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795U -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57795U CN216557795U CN202121054120.1U CN202121054120U CN216557795U CN 216557795 U CN216557795 U CN 216557795U CN 202121054120 U CN202121054120 U CN 202121054120U CN 216557795 U CN216557795 U CN 2165577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gas
- housing
- pipe
- liquid sepa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91 vacuum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进入管、出气管和换热器,其中,壳体设有空腔;进入管设置于壳体;出气管设置于壳体;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分绕设或全部绕设在出气管的管路上,换热器可接入外部流体。通过在其内部增加换热器,可以将流经的液体冷媒热量和壳体内的气体冷媒进行换热,提高压缩机回气效率,有效提高冷媒换热系统的能效。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已经成为人们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家庭、商场、车辆以及工作场所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汽液分离器在空调回气的过程中,起到汽液分离的作用,也是为了防止压缩机吸入过多的液体而造成液击,导致机器损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使用的汽液分离器无法有效利用循环后的液体冷媒剩余的热量和气体冷媒剩余的冷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以提高液体冷媒剩余的热量和气体冷媒剩余的冷量的回收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一个或多个进入管、出气管和换热器,其中,壳体设有空腔;进入管设置于壳体;出气管设置于壳体;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分绕设或全部绕设在出气管的管路上,换热器可接入外部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管路为外管壁光滑、内管壁纹理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入管为多个时,多个进入管并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管包括:管体,流入口在壳体外部,流出口伸入壳体的内部;单向阀,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管路部分,限定流体流入壳体内,管体流出口端的管路段为弯管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包括:U形管,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伸入壳体的内部,出气口在壳体外部,U形管中部的过渡段邻近壳体的底部,进气口的水平高度高于进入管的流出口的水平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安装板,设置于壳体的中部;出气管和/或换热器设置于安装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与出气管连接,且换热器设置在安装板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或固定连接在下壳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其内部增加换热器,可以将流经的液体冷媒热量和壳体内的气体冷媒进行换热,提高压缩机回气效率,有效提高冷媒换热系统的能效。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设有两个进入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设有一个进入管在热泵空调系统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设有两个进入管在热泵空调系统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压缩机;20:第二四通阀;21:第五端口;22:第六端口;23:第七端口;24:第八端口;30:第一四通阀;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33:第三端口;34:第四端口;40:第一换热器;41:第一管路;42:第一单向阀;43:冷水进水口;44:热水出水口;50:壳体;501:上壳体;502:下壳体;51:第四换热器;52:进入管;521:管体;522:单向阀;53:出气管;531:U型管;532:回油口;54;安装板;60:第二换热器;61:第二管路;62:第二单向阀;63:第一电磁阀;64:第一电子膨胀阀;65:空调水进水口;66:空调水出水口;70:储液罐;80:第三换热器;81:第三管路;82:第三单向阀;83:第二电磁阀;84:第二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应用于空调设备领域中,包括壳体50、进入管52、出气管53和第四换热器51。其中,壳体50设有空腔,用于气体和液体分离,进入管52为一个或多个,设置于壳体50,用于气液混合体进入到空腔内;出气管53,设置于壳体50,用于气体流出空腔;第四换热器51设置于壳体50内,部分绕设或全部绕设在出气管53的管路上,第四换热器51可接入外部流体,用于液体冷媒剩余的热量和气体冷媒剩余的冷量的回收利用。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能对工作循环后的余冷和余热进行有效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一般安装在压缩机的回气管路上,实现除去回气中的部分液体,以减轻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在实际工作中,气液分离器的进入管52将气液混合的流体流入到空腔内,此时第四换热器51内的管路有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第四换热器51内的冷媒将热量传递至空腔内,加热空腔内的液体,进而加快液体变成气体的速度,提高了压缩机内的回气,可以将流经的液体冷媒热量和壳体50内的气体冷媒进行换热,提高压缩机回气效率。
第四换热器51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可选地,进液口穿过壳体50的侧壁,用于接入外部流体的出液端,出液口穿过壳体50的侧壁,用于将换热后的外部流体排出与外部的进液端连通,连接的端口出不会出现漏液等情况。
可选地,进液口与壳体50的侧壁连通,外部流体的出液端直接与进液口连通,出液口与壳体50的侧壁连通,换热后的外部流体排出直接与外部的进液端连通,使用时更加方便,并且壳体50的外部平整易于存放。
当部分绕设在出气管53的管路上时,第四换热器51可接入外部流体,此时的流体是高温高压的液体,第四换热器51是绕设在出气管53下部,第四换热器51同时与壳体50内的介质进行换热的同时,也会加热出气管53内流入的气体,若出气管53出口端以下某个位置中,回气的气体内掺杂液体时,可以进一步的将液体气化,完成对第四换热器51内的热量回收和壳体50内的冷量回收。
