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000U - 防侧击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侧击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000U
CN216564000U CN202122746203.3U CN202122746203U CN216564000U CN 216564000 U CN216564000 U CN 216564000U CN 202122746203 U CN202122746203 U CN 202122746203U CN 216564000 U CN216564000 U CN 216564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epting
vertical rod
cable
fix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62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成
郑武
徐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62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4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侧击雷装置,该防侧击雷装置包括:若干立杆组件以及若干拦截索组件,每一拦截索组件分别连接其两侧的立杆组件,每一立杆组件一端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其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若干立杆组件两两等距排列,两立杆组件之间通过一拦截索组件连接,每一拦截索组件包括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相互平行设置于两相邻立杆组件之间,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立杆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防侧击雷装置通过若干立杆组件两两等距设置,并通过若干第一拦截索以及若干第二拦截索将相邻的两立杆组件连接形成防雷屏障,从而对侧击雷以及滚地雷进行拦截。

Description

防侧击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侧击雷装置。
背景技术
闪电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按形状可分为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联珠状闪电、球形闪电等。据气象专家介绍,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球形闪电似一团火球,约有篮球那么大,偶尔也有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球形闪电多半在强雷雨的恶劣天气里才会出现。它一般沿水平方向移动。侧击雷就是从侧面打过来的,多发生在山坡迎风面、前方空旷地带。一般直立的高避雷针不容易拦截低处横向打过来的侧击雷和球形雷。在野外特别是在山坡或山顶部工作的临时场所,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单靠架设避雷针是无法满足保护要求的,因避雷针有保护范围上的死角,所以还需要有侧击雷的拦截装置作为防直击雷的补充。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鲜有应对滚地雷的防护措施,并且对于侧击雷的防护,多为针对高楼外墙的防护措施,对于野外环境特别是在山坡或山顶部工作的临时场所,则缺少全面拦截侧击雷的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防雷装置中缺少针对野外拦截侧击雷防护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侧击雷装置。
一种防侧击雷装置,该防侧击雷装置包括若干立杆组件以及若干拦截索组件,每一拦截索组件设置于两立杆组件之间,并且,每一拦截索组件分别连接其两侧的立杆组件,每一立杆组件一端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其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若干立杆组件两两等距排列,两立杆组件之间通过一拦截索组件连接,从而形成预设面积的防侧击雷装置。
每一拦截索组件包括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相互平行设置于两相邻立杆组件之间,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立杆组件,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为两等长多股镀锡裸铜线,第一拦截索设置于两立杆组件之间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侧,第二拦截索设置于两立杆组件之间靠近预设安装面的一侧。
每一立杆组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以及底座,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以及底座依序首尾连接,底座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底座的一侧表面与预设安装面连接,其另一侧表面连接第二立杆的一端,第二立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立杆的一端连接,第一立杆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拦截索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第一立杆,每一第二拦截索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第二立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立杆具有第一固定锁扣组件,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设置于对应第一立杆顶部的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拦截索的一端与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连接,该第一拦截索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第一立杆紧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立杆具有第二固定锁扣组件,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设置于对应第二立杆底部的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拦截索的一端与一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连接,该第二拦截索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第二立杆紧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防侧击雷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拉绳,若干固定拉绳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立杆,若干固定拉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挂绳孔,两固定拉绳的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两固定拉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挂绳孔连接对应的第一固定锁扣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立杆组件还包括针尖,若干针尖的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一立杆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端对应连接,若干针尖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防侧击雷装置还包括若干地钉,每一底座以及每一固定拉绳通过若干地钉与预设安装面安装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若干立杆组件两两间隔5m架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拦截索以及每一第二拦截索均采用50mm2规格的多股镀锡裸铜线,并分别紧密连接于两相邻立杆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立杆以及每一第二立杆采用直径为60mm、壁厚大于1.5mm的不锈钢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拦截索平行于预设安装面,并距离预设安装面2m设置;第二拦截索平行于预设安装面,并距离预设安装面0.7m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针尖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端与预设安装面的距离设置为2.3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地钉长度为30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防侧击雷装置通过若干立杆组件两两等距设置,并通过若干第一拦截索以及若干第二拦截索将相邻的两立杆组件连接形成防雷屏障,从而对侧击雷以及滚地雷进行拦截。