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9190U -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9190U
CN216529190U CN202122591074.5U CN202122591074U CN216529190U CN 216529190 U CN216529190 U CN 216529190U CN 202122591074 U CN202122591074 U CN 202122591074U CN 216529190 U CN216529190 U CN 216529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10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志军
朱晓梅
刘治平
孙树
贾伟珑
王美君
李斌
李宇
康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Haoming Rare Earth New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Haoming Rare Earth New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Haoming Rare Earth New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Haoming Rare Earth New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10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9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9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9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次电池终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支撑壳体,两支撑壳体之间通过槽钢连接,槽钢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壳体两端,其中一端的槽钢与支撑壳体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支撑壳体包括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底部设有支撑底板,支撑柱上部设置顶盖,支撑壳体内布置有绝缘隔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槽钢结构能够当提手使用,方便搬运和防止运输中撞坏,采用两个支撑壳体能够实现两列电池内部串联,形成的正负极均在同一侧,有利于后续多个模块串联成系统;整体模块箱体为多孔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电池的降温效率,进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便于大规模批量成组使用。

Description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属于二次电池终端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出现,全球节能减排压力逐步加大,各国开始各类新型蓄电池的研究,其中镍氢电池以其环保、安全性高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迈入商用动力蓄电池行列。我国率先开发了电容型镍氢动力电池,该电池采用稀土材料制成,具有安全、环保、耐寒、寿命长、安全稳定并能快速充电等特点而受到专家们的关注。但是该类型电池的电压仅有1.2V,质量比能量60Wh/Kg左右,串联成组成系统才能使用,但较低的能量密度,使得直接成组后的电池包重量非常重,需要借助机械工具才能搬运和安装,若使用地点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而现场通常没有机械工具,靠人力很难搬运和安装,这会极大限制规模化推广应用,业内有种常见做法是做成小模块,现场连接采集线和连接片,长时间使用或系统报废后,进行定期处理或现场拆解,这需要将外壳全部拆掉,会造成箱体内导线凌乱,对电池组的使用或维护都十分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模块箱体,方便成组安装和人工搬运,降低工人现场安装和维护电池组的工作量,提高对电池的降温速率,进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支撑壳体,两支撑壳体之间通过槽钢连接,槽钢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壳体两端,其中一端的槽钢与支撑壳体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支撑壳体包括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底部设有支撑底板,支撑柱上部设置顶盖,支撑壳体内布置有绝缘隔板。
所述的支撑壳体每端的槽钢设置为两根,两根槽钢呈上下两层布局,间距设为50mm~100mm。
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焊接螺母和顶丝,焊接螺母焊接在槽钢外侧,顶丝穿过焊接螺母,每根槽钢设有4个焊接螺母。
所述的支撑侧板包括端板和横梁,端板分别位于支撑壳体的两端,横梁分别位于支撑壳体两侧。电池安装在两侧的横梁之间,采用横梁的模式便于电池组散热。
所述的支撑柱设置为角钢,支撑柱、横梁和端板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的顶盖设置为U型,顶盖侧部位于横梁上方,顶盖侧部设置百叶窗。
所述的支撑底板选用角钢,两支撑底板之间形成支撑槽。
所述的绝缘隔板选用塑料材质的绝缘隔板,绝缘隔板上分布有凸起的通气垫环和通气孔,绝缘隔板的底部两个角上设置有L型垫块,L型垫块与绝缘隔板为一体式结构。通气垫环和通气孔可以起到减震及散热的作用。
