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4840U -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4840U
CN216554840U CN202122384162.8U CN202122384162U CN216554840U CN 216554840 U CN216554840 U CN 216554840U CN 202122384162 U CN202122384162 U CN 202122384162U CN 216554840 U CN216554840 U CN 21655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hole
limiting
ro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41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英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41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4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该定位装置于轴座上设有具不同杆径的轴杆、限位杆及限位体,可供驱动机构的套筒内的容置空间、轴孔组装穿置于轴杆、限位杆及限位体处,在套筒的容置空间并活动组装按压单元,且按压单元底部设有内滑槽供限位体、限位杆活动滑移穿置,则内滑槽至少一侧或一侧以上设有向外贯穿的通孔并穿设有定位件,以供定位件可沿限位体轴向移动、即于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该通孔内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限位杆处,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达到按压驱动机构而与轴座形成锁定或分离的目的。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尤指通过按压方式结合二板材的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系以轴座组装于预设第一板材,再将驱动机构的套筒组装于预设第二板材,并在轴座上组装驱动机构的套筒、按压单元,而通过操作按压单元达到供预设第一、第二板材定位或分离的目的。
背景技术
一般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在来回移动的行程间,都会应用到螺丝或插销等定位机构,来达到定位的效果,例如抽屉、机壳板组等具有伸缩构造的物品,系利用螺杆或插销让滑轨、滑槽在移动至预定位置,暂时形成定位,供使用者于滑轨及滑槽定位、不移动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或者如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工业电脑、工作机台等利用复数装置、机构所组装形成的设备,则会利用螺丝或插销让板件与板件在层叠状态下形成定位,让机构的外壳设置一可活动组装、拆卸的板件,或是让复数装置、机构可方便相对组装或拆卸。
再者,一般的螺丝、插销除了尖端及螺纹会让使用者在无意间碰触产生受伤的情形,且在各装置、机构或板材拆卸时,又需将螺丝或插销整体拆离,在使用上便经常碰到螺丝或插销遗失的问题,且使用者若不具有备用的螺丝、插销,即利用残留的螺丝或插销进行组装,导致组装后的机构、板材形成不稳定组合状态、而容易松动、脱离;也会在众多螺丝或插销拆卸后因放置于同一位置,而无法顺利找到相对应的螺丝或插销进行组装固定的问题;再者,螺丝或插销在拆装时,大部分都需要使用手工具(如起子或扳手等)操作,随着螺丝或插销的型式不同,使用者便需备妥许多手工具,往往就发生组装、拆装作业不顺利的情况,因上述问题及缺失在实际使用上不断的产生,导致板材在利用螺丝或插销作层叠定位上产生了极不方便的缺失。
本案申请人曾于2010年11月9日,以定位装置的结构改良提呈新型专利申请,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99221678号,并领证公告于2011年5月11日的专利公报,中国台湾证书号数第M402972号,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该定位装置系于基座A内部通孔A0一侧凹设有容置槽A1,且利用通孔A0供定位杆组B的定位杆B1穿设,而定位杆B1一侧设有穿置体B11,近穿置体B11的定位杆B1外缘为凸设有止挡环B12,并由止挡环B12往另一侧再延伸设有滑移杆体B13,且滑移杆体B13外缘系沿轴向剖切有二相对的长切边B14,即于滑移杆体B13中段在设有凹环槽B15,另于滑移杆体B13的另一侧面朝内设有内螺孔B16,则于滑移杆体B13外套设有弹性体B2,以供弹性体B2一侧抵持于定位杆B1的止挡环B12,且弹性体B2另一侧抵持于限位体B3侧面,而限位体B3系固设于基座A的容置槽A1内,并在限位体B3内部设有矩形槽状的限位孔B30,限位孔B30内侧具有二相对的收缩侧缘B31,可供定位杆B1的滑移杆体B13二侧长切边B14对位限位体B3的二收缩侧缘B31而活动伸缩位移,另于滑移杆体B13侧面的内螺孔B16,供杆头B4一侧的螺杆B41锁固,以供杆头B4外露在基座A外部,即可利用杆头B4拉引定位杆B1往通孔A0内部收缩,使定位杆B1一侧穿置体B11收缩入通孔A0内,而止挡环B12并推挤弹性体B2往限位体B3压缩,以供滑移杆体B13于限位体B3的限位孔B30内滑移,当凹环槽B15对位限位体B3位置时,即可旋转杆头B4带动定位杆B1旋转,将滑移杆体B13二侧长切边B14转向与限位体B3二侧收缩侧缘B31呈错位式错开,以将滑移杆体B13卡持在限位体B3处;并可再将杆头B4作旋转、带动滑移杆体B13旋转而使二侧长切边B14在转向至对位限位体B3的二收缩侧缘B31,而通过弹性体B2弹性恢复力、可推移定位杆B1往基座A的通孔A0外侧移动,而供定位杆B1一侧穿置体B11再露出基座A外部。
