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0039U -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0039U
CN216550039U CN202123369277.6U CN202123369277U CN216550039U CN 216550039 U CN216550039 U CN 216550039U CN 202123369277 U CN202123369277 U CN 202123369277U CN 216550039 U CN216550039 U CN 216550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reatment device
biochemical
biochemical treatment
landfill leach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92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琴
李嘉茵
魏完星
徐成龙
姚谋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ngn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ngn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ngn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ngn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92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0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0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0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垃圾渗滤液收集池通过第一进水提升泵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一物化处理装置依次通过第一中间池和第一生化提升泵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一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进水提升泵与第二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二物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中间池和第二生化提升泵与第二生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二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三进水提升泵与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清水池;该系统采用三级物化处理与两级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处理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等,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污染持续时间长,对周围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如何将其处理达标排放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繁多,水质复杂,其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有机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醛酚类、酮醛类和酰胺类等,且盐量、氨氮含量高,色度深,有恶臭,污染物变化范围大,若不妥善处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层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目前,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无法做到高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三级物化处理与两级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处理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渗滤液收集池,所述垃圾渗滤液收集池通过第一进水提升泵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物化处理装置依次通过第一中间池和第一生化提升泵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进水提升泵与第二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中间池和第二生化提升泵与第二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三进水提升泵与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清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包括FCM三维电极反应器,所述FCM 三维电极反应器同时与第一进水提升泵、曝气装置和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臭氧催化氧化池,并且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加药装置与碱储存池、 PAC储存池和PAM储存池连接,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同时与臭氧发生器和第一中间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和第三物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臭氧催化氧化池与清水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包括A/O生化反应池,所述A/O生化反应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与循环搅拌泵组成循环回路,并且所述厌氧池同时连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同时连接曝气装置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分别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接,并且所述二沉池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厌氧池与第二生化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二沉池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部分布有FCM粒子电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设置有pH计。
优选的,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内填充有SAO3臭氧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碱储存池内储存有NaO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三维电极反应器内设置FCM粒子电极材料,并对反应器内垃圾渗滤液进行曝气,一方面能够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处理性,大幅度改善生化池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直接降低垃圾渗滤液的COD,氨氮和总氮,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磷直接进行降解。
(2)本实用新型采用SAO3臭氧催化剂和臭氧,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臭氧催化氧化池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处理性,并能直接实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进而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保障,臭氧催化剂的选用更是加大了臭氧的利用率,处理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节约运行成本与时间成本。
(3)厌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废水进入好氧池内,充分的曝气充氧条件下,利用陶粒填料表面附着的大量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进行分解,进一步去除COD和氨氮,废水得到净化,使其最终达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渗滤液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泵和管道将各装置进行连通。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垃圾渗滤液收集池通过第一进水提升泵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一物化处理装置依次通过第一中间池和第一生化提升泵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一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进水提升泵与第二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二物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中间池和第二生化提升泵与第二生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二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三进水提升泵与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清水池。
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包括FCM三维电极反应器,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部分布有FCM粒子电极材料,有效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处理性,并且大幅度改善生化池的处理效果,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同时与第一进水提升泵、曝气装置和混凝沉淀池连接,混凝沉淀池设置有pH计,混凝沉淀池连接臭氧催化氧化池,并且混凝沉淀池通过加药装置与碱储存池、PAC储存池和PAM储存池连接,碱储存池内储存有NaOH,通过碱储存池和pH计配合调节垃圾渗滤液的pH值,臭氧催化氧化池内填充有SAO3臭氧催化剂,SAO3臭氧催化剂的选用加大了臭氧的利用率,处理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节约运行成本与时间成本,臭氧催化氧化池同时与臭氧发生器和第一中间池连接。
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和第三物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第二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臭氧催化氧化池与清水池连接。
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包括A/O生化反应池,A/O生化反应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厌氧池与循环搅拌泵组成循环回路,并且厌氧池同时连接好氧池,好氧池同时连接曝气装置和二沉池,废水进入好氧池内,充分的曝气充氧条件下,利用陶粒填料表面附着的大量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进行分解,进一步去除COD和氨氮,二沉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分别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接,并且二沉池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