所述的绝缘隔板位于L型垫块的中间位置,L型垫块的宽度大于绝缘隔板的厚度。
两个支撑壳体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可以安装两组电池,方便电池串联后的正极和负极都朝向同一侧,方便模块箱体成组;两端的槽钢焊接后成一个整体,可以当搬运过程中的提手,可靠耐用,还能当做运输过程中的防撞梁,避免正负极突出的电子器件被撞坏;顶盖是为了防止异物直接落在模块箱体内部电池上方,防止短路等故障。支撑壳体底部两侧有支撑槽,单体电池与绝缘隔板交替放置在支撑槽内。单体电池为方型,与壳体之间需要绝缘和支撑,因此采用底部有L型垫块的塑料材质的绝缘隔板,可以隔离单体电池与壳体的直接接触,且避免单体电池直接接触,因此单体电池与绝缘隔板交替放置在支撑槽。在壳体正前方有折弯的角钢作为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多个圆形孔。角钢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机械强度,支撑顶盖承受的重量100~300Kg的静态压力,避免运输过程中顶盖压扁,造成内部短路;开圆形通孔是为了轻量化。
槽钢内焊接有焊接螺母,用于紧固电池的顶丝安装,每根槽钢设有4个焊接螺母。电池和绝缘隔板交替安装在支撑槽内,需要有个快速装置固定,本新型专利采用顶丝和焊接螺母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顶丝还可以自由调整间距和松紧度,拆卸也很方便,采用L型扳手就可以实现。单体电池正面设置4个顶丝顶紧,因为是两列电池对应两个壳体,所以需要两根槽钢,每根槽钢焊接了四个螺母,槽前后均设置两根槽钢,两根槽钢呈上下两层布局,落差50mm~100mm。单体电池为方型,高度100~240mm之间,在顶丝顶紧过程需要考虑受力均匀和受力面积较大,两根槽钢布置在电池正面中间,落差50~100mm,可以对应单体电池正面的中间面积,受力均匀和重心稳妥,可以耐受一定的振动。
顶盖刚好遮盖电池高出的极柱部分,侧面设置的百叶窗不仅有利于散热,还能防止异物进入。安装时,先打开顶盖把单体电池和绝缘隔板按照串联的正负极性标识交替放入,然后安装顶丝,将电池顶到位,然后安装采集线、连接片和电气转接头,最后安装顶盖。搬运和成组:单人或两个人抓取槽钢,可以实现搬运,按照成组顺序,摆放至相应位置,安照成组要求依次串联,然后连接采集线快速接插件,检验无误后启动系统,即可投入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后槽钢结构能够当提手使用,且方便搬运和防止运输过程中撞坏,采用两个支撑壳体并联能够实现两列电池内部串联,形成的正负极均在同一侧,有利于后续多个模块串联成系统;整体模块箱体为多孔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电池的降温效率,进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方法,便于大规模批量成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好电池和绝缘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绝缘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百叶窗;3、槽钢;4、顶丝;5、通孔;6、支撑底板;7、支撑柱;8、支撑槽;9、焊接螺母;10、电池;11、绝缘隔板;12、L型垫块;13、通气垫环;14、通气孔;15、端板;16、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支撑壳体,两支撑壳体之间通过槽钢3连接,槽钢3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壳体两端,其中一端的槽钢3与支撑壳体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支撑壳体包括支撑柱7,相邻支撑柱7之间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底部设有支撑底板6,支撑柱7上部设置顶盖1,支撑壳体内布置有绝缘隔板11。支撑壳体每端的槽钢3设置为两根,两根槽钢3呈上下两层布局,间距设为50mm~100mm。调节组件包括焊接螺母9和顶丝4,焊接螺母9焊接在槽钢3外侧,顶丝4穿过焊接螺母9,每根槽钢3设有4个焊接螺母9。支撑柱7设置为角钢,支撑柱7、横梁16和端板15上均设有通孔5。支撑侧板包括端板15和横梁16,端板15分别位于支撑壳体的两端,横梁16分别位于支撑壳体两侧。顶盖1设置为U型,顶盖1侧部位于横梁16上方,顶盖1侧部设置百叶窗2。支撑底板6选用角钢,两支撑底板6之间形成支撑槽8。绝缘隔板11选用塑料材质的绝缘隔板11,绝缘隔板11上分布有凸起的通气垫环13和通气孔14,绝缘隔板11的底部两个角上设置有绝缘的L型垫块12,L型垫块12与绝缘隔板11为一体式结构。通气垫环13和通气孔14可以起到减震及散热的作用。绝缘隔板11位于L型垫块12的中间位置,L型垫块12的宽度大于绝缘隔板11的厚度。
两个支撑壳体并联,可以安装两组电池10,方便电池10串联后的正极和负极都朝向同一侧,方便模块箱体成组;两端的槽钢3焊接后成一个整体,可以当搬运过程中的提手,可靠耐用,还能当做运输过程中的防撞梁,避免正负极突出的电子器件被撞坏;支撑壳体底部两侧有支撑槽8,电池10与绝缘隔板11交替放置在支撑槽8内。电池10为方型,与壳体之间需要绝缘和支撑,因此采用底部有L型垫块12的塑料材质的绝缘隔板11,可以隔离电池10与壳体的直接接触,且避免相邻电池10之间直接接触,因此电池10与隔板交替放置在支撑槽8。本新型专利采用顶丝4和焊接螺母9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顶丝4还可以自由调整间距和松紧度,拆卸也很方便,采用L型扳手就可以实现。安装时,先打开顶盖1把电池10和绝缘隔板11按照串联的正负极性标识交替放入,然后安装顶丝4,将电池10顶到位,然后安装采集线、连接片和电气转接头,最后安装顶盖1。搬运和成组:单人或两个人抓取槽钢3,可以实现搬运,按照成组顺序,摆放至相应位置,安照成组要求依次串联,然后连接采集线快速接插件,检验无误后启动系统,即可投入运行。

Claims (9)