但该前案的限位体B3固设于基座A的容置槽A1内,而不易察觉限位体B3的二侧收缩侧缘B31、滑移杆体B13二侧长切边B14之间呈对位或错位的状态,则在旋转杆头B4连动定位杆B1旋转时,必须依手感辨别滑移杆体B13二侧长切边B14与限位体B3二收缩侧缘B31的对位情况,形成使用时的盲点,不利操作定位装置的作业;且定位杆B1于滑移杆体B13外部套设有弹性体B2,则于抓握杆头B4旋转、并连动定位杆B1的滑移杆体B13于限位体B3的限位孔B30内移动时,受到弹性体B2的阻力影响,容易形成定位杆B1的摇晃、偏摆等不稳定状态,并在旋转杆头B4而供滑移杆体B13的二侧长切边B14与限位体B3二收缩侧缘B31对位时,弹性体B2即会以反弹力将定位杆B1推向基座A的通孔A0外,则使被抓握杆头B4突然跳脱抓握的手指,而造成杆头B4朝基座A处撞击,直接冲撞基座A及限位体B3,长时间更容易造成基座A歪斜、也使定位杆B1无法直接穿出基座A外部不易对位于板材C的定位孔C0,不利于二板材C间的结合卡固,即形成固定装置于实际应用时存在些许的缺失。
是以,如何解决目前定位装置在应用、操作时不便的问题与困扰,且不利于二板材间组装、定位等的麻烦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创设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的新型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座、驱动机构,其中:
该轴座上设有具有不同杆径的轴杆及限位杆,该限位杆相反于该轴杆的一侧设有限位体;及
该驱动机构组装于该轴座上,包括穿设于该轴座的该轴杆、该限位杆上的套筒、活动组装于该套筒内的按压单元,该套筒内部设有收纳该按压单元的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供该轴杆、该限位杆穿置的贯穿轴孔,且该按压单元底部设有供该限位体、该限位杆活动滑移的内滑槽,并在该内滑槽至少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至少一个通孔,在该至少一个通孔内设有沿该限位体轴向移动、即在该至少一个通孔内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该限位杆处的定位件,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
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轴座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的基部,在该基部顶部依序凸设有该轴杆、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
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基部顶部于中央位置凸设有不同杆径的该轴杆、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而该轴杆的杆径大于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的杆径,且该限位体的外径大于该限位杆的杆径,并在该限位体底部设有朝该限位杆斜向延伸的第一导斜面,该限位体相反于该第一导斜面的一侧设有向外呈渐缩延伸的第二导斜面。
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该驱动机构在该套筒的该容置空间组装的该按压单元包括释放键座、按压座、弹性部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该释放键座内部设有供该按压活动穿置的滑动空间、底缘供该第一弹性体抵一侧抵持,并在该滑动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相反于该滑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而该按压座设有穿露出该滑动空间的该透孔处的按压体,该按压体一侧设有位于该滑动空间、该滑移孔内活动滑移的滑动体,该滑动体底面供该第二弹性体一侧抵持,且该按压体、该滑动体相邻位置设有抵持于该透孔内侧的抵持肩部,并在该按压座内部设有供该限位体、该限位杆滑动位移的内滑槽,在该内滑槽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该通孔,各该通孔内分别活动装设有该定位件,各该定位件分别成球形状。
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该释放键座底部外缘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一侧抵持的套接部,该套筒内部该容置空间底面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一肩部,并沿该第一肩部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则该容置槽内缘设有供该第二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二肩部,在该第二肩部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轴孔;该定位件的部分体积分别露出各该通孔外沿着该滑动空间、该引导斜面、该滑移孔处滑动位移而于各该通孔处呈径向位移进出该内滑槽处,并沿着该限位体滑动位移进出该限位杆处形成卡制或脱离。
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的嵌合部,该套筒相反于该嵌合部的一侧设有朝该容置空间凸伸的抵持环缘,并在该释放键座外部设有抵靠于该抵持环缘处形成限位的外肩缘。
一种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套筒及按压单元,其中:
该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套筒,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往一侧贯穿的轴孔;
该按压单元活动组装于该套筒的容置空间内,且在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而该按压单元底部具有向内凹设的内滑槽,并在该内滑槽至少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至少一个通孔,则于该至少一个通孔内设有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的定位件。
