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9741U -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9741U
CN216529741U CN202123400259.XU CN202123400259U CN216529741U CN 216529741 U CN216529741 U CN 216529741U CN 202123400259 U CN202123400259 U CN 202123400259U CN 216529741 U CN216529741 U CN 216529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ylinder
interface
sheath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02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荣
李健
王志广
张凯
岳志伟
韩兴钰
户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02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9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9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9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用以解决多线束连接器对插时插拔力过大、不便于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器护套,所述连接器护套的一端设有与缸外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Ⅰ,连接器护套的另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Ⅱ;连接器护套的内部设置有插针组,插针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口Ⅰ和接口Ⅱ内,且插针组位于接口Ⅰ内的一端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插针组位于接口Ⅱ内的一端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发动机或变速箱缸内和缸外电气导通,引线数量较多,并且优化了多线束连接器对插时插拔力过大的劣势,使用更加方便和人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配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所谓穿缸连接器就是穿过变速器或者发动机的缸体,使其内部和外部实现电气连接的连接器部件。由于缸体内部的特殊环境要求,要求一个穿缸件上引出尽可能多的导通线束;连接器线束多导致连接器对配时的插拔力骤然增大,给人工操作对配带来不便。基于此,亟需设计一种在尽可能多地排布端子的同时减小对插时的插拔力、方便人工操作的穿缸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多线束连接器对插时插拔力过大、不便于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能实现发动机或变速箱缸内和缸外电气导通,引线数量较多,并且优化了多线束连接器对插时插拔力过大的劣势,使用更加方便和人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护套,所述连接器护套的一端设有与缸外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Ⅰ,连接器护套的另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Ⅱ;连接器护套的内部设置有插针组,插针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口Ⅰ和接口Ⅱ内,且插针组位于接口Ⅰ内的一端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插针组位于接口Ⅱ内的一端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
所述插针组包括均匀排布的四排插针,每排插针的数量有六个,插针沿连接器护套的轴向插入且与连接器护套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插针上设有防脱结构。
四排插针位于接口Ⅰ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Ⅱ,连接器护套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后插脚Ⅱ与缸外线端端子相插接。
四排插针位于接口Ⅱ内的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Ⅰ,连接器护套与缸内线端连接器对配后插脚Ⅰ与缸内线端端子相插接。
所述四排插针中,中间两排插针插设在连接器护套内的深度大于两侧两排插针插设在连接器护套内的深度。
所述连接器护套的接口Ⅰ上设有对配助力结构,缸外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对配助力结构相匹配的滑槽,连接器护套的接口Ⅰ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时对配助力结构位于滑槽内。
所述连接器护套的接口Ⅱ上设有卡扣槽结构,缸内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卡扣槽结构相匹配的挂台,连接器护套的接口Ⅱ与缸内线端连接器装配到位后挂台挂接在卡扣槽结构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缸连接器能实现发动机或变速箱内外电流或信号的传输;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缸连接器采用单接口多线束,整个连接系统较为简单;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缸连接器大大减小对配接口的装配力,更加人性化;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缸连接器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符合产品轻量化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器护套,1-1为接口Ⅰ,1-1-1为对配助力结构,1-2为接口Ⅱ,1-2-1为卡扣槽结构;2为插针,2-1为插脚Ⅰ,2-2为插脚Ⅱ,2-3为防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护套1,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一端设有与缸外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Ⅰ1-1,连接器护套1的另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Ⅱ1-2,即接口Ⅰ1-1用于接入缸外线端连接器,接口Ⅱ1-2用于接入缸内线端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内部设置有插针组,插针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口Ⅰ1-1和接口Ⅱ1-2内,且插针组位于接口Ⅰ1-1内的一端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插针组位于接口Ⅱ1-2内的一端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即连接器护套1通过接口分别与缸外线端连接器、缸内线端连接器对应连接后,插针组与对应的缸外线端端子、缸内线端端子插接在一起,实现发动机或变速箱缸内和缸外电气导通。
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插针组包括均匀排布的四排插针2,每排插针2的数量有六个,且插针2沿连接器护套1的轴向插入并与连接器护套1一体注塑成型。插针2的中部设置有防脱结构2-3,防脱结构为双层的倒刺状凸起,插针通过防脱结构来增强自身与塑料之间的保持力,进而增强与连接器护套之间的保持力,防止对配连接过程中出现插针端子上下晃动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
