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8404U -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8404U
CN216558404U CN202122722591.1U CN202122722591U CN216558404U CN 216558404 U CN216558404 U CN 216558404U CN 202122722591 U CN202122722591 U CN 202122722591U CN 216558404 U CN216558404 U CN 216558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ly connected
exhaust
mine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25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霄
孙沙沙
孙超
薛祯祯
张山
张晓杰
徐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ngneng New Kinet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25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8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8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8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包括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环,所述排风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环卡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蓄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该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排风管、过渡管、蓄液箱、水泵、连接管、地源热泵、圆弧槽、进液管、流通管和喷雾头,从而达到对矿井内的排风管进行余热提取利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送风加热需要消耗热量,前几年,矿井送风主要采用传统的燃煤锅炉加热。近几年来,煤炭燃烧受到限制,采用燃煤锅炉加热矿井送风的方式不再推广适用。也有采用空气源热泵、天然气、电锅炉等用于加热矿井通风,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空气源热泵存在固有性能缺陷,室外温度越低,用热负荷越大,空气源热泵的效率越低;我国天然气资源不足,输配管网建设成本高;电锅炉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加热空气的成本较高。
在煤矿系统的生产过程中,要求矿井送风在2°C以上,而矿井排风口排出的空气温度大约15°C,可见矿井排风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这些热量如不加以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包括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环,所述排风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环卡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蓄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泵。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的内底壁开设有圆弧槽,且圆弧槽的内底壁与蓄液箱内顶壁之间开设用于液体流通的圆孔,所述过渡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头。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的内顶壁开设有与流通管相适配的槽,所述流通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流通管通过固定板与过渡管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环卡接有排风管,且过渡管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环相适配的圆环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为圆型,且排风管的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相适配的圆环槽,所述半圆环与排风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矿井内部的地面开设有用于保护地源热泵相适配的槽,且地源热泵的出液端与地面的地热管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排风管、半圆孔、过滤网、连接板和半圆环,便于使半圆环通过连接板带动过滤网与排风管分离或固定,通过过滤网对排风管道内部气流进行过滤,从而达到矿井内部排风管便于过滤气流并具有更换清洗的效果。
2.该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排风管、过渡管、蓄液箱、水泵、连接管、地源热泵、圆弧槽、进液管、流通管和喷雾头,便于通过进液管、流通管和喷雾头对经过过渡管内部的热气流进行降温,小水滴带走气流中的热量并滴落在过渡管内底壁的圆弧槽中,通过圆弧槽内底壁的圆孔流进蓄液箱中,启动蓄液箱中水泵,使蓄液箱中热水通过水泵和连接管进入到地源热泵中,通过地源热泵对底面上地热管进行换热,由于地源热泵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从而达到对矿井内的排风管进行余热提取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过滤网侧视示意图。
图中:1排风管、2半圆孔、3过滤网、4连接板、5半圆环、6连接环、7过渡管、8蓄液箱、9托板、10水泵、11连接管、12地源热泵、13圆弧槽、14进液管、15流通管、16喷雾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包括排风管1,排风管1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孔2,半圆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3,过滤网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环5,过滤网3的形状为圆型,且排风管1的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3相适配的圆环槽,半圆环5与排风管1的直径相同,半圆环5的两侧通过卡环与排风管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排风管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6,排风管1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环6卡接有过渡管7,且连接环6和内壁设置有橡胶环,过渡管7的两端通过连接环6卡接有排风管1,且过渡管7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环6相适配的圆环槽,过渡管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8,蓄液箱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9,蓄液箱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泵12,且矿井内部的地面开设有用于保护地源热泵12相适配的槽,且地源热泵12的出液端与地面的地热管连接。
过渡管7的内底壁开设有圆弧槽13,且圆弧槽13的内底壁与蓄液箱8内顶壁之间开设用于液体流通的圆孔,过渡管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4,进液管14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流通管15,过渡管7的内顶壁开设有与流通管15相适配的槽,流通管1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流通管15通过固定板与过渡管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流通管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头16。
工作原理:在使用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时,通过进液管14往流通管15内部注入液体,流通管15内部的液体通过喷雾头16对经过过渡管7内部的热气流进行降温,小水滴带走气流中的热量并滴落在过渡管7内底壁的圆弧槽13中,通过圆弧槽13内底壁的圆孔流进蓄液箱8中,启动蓄液箱8中水泵10,使蓄液箱8中热水通过水泵10和连接管11进入到地源热泵12中,通过地源热泵12对底面上地热管进行换热使用,从而达到对矿井内的排风管进行余热提取利用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包括排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1)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孔(2),所述半圆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环(5),所述排风管(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6),所述排风管(1)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环(6)卡接有过渡管(7),所述过渡管(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8),所述蓄液箱(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9),所述蓄液箱(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7)的内底壁开设有圆弧槽(13),且圆弧槽(13)的内底壁与蓄液箱(8)内顶壁之间开设用于液体流通的圆孔,所述过渡管(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4),所述进液管(14)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流通管(15),所述流通管(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头(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7)的内顶壁开设有与流通管(15)相适配的槽,所述流通管(1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流通管(15)通过固定板与过渡管(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7)的两端通过连接环(6)卡接有排风管(1),且过渡管(7)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环(6)相适配的圆环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的形状为圆型,且排风管(1)的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3)相适配的圆环槽,所述半圆环(5)与排风管(1)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矿井内部的地面开设有用于保护地源热泵(12)相适配的槽,且地源热泵(12)的出液端与地面的地热管连接。
CN202122722591.1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Active CN216558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2591.1U CN216558404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2591.1U CN216558404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8404U true CN21655840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2591.1U Active CN216558404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8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7100Y (zh) 一种污水换热装置
CN20490221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炉
CN216558404U (zh) 一种矿井排风余热提取利用装置
CN203478638U (zh) 一种储水式集热模块
CN205243745U (zh) 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5332865B (zh) 塔式太阳能与燃煤锅炉光热联产系统
CN103727682B (zh) 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106642737B (zh) 一种净水过滤一体型光伏热水器
CN202971062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装置
CN206256033U (zh) 一种利用新能源加热再生的天然气脱水装置
CN202119280U (zh) 凝汽器、供热系统及凝结水加热系统
CN111262472B (zh) 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CN107462085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7296188U (zh) 一种建筑用太阳能瓦
CN206370816U (zh) 一种聚光光伏热电站
CN205909543U (zh) 太阳能供热和供蒸汽系统
CN216131943U (zh) 基于热源融合喷淋换热的水煤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8120200U (zh) 一种节能器
CN203203000U (zh) 改进型模块式余热蒸汽发生器
CN218001553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4891303U (zh) 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CN204346216U (zh) 一种用于乏汽的热能水回收装置
CN115875725B (zh) 一种多能互补零碳供热系统
CN213630570U (zh)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CN204569916U (zh) 用于多相流沼气池的太阳能增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