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0418U -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0418U
CN210430418U CN201921683693.3U CN201921683693U CN210430418U CN 210430418 U CN210430418 U CN 210430418U CN 201921683693 U CN201921683693 U CN 201921683693U CN 210430418 U CN210430418 U CN 21043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building
protection system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36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36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0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屏蔽网、两个避雷塔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所述的屏蔽网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连接;避雷塔的底端与所述的屏蔽网固定连接,避雷塔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避雷塔关于屏蔽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避雷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端设有针尖,塔体的上半部设有分流部;接地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件串联的接地件,接地件包括杆状的柱体,柱体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且柱体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辐射盘。所述的防雷系统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可降低避雷针高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在满足避雷需求时,避雷针的高度过高,容易吸引雷电损坏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屋顶上都会安装避雷针,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会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避雷针的顶端会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为了达到避雷范围和效果,避雷针一般都比较高,但是,较高的避雷针具有特强的引雷作用,吸引雷电直击避雷针,避雷针接闪后,强大的雷电流被防雷接地装置迅速导入地中,其在通信线、电源线上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容易造成建筑物内通信设备的损坏。
所以,现有的建筑物上的避雷针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满足避雷需求时,避雷针的高度过高,容易吸引雷电损坏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在满足避雷需求时,避雷针的高度过高,容易吸引雷电损坏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屏蔽网、两个避雷塔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所述的屏蔽网铺设在所述的建筑大楼的屋顶上,且所述的屏蔽网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连接;所述的避雷塔的底端与所述的屏蔽网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雷塔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所述的避雷塔关于所述屏蔽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的避雷塔包括塔体,所述的塔体的顶端设有针尖,所述塔体的上半部设有分流部,所述的分流部包括底环和顶环,所述的底环固定套设在所述的塔体上,所述的顶环位于所述的底环之上,且所述的顶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底环的直径;所述的底环上设有支撑所述顶环的撑杆,所述的撑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环上,所述的撑杆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顶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顶环的上表面上设有分流针,所述的分流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顶环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分流针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且所述的分流针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分流针的底端之外;
所述的接地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件串联的接地件,所述的接地件包括杆状的柱体,所述的柱体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且所述柱体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辐射盘,所述的辐射盘固定套设在所述的柱体上,所述的辐射盘呈圆形,且所述的辐射盘与所述的柱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流针在所述的顶环上等角度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呈矩形,所述的屏蔽网的网格呈正方形,且所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由直径为12mm的圆钢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地装置的埋深为3.5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0.4Ω。
进一步的,所述大楼内的通信线和电源线均为屏蔽电缆,且所述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与所述的接地装置通过接地引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体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孔,螺栓贯穿所述的安装孔并将所述的避雷塔拧紧在所述的屏蔽网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塔体上之间设有四个三角形的加强筋,且四个所述的加强筋沿塔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所述的避雷针10遭遇雷击后,需经所述的屏蔽网20后入地,所述的屏蔽网20具有减弱雷电强度的作用,从而提高避雷针10的避雷效果;同时,两个避雷针10在所述的屏蔽网20上对称设置,在避雷保护范围相同的前提下,能减少单根避雷针10的高度。
2、本申请实施所述的分流部能对针尖12的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避雷塔10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避雷针10的防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能进一步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
3、本申请实施所述的接地装置的辐射盘32具有增加接地件30与土壤接触面积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层地址构造中每层土壤电阻率不相同的有利条件散流,大大缩小整个接地装置的铺设面积,能更有效的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避雷针的避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
综上,本实施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通过设置所述的屏蔽网20、两个所述的避雷塔10和所述的接地装置,在保证相同的避雷效果的同时,可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从而避免避雷针因高度较高引雷损坏建筑物内的通讯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在满足避雷需求时,避雷针的高度过高,容易吸引雷电损坏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的屏蔽网和避雷塔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的避雷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的接地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在满足避雷需求时,避雷针的高度过高,容易吸引雷电损坏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通过设置可提高避雷针防雷效果的屏蔽网、接地装置、分流部来降低避雷针的高度,同时设置两根避雷针,以在降低避雷针高度的同时保证防雷范围和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的屏蔽网20和避雷塔1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屏蔽网20、两个避雷塔 10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所述的屏蔽网20铺设在所述的建筑大楼的屋顶上,且所述的屏蔽网20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连接;所述的避雷塔 10的底端与所述的屏蔽网20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雷塔10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所述的避雷塔10关于所述屏蔽网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避雷针10吸引雷电后,需经所述的屏蔽网20后入地,所述的屏蔽网20具有减弱雷电强度的作用,从而提高避雷针10的避雷效果。同时,两个避雷针10在所述的屏蔽网20上对称设置,在单根避雷针 10的高度降低的情况下,能保证具有足够大小的防雷区。
所述的避雷塔10包括塔体11,所述塔体11的顶端设有针尖12,所述塔体11的上半部设有分流部;所述的分流部包括底环16和顶环14,所述的底环16固定套设在所述的塔体11上,所述的顶环14位于所述的底环 16之上,且所述的顶环14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底环16的直径;所述的底环 16上设有支撑所述顶环14的撑杆13,所述的撑杆1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环16上,所述的撑杆13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顶环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顶环14的上表面上设有分流针15,所述的分流针15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顶环14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分流针15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且所述的分流针15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分流针15的底端之外;