当全部绕设在出气管53的管路上时,第四换热器51可接入外部流体,此时的流体是高温高压的液体,第四换热器51是将出气管53出口端以下的全部管路进行包裹,无论哪个位置气体,若气体内掺杂液体时,均可以进一步的将液体气化,完成对第四换热器51内的热量回收和壳体50内的冷量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换热器51为盘管式换热器,管路为外管壁光滑、内管壁纹理的结构。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是盘管式换热器,这里,由于壳体50内部进入的是气液混合体,一些液体可能会凝聚成水珠附着在第四换热器51的管壁上,外管壁是光滑的结构,可以将液体从管壁上滑落至壳体50的底部,减少一部分气体中混有液体,快速的分离;内管壁纹理的结构,冷媒经过时,为了将冷媒的热量传递至壳体50,设置的纹理结构可以减缓冷媒的流速,进而增加换热时间,可以进一步的回收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入管52为多个时,多个进入管52并列设置。可以在有多个换热器使用时,对每个换热器都进行回收。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进入管52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气液分离,可选地,结合图3所示,进入管5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进入管52并列设置,在一个压缩机同时供应两个换热器进行工作时,若只有一个制冷的换热器或制热的换热器进行回气,此时,压缩机回气效率较慢,严重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导致压缩机工作效率低,当两个进入管52同时进行回气时,可以保证压缩机回气充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管52包括管体521和第四单向阀522,管体521设置有流入口和流出口,流入口在壳体50外部,流出口伸入壳体50的内部,第四单向阀522设置在壳体50外部的管路部分,限定流体流入壳体50内,管体521流出口端的管路段为弯管形结构。保证介质流入壳体50内,防止进入管52产生逆流的现象。
可选地,进入管52的管体521在壳体50外侧为进入口,此进入口可以流入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体,管体521在壳体50外侧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第四单向阀522,与进入口连接的管路在不使用时,不会出现倒流的情况。
可选地,若进入管52中流入的液体较多时,采用直管式的结构,会直接将液体流至壳体50的底部,由于进入管52的位置一直不会变动,长时间的使用,可能导致底部出现漏液的情况,因此,将管体521流出口端的管路段设计为弯管形结构,减少液体对壳体50底部的冲击,增加气液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若进入管52中流入的液体较多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采用此结构,也会较少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53包括:U形管531,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伸入壳体50的内部,出气口在壳体50外部,U形管531中部的过渡段邻近壳体50的底部,进气口的水平高度高于进入管52的流出口的水平高度。避免出气管53内的气体混有液体,同时也不会发生进气口的介质直接流入出气管53内。
出气管53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气体在进入压缩机的过程中,增加气体在出气管53的流动时间,可以与第四换热器51进行换热。
可选地,U形管531,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回收壳体50内分离后的气体,出气口在壳体50的外部,与压缩机连接。
U形管531弯折部分的过渡段是靠近壳体50的底部,在过渡段上设置有回油孔532,回油孔处设置有60目的过滤网,过滤网铆接固定在回油孔532上,因此,回油的同时不带入其他冷媒介质。
可选地,U形管531的进气口的水平高度高于进入管52的流出口的水平高度,在进入管52中的气液混合的液体,由于气体会在壳体50的上部,这样可以使气体可以进入到U形管531,有效的较少液体的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0包括:上壳体501和下壳体502,下壳体502与上壳体501相互扣合形成壳体50。方便壳体50内的部件安装和检修。
壳体50若是一体化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某个位置漏液或内部的管路漏液,只能重新换一个新的气液分离器,采用上述分体式的结构,可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其中,加工壳体50时,若壳体50需要焊接的情况下,需要焊接牢固,不允许有毛刺、锐边和变形等缺陷,并且漆面无明显划伤;壳体50内外部应保证不存在锈迹、焊剂和粉尘,保证进入的介质不存在杂质,影响换热效率,也避免粉尘进入到压缩机中,导致压缩机损坏。
在使用前,需要用真空干燥,并检测内部残留异物的情况,内部残留异物小于15mg/m,含水量小于90mg/m,并充入0.05MPa氮气。
在该气液分离器使用安全的情况下,需对壳体50进行测试,保证壳体50内的基本耐压压力值为4.9MPa、气密压力值为3.0MPa和10Mpa,并且1分钟无破裂和泄漏。
可选地,采用上壳体501扣合在下壳体502上,上壳体501的连接边缘处形成向外延伸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尺寸大于下壳体502连接端的尺寸,上壳体501和下壳体502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其中,壳体50为圆柱形结构或长方体结构均可,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下壳体502连接边缘处是向外延伸出安装口,与上述结构设置相反的结构。
可选地,也可以在上壳体501和下壳体502连接处设置连接锁扣,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安装板54设置于壳体50的中部;出气管53和/或第四换热器51设置于安装板54。可以将壳体50进行分层,也可以固定壳体50内的其他部件。出气管53和第四换热器51都是在壳体50的内部,若该气液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大的震动,会影响内部流体的流通,使出气管53和第四换热器51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内部的换热,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内部的换热,设置了安装板54。
可选地,当安装板54设置于壳体50的中部,出气管53和第四换热器51均与安装板54进行固定连接,此时,即使气液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大的震动,第四换热器51也可以对出气管的某段进行部分换热,不会使出气管53的气体中掺杂液体,回流至压缩机中,造成压缩机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54与出气管53连接,且第四换热器51设置在安装板54下方。可以与出气管53的过渡段进行换热。第四换热器51的设置位置是影响出气管53中是否存在水蒸气的因素之一,可选地,第四换热器51在安装板54的下方,可以与回油孔532进入的液体换热和流经回油孔532的气体换热,可有效减少出气管53中的气体和油中掺杂有其他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54固定连接在上壳体501或固定连接在下壳体502。便于维修内部的部件。