进一步地,四排插针2位于接口Ⅰ1-1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II2-2,位于接口Ⅱ1-2内的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Ⅰ2-1,连接器护套1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后,插脚Ⅰ2-1与缸内线端端子相插接,插脚Ⅱ2-2与缸外线端端子相插接。此结构中插针与连接器护套整体注塑来实现插针的排列结构,插针排列规律并且紧凑,在安装环境允许大小的情况下,保证最多数目的插针端子,实现尽可能多的电气连接;同时连接器护套中各插针端子互相绝缘,保证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器护套1内四排插针2在与缸内线端配合的接口处轴向方向有落差,具体为四排插针2中,中间两排插针2插设在连接器护套1内的深度大于两侧两排插针2插设在连接器护套1内的深度,即在接口Ⅰ内,中间两排插针的最高点低于两侧两排插针的最高点,而在接口Ⅱ内,中间两排插针的最高点高于两侧两排插针的最高点。装配时,缸内线端端子首先接触到接口Ⅱ内中间两排较高的插针插脚Ⅰ,与接口Ⅱ内两侧的插针插脚Ⅰ没有达到紧配合状态,因此配合的峰值力相较于全部对配减小一半,接口Ⅱ内中间两排插针的插脚Ⅰ插入缸内线端端子后,接口Ⅱ内两侧两排插针的插脚Ⅰ开始插入缸内线端端子,此时,接口Ⅱ内中间两排插针与缸内线端端子的配合力值已经越过最大值逐渐减小且稳定,两侧插针与缸内线端端子的配合力值达到峰值,同样减小了配合操作的力值,从而使人工对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更加便于操作。
实施例2,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Ⅰ1-1上设有对配助力结构1-1-1,缸外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对配助力结构1-1-1相匹配的滑槽,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Ⅰ1-1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时对配助力结构1-1-1位于滑槽内。通过对配助力结构与线端连接器的滑槽相配合,来实现穿缸连接器的插针插脚与缸外线端端子的轻松配合。安装缸内对配接口时,缸内线端接口上没有设置对配助力结构,单纯依靠人工进行对配操作,也可以较轻松地插入对配端。
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Ⅱ1-2上设有卡扣槽结构1-2-1,缸内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卡扣槽结构1-2-1相匹配的挂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Ⅱ1-2与缸内线端连接器装配到位后挂台挂接在卡扣槽结构1-2-1内。通过卡扣槽结构与线端连接器的挂台相配合,实现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一端设有与缸外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Ⅰ(1-1),连接器护套(1)的另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接口Ⅱ(1-2);连接器护套(1)的内部设置有插针组,插针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口Ⅰ(1-1)和接口Ⅱ(1-2)内,且插针组位于接口Ⅰ(1-1)内的一端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插针组位于接口Ⅱ(1-2)内的一端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
所述插针组包括均匀排布的四排插针(2),每排插针(2)的数量有六个;所述四排插针(2)中,中间两排插针(2)插设在连接器护套(1)内的深度大于两侧两排插针(2)插设在连接器护套(1)内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针(2)沿连接器护套(1)的轴向插入且与连接器护套(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插针(2)上设有防脱结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四排插针(2)位于接口Ⅰ(1-1)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缸外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Ⅱ(2-2),连接器护套(1)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后插脚Ⅱ(2-2)与缸外线端端子相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四排插针(2)位于接口Ⅱ(1-2)内的一端设有与缸内线端端子相配合的插脚Ⅰ(2-1),连接器护套(1)与缸内线端连接器对配后插脚Ⅰ(2-1)与缸内线端端子相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Ⅰ(1-1)上设有对配助力结构(1-1-1),缸外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对配助力结构(1-1-1)相匹配的滑槽,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Ⅰ(1-1)与缸外线端连接器对配时对配助力结构(1-1-1)位于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穿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Ⅱ(1-2)上设有卡扣槽结构(1-2-1),缸内线端连接器上设有与卡扣槽结构(1-2-1)相匹配的挂台,连接器护套(1)的接口Ⅱ(1-2)与缸内线端连接器装配到位后挂台挂接在卡扣槽结构(1-2-1)内。
CN202123400259.X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Active CN216529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0259.XU CN216529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0259.XU CN216529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9741U true CN21652974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4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0259.XU Active CN216529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9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6598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
CN212304087U (zh) 一种快速插拔电连接器
CN20579068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6529741U (zh)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CN211829287U (zh) 插套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182973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853919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545002U (zh) 一种复合结构大电流接触件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2412271U (zh) 稳定型type-c 2.0公头连接器
CN2011424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809452U (zh) 电连接器用新型能传输大电流接触件
CN212011459U (zh) 一种配对精准的防呆光伏连接器
CN112382897A (zh) 一种充电枪内部的插拔式端子结构
CN209730363U (zh) 一种快速插拔的sma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8226143U (zh) 一种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连接器
CN209016325U (zh) 一种带有保持器的接插件
CN215600628U (zh) 一种新型穿缸连接器
CN212434872U (zh) 一种电源线端子连接结构
CN210092443U (zh) 一种三分支连接器
CN215579405U (zh) 一种新型可正反插接插件
CN212342853U (zh) 一种双绞线快速连接装置
CN217788972U (zh) 具有电控固定之整合和连接的介面模组b
CN219696768U (zh) 模块化防水型连接器
CN218101809U (zh) 一种电源线对接插头短路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