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593U -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593U
CN216557593U CN202123449618.0U CN202123449618U CN216557593U CN 216557593 U CN216557593 U CN 216557593U CN 202123449618 U CN202123449618 U CN 202123449618U CN 216557593 U CN216557593 U CN 216557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hell
liquid
guid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96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霆
郭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96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风道件包括:主体部,设置有风道壳,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液口;导流结构,设置于主体部,导流结构配置为能将风道壳外壁的液体导向排液口,以使得液体能够从排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上述风道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上述的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的风道壳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液口,风道壳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结构导向排液口,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液口排走,从而实现了冷凝水的有序排放,从而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通常设置有用于形成风腔的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制冷的时候,风道件的内侧流过冷风使其温度比较低,而风道件外侧与室温接近,从而使得风道件的外侧容易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在风道件外侧聚集后容易出现乱流,并从空调室内机上滴落,影响用户体验。为了减少冷凝水的产生,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风道件的外侧包裹隔热材料(例如泡沫板),来减少冷凝水的产生。然而隔热材料占据比较大的空调室内机内部空间,在空调室内机尺寸受限的情况下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件,可以实现冷凝水的有序排放以减少隔热材料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含上述风道件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含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件,包括:主体部,设置有风道壳,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液口;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导流结构配置为能将所述风道壳外壁的液体导向所述排液口,以使得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风道壳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液口,风道壳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结构导向排液口,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液口排走,实现了冷凝水的有序排放,从而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的至少部分外壁配置为能使所述液体沿所述风道壳宽度方向流动的导引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引面的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排液口,所述导流筋包括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朝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朝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朝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方向上的前侧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的至少部分外壁配置为能使所述液体沿所述风道壳宽度方向流动的导引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沿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方向上的前侧,所述导流槽配置为能收集所述导引面所导引的所述液体,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排液口,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一侧的所述排液口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壳另一侧的所述排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面设置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和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分流结构包括第一分流筋和第二分流筋,所述第一分流筋用于将所述液体朝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一侧引导,所述第二分流筋用于将所述液体朝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引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面设置有至少两所述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沿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分流筋设置至少两个并沿所述风道壳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分流筋设置至少两个并沿所述风道壳的宽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面设置有引流筋,所述引流筋沿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的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液口,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风道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外壳部并用于收集所述排液口排出的所述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风道件,风道壳外侧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结构和风道壳两侧的排液口有序地排放,从而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另外,由于可以实现两侧排液,排液效率较高,减少了冷凝水的堆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空调室内机,风道壳外侧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结构和风道壳两侧的排液口有序地排放,从而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另外,由于可以实现两侧排液,排液效率较高,减少了冷凝水的堆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风道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风道件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的风道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
