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0446U - 顶压球囊 - Google Patents
顶压球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70446U CN216570446U CN202121619808.XU CN202121619808U CN216570446U CN 216570446 U CN216570446 U CN 216570446U CN 202121619808 U CN202121619808 U CN 202121619808U CN 216570446 U CN216570446 U CN 2165704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oon
- retina
- balloon body
- saccule
- abutt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压球囊,包括球囊本体,球囊本体设有朝向视网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当将顶压球囊的球囊本体植入眼球过程中,使得球囊本体的第一抵触面朝向视网膜,植入完成后,由于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使得球囊本体的第一抵触面能够与视网膜相互贴合,进而能够紧密的与视网膜配合,增大了球囊本体与视网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顶压球囊在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不会轻易的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保证顶压球囊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球囊本体在眼部肌肉的带动下也能发生同步移动,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发生相对偏移,防止造成眼部异物感或不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压球囊。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例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为了治愈视网膜脱离,传统的方式为采用巩膜扣带术(环扎和外加压)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传统的方式存在易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易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顶压球囊。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压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设有朝向视网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且所述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抵触面能够与所述视网膜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顶压球囊,当将顶压球囊的球囊本体植入眼球过程中,使得球囊本体的第一抵触面朝向视网膜,植入完成后,由于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球囊本体的第一抵触面能够与视网膜相互贴合,进而能够紧密的与视网膜配合,增大了球囊本体与视网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顶压球囊在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不会轻易的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保证顶压球囊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球囊本体在眼部肌肉的带动下也能发生同步移动,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发生相对偏移,防止造成眼部异物感或不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设有朝向视网膜凸设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有所述第一抵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抵触面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抵触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的第三抵触面,且所述第三抵触面与所述第一抵触面及所述第二抵触面均圆弧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四侧面依次连接围设成所述第三抵触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四侧面之间均圆弧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设有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填充腔,且所述填充介质填充至所述填充腔内时,能够使所述球囊本体的体积变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填充腔连通的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与所述第一抵触面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及引流阀,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阀连通,且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球囊本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抵触面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本体的外侧壁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球囊本体与外界连接的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凸耳,所述连接凸耳设有连接孔,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凸耳均设置于所述球囊本体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凸耳设置于所述引流组件的两侧并关于所述引流组件对称设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顶压球囊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顶压球囊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顶压球囊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顶压球囊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顶压球囊,100、球囊本体,110、第一抵触面,111凸出部,120、第二抵触面,130、第三抵触面,131、第一侧面,132、第二侧面,133、第三侧面,134、第四侧面,140、填充腔,150、引流组件,151、引流管,152、引流阀,160、连接凸耳,1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顶压球囊10,能够应用在视力修复中,例如可以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愈。顶压球囊10包括球囊本体100。球囊本体100设有朝向视网膜(未图示)设置的第一抵触面110,且第一抵触面110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使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顶压球囊10,当将顶压球囊10的球囊本体100植入眼球过程中,使得球囊本体100的第一抵触面110朝向视网膜,植入完成后,由于第一抵触面110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球囊本体100的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相互贴合,进而能够紧密的与视网膜配合,增大了球囊本体100与视网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顶压球囊10在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100不会轻易的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保证顶压球囊10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球囊本体100在眼部肌肉的带动下也能发生同步移动,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发生相对偏移,防止造成眼部异物感或不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抵触面110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是指第一抵触面110与视网膜的外壁(视网膜中靠近球囊本体100的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轮廓形状,只需满足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贴合并对视网膜进行抵触支撑即可,从而能够避免球囊本体100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例如,视网膜在眼球内整体呈内凹设置,球囊本体100的第一抵触面110整体朝向视网膜凸出设置,球囊本体100植入眼球内后,凸出设置的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凹设的视网膜的侧壁贴合并抵触。