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897U -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897U
CN216564897U CN202122391214.4U CN202122391214U CN216564897U CN 216564897 U CN216564897 U CN 216564897U CN 202122391214 U CN202122391214 U CN 202122391214U CN 216564897 U CN216564897 U CN 216564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raction converter
box body
train
interfac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12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秦建辉
唐邕浦
司军民
张玉光
夏野
史建强
尹良兴
刘金琢
田纵横
陈洲明
梁汇泉
何庆华
于泽人
王小旭
魏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CRRC Yongji Electric Co Ltd
CRRC Dalian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CRRC Yongji Electric Co Ltd
CRRC Dalian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CRRC Yongji Electric Co Ltd, CRRC Dalian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12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4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设置在牵引变流器的箱体上,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外接线缆的功能接口,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其中,所述箱体安装于列车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变流器整体的走线方向沿一个方向,避免线缆交叉;同时将主要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置于相对的两侧,且将同一侧面上的高低压接口分隔开,实现接口以及相应线缆的高低压分离,避免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变流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牵引变流器是列车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通常需要连接多种线缆,例如电流输入输出线缆、控制线缆、网络通信线缆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线缆,故牵引变流器上会对应不同的线缆设置不同的接口。
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针对接口结构进行设计的牵引变流器,其接口结构的布局设置通常根据内部的功能模块的布局适应性设置。这样适应性设置的接口结构在连接线缆时,容易造成线缆的交叉,不利于牵引变流器整体的走线设计;且高低压对应的线缆也容易因交叉而互相影响。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针对接口的布局结构进行设计,统一接口的布局区域并进行区域的进一步划分,同时对牵引变流器的连接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保证线缆走向的一致性以及实现高低压线缆分离,有利于整车的布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牵引变流器的接口结构没有针对性设计而导致线缆交叉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设置在牵引变流器的箱体上,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外接线缆的功能接口,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其中,所述箱体安装于列车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接口包括直流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以及控制端接口,所述直流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以及控制端接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交流输出接口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输入接口与直流输出接口整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边缘,所述控制端接口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侧边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流输出接口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边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输入接口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且二者所在位置对应的高度不同于所述控制端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散热风机的风机电源接口,所述风机电源接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且靠近所述控制端接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电源接口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网络线缆接口,所述网络线缆接口靠近所述控制端接口且二者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接地接口,所述接地接口靠近所述直流输出接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两侧具有用于连接列车的吊耳,所述吊耳的顶部为用于连接列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高出所述箱体的顶部表面。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针对众多功能接口进行布局设计,使得整体走线方向沿一个方向,避免线缆交叉;同时将主要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置于相对的两侧,且将同一侧面上的高低压接口分隔开,实现接口以及相应线缆的高低压分离,避免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结构对应的牵引变流器的俯视图;
图2显示了图1所示的牵引变流器的正面一侧的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图1所示的牵引变流器的背面一侧的接口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箱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吊耳,131-连接面,20-功能接口,21-直流输入接口,22-直流输出接口,23-控制端接口,24-交流输出接口,25-风机电源接口,26-网络线缆接口,27-接地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设置在牵引变流器的箱体10上,接口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外接线缆的功能接口20,功能接口20位于箱体10的第一侧面11或第二侧面12上,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相对;
其中,箱体10安装于列车时,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
具体地,如附图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结构的多个功能接口20整体分布于牵引变流器的箱体10的相对的两侧侧面上,即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这样接口结构所对应的线缆就对应分布于箱体10的相对的两侧,故线缆的整体走向即沿一个方向。进一步地,在箱体10安装至列车车体上时,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即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对应的线缆的走线方向沿列车的行车方向,即线缆沿列车的车厢长度方向走线,有利于线缆走向的布局并便于与其他车厢的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能接口20包括直流输入接口21、直流输出接口22、交流输出接口24以及控制端接口23,直流输入接口21、直流输出接口22以及控制端接口23位于第一侧面11上,交流输出接口24位于第二侧面12上。
