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6870U -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6870U
CN216526870U CN202220039170.0U CN202220039170U CN216526870U CN 216526870 U CN216526870 U CN 216526870U CN 202220039170 U CN202220039170 U CN 202220039170U CN 216526870 U CN216526870 U CN 216526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ntroll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91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建军
盛骏
杨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91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6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6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6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该通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终端控制器以及对应终端控制器的终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收发信号,所述终端控制器能够向对应的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在利用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能够提高终端的响应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控制系统中通常包括终端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往,为了在电气控制系统中进行通信,还需要设立专门的通讯总线或建立无线网络。
例如,全屋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各种电气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设备,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中的至少一种:风盘、空调、新风出口、分水器、集水器、壁挂炉、油烟机以及各种智能家电设备等,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对应的电气设备的控制器以及对所有设备进行总控的中控器等,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对应的风盘的温控器、控制对应的新风出口的控制面板等。
在这样的全屋电气控制系统中,设备种类和数量众多,网络连接复杂,通信网络建网成本较高,鲁棒性不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目前存在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简称PLC)技术,PLC技术以输电线路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在将PLC技术应用于全屋电气控制系统的情况下,采用PLC的电力线路作为通讯总线实现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这样,设备只需要连接输电线就可实现互联互通。
但是发明人进一步发现,在仅采用PLC的电力线路作为通信总线(以下称为PLC总线)的单总线方案中,总线数据传输链路和时间过长,对于空调和风盘等有高实时性要求的终端设备,存在不能及时响应对应控制设备的操作的问题,用户体验不佳;在PLC总线出现故障和/或中控器掉电等情况下,所有设备仅能独立运行,空调设备无法和控制器通信,空调系统不能运行,全屋的制冷制热调节功能失效。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在利用PLC总线的系统中,能够提高终端的响应性,在连接PLC总线的控制单元出现故障和/或终端不能正常连接PLC总线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终端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控制系统,所述通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终端控制器以及对应所述终端控制器的终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收发信号,
所述终端控制器能够向对应的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和所述终端集成为一体,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接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具有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接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控制器进行通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四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与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所述第二接口进行通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一个终端控制器具有与其对应至少一种所述终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体设置,
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向对应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上报与所述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获取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和/或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与所述终端通信以管理所述终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包括空调风盘和/或新风出口。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控制器,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接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对应所述终端控制器的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第二控制单元连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上报与所述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和/或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通信以管理所述终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利用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终端控制器能够直接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能够提高终端的响应性;在第一控制单元故障和/或终端无法利用第一通讯方式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管理终端,确保终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替换,所述改变、修改和等同替换落入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范围内。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器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控制单元,20:第二控制单元,30:终端控制器,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40:终端,C1:中控器;C2:空调联控器;T1、T2、……T63、T64:风盘,TC1、TC2、……TC63、TC64:温控器;QC:其它终端控制器;QT1、QT2、……QTn:其它终端;S:云服务器;TE:客户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阅读了本申请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时间顺序、重要程度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第一方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控制系统,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通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第二控制单元20、终端控制器30以及对应终端控制器30的终端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讯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控制器30,每一个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一个或多个终端40,并且,一个终端控制器对应至少一种终端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0和终端控制器30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也就是说,第一控制单元10和终端控制器30之间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总线,即利用PLC总线进行数据和信号传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20和终端4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其中第二通讯方式不同于第一通讯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0与第二控制单元20之间能够相互收发信号。