视网膜的侧壁为弧形面时,第一抵触面110相应也为弧形面。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00设有朝向视网膜凸设的凸出部111,凸出部111设有第一抵触面110。如此,将球囊本体100植入眼球内时,使得凸出部111朝向视网膜设置,从而使得凸出部111上的第一抵触面110与视网膜贴合并抵触,也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100相对视网膜发生移动。其中,凸出部111优选为与球囊本体100一体成型,便于制造,节省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00与凸出部111也可以单独成型后通过粘结等方式进行组装。凸出部111可以是凸出的拱形凸起或者弧线凸起,只需满足凸出部111上的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实现贴合与抵触即可。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00设有与第一抵触面110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抵触面120、及设置于第一抵触面110与第二抵触面120之间的第三抵触面130。如此,球囊本体100植入眼球内后,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贴合并抵触,第二抵触面120能够与晶状体贴合并抵触,进一步地增大了球囊本体100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能够进一步地保证球囊本体100稳定、可靠的设置于眼球内,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100不会轻易相对视网膜和晶状体发生移动。同第一抵触面110的轮廓形状与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原理类似的,第二抵触面120的轮廓形状也可以与晶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抵触面120能够紧密地与晶状体贴合配合,保证球囊本体100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其中,第二抵触面120可以是凹设在球囊本体100上形成的表面,能够容纳晶状体并与晶状体紧密贴合。同时,球囊本体100的第三抵触面130也可以与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脉络膜或睫状体贴合并抵触,更进一步地增大了球囊本体100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能够更进一步地保证球囊本体100稳定、可靠的设置于眼球内,使用过程中球囊本体100不会轻易相对视网膜和晶状体发生移动。并且,第三抵触面130与第一抵触面110及第二抵触面120均圆弧过渡连接。如此,使得整个球囊本体100的外壁更加圆滑,避免球囊本体100的外壁对眼球造成伤害,防止使用过程中有异物感。同理,第三抵触面130的轮廓形状也可以与脉络膜或睫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三抵触面130能够紧密的与脉络膜或睫状体贴合配合,保证球囊本体100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球囊本体100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131和第二侧面132、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侧面133和第四侧面134,第一侧面131、第三侧面133、第二侧面132及第四侧面134依次连接围设成第三抵触面130。如此,利用第一侧面131、第二侧面132、第三侧面133及第四侧面134分别与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脉络膜或睫状体贴合并抵触,增大了球囊本体100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能够稳定、可靠的将球囊本体100设置在眼球内。并且,第一侧面131、第三侧面133、第二侧面132及第四侧面134之间均圆弧过渡连接。如此,能够进一步地保证球囊本体100的外侧壁的圆滑,避免球囊本体100对眼球内的组织造成伤害,防止使用过程中有异物感。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抵触面120的轮廓形状与晶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是指第二抵触面120与晶状体的外壁(晶状体中靠近球囊本体100的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轮廓形状,只需满足第二抵触面120能够与晶状体贴合并对晶状体进行抵触支撑即可。第三抵触面130的轮廓形状与脉络膜或睫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是指第三抵触面130与脉络膜或睫状体的外壁(脉络膜或睫状体中靠近球囊本体100的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轮廓形状,只需满足第三抵触面130能够与脉络膜或睫状体贴合并对脉络膜或睫状体进行抵触支撑即可。
其中,球囊本体100可以采用现有的适于植入眼球内充当玻璃体使用的凝胶类材质,只需满足能够制得满足眼球使用的玻璃体并保证第一抵触面110能够与视网膜进行贴合与抵触即可。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00设有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填充腔140,且填充介质填充至填充腔140内时,能够使球囊本体100的体积变大。如此,将填充介质填充至容纳腔内后,从而使得球囊本体100胀大而体积变大,从而能够使得第一抵触面110、第二抵触面120及第三抵触面130分别与视网膜、晶状体、脉络膜等部位贴合并发生抵触,从而将体积变大后的球囊本体100稳定、可靠的设置在眼球内,保证球囊本体10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相对视网膜、晶状体、脉络膜等部位发生移动,使得球囊本体100能够随眼球的移动同步移动,使用性能好。其中,填充介质可以是硅油,硅油的分子直径较大,不会从填充腔140内渗出,可以保证球囊本体100在眼球内长时间使用而不会发生变形;当然,填充介质还可以是生理盐水等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生理盐水能够缓慢的从填充腔140内渗出至眼球内,缓释效果好,能够为眼球提供持续、可靠的治疗。球囊本体100的填充腔140内充满填充介质后,球囊本体100可以整体呈现长方体或类似于长方体,使得正方体或类似于长方体的球囊本体100的各个侧面均与外界接触,保证球囊本体100与外界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摩擦力大,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其中,类似于长方体是指球囊本体100的整体形状与长方体相似。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球囊本体100的外侧壁设有与填充腔140连通的引流组件150,引流组件150与第一抵触面110错位设置。如此,通过引流组件150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填充介质填充至填充腔140内。引流组件150与第一抵触面110错位设置,是指引流组件150设置在球囊本体100上不包括第一抵触面110的侧面上,避免引流组件150对第一抵触面110与视网膜的贴合造成干涉。其中,引流组件150优选为设置在第三抵触面130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引流组件150包括引流管151及引流阀152。引流管151的一端与填充腔140连通,引流管151的另一端与引流阀152连通。如此,利用引流管151将填充介质导入填充腔140内,并利用引流阀152避免填充腔140内的填充介质外流出去,保证填充介质稳定、可靠的对填充腔140进行填充。并且,引流管151与球囊本体100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抵触面110错位设置。如此,避免引流管151对球囊本体100与视网膜的贴合造成干涉,保证第一抵接面能够稳定、可靠的与视网膜进行贴合与抵触,保证球囊本体100能够稳定、可靠的设置在眼球内,不会轻易发生相对移动。
为了保证球囊本体100能够更加稳定、可靠的设置在眼球内,还可以将球囊本体100与眼球的球筋膜等部位进行连接固定,能够避免球囊本体1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相对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00的外侧壁还设有用于将球囊本体100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连接部(未标注)。如此,利用连接部能够进一步将球囊本体10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进行连接,保证球囊本体100被更好的设置在眼球内。其中,连接部可以是连接带、连接条或其他现有的能够将球囊本体10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进行连接的构造。优选为连接部与球囊本体100一体成型,便于加工,节省加工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部与球囊本体100分别成型后采用粘结等方式进行装配连接。优选为将连接部设置在球囊本体100的第三抵触面130上,能够避免对球囊本体100与视网膜及晶状体之间的贴合造成干涉,也能减轻或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异物感。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凸耳160,连接凸耳160设有连接孔161,且至少两个连接凸耳160均设置于球囊本体100的同一侧。如此,只需借助连接凸耳160上的连接孔161即可将连接凸耳16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球囊本体10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的连接,使得球囊本体100能够更加稳定、可靠的设置在眼球内。