具体地,功能接口20整体分为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包括直流输入接口21与控制端接口23,输出接口包括直流输出接口22与交流输出接口24。原则上,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应该分置于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但针对牵引变流器而言,交流输出为主要的输出,故交流输出接口24的线缆数量较多。因此为了布线方便,将交流输出接口24单独设置在第二侧面12,直流输出接口22对应的线缆较少,与输入接口一并整合至第一侧面1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流输入接口21与直流输出接口22整体靠近第一侧面11的一侧边缘,控制端接口23靠近第一侧面11的另一侧边缘。
具体地,直流输入接口21与直流输出接口22均对应强电部分,而控制端接口23的控制电流对应弱电部分,进而将强电、弱电相应的接口间隔一定距离,实现高低压分离,避免产生干扰。同时,接口靠近箱体10侧面的边缘,这样有利于接口对应的线缆沿列车的侧面进行布线。
优选地,交流输出接口24靠近第二侧面12的一侧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流输入接口21与直流输出接口22在第一侧面11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且二者所在位置对应的高度不同于控制端接口23在第一侧面11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
具体地,如附图图2所示,接口的高低交错设计,有利于分层次布线,同时也便于布线时根据线缆所在层面的高低来识别对应不同接口的不同线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散热风机的风机电源接口25,风机电源接口25位于第一侧面11上且靠近控制端接口23。
具体地,风机电源接口25用于外接电源并对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散热风机进行供电,由于散热风机的功率一般不是很大,其输入电压也不高,属于低压部分,进而风机电源接口25靠近控制端接口23,与直流出入接口间隔开,实现高低压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电源接口25与直流输入接口21在第一侧面11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具体地,虽然风机电源接口25对应低电压的输入,但其电压也高于控制端接口23的电压,所以将其高度与直流输入接口21设置为同一高度,便于其对应的线缆与控制端接口23所对应的线缆进行区分。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第一侧面11上的网络线缆接口26,网络线缆接口26靠近控制端接口23且二者在第一侧面11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第一侧面11上的接地接口27,接地接口27靠近直流输出接口22。
具体地,接地接口27还还靠近箱体10的顶部并采用4个M10螺栓,这样可以减少牵引变流器设备的接地线长度,并有利于接地螺栓的安装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0两侧具有用于连接列车的吊耳13,吊耳13的顶部为用于连接列车的连接面131,连接面131高出箱体10的顶部表面。
具体地,连接面131上设置有腰形的安装孔,在牵引变流器安装时,牵引变流器通过吊耳13固定连接在列车车体的底部,此时吊耳13的连接面131与列车侧面边梁的下表面贴合。
由于连接面131高出箱体10的顶部表面,使得箱体10的顶部表面与列车车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可以用来供线缆穿过,实现线缆的布线;也可以同时用作散热通道,有利于提高牵引变流器顶部部分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设置在牵引变流器的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外接线缆的功能接口,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其中,所述箱体安装于列车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接口包括直流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以及控制端接口,所述直流输入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以及控制端接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交流输出接口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与直流输出接口整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边缘,所述控制端接口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且二者所在位置对应的高度不同于所述控制端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牵引变流器内部的散热风机的风机电源接口,所述风机电源接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且靠近所述控制端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电源接口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网络线缆接口,所述网络线缆接口靠近所述控制端接口且二者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接地接口,所述接地接口靠近所述直流输出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两侧具有用于连接列车的吊耳,所述吊耳的顶部为用于连接列车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高出所述箱体的顶部表面。
CN202122391214.4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Active CN216564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1214.4U CN21656489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1214.4U CN21656489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897U true CN21656489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1214.4U Active CN21656489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6695B2 (ja) 回路遮断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CN203219169U (zh) 一种变流装置
CN104734467A (zh) 吊装式层叠结构功率模块
CN205304568U (zh) 功率电子设备
CN216564897U (zh) 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
CN102025261A (zh) 风冷变流器功率模块系统
WO2022160948A1 (zh) 一种电驱系统及车辆
CN106410927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充电变流器
CN209705995U (zh) 一种用于智慧灯的接口模块
CN208806749U (zh) 一种变流器模块
CN110829797B (zh) 一种水电分离型内燃机车牵引辅助功率模块
CN111010052A (zh) 双电机控制器
WO2022218249A1 (zh) 集成式车用逆变器总成和车辆
CN113992015A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式辅助变流器
CN202840398U (zh) 列车车顶电线槽
CN212543672U (zh) 功率模块、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及逆变斩波组合电路
CN210985970U (zh) 双电机控制器
CN211880044U (zh) 一种新型插接式母线槽
CN209120044U (zh) 一种列车牵引变流器
CN203933531U (zh) 一种户外光伏智能汇流箱
CN220884279U (zh) 一种纯电动环卫车用集成高压pdu配电系统
CN206323250U (zh) 一种纯电动电机接线盒
CN210469127U (zh) 功率模块和电力电子设备
CN110611437A (zh) 充电桩的igbt功率装置和具有其的充电桩
CN211127538U (zh) 一种带新型风流道的功率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