其中,该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和/或信令信号,也就是说,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之间具有直连的通信链路,例如,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集成于同一控制装置中,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之间通过电路连接,或者,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之间利用总线进行通信,例如第一通讯方式包含的总线,或者,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能够向对应的终端40发送控制信令。也就是说,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具有直连的通信链路。
这样,在利用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终端控制器30能够直接向终端40发送控制信令,能够提高终端40的响应性。以终端40为风盘、终端控制器30为控制风盘的相应温控器为例,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在仅包括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从温控器接收到用户操作到风盘开始动作的时间需要2秒以上,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控器能够直接向风盘发送控制信令,由此,从温控器接收到用户操作到风盘开始动作的时间在1秒以内,能够极大地改善用户体验;此外,在第一控制单元10故障和/或终端40无法利用第一通讯方式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管理终端40,确保终端40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集成为一体,也就是说,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集成于同一设备或装置中,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具有电路连接,终端控制器30的用于和终端40连接的相关电路部分可以作为终端40的一个接口或封装为一个接口。例如,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可以分别为立式空调中的控制电路部分和空调器部分,控制电路部分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的控制面板和/或信号接收部,由此,终端40能够更加及时地响应终端控制器30的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具有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第一控制单元10的第一接口,这样,终端控制器30可通过第一接口从第一通讯方式的总线中接收信息,并对终端40进行相应的操作,终端控制器30也可从终端40接收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通过第一接口发布到第一通讯方式的总线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40具有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第二控制单元20的第二接口。这样,终端40可利用第二通讯方式通过第二接口接收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该信息可以来自第二控制单元20,或者为第一控制单元10经第二控制单元20转发而来,此外,第二控制单元20也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从终端40的第二接口接收信息,该信息可以为终端40发出的信息,或者为终端控制器30经终端40转发而来,第二控制单元20可以保留所接收的信息或将接收的信息转发给第一控制单元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也可以并非集成为一体,例如,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利用总线进行通信,或者,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二通讯方式。
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具有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第一控制单元10,第二接口用于与终端40进行通信,例如终端控制器30的第二接口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终端40进行通信,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40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第二控制单元20,第四接口用于与终端控制器30进行通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40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终端控制器30的第二接口进行通信。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终端40的第四接口还可以通过与第一通讯方式和第二通讯方式均不同的方式与终端控制器30的第二接口进行通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分体设置,终端控制器30通过第一通讯方式分别连通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这样,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均可通过第一通讯方式实现和终端控制器30之间的通信。
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也可集成为一体,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之间可通过电路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20可以为用于控制相应终端40的专用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20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同类型的终端40,但不限于此,第二控制单元20也可以为用于管理多种终端40的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10也可以为用于管理一种或多种终端40的控制单元,或者第一控制单元10为通讯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器,即中控器,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单元10可管理通讯控制系统中的全部终端。这样,在第一控制单元10由于断电和/或故障和/或第一通讯方式的总线网络原因而不能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终端控制器30的情况下,通讯控制系统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20经由第二通讯方式而管理终端40,确保终端40能够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管理终端40可以理解为第二控制单元20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和终端40进行信息交互,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0和终端40之间进行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交互、第二控制单元20经由终端40和终端控制器30之间进行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交互,例如,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向终端40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终端4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向第二控制单元20发送数据,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向终端40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令并经由终端40向终端控制器30中转,终端控制器30向终端40发送数据并经由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向第二控制单元20中转。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也就是说,连通第二控制单元和终端的第二通讯方式具有总线,并且总线以485协议传输数据。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二通讯方式还可以包括其它协议标准的总线,如422总线、232总线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说明中,终端4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接第二控制单元20,并且终端40还与终端控制器30之间具有直连的通信链路,此外,终端40通常也需要连接电力线以连接电源,也就是说从线路连接上而言,终端40也连入PLC总线,在此情况下,连接终端40的电力线仅用于向终端40供电,而不用于进行第一控制单元40和终端40之间的信息交互。当然,终端40也以通过PLC总线进行信息传输,但这不是必需的。
