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3323U -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3323U
CN216563323U CN202123107428.0U CN202123107428U CN216563323U CN 216563323 U CN216563323 U CN 216563323U CN 202123107428 U CN202123107428 U CN 202123107428U CN 216563323 U CN216563323 U CN 216563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urrent collector
material layer
cell structure
bel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7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74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3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3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3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设有外露的极耳,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向的两内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连接对应的所述极耳,且所述上壳体的凸起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凸起部间隔错开,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穿设有波浪状的隔膜,所述凸起部的表面设有金属层,并在该金属层上涂有活性材料层。本实用新型的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集流体,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减轻质量,通过隔膜两侧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面的凸起部,使得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间距缩小,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的距离较短,从而实现电芯内部锂离子充分电解,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具有多种优势,如能量比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且绿色环保,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故锂电池深受市场青睐。
现有锂电池内部设有集流体,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为了保证集流体在电池内部的稳定性,二者纯度都要求在98%以上;而集流体的表面性能对电池的品质也有较大影响,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因此,现有锂电池的集流体制造成本高。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设有外露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向的两内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连接对应的所述极耳,且所述上壳体的凸起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凸起部间隔错开,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穿设有波浪状的隔膜,所述凸起部的表面设有金属层,并在该金属层上涂有活性材料层。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均设有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连接所述极耳和所述凸起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表面呈弧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金属层为纯铝,所述下壳体的金属层为纯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金属层为复合铝箔,所述下壳体的金属层为复合铜箔。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铝层;所述复合铜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铜层。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为PP、PE或PET。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凸起部表面的活性材料层为钴酸锂、磷酸铁锂、尖晶石锰酸锂或镍锰酸锂。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凸起部表面的活性材料层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硅、氧化亚硅、锡、四氧化三钴或四氧化三铁。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集流体,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减轻质量,通过隔膜两侧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面的凸起部,使得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间距缩小,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的距离较短,从而实现电芯内部锂离子充分电解,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隔膜和凸起部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极耳;4、凸起部;41、活性材料层;5、隔膜;6、汇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设有外露的极耳3,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向的两内侧面设有凸起部4,凸起部4连接对应的极耳3,即上壳体1的凸起部4与上壳体1的极耳3连接,下壳体2的凸起部4与下壳体2的极耳3连接,且上壳体1的凸起部4与下壳体2的凸起部4间隔错开,即上壳体1的凸起部4对应下壳体2两个凸起部4中间的空隙,当上下壳体2合并后,之间形成一个大体波浪状的间隙,在该间隙中穿设有波浪状的隔膜5。凸起部4的表面设有金属层,并在该金属层上涂有活性材料层41。
隔膜5的材质是不导电的,用于将两侧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分隔开,防止两极直接接触而短路,且隔膜5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多孔膜,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锂电池的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上失去或得到电子,放出电能,电能通过凸起部4传导到对应的极耳3上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集流体,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减轻质量,通过隔膜5两侧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对面的凸起部4,使得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间距缩小,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的距离较短,从而实现电芯内部锂离子充分电解,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部均设有汇流条6,汇流条6连接极耳3和凸起部4,使得放出的电能先传导到汇流条6上,再由汇流条6将电能汇聚到相应的极耳3上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4的表面呈弧面,凸起部4圆弧面设计不仅使得上、下壳体2夹紧隔膜5、有效结合,还能防止隔膜5受损,影响正负极之间的物理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汇流层和内层,汇流条6设于汇流层内,内层上对应凸起部4的位置设有通孔,汇流条6向下凸起透过通孔形成凸起部4。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的极耳3一端连接该处的汇流条6,另一端穿出上壳体1的外层;下壳体2的极耳3一端连接该处的汇流条6,另一端从壳体的边侧依次经过下壳体2、上壳体1、再露出壳体,并与上壳体1的极耳3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的金属层为纯铝,作为电芯的正极部分,下壳体2的金属层为纯铜,作为电芯的负极部分。上壳体1凸起部4表面的活性材料层41为钴酸锂、磷酸铁锂、尖晶石锰酸锂或镍锰酸锂等。下壳体2凸起部4表面的活性材料层41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硅、氧化亚硅、锡、四氧化三钴或四氧化三铁等。
实施例二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向的两内侧面设有凸起部4,且上壳体1的凸起部4与下壳体2的凸起部4间隔错开,凸起部4的表面设有金属层,并在该金属层上涂有活性材料层4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壳体1的金属层为复合铝箔,下壳体2的金属层为复合铜箔。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铝层;复合铜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铜层;高分子材料层为PP(聚丙烯)、PE(聚乙烯)或PET(涤纶树脂)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设有外露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向的两内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连接对应的所述极耳,且所述上壳体的凸起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凸起部间隔错开,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穿设有波浪状的隔膜,所述凸起部的表面设有金属层,并在该金属层上涂有活性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均设有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连接所述极耳和所述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表面呈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金属层为纯铝,所述下壳体的金属层为纯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金属层为复合铝箔,所述下壳体的金属层为复合铜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铝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铝层;所述复合铜箔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镀于该高分子材料层上的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为PP、PE或PE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凸起部表面的活性材料层为钴酸锂、磷酸铁锂、尖晶石锰酸锂或镍锰酸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凸起部表面的活性材料层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硅、氧化亚硅、锡、四氧化三钴或四氧化三铁。
CN202123107428.0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Active CN216563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428.0U CN216563323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428.0U CN216563323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3323U true CN21656332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7428.0U Active CN216563323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3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5942B (zh) 一种卷绕式负极片以及设有该负极片的电芯及锂浆料电池
JP5762537B2 (ja) 双極電極を有する角形単電池を有する組電池
CN210224213U (zh) 具有一体化绝缘极耳的卷绕型纽扣电池
US20130244085A1 (en) Battery with non-porous alkali metal ion conductive honeycomb structure separator
CN216120663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电芯及二次电池
CN108321391B (zh) 一种石墨烯基全固体金属锂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JP2006339054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16563323U (zh) 一种无集流体的电芯结构
CN115172661B (zh) 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3660476U (zh) 一种快速充电的聚合物锂电池
CN216389529U (zh) 一种新型电芯结构
CN112436106B (zh) 金属正极和基于金属正极的电池
CN210379255U (zh) 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
CN104934563A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
CN107946603B (zh) 一种双活性材料电池阳极室
CN112038686A (zh) 一种具有电势差双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CN213401448U (zh) 一种自动保护的锂电池
CN219180545U (zh) 正极极片、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552144B (zh) 一种负极,二次电池,以及负极的制备方法
CN215220847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的负极结构
CN211829022U (zh) 一种纽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19393476U (zh) 一种锂电池
CN218939762U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9086204U (zh) 圆柱电池
CN214411296U (zh) 一种新型扣式锂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