在采用上壳体501扣合在下壳体502安装的方式,由于安装板54将出气管53和/或第四换热器51固定,此时安装板54不同的固定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拆装方式。
可选地,若安装板54固定连接在上壳体501上,此时出气管53固定在安装板54上,第四换热器51并未固定在安装板54上,在气液分离器出现故障,且无法判断时,可以将上壳体501拿开后,便于检查第四换热器51是否损坏。
可选地,若安装板54固定连接在上壳体501上,此时出气管53和第四换热器51均固定在安装板54上,在气液分离器出现故障,且无法判断时,可以将上壳体501拿开后,可以直接检查下壳体502的底部是否混入其他杂质。
结合图4至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本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0、第一四通阀30、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器60、储液罐70和第三换热器80。
可选地,进入管52为一个,此时与第一四通阀30的第三端口33连通,压缩机10的高压出口连接有第一四通阀30的第一端口31,第二换热器60设置有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接口,第二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一四通阀30的第二端口32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与储液罐70连通,此时,第二换热器60用于制热,储液罐70的出液口连接有第四换热器51,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10的低压入口连接,第四换热器51的出液口与第三换热器80连通,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一四通阀30的第四端口34连接,致使冷媒流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换热,完成对管路内的余热回收,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10的低压入口连接,用于压缩机10回气,储液罐70存储冷媒,以避免换热器内冷媒不足,导致其他换热器损坏。
其中,压缩机1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是直流变频压缩机,例如,螺杆式压缩机、双转子变频压缩机、直流变频压缩机或无刷变频的压缩机等,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用。
第二换热器6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是板式换热器,外部连接有空调水进水管路和空调水出水管路。
储液罐70为冷媒存储器、平衡罐、闪蒸器等类似装置,储液罐70用于防止多个换热器中的一个存液导致故障,并当存液的换热器不用时,导致正运行的其他换热器冷媒不足。
第一四通阀30设置有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其中,断电时,第一端口31与第四端口34连通,第二端口32和第三端口33连通;通电时,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连通,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连通。
当需要制热时,第三换热器80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60用于制热,此时,压缩机10的高压出口将冷媒流通到第一四通阀30的第一端口31,第一四通阀30通电,第二端口32打开,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第二接口,此时,进行制热,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通过第二管路61流入到储液罐70中,从储液罐70的出液口流出至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进行换热回收,直接流入至第三换热器80进行换热,从第三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入,再从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出第一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34,第一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33打开,流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换热,用剩余的冷量将流经的液体降温,换热结束后,进入压缩机10压缩后排出。
当需要制冷时,第三换热器80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60用于制冷,此时,压缩机10的高压出口将冷媒流通到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进行换热,通过第三管路81流入到储液罐70中,从储液罐70的出液口流出至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进行换热回收,直接流入至第二换热器60进行换热,从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入,再从第二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出第一四通阀30的第二端口32,实现空调制冷,第一四通阀30的第三端口33打开,流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换热,用剩余的冷量将流经的液体降温,换热结束后,进入压缩机10压缩后排出。
可选地,进入管52为两个,此时,本系统还包括第二四通阀20和第一换热器40。第二四通阀20设置于压缩机10与第一四通阀30之间,第五端口21与压缩机10的高压出口连接,第六端口22与第一端口31连接,第七端口23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进入口连接,第三换热器80设置有第三换热器第一接口和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第三换热器第一接口连接在第四换热器51的出液口与第二换热器60连接的管路上,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二四通阀20的第八端口24连接。其中,第二四通阀20与上述中的第一四通阀30结构相同,是可以替换使用,并不影响使用效果。通过第二四通阀20和第一四通阀30组合使用,可以任意切换不同的换热器,已实现不同的功能。