外壳100,冷凝器200,风道件300,接水盘400,风轮500,主体部310,风道壳311,导引面3111,排液口312,连接壳313,导流筋320,第一筋条321,第二筋条322,导流槽330,分流结构340,第一分流筋341,第二分流筋342,引流筋3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具体为天花机,其能安装于天花板,安装的方式例如是吊装、嵌装或贴装等等。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冷凝器200、风道件300以及接水盘400,冷凝器200、风道件300以及接水盘400设置于外壳100。风道件300可以用于与冷凝器200配合形成风腔,风腔中设有风轮500,风轮500用于将外部风流引入风腔内,引入至风腔的风流与冷凝器200热交换后形成冷风并排出空调室内机。接水盘400则用于收集空调室内机所产生的冷凝水。
参照图3,风道件300包括主体部310,主体部310具体为注塑壳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310不限于注塑壳体的结构,例如还可以是钣金件或铸造件。主体部310设置有风道壳311。应当理解的是,风道壳311是主体部310用于围成风腔的部分,风道壳311与进入风腔中的风流产生接触。
参照图3,主体部310还设置有排液口312,排液口312用于排出风道壳311外侧壁面所产生的冷凝水。排液口312一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排液口312分别设置于主体部310的四个靠近角部的位置,其中两个排液口312位于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另外两个排液口312位于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结构中,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为附图所指示的左右方向。可以想象的是,排液口312设置的数量不限于四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大于四个,风道壳311一侧所设置的排液口3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或者仅在风道壳311的一侧设置排液口312。当设置一个的排液口312时,排液口312可以设置于风道壳311的左侧或右侧;当设置两个的排液口312时,风道壳311的两侧可以各设置一个排液口312,或者两个排液口312均设置在风道壳311的一侧;而排液口312设置的数量大于两个时,风道壳311的两侧可以各布置至少一个,其余的排液口3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布置。排液口312具体的形状为方形,可以想象的是,排液口312的形状不限于方形,例如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配置排液口312的形状。具体的,风道壳3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连接壳313,连接壳313可以用于主体部310的对外连接,排液口312具体是设置于连接壳313。
参照图4,风道壳311的外壁主要为三个导引面3111,各个导引面3111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导引面3111上所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引导,使得冷凝水能在导引面3111宽度方向上从一侧流动到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结构中,风道壳311的宽度方向为附图所指示的前后方向。应当理解的是,风道壳311的内壁是与风腔的风流进行接触的壁面,而风道壳311的外壁则是与风道壳311的内壁所对应的、位于风腔外侧的壁面。可以想象的是,导引面3111具体可以是朝斜下方延伸设置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实现引导冷凝水流动的作用;可以想象的是,导引面3111也可以是朝斜下方延伸的弧形面,同样能起到引导冷凝水流动的作用;还可以想象的是,导引面3111还可由上述的倾斜面和弧形面拼接形成。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配置导引面3111的形状结构。另外,可以想象的是,风道壳311的外壁可以局部或全部配置为能导引冷凝水的导引面311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参照图5和图6,其中的一些导引面3111上设置有导流筋320,导流筋320往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即分别向左侧以及右侧延伸。当导引面3111上产生冷凝水后,冷凝水将沿导引面3111流动并被导流筋320所止挡,导流筋320将止挡的冷凝水往左右两侧导引,从而使得冷凝水能流向风道壳311的两侧,并最后通过排液口312排走。采用导流筋320来将冷凝水导向风道壳311的两侧,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导流筋320还能增加壳体的强度。冷凝水在离开导流筋320后可以继续沿主体部310的外壁面流向排液口312,这具体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排液口312的位置以及主体部310的形状来实现,例如可以将排液口312设置于主体部310的位置较低处,例如设置于主体部310上的一些凹入部的底部,冷凝水离开导流筋320后流向凹入部,从而能流动至排液口312处并排出。
参照图5和图6,导流筋320由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组成。第一筋条321朝风道壳311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左侧)延伸,第二筋条322朝风道壳31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右侧)延伸。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均为倾斜设置,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具体倾斜的方式是能使得沿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流动的冷凝水能朝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方向上的前侧流动,即往下游侧流动。如此的结构,倾斜的导流筋320可以加快冷凝水的流动,从而更好地将冷凝水往风道壳311的两侧导引。当然,可以想象的是,导流筋320也可配置为左右直线延伸的筋条,也能将冷凝水引向风道壳311的左右两侧。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是指隆起或凸起的、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筋条321和第二筋条32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等等。
参照图5和图6,导引面3111上设置的导流筋320具体是位于导引面3111的中前部,导引面3111上产生的冷凝水集中流向导流筋320后,被导流筋320导向风道壳311的两侧。应当理解的是,导引面3111的中前部,是指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方向上的中前侧位置,即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的中下游位置。可以想象的是,导流筋320不限于设置于导引面3111的中前部,例如导引面3111的中后部也可设置上述的导流筋320。可以想象的是,可以通过在导引面3111上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流筋320来增强导流的效果。