第二生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厌氧池与第二生化提升泵连接,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二沉池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
具体使用方法:
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垃圾渗滤液收集池中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第一进水提升泵排放至FCM三维电极反应器,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收集充足的垃圾渗滤液后,启动电极板所连接的电源,同时启动曝气装置,处理1-10h得到处理液,将处理液排至混凝沉淀池中,通过加药装置投加碱至处理液的pH值处在7-11之间,再依次投加PAC和PAM,沉淀处理1-10h,分层即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污泥,臭氧催化氧化池收集充足的所述沉淀池上清液后,开启臭氧发生器,进行1-10h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即得到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处理液。
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将暂存在第一中间池中的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处理液通过第一生化提升泵排放至所述厌氧池中,进行10-30h的厌氧生化处理后,将厌氧生化处理液排放进好氧池,同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10-30h的好氧生化处理,将好氧生化处理液排放至二沉池中,沉淀1-4h即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污泥,得到的上清液即为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处理液。
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将所述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处理液通过第二进水提升泵排放至FCM三维电极反应器,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收集充足的第一生化处理液后,启动电极板所连接的电源,同时启动曝气装置,处理1-10h得到处理液,将处理液排至混凝沉淀池中,通过加药装置投加碱至处理液的pH值处在7-11之间,再依次投加PAC和PAM,沉淀处理1-10h,分层即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污泥,臭氧催化氧化池收集充足的所述沉淀池上清液后,开启臭氧发生器,进行1-10h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即得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处理液。
第二生化处理装置:将暂存在第二中间池中的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处理液通过第二生化提升泵排放至所述厌氧池中,进行10-30h的厌氧生化处理后,将厌氧生化处理液排放进好氧池,同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10-30h的好氧生化处理,将好氧生化处理液排放至二沉池中,沉淀1-4h即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污泥,得到的上清液即为第二生化处理装置处理液。
第三物化处理装置:将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处理液通过第三进水提升泵排放至FCM三维电极反应器,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收集充足的第二生化处理液后,启动电极板所连接的电源,同时启动曝气装置,处理1-10h得到处理液,将处理液排至混凝沉淀池中,通过加药装置投加碱至处理液的pH值处在7-11之间,再依次投加PAC和PAM,沉淀处理1-10h,分层即得到上清液和下部污泥,臭氧催化氧化池收集充足的所述沉淀池上清液后,开启臭氧发生器,进行1-10h的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即得到清水,并将清水排放至清水池中,经过第三物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达标排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那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收集池通过第一进水提升泵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物化处理装置依次通过第一中间池和第一生化提升泵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进水提升泵与第二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二中间池和第二生化提升泵与第二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三进水提升泵与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连接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化处理装置包括FCM三维电极反应器,所述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同时与第一进水提升泵、曝气装置和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臭氧催化氧化池,并且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加药装置与碱储存池、PAC储存池和PAM储存池连接,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同时与臭氧发生器和第一中间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和第三物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物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FCM三维电极反应器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三物化处理装置的臭氧催化氧化池与清水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化处理装置包括A/O生化反应池,所述A/O生化反应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与循环搅拌泵组成循环回路,并且所述厌氧池同时连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同时连接曝气装置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分别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接,并且所述二沉池与第二进水提升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与第一生化处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厌氧池与第二生化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二生化处理装置的二沉池与第三进水提升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CM三维电极反应器内部分布有FCM粒子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设置有pH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内填充有SAO3臭氧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储存池内储存有NaOH。
CN202123369277.6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550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9277.6U CN21655003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9277.6U CN21655003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0039U true CN21655003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9277.6U Active CN21655003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0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5220B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9721156B (zh) 间歇曝气一体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
CN102120676B (zh) 电解氧化和sbr生物联合处理废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1698550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
CN102603132B (zh) 基于电解和压滤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02839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103496787A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生化同步脱氮除磷方法
CN102583879A (zh) 高浓度综合化工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CN107285573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948381A (zh) 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CN109179883A (zh) 一种针对老龄生活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35233A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6666329U (zh) 基于光电芬顿‑生物强化的废水处理系统
CN114685014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循环系统
CN204897635U (zh) 一种城市湖泊富营养控制装置
CN109231673B (zh) 一种A/O联合微电场-Fe/C强化除磷装置及其应用
CN103539322A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6517699A (zh) 高效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
CN216550039U (zh)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9320029A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4936824U (zh) 一种集约型垃圾中转站综合废水处理装置
CN214781384U (zh) 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CN201512450U (zh) 一种药厂污水处理系统
CN209307174U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12024907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及脱氮除磷智能型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