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侧击雷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以及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侧击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M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侧击雷装置,该防侧击雷装置包括若干立杆组件1以及若干拦截索组件2。其中,每一拦截索组件2设置于两立杆组件1之间,并且,每一拦截索组件2分别连接其两侧的立杆组件1。具体的,每一立杆组件1一端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其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若干立杆组件1两两等距排列,两立杆组件1之间通过一拦截索组件2连接,从而形成预设面积的防侧击雷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若干拦截索组件2通过与之相连的若干立杆组件1连接预设安装地面,从而形成防护侧击雷以及滚地雷的防护屏障,防侧击雷装置的防护区域遭受侧击雷或滚地雷打击时,若干拦截索组件2能够将雷击拦截,并通过若干立杆组件1将雷击传导至地面。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立杆组件1两两间隔5m架设。
进一步的,每一拦截索组件2包括第一拦截索21以及第二拦截索22。其中,第一拦截索21以及第二拦截索22相互平行设置于两相邻立杆组件1之间,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立杆组件1。具体的,第一拦截索21以及第二拦截索22为两等长多股镀锡裸铜线,第一拦截索21设置于两立杆组件1之间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侧,第二拦截索22设置于两立杆组件1之间靠近预设安装面的一侧。在实际应用中,已接地的拦截索组件2对雷电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其中若干第一拦截索21以及若干第二拦截索22不仅能够对侧击雷进行拦截,还能够通过若干第一拦截索21以及若干第二拦截索22对滚地雷的吸引作用对滚地雷进行拦截。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拦截索21以及每一第二拦截索22均采用50mm2规格的多股镀锡裸铜线,并分别紧密连接于两相邻立杆组件1之间,以此能够对高压雷击进行有效的传导。
进一步的,每一立杆组件1包括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以及底座13。其中,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以及底座13依序首尾连接,底座13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具体的,底座13的一侧表面与预设安装面连接,其另一侧表面连接第二立杆12的一端,第二立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立杆11的一端连接,第一立杆11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此外,每一第一拦截索21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第一立杆11,每一第二拦截索22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第二立杆12。在实际应用中,击中若干第一拦截索21的雷电经对应的第一立杆11依序通过对应的第二立杆12以及底座13传导至预设安装面,而击中若干第二拦截索22的雷电经过对应的第二立杆12通过底座13传导至预设安装面进而消解。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立杆11以及每一第二立杆12采用直径为60mm、壁厚大于1.5mm的不锈钢管,以此保证每一立杆组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每一第一立杆11具有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设置于对应第一立杆11的侧表面。具体的,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与对应第一立杆11顶部的侧表面连接,每一第一拦截索21的一端与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连接,该第一拦截索2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第一立杆11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每一第二立杆12具有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设置于对应第二立杆12的侧表面。具体的,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与对应第二立杆12底部的侧表面连接,每一第二拦截索22的一端与一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连接,该第二拦截索2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第二立杆12紧密连接。若干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以及若干第二固定锁扣组件121在强化防侧击雷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了若干拦截索组件之间的导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拦截索21平行于预设安装面,并距离预设安装面2m设置;第二拦截索22平行于预设安装面,并距离预设安装面0.7m设置。依据国标GB50057-2010第4.2.1条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的架空接闪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该防侧击雷装置的网格尺寸为5m*1.3m,小于国标要求的5m*5m或6m*4m的技术要求,该装置可以按照一类防雷标准防护由侧面袭击过来的直击雷。
进一步的,防侧击雷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拉绳3,若干固定拉绳3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立杆11,若干固定拉绳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具体的,每一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挂绳孔1111,两固定拉绳3的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两固定拉绳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挂绳孔1111连接对应的第一固定锁扣组件111,每一第一立杆11与其两侧对应的两固定拉绳3以及预设安装面形成三角结构,从而保证每一第一立杆11相对于预设安装面的安装稳定性,进而使得每一立杆组件1得到稳定安装,以此避免防侧击雷装置在收到外力时造成的倒塌。
进一步的,每一立杆组件1还包括针尖14,若干针尖14的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一立杆11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端对应连接,若干针尖14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针尖14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端与预设安装面的距离设置为2.3m。在实际应用时,若干针尖14结合对应的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以及底座13能够起避雷针的作用,从而有效扩展防侧击雷装置的防雷范围。
