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3290U - 杆塔的扩容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杆塔的扩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3290U
CN216553290U CN202122616475.1U CN202122616475U CN216553290U CN 216553290 U CN216553290 U CN 216553290U CN 202122616475 U CN202122616475 U CN 202122616475U CN 216553290 U CN216553290 U CN 216553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shock
base
piston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64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陈建明
陈江棋
陈永军
徐养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b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b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b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b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64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3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3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3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杆塔的扩容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杆塔的底座、用于轴向减震与径向减震的减震结构、用于增加杆塔的挂载空间的抱箍圈,底座设置在杆塔底端,底座与杆塔固定连接,减震结构与杆塔可拆连接,抱箍圈设置在杆塔的外侧,抱箍圈与杆塔通过抱箍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杆塔的扩容结构,在杆塔扩容的同时减震,从而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杆塔的扩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信号铁塔技术领域,尤其是杆塔的扩容结构。
背景技术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通信铁塔作为通信系统的基础性设备,其主要被应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对通讯铁塔的扩容功能也提高了要求。
现有技术方案杆塔的扩容功能是通过增加杆塔的结构实现的,但是增加杆塔的结构会造成杆塔不稳定,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或地震条件下,杆塔的加固装置尤为重要。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具有扩容功能的美化塔、仿生树塔和路灯杆塔”,其公告号CN204475953U,包括:塔体、天线支架和LED灯,在距离所述塔体顶端2米的位置依次向下设有至少1组天线支架,所述天线支架,包括:抱杆和至少两个支臂,其中,每个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所述抱杆通过U型螺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塔体通过抱箍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扩容功能的美化塔、仿生树塔和路灯杆塔,不仅用于对现有发射塔的改进,快速增加支臂抱杆,还可用于新塔的建设,该种信号发射塔安装简便,由于采用了抱箍的方式连接支臂,安装方便,利于终端用户的使用,在新塔建设过程中可预留多个支臂安装位置,应用范围更广泛。缺点是不具有减震结构,在恶劣天气或地震条件下,增加杆塔的结构会造成杆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杆塔的扩容结构会造成杆塔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杆塔的扩容结构,增加杆塔的阻尼比,从而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杆塔的扩容结构,包括:
底座,其用于固定和支撑杆塔,底座设置在杆塔底端,底座与杆塔固定连接;
减震结构,其用于轴向减震与径向减震,减震结构与杆塔可拆连接;
抱箍圈,其用于增加杆塔的挂载空间,抱箍圈设置在杆塔的外侧,抱箍圈与杆塔通过抱箍连接。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杆塔的强度,增加杆塔的挂载,利用减震结构,增加杆塔的阻尼比,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造成震动衰减,从而在杆塔扩容的同时减震,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底座用于固定和支撑杆塔,设置在杆塔底端的底座与杆塔固定连接,使得杆塔的结构稳定,减震结构既用于轴向减震,又用于径向减震,减震结构与杆塔可拆连接,便于拆装,抱箍圈用于增加杆塔的挂载空间,抱箍圈的外侧呈环形,能够对杆塔进行扩容,额外增加照明灯具等用途,设置在杆塔的外侧的抱箍圈与杆塔通过抱箍连接,对抱箍圈及扩容结构进行加强。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圈套设在杆塔的外侧,所述相邻的两段杆塔连接处呈相互插接的阶梯结构,所述抱箍圈的内侧为阶梯结构的内壁。由多段杆体连接组成的杆塔的主体,相邻两段杆体成阶梯结构相互插接,从而实现对连接处的加强,抱箍圈套设在杆塔的外侧,且内侧为阶梯结构的内壁,使得杆塔的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用于径向减震的减震器和用于轴向减震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器一端与杆塔的下部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减震器、杆塔及底座构成三角形。减震器用于径向减震,减震垫用于轴向减震,从而进行多重减震,减震器、杆塔与底座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使得杆塔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包括活塞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筒的端口滑动连接。当杆塔产生径向震动时,带动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减小径向震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内设有油液。当活塞上下移动时,油液流动,此时活塞筒内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的活塞形成阻尼力,使得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通过活塞筒外侧壁上的导热板,将热量散发。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油液的通孔。当活塞上下移动时,活塞筒内的油液要经过活塞上的通孔,向活塞的另一侧来回流动。