在通讯控制系统中,PLC总线中往往连接了系统中的大量设备,在通讯控制系统中仅具有PLC总线的情况下,信令和/或数据的传输都需要占用PLC总线,如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需要通过PLC总线将操作相关的控制信令发送给相应的终端,而PLC总线中的数据帧时长较长,从而导致终端的响应时间较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终端控制器30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向对应的终端40发送控制信令。由此,能够使得终端40及时响应终端控制器30的控制。由此,相比于仅通过PLC总线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能够通过与终端40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而进行信息的传递,使得终端40的响应时间大为缩短,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输入终端控制器30的用于对终端40进行控制的、无需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介入的操作,包括开启/关闭终端的操作、终端工作参数的调整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向第二控制单元20上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第二控制单元20在接收到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由此,终端控制器30的状态能够快速被控制端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操作可以为用户输入终端控制器30的用于对终端40进行控制的、需要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介入的操作。终端控制器30可以通过插帧的方式向PLC总线中发送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插帧可以为比PLC总线中常规的数据帧时长短的帧。第一控制单元通过PLC总线接收到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后,将所述信息转发给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终端40通讯,并经由终端获取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由此,和利用PLC总线中的常规数据帧进行信息上报相比,通过插帧的方式能够缩短信息的上报所需的时间,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响应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相互独立,终端控制器使终端进行对应第一操作的动作和终端控制器通过PLC总线上报与第二操作有关的信息可以并列或根据响应性要求而先后进行,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通讯控制系统中可以包含多个终端控制器30和多个终端40,所述终端控制器30为温控器,所述终端为空调风盘,每一个温控器30对应控制一个空调风盘4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打开风盘”操作,在收到温控器30的所述第一操作情况下,对应的空调风盘40可以及时打开,相比通过PLC总线传输信令缩短了响应时间。在实际实施中,所述第一操作还可以为调整终端工作参数的操作,例如“调整风盘打开角度”等操作,只要对应该操作的对风盘的相关控制不需要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介入即可,在此不一一列举。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操作可以为温度调整操作,例如调高温度或者调低温度;当然,第二操作也可以为其他需要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介入以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操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的情况下,在通常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利用485总线轮询与第二控制单元20对应的多个终端40。在某一终端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该终端控制器30通过插帧的方式向第二控制单元20上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响应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第二控制单元20可暂时停止轮询而跳转查询相应的终端40,从而能够提高终端40的状态管理的实时性,在跳转查询之后,第二控制单元20可恢复轮询的方式。
这样,利用第一通讯方式PLC总线和第二通讯方式(如485总线)双总线并联通讯的网络连接方式,并采用插帧上报和跳转查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通讯控制系统整体的响应性。
在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集成为一体的情况下,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由第一控制单元10从PLC总线中接收,并经由第一控制单元10转发给第二控制单元20。在第一控制单元10和第二控制单元20分体设置的情况下,终端控制器30可通过PLC总线将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直接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20在接收到该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获取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例如,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向终端40发送查询终端控制器30的查询指令,并经由终端40获取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讯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服务器,如云服务器,第一控制单元10和/或第二控制单元20可以和云服务器建立通信信道,用户侧可通过客户端设备(如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等)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获得通讯控制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用户侧也可以向客户端设备输入相应的指令以控制相应的终端40,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终端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在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集成为一体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的查询指令可以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给终端,然后经由终端40转发给终端控制器30,相应的,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可以经由终端40而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0。在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分体设置的情况下,例如,若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第二控制单元20的查询指令可以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直接发送给终端控制器30或经由终端40而发送给终端控制器30,相应的,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可以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直接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0或经由终端40转发给第二控制单元20;若终端控制器30和终端40之间通过不同于第一通讯方式和第二通讯方式而连通,如无线通信方式,第二控制单元20的查询指令可以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给终端40,并通过终端40经由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终端控制器30,相应的,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首先发送给终端40,然后终端4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可以为终端控制器30中所保存的与终端控制器30所对应的终端40的状态数据等,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单元10发生故障和/或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40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终端40通信以管理终端。由此,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40正常工作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第一控制单元10掉电而不能利用PLC总线与终端控制器30通信,PLC总线被家庭中连入PLC总线的其它设备(如大功率设备)干扰导致数据传输失败,如被其它设备的杂波干扰。