当需要制冷和制热水时,压缩机10的高压出口将冷媒流通到第一四通阀30,第一四通阀30处于断电状态,第四端口34打开,冷媒从第一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入,从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出,完成热水加热,此时,冷媒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流入到储液罐70中,从储液罐70的出液口流出至气液分离器的内部,并且与设置在气液分离器内部的第四换热器51的连通上,将剩余的余热用于加热,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进而加快回气,从第四换热器51流出后,变成中温高压的冷媒液体,直接流入至第二换热器60进行换热,从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入,将空调水的水温降低,实现空调制冷,再从第二换热器第二接口流至第一四通阀30的第二端口32,第一四通阀30的第三端口33流出,流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换热,用剩余的冷量将流经的液体降温,换热结束后,进入压缩机10压缩后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40为套管式换热器,外部连接有冷水进水管路和热水出水管路。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4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是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设置有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两个管口是分别与第一四通阀30和储液罐70连接,外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为冷水进水口43和热水出水口44,是与外界的冷水进水管路和热水出水管路相连接的,内管的流体和外管的流体逆向流动或同向流动均可以达到加热热水的作用,在接入水管完成后,可以将第一换热器40的生活热水加热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与第四换热器51的出液口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节流组件,起到减压节流作用。
可选地,第一节流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一电磁阀63和第一电子膨胀阀64,在制冷或制冷和制热水时,用于控制流入第二换热器60的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41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第二管路61一端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与第一节流组件连接的管路上。用于第一换热器40和第二换热器60的冷媒都可以流入到储液罐70中,保证该系统的冷媒充足。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40流入储液罐70的管路为第一管路41,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与第一节流组件连接的管路上通过三通阀连接有一条第二管路61,第二管路61的末端通过三通阀与第一管路41连接,在第一换热器40或第二换热器60其中一个不使用的情况下,冷媒能够流人储液罐7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42设置于第一管路41,限定流体由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向储液罐70,第二单向阀62设置于第二管路61,限定流体由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向储液罐70,起到保护换热器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单向阀42用于冷媒由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向储液罐70,防止储液罐70的冷媒回流至第一换热器40中。第二单向阀62用于冷媒由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向储液罐70,防止储液罐70的冷媒回流至第二换热器60中,第二管路61与第一管路41连接的位置在第一单向阀42与储液罐70之间,避免第二管路61的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四换热器51出液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组件,在切换不同的模式时,起到节流减压的作用。第三换热器第一接口与第四换热器51的出液口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节流组件,第二节流组件包括串联的第二电磁阀83和第二电子膨胀阀84,在进行单独加热水时或制热时,控制流入第三换热器80的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81一端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二节流组件连接的管路之间。
可选地,储液罐70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设置有3条进液管路,分别为第一管路41、第二管路61和第三管路81,其中,第一管路41为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连接的管路,第一管路41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2,限定冷媒由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向储液罐70;第二管路61为一端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与第一节流组件连接的管路上的管路,第二管路61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2,限定冷媒由第二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向储液罐70;第三管路81为一端与储液罐70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三换热器第二接口与第二节流组件连接的管路之间的管路,三条管路均汇聚至储液罐70,可以保证储液罐70中的冷媒一直处于充足状态,当第一换热器40、第二换热器60和第三第一换热器8的其中一个换热器损坏时,储液罐70中一直存储有备用液体,可以作为冷媒使用,避免出现冷媒不足时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单向阀82,设置于第三管路81,限定流体由第三换热器第一接口流向储液罐70。第三第四换热器51流入储液罐70的管路为第三管路81,且第三管路8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82,用于冷媒由第一换热器第二接口流向储液罐70,防止储液罐70的冷媒回流至第一换热器40中。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50),所述壳体(50)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进入管(52),设置于所述壳体(50);
出气管(53),设置于所述壳体(50);
