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1280U -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1280U
CN216531280U CN202123274626.6U CN202123274626U CN216531280U CN 216531280 U CN216531280 U CN 216531280U CN 202123274626 U CN202123274626 U CN 202123274626U CN 216531280 U CN216531280 U CN 216531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main control
resistor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46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源
杜长河
袁泉
苟婉璐
林蓉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aoxia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aoxia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aoxia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aoxia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46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1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1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1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属于信号转换器技术领域。该隔离模块,包括电源电路、5v电源隔离电路、232转TTL电路、通信指示灯电路、光耦隔离电路、TTL转485电路、端子接口和终端电阻电路,5v电源隔离电路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232转TTL电路将端子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TTL转485电路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光耦隔离电路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解决了目前信号转换需要外接电源,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转换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端的RS-232信号转换为平衡差分的RS-485信号需要外接电源采用独特的“RS-232电荷泵”驱动,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通过5v电源隔离电路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232转TTL电路将端子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TTL转485电路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光耦隔离电路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解决了目前单端的RS-232信号转换为平衡差分的RS-485信号需要外接电源采用独特的“RS-232电荷泵”驱动,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包括电源电路、5v电源隔离电路、232转TTL电路、通信指示灯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TTL转485电路、端子接口和终端电阻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端子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和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和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端子接口与外部输入的232电平连接,所述端子接口的信号与所述232转TTL电路、所述TTL转485电路和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连接,所述232转TTL电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TTL转485电路分别与所述终端电阻电路和所述端子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9、LED2、LED3、主控芯片U1和主控芯片U2,所述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MP2467,所述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AMS1117,所述电感L1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接入外部电源,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端子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4和所述LED3串联接入外部电源,所述LED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9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通过电容C1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电感L2的一端通过所述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3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容C7和电阻R7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之间输出VDD5,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和所述LED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与所述电阻R3之间输出VDD3.3,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容C6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和所述主控芯片U2的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1引脚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第二电源隔离电路、第三电源隔离电路、第四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一电源隔离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8、电阻R24、电容C24、电容C25和LED7,所述主控芯片U8的型号为B0505S-1W,所述电容C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2、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2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VDD5输出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1引脚接地,所述电容C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24和所述LED7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三电源隔离电路和所述第四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232转TTL电路包括第一转TTL电路和第二转TTL电路,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与所述第二转TTL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TTL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6、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22,所述主控芯片U6的型号为SP3232EEY,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1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2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2接地同时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15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2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3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5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4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一指示灯电路、第二指示灯电路、第三指示灯电路和第四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二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三指示灯电路和所述第四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包括LED6、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LED6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LED6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LED6的3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隔离电路、第二隔离电路、第三隔离电路和第四隔离电路,所述第一隔离电路、所述第二隔离电路、所述第三隔离电路和所述第四隔离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8、电阻R9、电容C2和电容C8,所述光耦U3和所述光耦U4的型号为TLP113,所述光耦U3的1引脚通过电阻R1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3的3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3的4引脚接地,所述光耦U3的5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光耦U3的5引脚还与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中所述主控芯片U6的11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3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光耦U3的6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5连接,所述光耦U4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光耦U4的3引脚与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中所述主控芯片U6的12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4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5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4的6引脚通过电容G8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6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TTL转485电路包括第一转485电路、第二转485电路、第三转485电路和第四转485电路,所述第一转485电路、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485电路