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40包括空调风盘和/或新风出口。具体的,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一种终端40,该终端40可以为风盘或新风出口;或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两种终端,包括风盘和新风出口,终端控制器的两个第二接口分别连接风盘和新风出口;或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三种及以上终端,终端控制器具有三个及以上第二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终端。本文中,终端40不限于上述风盘和新风出口,终端40还可以为其它设备或设备组合。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的又一个示意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C1为中控器,作为第一控制单元的示例,C2为空调联控器,作为第二控制单元的示例,T1、T2、……T63、T64为风盘,作为终端的示例,TC1、TC2、……TC63、TC64为分别对应风盘T1、T2、……T63、T64的温控器,作为终端控制器的示例。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C1和TC1、TC2、……TC63、TC64通过PLC总线连通作为示例,C2和T1、T2、……T63、T64通过485总线连通作为示例,C1和C2通过PLC总线连通作为示例,风盘和对应的温控器之间通过485总线连通作为示例,实现直连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LC总线可以实现PLC网络加密传输,由此,能够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通讯控制系统中还可包括其它至少一个终端控制器QC,通讯控制系统还可包括其它的若干终端QT1、QT2、……QTn,如油烟机,新风出口、智能家电设备等。QC以及QT1、QT2、……QTn通过PLC总线和C1连通。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当温控器TC1、TC2、……TC63、TC64中的任意一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时,例如温控器TC63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启/关闭相应的风盘T63的操作,则温控器TC63通过其与相应的风盘T63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而使风盘T63进行相应动作,如开启或关闭,由此,能够提高风盘的响应性,提升用户体验,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在仅包括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从温控器接收到用户操作到风盘开始动作的时间需要2秒以上,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控器能够直接向风盘发送控制信令,风盘的响应时间在1秒以内,能够大大缩短风盘的响应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温控器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的情况下,如温控器TC63接收到用户的调整对应风盘T63的温度的操作,则温控器T63通过插帧的方式从PLC总线向中控器C1上报与开启操作相关的信息,中控器C1将其接收到的与开启操作相关的信息转发给空调联控器C2,空调联控器C2在接收到该与开启操作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485总线与终端T63通讯,并经由终端T63获取相应的温控器TC63的数据,从而及时同步相应的风盘T63的状态,实现对风盘的实时性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控器使风盘T63进行对应第一操作的动作和温控器向空调联控器C2上报与第二操作有关的信息可以并列进行或根据响应性要求而先后进行,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性。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在中控器C1发生故障和/或PLC总线不能使得风盘T1、T2、……T63、T64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中控器C1掉电或PLC总线中具有其它设备(如QC以及QT1、QT2、……QTn中的至少一者)的杂波,空调联控器C2通过485总线与风盘T1、T2、……T63、T64通信以管理风盘T1、T2、……T63、T64。由此,能够保证家庭内的致冷制热正常。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常情况下,空调联控器C2利用485总线轮询多个风盘T1、T2、……T63、T64。在温控器TC63接收到调整风盘T63的温度的操作的情况下,温控器TC63通过插帧的方式向PLC总线上报与调整风盘T63的温度的操作相关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响应该信息,空调联控器C2可暂时停止轮询(如空气联控器C2正轮询风盘T64)而跳转查询相应的风盘T63,从而能够提高风盘T63的状态管理的实时性,在跳转查询之后,空调联控器C2可恢复轮询的方式。
这样,利用PLC总线和485总线双总线并联通讯的网络连接方式,并采用插帧上报和跳转查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通讯控制系统整体的响应性。
在图2所示的通讯控制系统中,通讯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云服务器S,作为服务器的示例,中控器C1和云服务器建立通信信道,如通过2G信道或WIFI信道,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通信信道,如5G信道,用户侧可通过客户端设备TE(如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等)与云服务器S进行通信从而获得通讯控制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中安装的应用APP查询各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用户设备也可以向客户端设备TE输入相应的指令以控制相应的设备,如风盘,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终端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利用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终端控制器30能够直接向终端40发送控制信令,能够提高终端40的响应性,能够极大地改善用户体验;此外,在第一控制单元10故障和/或终端40无法利用第一通讯方式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管理终端40,确保终端40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控制器,该终端控制器如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控制器30,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3是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终端控制器的一个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终端控制器30具有第一接口31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32,例如,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一种终端40,该终端40可以为风盘或新风出口,终端控制器30包括对应该一种终端40的一个第二接口32;或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两种终端,包括风盘和新风出口,终端控制器30包括分别对应风盘和新风出口的两个第二接口32;或一终端控制器30对应三种及以上终端,终端控制器具有三个或以上的第二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种类的终端。本文中,终端40不限于上述风盘和新风出口,终端40还可以为其它设备或设备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口31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第二接口32用于与对应终端控制器30的终端进行通信,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第二控制单元连通。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一通讯方式、第二通讯方式、终端、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其内容合并于此,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利用PLC总线的通讯控制系统中,终端控制器30能够通过第二接口直接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能够提高终端的响应性,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接口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输入终端控制器30的用于对终端40进行控制的、无需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介入的操作,包括开启/关闭终端的操作、终端工作参数的调整等。