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2460U - 一种穿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2460U
CN216532460U CN202123198018.1U CN202123198018U CN216532460U CN 216532460 U CN216532460 U CN 216532460U CN 202123198018 U CN202123198018 U CN 202123198018U CN 216532460 U CN216532460 U CN 216532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wiring
connecting seat
wall
penet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80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o And Tv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RG Metrology and Te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RG Metrology and Te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RG Metrology and Te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80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2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2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2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墙装置,穿墙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第一布线座、具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布线座,以及用于安装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塞体;所述塞体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卡条,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用于所述卡条卡入的卡槽,所述第一布线座通过所述卡条和所述卡槽的卡合与所述第二布线座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形成布线通道。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电磁兼容试验设备连接器穿过暗室、屏蔽室的金属屏蔽墙进行试验布置,属于电磁兼容试验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穿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兼容试验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墙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试验是由按标准运行的电磁兼容设备检验电子产品或设备正常工作时对环境释放的电磁波干扰,或者由电磁兼容设备模拟极限的电磁波干扰环境检验电子产品或设备工作性能是否降级。电磁兼容试验完全依赖于各个工作频率波段的电磁兼容试验和模拟设备,电磁兼容试验和模拟设备包括电波暗室、屏蔽室等,电磁兼容试验的范围完全受制于这些设备的能力范围。电磁兼容试验的被测设备放置在电波暗室、屏蔽室内,大功率供电电源、大功率负载等不需要被评估的辅助设备和系统部件必须放置在电波暗室、屏蔽室外部,被测设备与大功率供电电源、大功率负载等不需要被评估的辅助设备或系统部件通过电缆、传输线等连接,电缆、传输线通过电波暗室或屏蔽室的金属墙上的穿墙装置来布设,连接线既要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的墙体,又不能影响电波暗室、屏蔽室的屏蔽效果。现有的电波暗室、屏蔽室的穿墙装置一般采用波导管,电缆、传输线通过波导管穿墙,适当选取波导管的直径及长度是设计波导管的关键,要满足现有暗室、屏蔽室射频测量的要求波导管径都不能超过一英寸,管长还要大于管径10倍,即为了达到隔离被测设备的最佳状态,波导管径要可能小,长度要尽可能大,但是波导管径太小,一些电缆、传输线的插头、连接器、测量探头等部件无法穿过波导管时,不得不将不需要被评估的辅助设备和系统部件放到电波暗室、屏蔽室里面,这样又达不到隔离被测设备的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穿墙装置可以确保电缆、传输线的插头、连接器、测量探头等部件能够穿过波导管,进而可以提高电波暗室、屏蔽室的屏蔽效能,保证电波暗室、屏蔽室可以达到最佳的测试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墙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第一布线座、具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布线座,以及用于安装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塞体;所述塞体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卡条,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用于所述卡条卡入的卡槽,所述第一布线座通过所述卡条和所述卡槽的卡合与所述第二布线座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形成布线通道。
进一步的是,穿墙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具有管孔,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卡入所述管孔的卡座,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分别穿过所述管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座上设有用于抵接在所述管孔的内壁上的弹性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管的管孔为圆孔,所述卡座呈圆柱状,所述弹性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片沿着所述卡座的周向依次排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管镀有锌层,所述固定管的外径为110毫米-115毫米,所述固定管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塞体呈圆柱状,所述塞体的直径为90毫米-120毫米,所述塞体的厚度不小于40毫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分别呈U形,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布线座卡入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布线座卡入的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由不锈钢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穿墙装置不仅可以便于电缆、传输线穿过电波暗室或屏蔽室的金属墙,也可以便于电缆、传输线的插头、连接器等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金属墙,使得不需要被评估的辅助设备和系统部件都可以被隔离在暗室、屏蔽室金属墙之外,提高了被测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穿墙装置扩展了复杂系统设备的测试能力,任何部件或子系统都可通过穿墙装置方便快速地与电波暗室、屏蔽室内的被测设备连接进行分别评估,更容易界定电磁兼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穿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布线座、第一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第二布线座、第二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布线座;2、第二布线座;3、塞体;4、固定管;5、布线通道;11、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31、第一连接座;32、第二连接座;33、卡座;41、管孔;311、卡条;321、卡槽;331、第一卡块;332、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墙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凹槽11的第一布线座1、具有第二凹槽21的第二布线座2,以及用于安装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塞体3;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连接之后共同用于布设电缆、传输线等线路。