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0484U -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0484U
CN216530484U CN202123185284.0U CN202123185284U CN216530484U CN 216530484 U CN216530484 U CN 216530484U CN 202123185284 U CN202123185284 U CN 202123185284U CN 216530484 U CN216530484 U CN 216530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igh strength
wiring board
clamping
strength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852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龙
于小五
黄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852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0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0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0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度线缆安装板,涉及线缆安装板技术领域,包括接线板本体,所述接线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安装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两个夹持座,两个夹持座之间的合围形成有线缆槽,线缆槽的内部设有呈相对分布的固定组件,相向移动的夹持座带动固定组件对线缆形成夹持。利用夹持座带动固定组件做相向移动,线缆的外表面受力比较均匀,不会产生过度变形,拆卸时能够直接将线缆从线缆槽的中间拉出,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安装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背景技术
线缆安装板使用时,为了能够提高耐用性,通常会在线缆安装板的表面添加强化层,以增加线缆安装板的强度。
现有的线缆安装板在对线缆进行插接时,是利用线缆压片对穿设于线缆槽内的线缆进行压紧,但是线缆压片只有一个,在对线缆进行压紧时,线缆只能位于线缆槽的一侧,会导致线缆在被挤压时,产生严重的变形,通电截面积大为减少,电流容易产生过载进而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包括接线板本体,所述接线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安装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两个夹持座,两个夹持座之间的合围形成有线缆槽,线缆槽的内部设有呈相对分布的固定组件,相向移动的夹持座带动固定组件对线缆形成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接线板本体的表面,所述线缆槽延伸至接线板本体表面的端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安装内腔内部的第一限位杆,两个夹持座沿着第一限位杆的外部相向滑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持座之间还设置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位于安装内腔相对于第一限位杆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内腔内部的调节壳体,接线板本体的表面穿设有转杆,转杆的一端由线缆槽的表面延伸至调节壳体内部且同轴转动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两端均啮合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一锥齿轮相背离的一端均同轴转动有与安装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夹持座与螺纹杆螺纹旋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列于夹持座两侧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转动设置有接线轮,两个接线轮之间合围形成夹持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夹持座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沿着连接杆长度方向弹性伸缩连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连接座与夹持座之间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朝向夹持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杆,夹持座相对于第二限位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与第二限位杆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固定组件将线缆合围在中间,而且由于接线轮的表面为凹陷的弧面,与线缆的外形相适配,因此线缆的外表面受力比较均匀,不会产生过度变形,进而导致电流过载,而且,由于接线轮能够转动,在对线缆进行拆卸时,能够直接将线缆从线缆槽的中间拉出,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接线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内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杆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接线板本体;11、线缆槽;12、安装内腔;20、推动组件;21、夹持座;22、第一限位杆;23、驱动部件;30、固定组件;31、接线轮;32、连接杆;40、缓冲组件;41、复位弹簧;42、连接座;43、第二限位杆;44、限位滑槽;231、调节壳体;232、螺纹杆;233、转杆;234、第一锥齿轮;235、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包括接线板本体10,所述接线板本体1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12,安装内腔12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20,推动组件20包括两个夹持座21,两个夹持座21之间的合围形成有线缆槽11,线缆槽11的内部设有呈相对分布的固定组件30,相向移动的夹持座21带动固定组件30对线缆形成夹持。
现有的线缆安装板在对线缆进行插接时,是利用线缆压片对穿设于线缆槽内的线缆进行压紧,但是线缆压片只有一个,在对线缆进行压紧时,线缆只能位于线缆槽的一侧,会导致线缆在被挤压时,产生严重的变形,通电截面积大为减少,电流容易产生过载进而产生故障。
使用时,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夹持座21带动固定组件30做相向移动,利用两个固定组件30将线缆合围在中间,而且由于接线轮31的表面为凹陷的弧面,与线缆的外形相适配,因此线缆的外表面受力比较均匀,不会产生过度变形,进而导致电流过载,而且,由于接线轮31能够转动,在对线缆进行拆卸时,能够直接将线缆从线缆槽11的中间拉出,更加方便快捷。
参考图1以及图2,所述线缆槽11的两端均延伸至接线板本体10的表面,所述线缆槽11延伸至接线板本体10表面的端面为圆形;使用时,通过将线缆槽11在接线板本体10表面的端面设置为圆形,便于线缆的插入和安装。
参考图2,所述推动组件20还包括固定于安装内腔12内部的第一限位杆22,两个夹持座21沿着第一限位杆22的外部相向滑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杆22,能够对夹持座21起到限位作用,显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限位杆22,直接使夹持座21的内壁滑动,能够有一致的效果。
参考图2以及图3,两个所述夹持座21之间还设置有驱动部件23,驱动部件23位于安装内腔12相对于第一限位杆22的另一侧;使用时,通过设置驱动部件23,能够对夹持座21起到驱动作用,使得两个夹持座21能够在第一限位杆22的限位作用下,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进而带动固定组件30运动,以对线缆形成夹持。