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2、主控芯片U5和电容C10,所述主控芯片U5的型号为SP485,所述主控芯片U5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5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3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通过电阻R22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4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5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6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7引脚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8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8引脚与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和所述二极管D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U5的7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U5的6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3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7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接口包括连接器J2和连接器J3,所述连接器J2的1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2、5、8和11引脚接地,所述连接器J2的3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14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4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13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6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7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7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8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1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2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3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电阻电路包括开关S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9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15、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S1的1-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和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连接,所述开关S1的8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5-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通过5v电源隔离电路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232转TTL电路将端子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TTL转485电路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光耦隔离电路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解决了目前单端的RS-232信号转换为平衡差分的RS-485信号需要外接电源采用独特的“RS-232电荷泵”驱动,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5v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232转TTL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光耦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TTL转485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电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电路;2、5v电源隔离电路;21、第一隔离电路;22、第二隔离电路;23、第三隔离电路;24、第四隔离电路;3、232转TTL电路;31、第一转TTL电路;32、第二转TTL电路;4、通信指示灯电路;41、第一指示灯电路;42、第二指示灯电路;43、第三指示灯电路;44、第四指示灯电路;5、光耦隔离电路;51、第一隔离电路;52、第二隔离电路;53、第三隔离电路;54、第四隔离电路;6、TTL转485电路;61、第一转485电路;62、第二转485电路;63、第三转485电路;64、第四转485电路;7、端子接口;8、终端电阻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包括电源电路1、5v电源隔离电路2、232转TTL电路3、通信指示灯电路4、光耦隔离电路5和TTL转485电路6、端子接口7和终端电阻电路8,电源电路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5v电源隔离电路2、光耦隔离电路5和端子接口7的输入端连接,5v电源隔离电路2分别与通信指示灯电路4、光耦隔离电路5和TTL转485电路6连接,通信指示灯电路4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5和TTL转485电路6连接,端子接口7与外部输入的232电平连接,端子接口7的信号与232转TTL电路3、TTL转485电路6和5v电源隔离电路2连接,232转TTL电路3与光耦隔离电路5连接,光耦隔离电路5与TTL转485电路6连接,TTL转485电路6分别与终端电阻电路8和端子接口7连接,通过5v电源隔离电路2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232转TTL电路3将端子接口7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TTL转485电路6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光耦隔离电路5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解决了目前单端的RS-232信号转换为平衡差分的RS-485信号需要外接电源采用独特的“RS-232电荷泵”驱动,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包括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9、LED2、LED3、主控芯片U1和主控芯片U2,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MP2467,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AMS1117,电感L1与二极管D1串联接入外部电源,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端子接口7连接,电阻R4和LED3串联接入外部电源,LED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主控芯片U1的7引脚通过电容C9与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通过电阻R5与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通过电容C1与主控芯片U1的1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1引脚依次通过电感L2、电阻R2和电阻R6接地,电感L2的一端通过二极管D2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接地,主控芯片U1的3引脚依次通过电容C7和电阻R7接地,主控芯片U1的4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电感L2的另一端之间输出VDD5,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依次通过电阻R3和LED2接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与电阻R3之间输出VDD3.3,电容C5和电容C6分别与主控芯片U2的2引脚和主控芯片U2的1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2的1引脚接地,电源电路1用于转换电源。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5v电源隔离电路2包括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第二电源隔离电路、第三电源隔离电路、第四电源隔离电路,第一电源隔离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8、电阻R24、电容C24、电容C25和LED7,主控芯片U8的型号为B0505S-1W,电容C24的两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8的2、1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8的2引脚与电源电路1的VDD5输出连接,主控芯片U8的1引脚接地,电容C25的两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8的4、3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8的4引脚依次通过电阻R24和LED7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与第二电源隔离电路、第三电源隔离电路和第四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相同,5v电源隔离电路2用于隔离电路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1和3,在本实施例中,232转TTL电路3包括第一转TTL电路31和第二转TTL电路32,第一转TTL电路31与第二转TTL电路32的结构相同,第一转TTL电路31包括主控芯片U6、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22,主控芯片U6的型号为SP3232EEY,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电容C11与主控芯片U6的2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电容C22接地同时与主控芯片U6的15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与电源电路1的输出VDD3.3连接,主控芯片U6的1引脚通过电容C12与主控芯片U6的3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6的4引脚通过电容C13与主控芯片U6的5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6的6引脚通过电容C14接地,第一转TTL电路31还与第二隔离电路52,第二转TTL电路32分别与端子接口7、第三隔离电路53和第四隔离电路54连接,232转TTL电路3用于将端子接口7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
请参阅图2和4,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指示灯电路4包括第一指示灯电路41、第二指示灯电路42、第三指示灯电路43和第四指示灯电路44,第一指示灯电路41、第二指示灯电路42、第三指示灯电路43和第四指示灯电路44的结构相同,第一指示灯电路41包括LED6、电阻R10和电阻R11,LED6的2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LED6的1引脚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LED6的3引脚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通信指示灯电路4用于在有数据收发时通信指示灯闪烁。