相比传统的采用连接带固定的形式而言,采用带有连接孔161的连接凸耳160的形式,能够减少连接部的占用空间,也降低了连接难度,只需利用连接孔161将连接凸耳16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缝合在一起即可。连接凸耳16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与调整,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只需满足能够稳定、可靠的将球囊本体100与球筋膜等外界部位实现连接固定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凸耳16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连接凸耳160设置于引流组件150的两侧并关于引流组件150对称设置。如此,至少两个连接凸耳160关于引流组件150呈轴对称设置,使得球囊本体100与外界部位直接的作用力均匀,能够避免球囊本体100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倾斜或相对滑动;并且,将连接凸耳160和引流组件150均设置在球囊本体100的一侧,也能减轻或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异物感;同时,将连接凸耳160和引流组件150均设置在球囊本体100的一侧,植入过程也更加便于操作。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可以将至少两个连接凸耳160均匀地设置在引流管151的两侧,例如,在引流管15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凸耳160,两个连接凸耳160关于引流管15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设有朝向视网膜设置的第一抵触面,且所述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视网膜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抵触面能够与所述视网膜贴合设置;
所述球囊本体设有用于容纳填充介质的填充腔,且所述填充介质填充至所述填充腔内时,能够使所述球囊本体的体积变大;所述球囊本体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填充腔连通的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与所述第一抵触面错位设置;并且,所述球囊本体的外侧壁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球囊本体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设有朝向视网膜凸设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有所述第一抵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抵触面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抵触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面与所述第二抵触面之间的第三抵触面,且所述第三抵触面与所述第一抵触面及所述第二抵触面均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晶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与脉络膜或睫状体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四侧面依次连接围设成所述第三抵触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四侧面之间均圆弧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引流管及引流阀,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填充腔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阀连通,且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球囊本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抵触面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凸耳,所述连接凸耳设有连接孔,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凸耳均设置于所述球囊本体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凸耳设置于所述引流组件的两侧并关于所述引流组件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压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面的轮廓形状为弧形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19808.XU CN216570446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顶压球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19808.XU CN216570446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顶压球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70446U true CN216570446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0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19808.XU Active CN216570446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顶压球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70446U (zh)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21619808.XU patent/CN2165704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794511B2 (ja) | 調節性眼内レンズデバイス | |
US10485654B2 (en) |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device | |
JP7002471B2 (ja) | 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眼内レンズ設計 | |
CA2615825C (en) |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s of use | |
EP2187842B1 (en) | Inflatable intra ocular lens/lens retainer | |
US8070806B2 (en) | Accommodative intra-ocular lens | |
US6110202A (en) | Intraocular implant for correcting short-sightedness | |
WO2014099870A1 (en) |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 |
JP2018535779A (ja) | 調節式眼内レンズデバイス | |
AU2013299693B2 (en) | Ocular collar stent for treating narrowing of the irideocorneal angle | |
CN101277659A (zh) | 眼内透镜 | |
CN104619287A (zh) | 人工晶体,尤其是囊袋人工晶体 | |
KR100881725B1 (ko) | 삼투기능을 증강시키도록 눈물순환로가 형성된 콘택트 렌즈 및 이러한 콘택트를 생산하기 위한 자웅형 지그 | |
CN216570446U (zh) | 顶压球囊 | |
US20230240892A1 (en) | Aqueous humor drainage device with adjustable tube diameter | |
US4316292A (en) | Artificial crystalline lens | |
ES2226612T3 (es) | Lente intraocular. | |
CN101021622A (zh) | 一种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矫正镜 | |
KR100914215B1 (ko) | 삼투기능을 증강시키도록 눈물순환로가 형성된 콘택트 렌즈를 생산하기 위한 금형코어 | |
CN219700296U (zh) | 一种虹膜根切口支撑器 | |
CN117942197A (zh) | 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 |
CN209172673U (zh) | 预装永久性泪小管塞 | |
RU2281728C1 (ru) |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хрусталик глаза с дозированным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ым изменением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илы | |
RU2281724C1 (ru) |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хрусталик глаза с дозированным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ым изменением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илы | |
WO2022177511A1 (en) | A pediatric intraocular le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