作为优选,减震器上设有用于减震降噪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外。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外,当活塞上下移动时,弹性体也进行压缩或拉伸,进一步进行减震。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和减震垫本体向两端延展成的减震垫延展结构,减震垫本体包括防震层和胶层,所述防震层与胶层胶接。减震垫设置在多段杆体的连接处,减震垫形态结构进行改造,由原先片状改造成立体状,减震垫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向两端延展,且在减震垫与杆塔接触部分设置胶层,这样可以增加减震垫的接触面积以及起到减震垫固定的作用,在胶层内设置防震层,提高抗振动和抗冲击的性能,胶接是利用胶粘剂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胶接件联接起来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适用于异种材料,胶接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件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在通常情况下,胶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设置在抱箍圈之间,所述加固结构与抱箍圈通过螺栓连接。加固结构用于提高杆塔的可靠性,提高杆塔的强度,设置在抱箍圈之间的加固结构与抱箍圈固定连接,对抱箍圈及扩容结构进行加强。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底面上,所述杆塔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杆塔与底座焊接。竖直设置杆塔与水平设置底座焊接,使得杆塔的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杆塔扩容的同时减震,从而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2)具有多重减振使得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既能轴向减振,又能径向减振;(3)可拆连接便于拆装;(4)减震器将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抱箍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抱杆与抱箍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阶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杆塔2,减震结构3,抱箍圈4,加固结构5,支架5.1,抱杆5.2,阶梯结构6,减震器7,减震垫8,减震垫本体8.1,防震层8.1.1,胶层8.1.2,减震垫延展结构8.2,活塞筒11,活塞12,活塞杆13,油液14,通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杆塔的扩容结构,包括底座1、减震结构3、抱箍圈4及加固结构5,底座1设置在杆塔2底端,底座1与杆塔2固定连接,减震结构3与杆塔2可拆连接,抱箍圈4设置在杆塔2的外侧,抱箍圈4与杆塔2通过抱箍连接,加固结构5设置在抱箍圈4之间,加固结构5与抱箍圈4固定连接,加固结构5包括支架5.1和抱杆5.2,支架5.1为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的底边支撑在抱箍圈4上,三角形支架的顶角连接相邻的抱箍圈4。抱箍圈4外设有用于人员攀爬的抱杆5.2,抱杆5.2外设有用于美化的伪装罩外壳,抱杆上设有攀爬结构,攀爬结构上设有用于与安全带适配的滑轨。底座1水平设置在底面上,杆塔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杆塔2与底座1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高杆塔的强度,增加杆塔的挂载,利用减震结构,减少杆塔的阻尼比,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造成震动衰减,从而在杆塔2扩容的同时减震,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底座1用于固定和支撑杆塔2,设置在杆塔2底端的底座1与杆塔2固定连接,使得杆塔2的结构稳定,减震结构3既用于轴向减震,又用于径向减震,减震结构3与杆塔2可拆连接,便于拆装,抱箍圈4用于增加杆塔2的挂载空间,抱箍圈4的外侧呈环形,能够对杆塔2进行扩容,额外增加照明灯具等用途,设置在杆塔2的外侧的抱箍圈4与杆塔2通过抱箍连接,加固结构5用于提高杆塔2的可靠性,提高杆塔2的强度,设置在抱箍圈4之间的加固结构5与抱箍圈4固定连接,对抱箍圈4及扩容结构进行加强。支架5.1为三角形支架,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稳定,三角形支架的底边支撑在抱箍圈4上,顶角连接相邻的抱箍圈4,三角形支架彼此焊接,再与抱箍圈4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对抱箍圈4及扩容结构进行加强。抱箍圈4外的抱杆5.2用于人员攀爬,在抱杆5.2外的伪装罩外壳用于美化,抱杆上的攀爬结构上设有滑轨,用于与安全带适配,对施工工人进行防护。竖直设置杆塔2与水平设置底座1焊接,使得杆塔2的结构稳定。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上,杆塔2的主体由多段杆体连接,抱箍圈4套设在杆塔2的外侧,相邻两段杆体连接处呈相互插接的阶梯结构6,抱箍圈4的内侧为阶梯结构6的内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多段杆体连接组成的杆塔2的主体,相邻两段杆体成阶梯结构6相互插接,从而实现对连接处的加强,抱箍圈4套设在杆塔2的外侧,且内侧为阶梯结构6的内壁,使得杆塔2的结构稳定。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2基础上,减震结构3包括用于径向减震的减震器7,减震器7一端与杆塔2的下部连接,减震器7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减震器7、杆塔2与底座1构成三角形。减震器7包括活塞筒11、活塞12和活塞杆13,活塞杆13的一端连接活塞12,活塞杆13的另一端与活塞筒11的端口滑动连接。活塞杆13带动活塞12在活塞筒11内往复运动,活塞筒11内设有油液14,活塞12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油液14的通孔15。减震器7上设有用于减震降噪的弹性体,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11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减震器7用于径向减震,减震垫8用于轴向减震,从而进行多重减震,减震器7、杆塔2与底座1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使得杆塔2结构更加稳定。当杆塔2产生径向震动时,带动减震器7内的活塞12上下移动,从而减小径向震动。当活塞12上下移动时,活塞筒11内的油液14要经过活塞12上的通孔15,向活塞12的另一侧来回流动,此时活塞筒11内壁与油液14间的摩擦和油液14分子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的活塞12形成阻尼力,使得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14热能,再通过活塞筒11外侧壁上的导热板,将热量散发。弹性体套设在活塞筒11外,当活塞12上下移动时,弹性体也进行压缩或拉伸,进一步进行减震。