参考图3以及图5,所述驱动部件23包固定于安装内腔12内部的调节壳体231,接线板本体10的表面穿设有转杆233,转杆233的一端由线缆槽11的表面延伸至调节壳体231内部且同轴转动有第二锥齿轮235,第二锥齿轮235的两端均啮合有第一锥齿轮234,两个第一锥齿轮234相背离的一端均同轴转动有与安装内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螺纹杆232,所述夹持座21与螺纹杆232螺纹旋合;也即,当转杆233通过第一锥齿轮234与第二锥齿轮235的啮合带动螺纹杆232转动时,在螺纹旋合的作用下,两个夹持座21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
参考图2以及图3,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分列于夹持座21两侧的连接杆32,两个连接杆32之间转动设置有接线轮31,两个接线轮31之间合围形成夹持孔;使用时,由于接线轮31能够在两个连接杆32之间进行转动,因此当线缆贯穿夹持孔时,与夹持孔的摩擦力较小,便于线缆贯穿夹持孔。
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接线固定时,则利用驱动部件23驱动两个夹持座21相向移动,进而带动固定组件30移动,利用两个接线轮31进行合围,直至两个接线轮31之间抵紧在一起并不能再产生转动时,此时即可以将线缆固定起来。
参考图3以及图4,所述连接杆32与夹持座21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40,缓冲组件40包括沿着连接杆32长度方向弹性伸缩连接座42。使用时,通过利用连接座42带动连接杆32沿着长度方向做弹性伸缩,能够对接线轮31起到缓冲作用,能防止接线轮31将线缆夹持过紧,对线缆造成损坏,相应地,由于接线轮31的能够移动,从而使两个接线轮31之间能够插接不同规格的线缆,实用性更好。
参考图4,所述缓冲组件40还包括设置于连接座42与夹持座21之间的复位弹簧41,复位弹簧41与连接座42固定连接,设置复位弹簧41是为了给连接座42提供弹力;更进一步的,连接座42朝向夹持座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3,夹持座21相对于第二限位杆4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44,限位滑槽44与第二限位杆43相适配,也即,利用第二限位杆43沿着限位滑槽44的内部滑动,能够对复位弹簧4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复位弹簧41产生歪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包括接线板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本体(1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12),安装内腔(12)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20),推动组件(20)包括两个夹持座(21),两个夹持座(21)之间的合围形成有线缆槽(11),线缆槽(11)的内部设有呈相对分布的固定组件(30),相向移动的夹持座(21)带动固定组件(30)对线缆形成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槽(11)的两端均延伸至接线板本体(10)的表面,所述线缆槽(11)延伸至接线板本体(10)表面的端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20)还包括固定于安装内腔(12)内部的第一限位杆(22),两个夹持座(21)沿着第一限位杆(22)的外部相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座(21)之间还设置有驱动部件(23),驱动部件(23)位于安装内腔(12)相对于第一限位杆(22)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3)包固定于安装内腔(12)内部的调节壳体(231),接线板本体(10)的表面穿设有转杆(233),转杆(233)的一端由线缆槽(11)的表面延伸至调节壳体(231)内部且同轴转动有第二锥齿轮(235),第二锥齿轮(235)的两端均啮合有第一锥齿轮(234),两个第一锥齿轮(234)相背离的一端均同轴转动有与安装内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螺纹杆(232),所述夹持座(21)与螺纹杆(232)螺纹旋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分列于夹持座(21)两侧的连接杆(32),两个连接杆(32)之间转动设置有接线轮(31),两个接线轮(31)之间合围形成夹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与夹持座(21)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40),缓冲组件(40)包括沿着连接杆(32)长度方向弹性伸缩连接座(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0)还包括设置于连接座(42)与夹持座(21)之间的复位弹簧(41),复位弹簧(41)与连接座(4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线缆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2)朝向夹持座(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3),夹持座(21)相对于第二限位杆(4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44),限位滑槽(44)与第二限位杆(43)相适配。
CN202123185284.0U 2021-12-17 2021-12-17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Active CN216530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5284.0U CN216530484U (zh) 2021-12-17 2021-12-17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5284.0U CN216530484U (zh) 2021-12-17 2021-12-17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0484U true CN216530484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85284.0U Active CN216530484U (zh) 2021-12-17 2021-12-17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0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8626B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端子排
CN111403131B (zh) 一种高压线路柱式绝缘子制作加工方法
CN216530484U (zh) 高强度线缆安装板
CN215657101U (zh) 一种铜包铝线生产用拉拔装置
CN2155994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室内光纤箱
CN110970850B (zh) 一种架空线路用电力金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55989U (zh) 一种用于电缆线的挂线组件
CN112031221A (zh) 一种幕墙拼装用亚克力板
CN216624767U (zh) 一种计算机用网线插接装置
CN217362391U (zh) 一种线缆定位结构
CN220754705U (zh) 一种环绕山体布置的光伏阵列柔性支架
CN21376828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定位装置
CN109494014A (zh) 一种用于光缆电缆生产的管绞机
CN110571750A (zh) 一种组合可调式电力接续金具
CN216773157U (zh) 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
CN21530005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分隔固定器
CN217941378U (zh) 一种实现铜线拉力均匀的铜线生产用涨紧牵引机构
CN210861022U (zh) 一种快速安装压线结构
CN116845802B (zh) 一种用于供电线路安装的支撑结构
CN117638762B (zh) 一种光电组合电缆安装架
CN218728252U (zh) 一种架空光缆用预绞式金具
CN218997629U (zh) 一种电缆支架
CN217215873U (zh) 一种具有悬吊安装结构的铝合金外壳母线槽
CN220923771U (zh) 一种车门前门板体
CN219040994U (zh) 一种架空导线金具压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