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中: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的该容置空间组装的该按压单元包括释放键座、按压座、弹性部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该释放键座内部设有供该按压活动穿置的滑动空间、底缘供该第一弹性体抵一侧抵持,并在该滑动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相反于该滑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而该按压座设有穿露出该滑动空间的该透孔处的按压体,该按压体一侧设有位于该滑动空间、该滑移孔内活动滑移的滑动体,该滑动体底面供该第二弹性体一侧抵持,且该按压体、该滑动体相邻位置设有抵持于该透孔内侧的抵持肩部,则在该内滑槽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该通孔,各该通孔内分别活动装设的各该定位件分别呈球形状。
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中:该释放键座底部外缘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一侧抵持的套接部,该套筒内部该容置空间底面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一肩部,并沿该第一肩部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则该容置槽内缘设有供该第二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二肩部,则于该第二肩部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轴孔;该定位件的部分体积分别露出各该通孔外沿着该滑动空间、该引导斜面、该滑移孔处滑动位移而于各该通孔处呈径向位移进出该内滑槽处,并沿着该限位体滑动位移进出该限位杆处形成卡制或脱离;至于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的嵌合部,该套筒相反于该嵌合部的一侧设有朝该容置空间凸伸的抵持环缘,并在该释放键座外部设有抵靠于该抵持环缘处形成限位的外肩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该定位装置于轴座上设有具不同杆径的轴杆、限位杆及限位体,可供驱动机构的套筒内的容置空间、轴孔组装穿置于轴杆、限位杆及限位体处,在套筒的容置空间并活动组装按压单元,且按压单元底部设有内滑槽供限位体、限位杆活动滑移穿置,则内滑槽至少一侧或一侧以上设有向外贯穿的通孔并穿设有定位件,以供定位件可沿限位体轴向移动、即于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该通孔内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限位杆处,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达到按压驱动机构而与轴座形成锁定或分离的目的,以供预设第一、第二板材可以快速对位锁定或分离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乃在于该轴座底部设有基部可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的第一定位孔,在基部顶部中央位置依序凸设有不同杆径的轴杆、限位杆及限位体,该轴杆的杆径大于限位杆及限位体的杆径,且限位体的外径大于限位杆的杆径,并在限位体底部设有第一导斜面朝限位杆斜向延伸,相对第一导斜面于限位体另一侧设有第二导斜面向外呈渐缩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点乃在于该驱动机构于套筒的容置空间组装的按压单元,包括释放键座、按压座、弹性部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释放键座内部设有滑动空间供按压活动穿置、底缘并可供第一弹性体抵一侧抵持,并在滑动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相对滑动空间于引导斜面另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而按压座的按压体穿露出滑动空间的透孔处,按压体一侧的滑动体位于滑动空间、滑移孔内活动滑移,滑动体底面系供第二弹性体一侧抵持,且按压体、滑动体相邻位置设有抵持肩部抵持于透孔内侧,并在按压座内部设有内滑槽供限位体、限位杆滑动位移,则于内滑槽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通孔,各通孔内分别活动装设有球形状的定位件,各定位件部分体积分别露出各通孔外沿着滑动空间、引导斜面、滑移孔处滑动位移而于各通孔处呈径向(即水平横向)位移进出内滑槽处,并沿着限位体滑动位移进出限位杆处,以供驱动机构与轴座之间可形成卡制或脱离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释放键座底部外缘设有套接部供第一弹性体一侧套入抵持,且套筒的容置空间底面设有第一肩部供第一弹性体另一侧抵持,并沿第一肩部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则容置槽内缘设有第二肩部供第二弹性体另一侧抵持,再于第二肩部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的轴孔。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乃在于该驱动机构于套筒底部设有嵌合部可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的第二定位孔处,相对嵌合部于套筒另一侧设有抵持环缘朝容置空间凸伸,并在释放键座外部设有外肩缘可抵靠于抵持环缘处形成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动作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解锁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解锁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11是现有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现有固定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轴座;11-基部;111-对接部;12-轴杆;13-限位杆;14-限位体;141-第一导斜面;142-第二导斜面;2-驱动机构;21-套筒;210-容置空间;211-轴孔;212-第一肩部;213-容置槽;214-第二肩部;22-嵌合部;23-抵持环缘;3-按压单元;30-内滑槽;301-通孔;31-定位件;32-弹性部;321-第一弹性体;322-第二弹性体;33-释放键座;330-滑动空间;331-透孔;332-引导斜面;333-滑移孔;334-套接部;335-外肩缘;34-按压座;341-按压体;342-滑动体;343-抵持肩部;4-第一板材;40-第一定位孔;5-第二板材;50-第二定位孔;A-基座;A0-通孔;A1-容置槽;B-定位杆组;B1-定位杆;B11-穿置体;B12-止挡环;B13-滑移杆体;B14-长切边;B15-凹环槽;B16-内螺孔;B2-弹性体;B3-限位体;B30-限位孔;B31-收缩侧缘;B4-杆头;B41-螺杆;C-板材;C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其中:
该定位装置包括轴座1及组装于基部11的驱动机构2,该轴座1系于基部11上中央位置处,依序设有具不同杆径的轴杆12及限位杆13,且相对轴杆12的限位杆13另一侧设有限位体14。
该驱动机构2组装于轴座1上,系于套筒21处活动组装按压单元3,且套筒21内部具有向内凹设的容置空间210,可供收纳按压单元3,在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内设有往另一侧贯穿的轴孔211,可供轴座1的轴杆12、限位杆13穿置,且按压单元3底部设有内滑槽30可供限位体14、限位杆13活动滑移,并在内滑槽30至少一侧或一侧以上设有向外贯穿的通孔301,则于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通孔301内穿设有球形状的定位件31,可沿限位体14作轴向升降移动、即于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各通孔301内呈径向位移可卡制或退离限位杆13处,按压单元3底部与套筒21内部容置空间210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32。
而上述该轴座1底部设有基部11,基部11于底部设有对接部111可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4的第一定位孔40,在基部11顶部中央位置依序凸设有不同杆径的轴杆12、限位杆13及限位体14,该轴杆12的杆径大于限位杆13及限位体14的杆径,且限位体14的外径大于限位杆13的杆径,并在限位体14底部设有第一导斜面141朝限位杆13斜向延伸,相对第一导斜面141于限位体14另一侧设有第二导斜面142向外呈渐缩延伸。
且上述该驱动机构2,可于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组装的按压单元3,该按压单元3包括释放键座33、按压座34、弹性部32的第一弹性体321及第二弹性体322,释放键座33内部设有滑动空间330供按压座34活动穿置、底缘并可供第一弹性体321抵一侧抵持,并在滑动空间330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331、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332,相对滑动空间330于引导斜面332另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333,而按压座34设有按压体341穿露出滑动空间330的透孔331处,按压体341一侧连设有滑动体342位于滑动空间330、滑移孔333内活动滑移,滑动体342底面系供第二弹性体322一侧抵持,且按压体341、滑动体342相邻位置设有抵持肩部343可抵持于透孔331内侧,并在按压座34内部设有内滑槽30供限位体14、限位杆13滑动位移,则于内滑槽30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通孔301,各通孔301内分别活动装设有球形状的定位件31,各定位件31部分球体分别露出各通孔301外沿着滑动空间330、引导斜面332、滑移孔333处滑动位移而于各通孔301处呈径向(即水平横向)位移进出内滑槽30处,并沿着限位体14的第二导斜面142、第一导斜面141滑动位移进出限位杆13处,以供驱动机构2与轴座1之间可形成卡制或脱离的状态。
另,上述该释放键座33底部外缘设有套接部334,可供第一弹性体321一侧套入套接部334处形成抵持,且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底面设有第一肩部212供第一弹性体321另一侧抵持,并沿第一肩部212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213,则容置槽213内缘设有第二肩部214供第二弹性体322另一侧抵持,再于第二肩部214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的轴孔211。
且上述该驱动机构2于套筒21底部设有嵌合部22可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5的第二定位孔50处,相对嵌合部22于套筒21另一侧设有抵持环缘23朝容置空间凸伸,并在按压单元3的释放键座33外部设有外肩缘335可抵靠于抵持环缘23处形成限位,而防止释放键座33脱离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则使按压单元3位于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内活动升降位移。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一)、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二)、按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三)、按压动作后的侧视剖面图、解锁时的侧视剖面图、解锁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于实际应用时,其中:
该轴座1的基部11以对接部111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4的第一定位孔40处,而驱动机构2的套筒21以嵌合部22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5的第二定位孔50处,则可将预设第二板材5、驱动机构2、按压单元3同时位移至预设第一板材4及轴座1的上方,且以套筒21的轴孔211对位于轴座1的限位体14、限位杆13、轴杆12,并供限位体14、限位杆13、轴杆12由套筒21的轴孔211处穿入容置空间210、再穿入释放键座33的滑移孔333、按压座34的内滑槽30处,可供预设第二板材5快速对位于预设第一板材4,即施力将预设第二板材5往预设第一板材4处按压后,再对按压单元3的按压体341处施力按压,以供按压座34沿着释放键座33的滑动空间330纵向下压位移,且按压座34内的内滑槽30则沿着限位体14、限位杆13向下滑移,而当内滑槽30二侧通孔301处的各定位件31的球体沿着限位体14的第二导斜面142滑移、另一侧分别抵贴于释放键座33的引导斜面332滑移,而供各定位件31分别越过第二导斜面142进入第一导斜面141处,同时再对按压体341施力供各定位件31沿着引导斜面332滑移入减缩孔径的滑移孔333,并使各定位件31受到滑移孔333的径向推挤,而致各定位件31沿着第一导斜面141滑移、且横向位移抵靠于限位杆13外缘,此时该释放键座33受到第一弹性体321的顶推往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外侧位移,并以外肩缘335抵靠于容置空间210顶部的抵持环缘23处,则按压座34的按压体341则没入透孔331进入滑动空间330内,凭借各定位件31卡制在限位杆13与滑移孔333处形成卡制定位,则释放键座33抵压弹性部32的第一弹性体321、按压座34抵压第二弹性体322,达到按压驱动机构2而与轴座1形成锁定的目的,可供预设第二板材5定位于预设第一板材4上的功效。
若欲将预设第二板材5自预设第一板材4上分离,可朝释放键座33顶部施力按压,以供释放键座33朝套筒21的容置空间210内下压位移,并使释放键座33内部滑移孔333沿着滑动体342下滑移动,且供释放键座33内部引导斜面332滑移至各定位件31外侧,而解除对释放键座33的施力,通过弹性部32的第一弹性体321的弹性恢复力顶推释放键座33,第二弹性体322的弹性恢复力顶推按压座34,以供各定位件31分别沿着限位体14的第一导斜面141往相对外侧径向位移、沿着第二导斜面142及引导斜面332滑移至滑动空间330内,各定位件31退离限位杆13位移至限位体14上方,并供按压座34的按压体341伸出释放键座33的透孔331外侧,而使驱动机构2与轴座1分离,即可将预设第二板材5及驱动机构2、按压单元3自轴座1、预设第一板材4上取出脱离,达到方便将预设第二板材5至预设第一板材4上分离的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座、驱动机构,其中:
该轴座上设有具有不同杆径的轴杆及限位杆,该限位杆相反于该轴杆的一侧设有限位体;及
该驱动机构组装于该轴座上,包括穿设于该轴座的该轴杆、该限位杆上的套筒、活动组装于该套筒内的按压单元,该套筒内部设有收纳该按压单元的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供该轴杆、该限位杆穿置的贯穿轴孔,且该按压单元底部设有供该限位体、该限位杆活动滑移的内滑槽,并在该内滑槽至少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至少一个通孔,在该至少一个通孔内设有沿该限位体轴向移动、即在该至少一个通孔内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该限位杆处的定位件,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座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一板材的基部,在该基部顶部依序凸设有该轴杆、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部顶部于中央位置凸设有不同杆径的该轴杆、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而该轴杆的杆径大于该限位杆及该限位体的杆径,且该限位体的外径大于该限位杆的杆径,并在该限位体底部设有朝该限位杆斜向延伸的第一导斜面,该限位体相反于该第一导斜面的一侧设有向外呈渐缩延伸的第二导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在该套筒的该容置空间组装的该按压单元包括释放键座、按压座、弹性部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该释放键座内部设有供该按压活动穿置的滑动空间、底缘供该第一弹性体抵一侧抵持,并在该滑动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相反于该滑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而该按压座设有穿露出该滑动空间的该透孔处的按压体,该按压体一侧设有位于该滑动空间、该滑移孔内活动滑移的滑动体,该滑动体底面供该第二弹性体一侧抵持,且该按压体、该滑动体相邻位置设有抵持于该透孔内侧的抵持肩部,并在该按压座内部设有供该限位体、该限位杆滑动位移的内滑槽,在该内滑槽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该通孔,各该通孔内分别活动装设有该定位件,各该定位件分别成球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释放键座底部外缘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一侧抵持的套接部,该套筒内部该容置空间底面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一肩部,并沿该第一肩部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则该容置槽内缘设有供该第二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二肩部,在该第二肩部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轴孔;该定位件的部分体积分别露出各该通孔外沿着该滑动空间、该引导斜面、该滑移孔处滑动位移而于各该通孔处呈径向位移进出该内滑槽处,并沿着该限位体滑动位移进出该限位杆处形成卡制或脱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的嵌合部,该套筒相反于该嵌合部的一侧设有朝该容置空间凸伸的抵持环缘,并在该释放键座外部设有抵靠于该抵持环缘处形成限位的外肩缘。
7.一种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套筒及按压单元,其中:
该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套筒,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往一侧贯穿的轴孔;
该按压单元活动组装于该套筒的容置空间内,且在该按压单元底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往复位移的弹性部,而该按压单元底部具有向内凹设的内滑槽,并在该内滑槽至少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至少一个通孔,则于该至少一个通孔内设有呈径向位移卡制或退离的定位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的该容置空间组装的该按压单元包括释放键座、按压座、弹性部的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该释放键座内部设有供该按压活动穿置的滑动空间、底缘供该第一弹性体抵一侧抵持,并在该滑动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穿的透孔、另一侧设有朝内侧收缩的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相反于该滑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减缩孔径的滑移孔,而该按压座设有穿露出该滑动空间的该透孔处的按压体,该按压体一侧设有位于该滑动空间、该滑移孔内活动滑移的滑动体,该滑动体底面供该第二弹性体一侧抵持,且该按压体、该滑动体相邻位置设有抵持于该透孔内侧的抵持肩部,则在该内滑槽至少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横向朝外贯穿的该通孔,各该通孔内分别活动装设的各该定位件分别呈球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释放键座底部外缘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一侧抵持的套接部,该套筒内部该容置空间底面设有供该第一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一肩部,并沿该第一肩部往一侧设有缩小孔径的容置槽,则该容置槽内缘设有供该第二弹性体另一侧抵持的第二肩部,则于该第二肩部往另一侧设有贯穿式轴孔;该定位件的部分体积分别露出各该通孔外沿着该滑动空间、该引导斜面、该滑移孔处滑动位移而于各该通孔处呈径向位移进出该内滑槽处,并沿着该限位体滑动位移进出该限位杆处形成卡制或脱离;至于该驱动机构于该套筒底部设有固设于预设第二板材的嵌合部,该套筒相反于该嵌合部的一侧设有朝该容置空间凸伸的抵持环缘,并在该释放键座外部设有抵靠于该抵持环缘处形成限位的外肩缘。
CN202122384162.8U 2021-09-29 2021-09-29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655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162.8U CN216554840U (zh) 2021-09-29 2021-09-29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162.8U CN216554840U (zh) 2021-09-29 2021-09-29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4840U true CN21655484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4162.8U Active CN216554840U (zh) 2021-09-29 2021-09-29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4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6529B2 (en) Router bit system
US10132345B2 (en) Fastening device
TW201206653A (en) Apparatus for aligned supply of fastening parts
DE202010008907U1 (de) Automatischer Hammer
DE202010008906U1 (de) Automatischer Hammer
CN216554840U (zh) 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TWI529311B (zh) Rotary fastening device
US6951256B1 (en) Machine tool having coaxial driving device
US20230128386A1 (en) Pressable locat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chanism
CN115773300A (zh) 按压式定位装置及其驱动机构
CN212763909U (zh) 按动锁轴式电木铣
US7281460B2 (en) Positive lock tail stock support for lathe
DE202013012552U1 (de) Befestigungsplatte und Klemmenanordnung
CN217028762U (zh) 多功能梯的顶盖结构
CN212578815U (zh) 电木铣
EP3321039A1 (de) Akkubetriebene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TWI734403B (zh) 固定裝置
KR101573412B1 (ko) 머시닝 가공품의 가공위치 고정 지그 어셈블리
CN211173435U (zh) 一种锁具
CN111469221A (zh) 电木铣及其使用方法
US11033948B2 (en) Forming multi-tool
US20080105815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CN212429439U (zh) 旋扣装置
TWI795952B (zh) 按壓式定位裝置
CN220481623U (zh) 一种握把可转向的手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