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光耦隔离电路5包括第一隔离电路21、第二隔离电路52、第三隔离电路53和第四隔离电路54,第一隔离电路21、第二隔离电路52、第三隔离电路53和第四隔离电路54的结构相同,第一隔离电路21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8、电阻R9、电容C2和电容C8,光耦U3和光耦U4的型号为TLP113,光耦U3的1引脚通过电阻R1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光耦U3的3引脚与第一指示灯电路41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3的4引脚接地,光耦U3的5引脚通过电阻R8与电源电路1的输出VDD3.3连接,光耦U3的5引脚还与第一转TTL电路31中主控芯片U6的11引脚连接,光耦U3的6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光耦U3的6引脚与电源电路1的输出VDD5连接,光耦U4的1引脚通过电阻R9与电源电路1的输出VDD3.3连接,光耦U4的3引脚与第一转TTL电路31中主控芯片U6的12引脚连接,光耦U4的4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光耦U4的5引脚与第一指示灯电路41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4的6引脚通过电容G8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光耦U4的6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光耦隔离电路5用于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
请参阅图1、2和5-8,在本实施例中,TTL转485电路6包括第一转485电路61、第二转485电路62、第三转485电路63和第四转485电路64,第一转485电路61、第二转485电路62、第三转485电路63和第四转485电路64的结构相同,第一转485电路61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2、主控芯片U5和电容C10,主控芯片U5的型号为SP485,主控芯片U5的1引脚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5的2引脚与主控芯片U5的3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5的3引脚与三极管Q1的3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3引脚通过电阻R22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5的4引脚与第一指示灯电路41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5的5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5的6引脚分别与电阻R20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5的7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5的8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8的8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2和二极管D3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和主控芯片U5的7引脚连接,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和主控芯片U5的6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2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1引脚通过电阻R13与第一指示灯电路41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8的4引脚通过电阻R17与第一指示灯电路41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TTL转485电路6用于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
请参阅图1、3和6-7,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接口7包括连接器J2和连接器J3,连接器J2的1引脚与电源电路1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J2的2、5、8和11引脚接地,连接器J2的3引脚与232转TTL电路3的主控芯片U6的14引脚连接,连接器J2的4引脚与232转TTL电路3的主控芯片U6的13引脚连接,连接器J2的6引脚与232转TTL电路3的主控芯片U6的7引脚连接,连接器J2的7引脚与232转TTL电路3的主控芯片U6的8引脚连接,连接器J3的11引脚与第一转485电路61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J3的12引脚与第一转485电路61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J3的13引脚与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端子接口7用于232电平输入以及485信号输出。
请参阅图6和8,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电阻电路8包括开关S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9和电阻R2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9和电阻R21的一端分别与开关S1的1-4引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485电路61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电阻R19和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转485电路62、第三转485电路63和第四转485电路64连接,开关S1的8引脚与第一转485电路61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的5-7引脚分别与第二转485电路62、第三转485电路63和第四转485电路64连接,终端电阻电路8用于阻根据通信要求进行匹配。
请参阅图1-5,第二电源隔离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1、第二指示灯电路42、第二转485电路62和第二隔离电路52连接,第三电源隔离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1、第三指示灯电路43、第三转485电路63和第三隔离电路53连接,第四电源隔离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1、第四指示灯电路44、第四转485电路64和第四隔离电路54连接,第二隔离电路52、第三隔离电路53和第四隔离电路54还分别与电源电路1连接,第一隔离电路51的V1端与第二隔离电路52的V2端通过电阻R63连接,第二隔离电路52的V2端与第三隔离电路53的V3端通过电阻R64连接,第三隔离电路53的V3端与第四隔离电路54的V4端通过电阻R65连接,第一隔离电路51的G1端与第二隔离电路52的G2端通过电阻R66连接,第二隔离电路52的G2端与第三隔离电路67的G3端通过电阻R67连接,第三隔离电路53的G3端与第四隔离电路54的G4端通过电阻R68连接。
请参阅图1-5,第二指示灯电路42分别与第二隔离电路52和第二转485电路62连接,第三指示灯电路43分别与第三隔离电路53和第三转485电路63连接,第四指示灯电路44分别与第四隔离电路54和第四转485电路64连接。
请参阅图1-5,第二转485电路62分别与端子接口7、终端电阻电路8、第二电源隔离电路、第二指示灯电路42和第二隔离电路52连接,第三转485电路63分别与端子接口7、终端电阻电路8、第三电源隔离电路、第三指示灯电路43和第三隔离电路53连接、第四转485电路64分别与端子接口7、终端电阻电路8、第四电源隔离电路、第四指示灯电路44和第四隔离电路54连接。
具体的,该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的工作原理:通过5v电源隔离电路2输入电源与后级芯片供电电源及光耦隔离电源进行供电,232转TTL电路3将端子接口7输入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TTL转485电路6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485信号,光耦隔离电路5将TTL电平信号和485信号进行隔离,解决了目前单端的RS-232信号转换为平衡差分的RS-485信号需要外接电源采用独特的“RS-232电荷泵”驱动,同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不能实现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有影响,抗干扰能力弱,工作不稳定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5v电源隔离电路、232转TTL电路、通信指示灯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TTL转485电路、端子接口和终端电阻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端子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和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和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端子接口与外部输入的232电平连接,所述端子接口的信号与所述232转TTL电路、所述TTL转485电路和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连接,所述232转TTL电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TTL转485电路连接,所述TTL转485电路分别与所述终端电阻电路和所述端子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9、LED2、LED3、主控芯片U1和主控芯片U2,所述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MP2467,所述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AMS1117,所述电感L1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接入外部电源,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端子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4和所述LED3串联接入外部电源,所述LED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9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通过电容C1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电感L2的一端通过所述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3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容C7和电阻R7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3引脚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之间输出VDD5,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和所述LED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与所述电阻R3之间输出VDD3.3,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容C6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2引脚和所述主控芯片U2的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1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5v电源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第二电源隔离电路、第三电源隔离电路、第四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一电源隔离