滴药治疗过程的简便性及治疗效果。患者的体位不再受到限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能够将药液胶囊与滴药耳塞配合使用,药液胶囊为一次性产品,在使用时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改善耳道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此外,药液胶囊体积较小,可快速升温至与体温接近温度,方便携带。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滴药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的药液胶囊开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的药液胶囊开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标:
10-耳塞主体,11-贴合部,111-滴药部,112-浸药部,12-滴药孔,13-进药端,14-出药端,20-胶囊主体,21-药液出口,22-封闭端,23-旋钮部,24- 防回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 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 /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滴药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滴药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0。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滴药耳塞的耳塞主体10的具体结构。
当患耳部疾病需要向耳道滴入药液进行治疗时,治疗过程中通常需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的体位诸如侧卧位等。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使患者肢体容易因疲劳而产生麻痹,且患者独立上药时困难程度较大;双耳治疗时需重复性操作,进一步增强患者不适感。若患者为好动的儿童,使用滴耳液时,往往难以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导致药液流出,影响治疗效果。且滴入药液后需用手指反复轻按耳屏,促使药液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其上药过程复杂,无法保证药液在耳道内部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滴药耳塞,在滴入药液前将耳塞置入耳道内,辅助患者滴入药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滴药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0。为便于滴药耳塞置于患者耳道,耳塞主体10具有环绕围成于耳塞主体10的外壁的贴合部11,贴合部11能够仿形贴合于耳道轮廓。需要说明的是环绕围成的贴合部11在其放置于耳道的伸入方向为贴合部11的延伸方向,贴合部11的环绕中心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贴合部11的轴线。
为便于加工制备,贴合部11可以为沿其轴截面的对称结构,具体的,环绕围成的贴合部11的形状可以为圆柱或圆台等结构,只要能够保证贴合部11的形状近似于耳道轮廓,使贴合部11与耳道接触,进而使其具有防止药液流出患者耳道外部的功能即可;贴合部11也可以不为对称结构,只要其能够防止药液流出患者耳道外部即可。
同理,贴合部11的尺寸应与患者耳道尺寸相适配,使滴药耳塞能够伸入患者耳道,与耳道轮廓相贴合,且在使用后能够轻易将滴药耳塞取出。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耳道尺寸也不同,为提高患者舒适度,可将滴药耳塞制备多种型号,以适用于不同人群。具体的,L型号:贴合部11径向尺寸 0.9cm、延伸方向尺寸2.3cm;M型号:贴合部11径向尺寸0.8cm、延伸方向尺寸2.2cm;S型号:贴合部11径向尺寸0.7cm、延伸方向尺寸1.7cm; XS型号:贴合部11径向尺寸0.5cm、延伸方向尺寸1.5cm。需要说明的是,贴合部11为其他尺寸只要能够满足耳塞使用需求也是可以的。
此外,为保证药液能够滴入患者耳道,且使药液产品的滴药口能够伸入耳塞主体10的端部,以实现滴药耳塞的辅助治疗功能。耳塞主体10上还具有沿贴合部11的延伸方向贯穿于耳塞主体10的滴药孔12。药液产品在使用时,将其滴药口插入滴药孔12后挤出药液。药液能够经由滴药孔12流入患者耳道,其中的部分药液在挤入时,能够浸润耳塞主体10上位于耳道深处的部分,浸润的部分也能够对耳道进行敷药治疗。此外,贯穿于耳塞主体10的滴药孔12,还具有平衡内外耳压,防止滴药耳塞造成的压力差对人耳的二次损害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滴药孔12的轴线可以以平行于贴合部12的方向贯穿耳塞主体10;也可以设置为倾斜的贯穿方式,只要保证滴药孔12沿贴合部 11的延伸方向贯穿于耳塞主体10,使药液能够经滴药孔12流入耳道即可。同理,滴药孔12的形状可以为圆孔或方孔等结构,且滴药孔12可以为等径或变径结构,只要保证滴药孔12贯穿于耳塞主体10即可。此外,滴药孔12的径向尺寸只要能够满足药液能够经由滴药孔12流入耳道,以实现辅助治疗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耳塞主体10还具有形成于贴合部11两端的进药端13和出药端14。滴药耳塞在使用时,由出药端14伸入患者耳部内,进药端13用于滴加药液;具体的,滴药孔12的始端形成于进药端 13,并向耳塞主体10内部延伸,在出药端14形成有滴药孔12的末端。进药端13和出药端14可以与贴合部11的轴线垂直,亦或是相交,且进药端 13和出药端14的形状结构可以为平面或曲面等,只要保证耳塞主体10两端部的形状结构不影响其辅助治疗效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药液滴入滴药孔12时的简便性与准确性,如图 1所示,滴药孔12的始端形成有向耳塞主体10内部凹陷的锥形孔结构;滴药孔12对应锥形孔结构处的径向尺寸由进药端13向锥形孔结构的伸入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药液准确滴入滴药孔12内,且增大了药液产品的滴药口插入滴药孔12的适配度。需要说明的是,滴药孔12的始端也可以形成有向耳塞主体10内部凹陷的棱台孔等结构,只要保证该结构的径向尺寸由进药端13向其伸入方向逐渐减小,即可实现滴药过程的简便和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药液能够经由滴药孔12和出药端14流入整个耳道。为使药液充分浸润耳腔,进行药浴,如图1所示,出药端14形成有向耳塞主体10内部凹陷的碗状结构。凹陷的碗状结构能够提高药液的渗透性,渗透的药液更好地流入整个耳道,提升治疗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出药端14 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如向耳塞主体10内部凹陷的锥形孔等结构,只要该结构能够提升药液的渗透性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滴药耳塞更加贴合于耳道轮廓,防止脱落且提升治疗效果。