参照图5和图6以及图7,一导引面3111的前侧设置有导流槽330,导流槽330用于收集导引面3111导引的冷凝水,导流槽330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至风道壳311两侧的排液口312,导流槽330沿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延伸。当冷凝水进入导流槽330后,流向导流槽330的左右两侧,并最后流向对应侧的排液口312。应当理解的是,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方向上的前侧,是指冷凝水流动方向上的前侧位置,即冷凝水流动的下游侧的前侧位置。采用导流槽330来导引冷凝水,导流槽330可以容纳更多的冷凝水,同时汇集冷凝水的效果较好。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导流槽330槽侧壁与导引面3111的前端连接起来,从而导流槽330可以收集导引面3111导引的冷凝水,或者可以将导引面3111的前端设置在导流槽330的槽口上方,当冷凝水离开导引面3111时也能进入导流槽330而被导流槽330所收集。
在导引面3111所设置的导流筋320和导流槽330均为导流结构,导流结构所起到的作用是将风道壳311外侧壁面所产生的冷凝水朝排液口312导引,从而使得冷凝水能通过排液口312排走。上述结构的风道件,通过在风道壳31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排液口312,并通过导流结构将风道壳311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导向排液口312,冷凝水可以通过的排液口312排走,实现了冷凝水的有序排放,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另外,当设置风道壳311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液口312时,由于可以实现两侧排液,排液的效率较高,减少了冷凝水的堆积。在空调室内机中,从排液口312排走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接水盘400进行收集,具体可以将接水盘400设置于排液口312的下侧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导引面3111不限于设置三个,例如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大于三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而导流结构设置的数量可以对应导引面3111的数量进行设置。
可以想象的是,导流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导流筋320和导流槽330的设置,例如导流结构可以是风道壳311的外侧壁面,该外侧壁面的左部往左下方倾斜,而右部往右下方倾斜,从而形成中部高两侧低的结构,风道壳311的外侧壁面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直接被外侧壁面引向风道壳311的两侧。
参照图5和图6,为了更好地将冷凝水往两侧导引,在导引面3111设置了分流结构340,该分流结构340具体包括第一分流筋341以及第二分流筋342。第一分流筋341的作用是将导引面3111上的冷凝水引向左方(即朝风道壳311长度方向的一侧导引),第二分流筋342的作用是将导引面3111上的冷凝水引向右方(即朝风道壳31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导引),从而形成两侧分流。分流结构340具体是位于导流结构的后侧,即导流结构和分流结构340沿冷凝水流动的方向依次排布,分流结构340位于相对上游的位置。通过设置分流结构340,可以将导引面3111上产生的冷凝水分两个方向导向导流结构,起到将冷凝水分流的作用,冷凝水被导引流动的效果较好;同时,导引面3111的冷凝水通过分流结构340可以沿风道壳311长度方向的两侧方向流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将长度方向上的冷凝水汇集聚流。
参照图5和图6,在一导引面3111上,分流结构340设置三组,三组的分流结构340沿风道壳311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排布。在另一导引面3111上,分流结构340则设置两组,同样沿风道壳311长度方向排布。通过在导引面3111上设置多组的的分流结构340,可以在使得风道壳311长度方向上的各处能更好地实现对冷凝水分流以及汇集聚流的作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分流结构340不是必须的设置,对于宽度较小的导引面3111,也可不设置分流结构340,例如是附图5中,位于两个导引面3111之间的该导引面3111并没有设置分流结构340。
参照图5和图6,其中一些的分流结构340中,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对应设置有三至四对,并且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沿风道壳311宽度方向排布,从而分流结构340分布的面积更大,更好地对冷凝水进行引流。可以想象的是,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设置的数量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各自设置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四个以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分流结构340中,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也可以分别至少设置一个。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分流筋341朝向风道壳311的一侧方向延伸,并且为倾斜的设置,倾斜的方向是使得冷凝水能沿筋条往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方向的前侧(下游方向)流动;第二分流筋342往风道壳311的另一侧方向延伸,并且同样为倾斜的设置,且倾斜的方向也是使得冷凝水能沿筋条往导引面3111导引冷凝水方向的前侧(下游方向)流动。上述的结构,当冷凝水沿导引面3111流动时,在遇上上述的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后,可以形成两侧的分流。利用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来实现分流,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也能加强风道壳311的强度。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是指隆起或凸起的、并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可以想象的是,分流结构340中的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也可采用另外的结构而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左右延伸设置的直线筋条,冷凝水遇到该直线筋条后也能往左右两个方向分流,冷凝水在离开直线筋条的两个末端后再流向导流结构。
参照图5和图6,各个分流结构340中,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为对称式的设置。可以想象的是,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也可以是非对称的设置,例如是相互错开的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布置分流结构340中的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的具体分布样式。
参照图5和图6,导引面3111还设置有引流筋350,引流筋350沿导引面3111延伸方向(即导引冷凝水的方向)延伸。引流筋350的设置可以起到强化冷凝水沿导引面3111流动的作用。当然,可以想象的是,引流筋350不是必须的设置,对于前后宽度较小的导引面3111,也可不设置引流筋350,例如是附图中,位于两个导引面3111之间的该导引面3111并没有设置引流筋350。
参照图5和图6,导引面3111所设置的引流筋350有若干种布置形式:在一种形式中,引流筋350成排设置,其排列的方向为风道壳311的长度方向,从而对冷凝水进行较为全面的引导。在另一种形式中,引流筋35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引流冷凝水方向上的末端,从而在冷凝水离开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时,可以通过引流筋350更好地流向导流结构。还有一种的布置形式中,多个的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的另一端(相对于上文所述的末端)连接于引流筋350,从而能更好地将冷凝水引向第一分流筋341和第二分流筋342。可以想象的是,引流筋350的具体布置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配置。