1.一种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支撑壳体,两支撑壳体之间通过槽钢(3)连接,槽钢(3)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壳体两端,其中一端的槽钢(3)与支撑壳体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支撑壳体包括支撑柱(7),相邻支撑柱(7)之间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底部设有支撑底板(6),支撑柱(7)上部设置顶盖(1),支撑壳体内布置有绝缘隔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支撑壳体每端的槽钢(3)设置为两根,两根槽钢(3)呈上下两层布局,间距设为50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焊接螺母(9)和顶丝(4),焊接螺母(9)焊接在槽钢(3)外侧,顶丝(4)穿过焊接螺母(9),每根槽钢(3)设有4个焊接螺母(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支撑侧板包括端板(15)和横梁(16),端板(15)分别位于支撑壳体的两端,横梁(16)分别位于支撑壳体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支撑柱(7)设置为角钢,支撑柱(7)、横梁(16)和端板(15)上均设有通孔(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顶盖(1)设置为U型,顶盖(1)侧部位于横梁(16)上方,顶盖(1)侧部设置百叶窗(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支撑底板(6)选用角钢,两支撑底板(6)之间形成支撑槽(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绝缘隔板(11)选用塑料材质的绝缘隔板(11),绝缘隔板(11)上分布有凸起的通气垫环(13)和通气孔(14),绝缘隔板(11)的底部两个角上设置有绝缘的L型垫块(12),L型垫块(12)与绝缘隔板(11)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电池模块箱体,其特征在于:绝缘隔板(11)位于L型垫块(12)的中间位置,L型垫块(12)的宽度大于绝缘隔板(11)的厚度。
CN202122591074.5U 2021-10-26 2021-10-26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Active CN216529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1074.5U CN2165291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1074.5U CN2165291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9190U true CN21652919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5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1074.5U Active CN2165291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9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7081B (zh) 电池组支撑架
CN204991807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
CN106256032A (zh) 包括间隔器的电池组
CN218957903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529190U (zh) 储能电池模块箱体
CN203839436U (zh) 一种新型圆柱电池pack使用组合支架
CN210325896U (zh) 一种电池框架组件、电池模组以及电池
CN1054491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耳激光焊接结构
CN215896482U (zh) 一种锂浆料电池
CN2134426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用锂电池转运装置
CN208570716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的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02797112U (zh) 方型密封电池组
CN113410565A (zh) 一种储能电池简化安装方法
CN102306719A (zh) 单体电池串联子模块
CN220895516U (zh) 一种易拆卸的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工装
CN202178308U (zh) 便于快速更换的整体式动力电池系统
CN217214944U (zh) 一种一体式并联圆柱电芯模组支架
CN201766140U (zh) 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CN111550114A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在电力杆塔上的通信系统平台
CN205050888U (zh) 锂离子通信后备电源及其电源箱
CN213660482U (zh) 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CN201001053Y (zh) 一种矿井作业电车电源系统
CN217086773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
CN212907903U (zh) 一种新型储能锂电池包
CN214897636U (zh) 一种基于同步液压装置的夹持型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