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8、电阻R24、电容C24、电容C25和LED7,所述主控芯片U8的型号为B0505S-1W,所述电容C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2、1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2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VDD5输出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1引脚接地,所述电容C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24和所述LED7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第三电源隔离电路和所述第四电源隔离电路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232转TTL电路包括第一转TTL电路和第二转TTL电路,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与所述第二转TTL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TTL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6、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22,所述主控芯片U6的型号为SP3232EEY,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1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2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2接地同时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15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6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2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3与所述主控芯片U6的5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6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1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一指示灯电路、第二指示灯电路、第三指示灯电路和第四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二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三指示灯电路和所述第四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包括LED6、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LED6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LED6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LED6的3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第一隔离电路、第二隔离电路、第三隔离电路和第四隔离电路,所述第一隔离电路、所述第二隔离电路、所述第三隔离电路和所述第四隔离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8、电阻R9、电容C2和电容C8,所述光耦U3和所述光耦U4的型号为TLP113,所述光耦U3的1引脚通过电阻R1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3的3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3的4引脚接地,所述光耦U3的5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光耦U3的5引脚还与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中所述主控芯片U6的11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3的6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光耦U3的6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5连接,所述光耦U4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VDD3.3连接,所述光耦U4的3引脚与所述第一转TTL电路中所述主控芯片U6的12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4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5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4的6引脚通过电容G8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4的6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TTL转485电路包括第一转485电路、第二转485电路、第三转485电路和第四转485电路,所述第一转485电路、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485电路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2、主控芯片U5和电容C10,所述主控芯片U5的型号为SP485,所述主控芯片U5的1引脚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5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3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通过电阻R22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4引脚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5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6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7引脚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5的8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8引脚与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和所述二极管D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U5的7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U5的6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3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8的4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7与所述第一指示灯电路的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口包括连接器J2和连接器J3,所述连接器J2的1引脚与所述电源电路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2、5、8和11引脚接地,所述连接器J2的3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14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4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13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6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7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2的7引脚与所述232转TTL电路的所述主控芯片U6的8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1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2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J3的13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8的3引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阻电路包括开关S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9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15、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S1的1-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和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连接,所述开关S1的8引脚与所述第一转485电路的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5-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转485电路、所述第三转485电路和所述第四转485电路连接。
CN202123274626.6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Active CN216531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4626.6U CN21653128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4626.6U CN21653128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1280U true CN21653128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4626.6U Active CN216531280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1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7393A (zh) 一种供电电源的自动切换电路
CN208834295U (zh) 一种232与485总线隔离转换模块
CN102314765A (zh) 一种塑料光纤网络电力抄表系统
CN216531280U (zh) 一种4路232转485高速传输隔离模块
CN108566243B (zh) 一种基于fpga的光接口1+1保护隔离型多业务以太网光端机
CN108964267B (zh) 一种直流电压型plc光伏关断器电路
CN210274115U (zh) 一种用于能源路由器的外部接口电路
CN211319035U (zh) 一种液冷设备多电机轮询控制装置
CN205105222U (zh) 光电转换模块和电力通信系统
CN210225388U (zh) 一种兼容npn和pnp型传感器接入的光电隔离模块
CN209962117U (zh) 一种单片机串行总线多路控制电路
CN209419970U (zh) 一种无光耦隔离调光电路
CN208297995U (zh) 基于sbcm01接口板的控制器
CN219938360U (zh) 一种通信电源系统监控通信自动转换电路
CN207896971U (zh) 一种带远端故障定位功能的光纤收发器
CN213338711U (zh) 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
CN206178789U (zh) Usb隔离转光纤电路
CN220273660U (zh) 一种信号切换电路
CN212211055U (zh) 一种ip网络化人员定位系统
CN219351743U (zh) 一种sfp接口和sc接口两用的光纤收发器
CN217508765U (zh) 基于20mA恒流源的数字通信电路
CN213754525U (zh) 一种高速通信的光电收发模组系统
CN104298212A (zh) 一种兼容rs232和rs485的系统
CN210142998U (zh) 一种用于远距离传输的串口转光纤电路
CN210515005U (zh) 一种流通池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