在上述的空调室内机中,风道件300具体可以用于与冷凝器200配合形成风腔。应当理解的是,风道件300是指用于形成风腔的部件,其不仅可以用于与冷凝器200配合形成风腔,风道件300也可与其他部件或其他风道件300配合形成风腔,或者风道件300自身形成有风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具体包括有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由于空调室内机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风道件300,从而实现了冷凝水的有序排放,可以减少对隔热材料的使用,节省内部空间,另外,由于可以实现两侧排液,排液的效率较高,减少了冷凝水的堆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设置有风道壳,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液口;
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导流结构配置为能将所述风道壳外壁的液体导向所述排液口,以使得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的至少部分外壁配置为能使所述液体沿所述风道壳宽度方向流动的导引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引面的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排液口,所述导流筋包括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朝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朝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朝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方向上的前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的至少部分外壁配置为能使所述液体沿所述风道壳宽度方向流动的导引面,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沿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方向上的前侧,所述导流槽配置为能收集所述导引面所导引的所述液体,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排液口,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一侧的所述排液口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壳另一侧的所述排液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设置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和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分流结构包括第一分流筋和第二分流筋,所述第一分流筋用于将所述液体朝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一侧引导,所述第二分流筋用于将所述液体朝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设置有至少两所述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沿所述风道壳的长度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筋设置至少两个并沿所述风道壳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分流筋设置至少两个并沿所述风道壳的宽度方向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设置有引流筋,所述引流筋沿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液体的方向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液口,所述风道壳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液口。
1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部;
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风道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外壳部并用于收集所述排液口排出的所述液体。
12.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23449618.0U 2021-12-31 2021-12-31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6557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618.0U CN2165575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618.0U CN2165575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593U true CN21655759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9618.0U Active CN2165575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77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77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1693U (zh) 换热器
CN216557593U (zh) 风道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130068437A1 (e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CN105546919A (zh) 风道系统及冰箱
CN111088678A (zh) 一种冷凝风道及具有其的烘干机、洗衣机
CN107447471B (zh) 热泵系统的基座和用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热泵系统
CN212720159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0861410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141083A (zh) 风道盖板及冰箱
JP5125344B2 (ja) 熱交換器
WO2022036841A1 (zh) 用于干衣机的风道壳和干衣机
CN108577767B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洗碗机
CN111189282A (zh) 风道组件及冰箱
CN21841026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20080095369A (ko) 증발기
CN21484119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447049U (zh) 一种冰箱风道内的排水结构
CN218544890U (zh) 蒸发器壳体结构、蒸发器总成及空调机
CN211552183U (zh) 风道结构和冰箱
CN110940221B (zh) 折流板、换热器及空调
CN211204439U (zh) 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CN114075772B (zh) 用于干衣机的风道壳和干衣机
CN213019977U (zh) 空调器
CN219551302U (zh) 一种布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