具体的,在针尖12遭遇雷击的瞬间,所述的分流部便于对针尖12的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避雷塔10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避雷针的防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能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同时,顶环14和底环16使得分流针15的分流作用较为均匀分布,提高了分流部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的接地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件串联的接地件30,所述的接地件30包括杆状的柱体31,所述的柱体31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且所述柱体31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辐射盘32,所述的辐射盘32固定套设在所述的柱体31上,所述的辐射盘32呈圆形,且所述的辐射盘32与所述的柱体31同轴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辐射盘32和所述的柱体31均为热镀锌扁钢。所述的辐射盘32具有增加接地件30与土壤接触面积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层地址构造中每层土壤电阻率不相同的有利条件散流,大大缩小整个接地装置的铺设面积,能更有效的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避雷针的避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可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
具体的,本实施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在避雷针10遭遇雷击后,需经所述的屏蔽网20后入地,所述的屏蔽网20具有减弱雷电强度的作用,从而提高避雷针10的避雷效果;同时,两个避雷针10在所述的屏蔽网20 上对称设置,在避雷保护范围相同的前提下,能减少单根避雷针10的高度。所述的分流部能对针尖12的冲击电流进行分流,减少避雷塔10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的情况发生,提高避雷针10的防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能进一步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所述接地装置的辐射盘32具有增加接地件30与土壤接触面积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层地址构造中每层土壤电阻率不相同的有利条件散流,大大缩小整个接地装置的铺设面积,能更有效的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避雷针的避雷效果,在避雷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可见,本实施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通过设置所述的屏蔽网20、两个所述的避雷塔10 和所述的接地装置,在保证相同的避雷效果的同时,可降低避雷针10的高度,从而避免避雷针因高度较高引雷损坏建筑物内的通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流针15在所述的顶环14上等角度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20呈矩形,所述的屏蔽网20的网格21呈正方形,且所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20由直径为12mm的圆钢22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地装置的埋深为3.5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0.4Ω。
进一步的,所述大楼内的通信线和电源线均为屏蔽电缆,且所述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相连,以进一步降低建筑大楼内通讯设备被雷击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网20与所述的接地装置通过接地引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体11的底端设有底座17,所述的底座17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孔19,螺栓贯穿所述的安装孔19并将所述的避雷塔10拧紧在所述的屏蔽网20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17与所述的塔体11上之间设有四个三角形的加强筋18,且四个所述的加强筋14沿塔体1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屏蔽网、两个避雷塔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所述的屏蔽网铺设在所述的建筑大楼的屋顶上,且所述的屏蔽网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连接;所述的避雷塔的底端与所述的屏蔽网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雷塔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所述的避雷塔关于所述屏蔽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的避雷塔包括塔体,所述的塔体的顶端设有针尖,所述塔体的上半部设有分流部,所述的分流部包括底环和顶环,所述的底环固定套设在所述的塔体上,所述的顶环位于所述的底环之上,且所述的顶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底环的直径;所述的底环上设有支撑所述顶环的撑杆,所述的撑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环上,所述的撑杆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顶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顶环的上表面上设有分流针,所述的分流针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顶环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分流针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且所述的分流针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分流针的底端之外;
所述的接地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件串联的接地件,所述的接地件包括杆状的柱体,所述的柱体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且所述柱体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辐射盘,所述的辐射盘固定套设在所述的柱体上,所述的辐射盘呈圆形,且所述的辐射盘与所述的柱体同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针在所述的顶环上等角度间距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网呈矩形,所述的屏蔽网的网格呈正方形,且所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网由直径为12mm的圆钢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装置的埋深为3.5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0.4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楼内的通信线和电源线均为屏蔽电缆,且所述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的接地装置导电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网与所述的接地装置通过接地引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四个角上设有安装孔,螺栓贯穿所述的安装孔并将所述的避雷塔拧紧在所述的屏蔽网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塔体上之间设有四个三角形的加强筋,且四个所述的加强筋沿塔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CN201921683693.3U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Active CN21043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3693.3U CN210430418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3693.3U CN210430418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0418U true CN210430418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3693.3U Active CN210430418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0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4629B (zh) 共享铁塔的防雷接地方法
CN210430418U (zh) 一种建筑大楼防雷系统
CN103311811A (zh) 无晕避雷针
CN203406500U (zh) 无晕避雷针
CN210156718U (zh) 一种电力防雷接地装置
CN2052121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避雷针
CN207038925U (zh) 架空输电线路无源等离子拒雷系统
CN20586364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电力线路设施避雷针
CN105186147A (zh) 一种集总式接地装置、电站接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5212178U (zh) 一种球形避雷针
CN210326487U (zh) 一种低压变电运行安全保护装置
CN205212185U (zh) 一种三叉式避雷针装置
CN213636613U (zh) 一种适用于密集布置的光伏电池板的避雷结构
CN203406590U (zh) 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装置
CN203800381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可控放电避雷针
CN203871659U (zh) 避雷器
CN203910988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接地网的笼式结构防腐降阻接地极
CN206061965U (zh) 一种具有防鸟害结构功能的横担防雷套件
RU106806U1 (ru) Безыскровой заземлитель (варианты)
CN205319318U (zh) 一种采用整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CN206401856U (zh) 一种防鸟护板及防鸟横担
CN106877270A (zh) 一种避雷针的基座
CN210404075U (zh) 山地经济实用型35kv线路避雷装置
CN217741281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防雷击结构的农村污染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6673319U (zh) 一种放电式避雷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