具体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3基础上,减震结构3还包括用于轴向减震的减震垫8,减震垫8包括减震垫本体8.1和减震垫本体8.1向两端延展形成的减震垫延展结构8.2,减震垫本体8.1包括由抗冲击材料组成的防震层8.1.1和与杆塔2接触的胶层8.1.2,防震层8.1.1与胶层8.1.2胶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减震垫8形态结构进行改造,由原先片状改造成立体状,减震垫8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向两端延展,且在减震垫8与杆塔2接触部分设置胶层8.1.2,这样可以增加减震垫8的接触面积以及起到减震垫8固定的作用,在胶层8.1.2内设置防震层8.1.1,提高抗振动和抗冲击的性能,胶接是利用胶粘剂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胶接件联接起来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适用于异种材料,胶接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件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在通常情况下,胶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杆塔扩容的同时减震,从而避免杆塔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2)具有多重减振使得振动传递衰减的功能,既能轴向减振,又能径向减振;(3)可拆连接便于拆装;(4)减震器将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

Claims (8)

1.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底座(1),其用于固定和支撑杆塔(2),底座(1)设置在杆塔(2)底端,底座(1)与杆塔(2)固定连接;
减震结构(3),其用于轴向减震与径向减震,减震结构(3)与杆塔(2)可拆连接;
抱箍圈(4),其用于增加杆塔(2)的挂载空间,抱箍圈(4)设置在杆塔(2)的外侧,抱箍圈(4)与杆塔(2)通过抱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箍圈(4)套设在杆塔(2)的外侧,所述相邻的两段杆塔(2)连接处呈相互插接的阶梯结构(6),所述抱箍圈(4)的内侧为阶梯结构(6)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结构(3)包括用于径向减震的减震器(7)和用于轴向减震的减震垫(8),所述减震器(7)一端与杆塔(2)的下部连接,减震器(7)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减震器(7)、杆塔(2)及底座(1)构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器(7)包括活塞筒(11)、活塞(12)和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连接活塞(12),活塞杆(13)另一端与活塞筒(11)的端口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13)带动活塞(12)在活塞筒(11)内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11)内设有油液(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塞(12)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油液(14)的通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减震垫(8)包括减震垫本体(8.1)和减震垫本体(8.1)向两端延展成的减震垫延展结构(8.2),减震垫本体(8.1)包括防震层(8.1.1)和胶层(8.1.2),所述防震层(8.1.1)与胶层(8.1.2)胶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的扩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在底面上,所述杆塔(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杆塔(2)与底座(1)焊接。
CN202122616475.1U 2021-10-28 2021-10-28 杆塔的扩容结构 Active CN216553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6475.1U CN216553290U (zh) 2021-10-28 2021-10-28 杆塔的扩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6475.1U CN216553290U (zh) 2021-10-28 2021-10-28 杆塔的扩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3290U true CN21655329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6475.1U Active CN216553290U (zh) 2021-10-28 2021-10-28 杆塔的扩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32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756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浙江德宝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铁塔的扩容加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756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浙江德宝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铁塔的扩容加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53290U (zh) 杆塔的扩容结构
CA2211807A1 (en) Lightweight prestressed tower
CN109334682A (zh) 一种轻质真空管道交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23045B (zh) 一种船用阻尼型减振抗冲击的弹性管道吊架
CN104533724A (zh) 智能减振型深海浮式风机
CN209305569U (zh) 一种轻质真空管道交通系统
CN114000756A (zh) 一种通讯铁塔的扩容加固装置
CN110065273A (zh) 一种填充磁流变阻尼复合材料的夹层波纹圆柱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21760B (zh) 适于风机叶片的球型液体减振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0242508A (zh) 高振动阻尼风电机组塔架
CN210768061U (zh) 用于塔桅结构的减振装置
CN206626286U (zh) 一种耐高压石油管道
CN114382656B (zh) 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及其组装方法
CN210440159U (zh) 高振动阻尼风电机组塔架
CN211817102U (zh) 一种钢结构减震底座
CN213448103U (zh) 一种拉索或吊杆用自适应阻尼减振装置
CN210800250U (zh) 一种耐高温抗辐照弹性管夹
CN210440161U (zh) 调质阻尼风电塔架
CN108222628B (zh) 一种筒仓用柱间耗能减震装置
CN112856081A (zh) 一种双层波纹管对接接头
CN210526285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安装用固定结构
CN220248269U (zh) 一种用于风电塔筒基底的辅助加固装置
CN21417010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支撑稳定结构
CN21715218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风电塔筒
CN108662290A (zh) 一种轻型防震管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