进一步的,防侧击雷装置还包括若干地钉4,每一底座13以及每一固定拉绳3通过若干地钉4与预设安装面安装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地钉4长度为300mm,以此有效保证每一立杆组件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防侧击雷装置通过若干立杆组件两两等距设置,并通过若干第一拦截索以及若干第二拦截索将相邻的两立杆组件连接形成防雷屏障,从而对侧击雷以及滚地雷进行拦截。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侧击雷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从而便于安装人员携带、安装以及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立杆组件以及若干拦截索组件,每一所述拦截索组件设置于两所述立杆组件之间,并且,每一所述拦截索组件分别连接其两侧的所述立杆组件,每一所述立杆组件一端连接于预设安装面,其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若干所述立杆组件两两等距排列,两所述立杆组件之间通过一所述拦截索组件连接,从而形成预设面积的所述防侧击雷装置;
每一所述拦截索组件包括第一拦截索以及第二拦截索,所述第一拦截索以及所述第二拦截索相互平行设置于两相邻所述立杆组件之间,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杆组件,所述第一拦截索以及所述第二拦截索均为等长多股镀锡裸铜线,所述第一拦截索设置于两所述立杆组件之间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拦截索设置于两所述立杆组件之间靠近预设安装面的一侧;
每一所述立杆组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以及底座,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以及所述底座依序首尾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预设安装面,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与预设安装面连接,其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拦截索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拦截索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立杆具有第一固定锁扣组件,所述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立杆顶部的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拦截索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拦截索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一固定锁扣组件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所述第一立杆紧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立杆具有第二固定锁扣组件,所述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二立杆底部的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拦截索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拦截索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二固定锁扣组件连接,从而将对应的两所述第二立杆紧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击雷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拉绳,若干所述固定拉绳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杆,若干所述固定拉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固定锁扣组件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挂绳孔,两所述固定拉绳的一端分别连接预设安装面,两所述固定拉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挂绳孔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锁扣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击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立杆组件还包括针尖,若干所述针尖的一端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一立杆远离预设安装面的一端对应连接,若干所述针尖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预设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CN202122746203.3U 2021-11-10 2021-11-10 防侧击雷装置 Active CN216564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203.3U CN216564000U (zh) 2021-11-10 2021-11-10 防侧击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203.3U CN216564000U (zh) 2021-11-10 2021-11-10 防侧击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000U true CN21656400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6203.3U Active CN216564000U (zh) 2021-11-10 2021-11-10 防侧击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1655B (zh) 雷闪防护装置:湿/干场敏感避雷针
US5073678A (en) Spline ball terminal (SBT)
CN203085969U (zh) 一种防侧击损伤避雷针
CN216564000U (zh) 防侧击雷装置
CN204966968U (zh) 军用空管雷达阵地专用多功能复合避雷针
CN116111458A (zh) 防侧击雷装置
CN106972473A (zh) 一种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防雷方法
CN210577021U (zh) 一种阵地级雷电探测防护综合系统
CN2052121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避雷针
CN10539093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避雷针
CN218569498U (zh) 一种侧击雷避雷装置
CN20586364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电力线路设施避雷针
CN201550030U (zh) 高压铁塔地线支架专用防鸟刺
CN205319318U (zh) 一种采用整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CN203871659U (zh) 避雷器
CN211790687U (zh) 一种具有稳定接闪效果的避雷器底座
KR101085173B1 (ko) 피뢰도선 지지구
CN207967596U (zh) 等效离子阻雷单元、阻雷漏电压检测装置及综合防雷系统
CN205828880U (zh) 高层建筑防雷结构
CN105134511A (zh) 一种风能叶片的防雷装置
CN217545233U (zh) 一种适应于加油站加气站的双流向防雷装置
CN211530394U (zh) 一种可安装在侧墙上的防坠落避雷装置
CN213093392U (zh) 一种输电线路的防盗接地装置
CN210430418U (zh)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CN212957918U (zh) 一种方便维修线缆的锥形电线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