第四换热器(51),设置于所述壳体(50)内,部分绕设或全部绕设在所述出气管(53)的管路上,所述第四换热器(51)可接入外部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51)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管路为外管壁光滑、内管壁纹理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入管(52)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进入管(52)并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管(52)包括:
管体(521),流入口在所述壳体(50)外部,流出口伸入所述壳体(50)的内部;
第四单向阀(522),设置在所述壳体(50)外部的管路部分,限定流体流入所述壳体(50)内,所述管体(521)流出口端的管路段为弯管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53)包括:
U形管(531),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伸入所述壳体(50)的内部,出气口在所述壳体(50)外部,所述U形管(531)中部的过渡段邻近所述壳体(50)的底部,所述进气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进入管(52)的流出口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包括:
上壳体(501);
下壳体(502),所述下壳体(502)与所述上壳体(501)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壳体(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54),设置于所述壳体(50)的中部;所述出气管(53)和/或第四换热器(51)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4)与所述出气管(53)连接,且所述第四换热器(5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4)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501)或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502)。
10.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54120.1U CN216557795U (zh) | 2021-05-17 | 2021-05-17 |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54120.1U CN216557795U (zh) | 2021-05-17 | 2021-05-17 |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57795U true CN216557795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3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54120.1U Active CN216557795U (zh) | 2021-05-17 | 2021-05-17 |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5779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8535A (zh) * | 2022-05-18 | 2022-08-02 | 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旁通加热气液分离器的空调系统及其加热方法 |
-
2021
- 2021-05-17 CN CN202121054120.1U patent/CN2165577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8535A (zh) * | 2022-05-18 | 2022-08-02 | 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旁通加热气液分离器的空调系统及其加热方法 |
CN114838535B (zh) * | 2022-05-18 | 2023-09-12 | 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旁通加热气液分离器的空调系统及其加热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1045B (zh) | 一种水热回收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EP3001123A1 (en) | Heat reclaim for a multifunction heat pump and a muntifunction air conditioner | |
CN107965853B (zh) | 三管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控制方法 | |
CN102954631A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105352232A (zh) | 过冷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3982943A (zh) | 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15289714B (zh) | 一种带水力模块的蒸发冷凝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6557795U (zh) |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空调系统 | |
CN209386597U (zh) | 一种磁悬浮多联式空调机组 | |
CN102242992A (zh) | 制冷剂汽液分离及储液一体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调系统 | |
CN101498469A (zh) | 变频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 |
EP2198215B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 |
CN215121657U (zh) | 一种水冷热管双模机房空调 | |
CN101382362A (zh) | 窗式空调器卸荷阀管路结构 | |
CN105683685A (zh) | 热泵系统 | |
CN216557763U (zh) | 空气源热泵两联供机组 | |
CN216384419U (zh) | 四管制风冷冷热水机组 | |
CN113237247A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 | |
CN115122867A (zh)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 |
KR20100125817A (ko) | 히트펌프 시스템 | |
CN208567192U (zh) | 一种四管制冷热多功能一体风冷热泵机组 | |
CN101435651B (zh) | 静音节能型冷冻式干燥机 | |
CN101387422A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8915165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9713552U (zh) | 一种防气蚀复合制冷系统及多联机空调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