由此,能够使得终端及时响应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30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通讯方式上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并通过第二接口32发送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由此,终端控制器的状态能够及时地被控制侧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操作可以为用户输入终端控制器30的用于对终端40进行控制的、需要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介入的操作。终端控制器可以通过插帧的方式向PLC总线发送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插帧可以为比PLC总线中常规的数据帧时长短的帧。第一控制单元通过PLC总线接收到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后,将所述信息转发给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终端40通讯,并经由终端获取终端控制器30的数据。由此,和利用PLC总线中的常规数据帧进行信息上报相比,通过插帧的方式能够缩短信息的上报所需的时间,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响应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相互独立,终端控制器使终端进行对应第一操作的动作和终端控制器通过PLC总线上报与第二操作有关的信息可以并列或根据响应性要求而先后进行,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二通讯方式还可以包括其它协议标准的总线,如422总线、232总线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通讯总线包括485总线的情况下,在通常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20利用485总线轮询与第二控制单元20对应的多个终端40。在某一终端控制器30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该终端控制器30通过插帧的方式向第二控制单元20上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响应该与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第二控制单元20可暂时停止轮询而跳转查询相应的终端40,从而能够提高终端40的状态管理的实时性,在跳转查询之后,第二控制单元20可恢复轮询的方式。
这样,利用第一通讯方式PLC总线和第二通讯方式总线(如485总线)双总线并联通讯的网络连接方式,并采用插帧上报和跳转查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通讯控制系统整体的响应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和/或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终端控制器30通过第二接口32与第二控制单元进行通信以管理终端。由此,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且本申请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通讯控制系统,所述通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终端控制器以及对应所述终端控制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收发信号,
所述终端控制器能够向对应的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和所述终端集成为一体,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具有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控制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与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所述第二接口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一个终端控制器具有与其对应至少一种所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体设置,
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向对应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上报与所述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获取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和/或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方式与所述终端通信以管理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包括空调风盘和/或新风出口。
14.一种终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具有第一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通讯方式连接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讯方式包括电力线通信总线,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对应所述终端控制器的终端进行通信,所述终端通过第二通讯方式与第二控制单元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上报与所述第二操作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终端控制器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和/或所述第一通讯方式不能使得终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进行通信以管理所述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讯方式包括485总线。
CN202220039170.0U 2022-01-06 2022-01-06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Active CN216526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9170.0U CN2165268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9170.0U CN2165268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6870U true CN21652687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9170.0U Active CN216526870U (zh) 2022-01-06 2022-01-06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6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96483A1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中机组间的通信方法
EP2599272A1 (en) Reconfigurable load-control receiver
WO2019196484A1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中机组间的通信方法
CN106789483A (zh) 一种分布式knx智能家居系统
CN101498928B (zh) 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3066B (zh) 一种家用中央空调控制用网关盒子及其控制方法
CN216526870U (zh) 终端控制器及通讯控制系统
CN110262361A (zh) 功能可拼接装置、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456705B (zh) 可动态扩展接口的网络控制装置、楼宇自控系统
CN114465842B (zh) 通信系统、家电设备、远程升级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6449763A (zh) 终端控制器、通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02047U (zh) 设备控制系统及空调设备
CN210829825U (zh) 一种通用型风扇控制系统
JPH09215067A (ja) 家電品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システム
CN103148564B (zh) 实现同时冷暖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1842542B1 (ko) 가정용 냉난방장치 통합 관리 서버
CN111609538A (zh) 一种针对楼宇中空调用户侧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5376336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绑定ip的地暖设备匹配方法
CN215818432U (zh) 一种带有智能集线器的智能用户装置
CN116489628A (zh) 一种蓝牙冰柜小程序的绑定、分享、解绑的控制方法
KR101892757B1 (ko) 전기제품
CN110233783A (zh)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CN110779084B (zh) 室内机组及其通讯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20852493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集控器及中央空调系统
CN103532810B (zh) 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通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