塞体3用于堵塞电波暗室、屏蔽室的金属墙上的通孔,起到屏蔽的效果。塞体3包括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第一布线座1安装在第一连接座31上,第二布线座2安装在第二连接座32上。第一连接座31上设有卡条311,第二连接座32设有用于卡条311卡入的卡槽321,第一布线座1通过卡条311和卡槽321的卡合与第二布线座2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连接。第一布线座1与第二布线座2连接的时候,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连接,第一凹槽11和内壁和第二凹槽21的内壁共同形成布线通道5,布线通道5用于电缆、传输线等穿过。第一布线座1与第二布线座2分离的时候,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分离。使用穿墙装置的时候,先将第二布线座2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的金属墙上的通孔,然后将电缆、传输线布设在第一凹槽11内,由于第一凹槽11属于敞开并与金属墙上的通孔连通的,因此可以先电缆、传输线的插头、连接器等均可以金属墙上的通孔穿过之后再将电缆、传输线放在第一凹槽11内,然后盖上第二布线座2,最后通过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连接使得第一布线座1与第二布线座2连接形成布线通道5。第一布线座1与第二布线座2可拆卸式连接便于电缆、传输线的插头、连接器等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金属墙,使得不需要被评估的辅助设备和系统部件都可以被隔离在暗室、屏蔽室金属墙之外,从而提高了被测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穿墙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固定管4;固定管4为固定波导管,固定管4具有管孔41,第一连接座31上设有第一卡块331,第二连接座32上设有第二卡块332,第一卡块331和第二卡块332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卡入管孔41的卡座33,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分别穿过管孔41。卡座33密封固定管4与第一布线座1、第二布线座2之间的间隙,提高屏蔽的效果。固定管4预先焊接在墙体的通孔的内壁上,塞体3通过卡座33可拆卸式安装在固定管4上,扩展了复杂系统设备的测试能力,任何部件或子系统都可通过穿墙装置方便快速地与电波暗室、屏蔽室内的被测设备连接进行分别评估,更容易界定电磁兼容问题。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穿墙装置还包括用于填充在布线通道5内的导电泡棉,将电缆、传输线等布设在第一凹槽11之前,先用导电泡棉包裹住电缆、传输线,然后再嵌入第一凹槽11,最后盖上第二布线座2形成可拆式波导管,波导管内的电缆、传输线就可以无屏蔽间隙地穿过了金属墙。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块331与第一连接座31一体成型,第二卡块332与第二连接座32一体成型,保证塞体3的强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座33上设有用于抵接在固定管4的管孔41内壁的弹性片。固定管4的管孔41为圆孔,卡座33呈圆柱状,弹性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片沿着卡座33的周向依次排布。弹性片为铍铜弹片(图中未画出),卡座33与固定管4的接触面上焊接一圈屏蔽室门用的铍铜弹片,弹性片起到弹性连接的作用,使得卡座33可以适用不同管径的固定管4,弹性片对固定管4的管孔41内壁保持一定的压力,保证卡座33稳固得堵塞固定管4,塞体3可以反复使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管4镀有锌层,固定管4的外径为110毫米-115毫米,固定管4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固定管4为长度一米左右的4寸镀锌水管,本实施例中,固定管4的型号规格为:外径114.3毫米、壁厚4毫米。固定管4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金属墙和吸波材料层,焊接在金属墙壁上作为固定的穿线通道,这种尺度的固定管4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墙壁,大部分的导线连接器、插头、探头都可以这个固定管4的管孔41穿过电波暗室、屏蔽室墙壁。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塞体3呈圆柱状,塞体3的直径为90毫米-120毫米,塞体3的厚度不小于40毫米。卡座33为圆柱状,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均为半圆盘状,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连接形成之间大于卡座33的圆盘,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可以共同遮蔽固定管4的管孔41。本实施例中,塞体3由外径为100毫米,厚度不小于40毫米的两个半圆导磁铁块合成,第二连接座32的断面中间铣出10毫米宽、深度4毫米的卡槽321,第一连接座31的断面中间铣宽度10毫米、高度4毫米的卡条311。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分别呈U形,第一凹槽1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21的深度,第一凹槽11的空间较大,先将电缆、传输线放置在第一凹槽11内。第一布线座1可以沿着第二布线座2的第二凹槽21的深度方向滑动,可以根据电缆、传输线的数量调节布线通道5的大小。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均由厚度2毫米的不锈钢板弯折形成,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合起来可以构成长度200毫米、长宽20毫米的矩形波导管。
波导管穿墙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波导原理,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固定的频率,高于这个频率的电磁波可以通过并衰减传输、低于此频率电磁波全部被屏蔽或被有效衰减。根据使用要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形状的波导管,如圆形、矩形、六角形等常用形状,波导截止频率和管径成反比、屏蔽效果和管长成正比,为了满足比较高的截止频率和屏蔽效果波导管就需要很细、很长。
波导的截止频率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一、对于圆形截面的波导:
fcutoff=6900/D;
式中,D为圆形波导直径(单位为英寸,1英寸=2.54厘米);fcutoff为截止频率(单位为MHz)。
二、对于矩形截面的波导:
fcutoff=5900/L;
式中,L为矩形截面的对角线长度(单位为英寸);fcutoff为截止频率(单位为MHz)。
三、对于圆形截面的波导衰减:
S=32T/D(dB);
式中,D为圆形波导直径(单位为英寸);T为长度(单位为英寸)。
四、对于矩形截面的波导衰减:
S=21T/L(dB);
式中,L为矩形截面对角线长度(单位为英寸);T为波导长度(单位为英寸)。