在便于加工制造的前提下,将耳塞主体10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贴合部11的两端进一步划分为滴药部111和浸药部112。具体的,滴药部 111由进药端13向耳塞主体10延伸,形成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漏斗形结构;浸药部112由出药端14向耳塞主体10延伸,形成径向尺寸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鼓形结构;漏斗形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鼓形结构的底部之间过渡连接。此时,贴合部11与耳道轮廓适配度更高,且滴药部111的漏斗形结构也便于使用后将其取出,浸药部112的鼓形结构能够增大滴药耳塞与耳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敷药治疗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若不考虑加工的复杂性,也可将耳塞主体10设计为更加适配于耳道轮廓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保证滴药耳塞的浸润与治疗效果。滴药耳塞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形成。柔软的材料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弹性材料可以提高滴药耳塞与耳道贴合的适配度。为使滴药耳塞能够被药液浸润,以实现对患者耳部进行敷药治疗的目的,优选材料可以为亲水性记忆棉、人造医用棉或天然植物棉等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够满足滴药耳塞使用的功能,耳塞主体10材料并不具体限制。
综上,本实施例的滴药耳塞,通过在患者耳道增设滴药耳塞的方式,辅助滴药治疗耳部疾病。药液经由滴药耳塞进入患处,使药液充分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避免药液流出。在使用时避免药液瓶的滴药口与患者直接接触,改善耳道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且平衡内外耳压,防止耳塞造成的压力差对人耳的二次损害。此外,提升滴药治疗过程的清洁性和简便性以及治疗效果。患者的体位不再受到限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的药液胶囊开封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的药液胶囊开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使用时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此外,本实施例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还包括药液胶囊。
在下文中,对本实施例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的药液胶囊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现有药液瓶体积通常较大,升温至与体温接近的速度较慢,且不便携带。因此,设计一种药液胶囊配合滴药耳塞使用,进而形成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药液胶囊具有内部中空的胶囊主体20,胶囊主体20内部用于承装药液,胶囊主体20的结构可以为球体或椭圆体等结构,只要保证其内部具有能够承装药液的能力即可。胶囊主体20 的材料需保证药液能够挤出,且优选为透明材料便于观察胶囊主体20内部药液含量,因此可选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酯等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胶囊主体20的材料只要保证药液能够流入耳塞即可。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胶囊主体20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滴管状结构的药液出口21,药液出口21与滴药孔12相适配,使药液出口21能够由进药端13插入滴药孔12,以提升滴药时的准确性,且插入式的滴药方式能够使更多的药液流入耳道,避免整个耳塞浸满药液,造成药液浪费。因此,药液出口21的径向尺寸不大于滴药孔12的径向尺寸,以使药液出口 21伸入;且药液出口21的长度不大于滴药耳塞的长度,以免药液出口21 的药液流出的端部穿过滴药耳塞对耳道造成伤害;考虑滴药耳塞的敷药治疗效果,使滴药耳塞一部分能够被药液浸润,药液出口21的长度优选为滴药耳塞的长度的1/3至1/2。
在本实施例中,药液胶囊可以作为独立的结构进行使用。为避免药液污染,如图2所示,药液胶囊还具有形成于药液出口21的端部的封闭端22,封闭端22为封闭药液流出的端部所设置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以为实体结构,亦或是壳体结构,只要保证封闭端22能够将药液出口21封闭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药液胶囊开封使用,封闭端22的凸起结构的尺寸优选为大于其与药液出口21连接处的尺寸。
此外,凸起结构可以与胶囊主体20为一体式结构,为便于药液胶囊开封使用,可以在封闭端22与药液出口21之间沿药液出口21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陷结构的旋钮部23;也可以不设置旋钮部23,使用剪刀等工具对药液胶囊进行开封即可。凸起结构也可以与胶囊主体20为分体式结构,可将封闭端22设置为盖结构或帽结构等对药液出口21进行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药液胶囊在挤出药液时,胶囊主体20向其内部凹陷,在回弹时,部分药液被吸回胶囊主体20内部,使药液无法全部挤出,造成浪费。为防止药液回流,如图3和图4所示,药液胶囊还具有防回流装置 24,防回流装置24形成于药液出口21的内壁上。防回流装置24为静脉瓣形结构,静脉瓣形结构能够实现药液仅能够沿药液出口21流出,无法回流至胶囊主体20内部,且结构简单便于设置药液出口21的内壁。防回流装置24的材料需具有弹性和韧性,如聚乙烯等,防回流装置24的材料只要满足静脉瓣形结构能够具备防止药液回流功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静脉瓣形结构的瓣数并不作限制,只要其具备能够防止药液回流的功能即可。防回流装置2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只要保证胶囊主体20内部药液能够全部挤出,避免造成浪费即可。此外,防回流装置24优选为与胶囊主体20一体式结构,仅需一次开模即可制备。
综上,本实施例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能够将药液胶囊与滴药耳塞配合使用,药液胶囊为一次性产品,能够将药液全部挤出,避免浪费。此外,药液胶囊体积较小,可快速升温至与体温接近温度,方便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滴药耳塞,用于辅助患者耳部滴入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药耳塞包括:
耳塞主体,具有环绕围成于所述耳塞主体的外壁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能够仿形贴合于耳道轮廓;
以及沿所述贴合部的延伸方向贯穿于所述耳塞主体的滴药孔;
所述耳塞主体还具有形成于所述贴合部两端的进药端和出药端;
所述滴药孔的始端形成于所述进药端,并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延伸,在所述出药端形成有所述滴药孔的末端;
所述滴药孔的始端形成有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凹陷的锥形孔结构;
所述滴药孔对应所述锥形孔结构处的径向尺寸由所述进药端向所述锥形孔结构的伸入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药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端形成有向所述耳塞主体内部凹陷的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药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主体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贴合部两端的滴药部和浸药部;
所述滴药部由所述进药端向所述耳塞主体延伸,形成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漏斗形结构;
所述浸药部由所述出药端向所述耳塞主体延伸,形成径向尺寸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鼓形结构;
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鼓形结构的底部之间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药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药耳塞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形成。
5.一种药液胶囊结合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胶囊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滴药耳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胶囊具有内部中空的胶囊主体;
所述胶囊主体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滴管状结构的药液出口,所述药液出口与所述滴药孔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胶囊还具有形成于所述药液出口的端部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封闭药液流出的端部所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封闭端与所述药液出口之间沿所述药液出口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陷结构的旋钮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液胶囊结合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胶囊还具有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形成于所述药液出口的内壁上;
所述防回流装置为静脉瓣形结构。
CN202122871101.4U 2021-11-22 2021-11-22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Active CN21657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101.4U CN216570461U (zh) 2021-11-22 2021-11-22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1101.4U CN216570461U (zh) 2021-11-22 2021-11-22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0461U true CN216570461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1101.4U Active CN216570461U (zh) 2021-11-22 2021-11-22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0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6333B2 (en)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US7175502B2 (en) Areola pad
US20200206019A1 (en) Menstrual Device with Pressure Points and Elongated Removal Stem
WO2013123142A1 (en) Prefilled ocular implants and methods
CN107951618B (zh) 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
US20100121285A1 (en) Mea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ear canal of a patient
CN216570461U (zh) 滴药耳塞及药液胶囊结合耳塞
CN208492956U (zh) 滴管辅助胶头和辅助给药滴管
CN205055174U (zh) 一种消毒涂抹器
US20150182738A1 (en) Alcohol prep applicator
CN105833421B (zh) 肢体消毒袋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51345U (zh) 手术室护理用引流装置
KR200317829Y1 (ko) 부항기
CN215779862U (zh) 一种泡药装置
CN217187140U (zh) 一种vsd引流装置
CN216365909U (zh) 一次性使用结膜囊冲洗器
KR20200082786A (ko) 감압 속도 조절 부항컵 및 감압 속도 조절 부항 장치
CN216653102U (zh) 一种外耳道上药工具及外耳道上药系统
CN217593490U (zh) 外科用冲洗吸引引流组件
CN220158724U (zh) 一种用于治疗甲沟炎的消毒浸泡装置
CN210277472U (zh) 一种滴眼辅助垫
JP2004097524A (ja) 医療用具及び動物治療用具
CN213553754U (zh) 一种眼药水瓶
CN211611265U (zh) 一种用于导尿及给药的导尿管
CN211068620U (zh) 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