本实施例中的穿墙装置中,矩形波导管的截止频率:fcutoff=5900*2.54/L=15G/L,(其中L为对角线长度),截止波导衰减:S=21T/L(dB)=21*20/2.83=148.4(dB),电缆、传输线等裹上导电泡棉放入矩形波导管的布线通道之后,矩形波导管的布线通有效空腔的对角线空间不会大于0.5厘米,截止频率理论上大于30G,截止波导衰减理论上大于800(dB),即使塞的再怎么紧也还是有些间隙,因这些缝隙远远小于暗室、屏蔽室门的缝隙,所以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暗室、屏蔽室测量频率和衰减的要求,截止频率大于18GHz、截止波导衰减大于90dB。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31上设有用于第一布线座1卡入的第一安装槽,第二连接座32上设有用于第二布线座2卡入的第二安装槽。第一布线座1和第二布线座2连接形成矩形的波导管,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为矩形槽。第一布线座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之后与第一连接座31焊接或铆接固定在一起,第二布线座2安装在第二安装槽之后与第二连接座32焊接或铆接固定在一起。较大的插头、接头等穿过固定管4之后,用导电泡棉包裹住电缆、传输线后嵌入较深的第一凹槽11,然后盖上第二布线座2压紧,合起来卡座33塞堵住固定在金属墙上的固定管4,电缆、传输线等连接线就这样无屏蔽间隙地穿过了金属墙。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分别由不锈钢一体成型,加强第一连接座31和第二连接座32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第一布线座、具有第二凹槽的第二布线座,以及用于安装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塞体;所述塞体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布线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卡条,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用于所述卡条卡入的卡槽,所述第一布线座通过所述卡条和所述卡槽的卡合与所述第二布线座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形成布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墙体的通孔内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具有管孔,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卡入所述管孔的卡座,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分别穿过所述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设有用于抵接在所述管孔的内壁上的弹性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孔为圆孔,所述卡座呈圆柱状,所述弹性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片沿着所述卡座的周向依次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镀有锌层,所述固定管的外径为110毫米-115毫米,所述固定管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呈圆柱状,所述塞体的直径为90毫米-120毫米,所述塞体的厚度不小于4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座和所述第二布线座分别呈U形,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布线座卡入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布线座卡入的第二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穿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由不锈钢一体成型。
CN202123198018.1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穿墙装置 Active CN216532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8018.1U CN21653246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穿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8018.1U CN21653246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穿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2460U true CN21653246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8018.1U Active CN21653246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穿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2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425B (zh) 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JP4875694B2 (ja) シールドされた枠体
JPH08222880A (ja) Emiシールド包囲体
JPWO2008146622A1 (ja) 電子機器のノイズ測定方法
CN216532460U (zh) 一种穿墙装置
JP2952168B2 (ja) 電波暗室設備
Catrysse et al. A new stripline measuring setup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conductive gaskets up to 18 GHz
Radivojević et al.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of a rectangular enclosure perforated with slot aperture
CN103701077A (zh) 一种屏蔽暗室穿线装置
CN217957078U (zh) 一种无线射频一致性测试屏蔽箱
Catrysse et al. Towards a global approach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C’s and on board shielding components
CN210534025U (zh) 一种吸波材料测试工装
CN107367648B (zh) 微波单片电路抗扰度测试夹具
Johnk et al. Efficient and accurate testing of an EMC compliance chamber using an ultrawideband measurement system
CN110920802B (zh) 一种波导活动卡件、波导贯穿装置及其安装波导的方法
Graf et al.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nd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CN211231882U (zh) 适用于电波暗室高压油管连接的屏蔽装置
CN114062740A (zh) 用于多信号单线进入暗室的滤波装置
CN203645275U (zh) 一种屏蔽暗室穿线装置
KR101993151B1 (ko) 케이블 입력용 외부신호 차폐 장치
CN113899962B (zh)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Sood Validation of anechoic chamber for radiated emission test
CN206945852U (zh) 微波单片电路抗扰度测试夹具
IDITA et al. Indoor assessment of screening efficiency through absorption and reflection
Scheps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using a dual-TEM cell fix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 Qishan Road,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150

Patentee after: Radio and TV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0 150, No. 8, Qishan Road,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RG METROLOGY & TES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