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3783A -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3783A
CN110233783A CN201910525841.7A CN201910525841A CN110233783A CN 110233783 A CN110233783 A CN 110233783A CN 201910525841 A CN201910525841 A CN 201910525841A CN 110233783 A CN110233783 A CN 11023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server
terminal
controller
wirel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5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258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3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14Exchanging control software or macros for 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涉及电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终端组、定位服务器和控制系统,定位服务器通过接收AP传来的终端组附近无线信号的强弱来分辨终端组所在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第一导线和控制器的配合,使得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第二导线和红外传感器的配合,使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的电器并将指令传入红外传感器,最终由红外传感器发送红外信号控制电器是否开启,从而实现通过终端组定位对电器进行自动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电能的使用情况,达到省点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现在的电器控制是单独控制,如:开关、新风系统、空调等;如果需要把各个房间的灯打开,且打开空调,需要到每个开关处打开开关,且不能达到整体控制的效果;关掉这些设备还是需要跑到每个开关处,或者当人离开房间时,需要依次关闭设备,十分不便,若不关闭则浪费大量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组、定位服务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定位服务器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外壳、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和开关,所述定位服务器与开关均外接电源,所述外壳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贯穿外壳的顶部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开关与外壳的侧壁插接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所述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电器;
所述终端至少设置四个,以及设置至少四个与其中一个终端一一对应的定位服务器,在所述控制器内设定函数模型,分别对终端以及服务器进行标定,以及对其位置信息,电器种类,开关状态进行标定,设定函数模型f(A,B,D,T,G),其中A表示终端的标号,1-4,B表示定位服务器的标号,1-4,D表示终端位置,其能够预先确定,T表示电器种类,如1表示电视,2表示电脑等,G表示电器的开关状态,0,表示关,1表示开;
第一定位服务器首先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一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第一定位服务器接收该函数模型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一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处于正常状态,则控制器通过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其开关状态,在第一终端状态切换后,第一终端将切换后的函数模型f(A,B,D,T,G)重新发送至第一定位服务器,并存储至控制器中,此时,控制器判定发出状态切换指令至接收第一定位服务器的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控制成功;
步骤a1,在上述判定过程中,若t1<t<t2,则判定存在通信故障,则控制器延迟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同时,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二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将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二定位服务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终端进行切换;
步骤a2,若t1<t<t2, 则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三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三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2<t<t3,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三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
步骤a3,若t>t3,则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四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四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3<t<t4,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四定位服务器,通过第四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若t>t4,则判定第一终端通信故障,停止通信。
进一步地,在需要启动第二终端,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时,首先通过第二定位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连通,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二终端处于正常状态,依照上述判定过程及时间,分别按照第二定位服务器、第一定位服务器、第三定位服务器、第四定位服务器的顺序,首先排除定位服务器的故障,然后判定终端故障,直到找到适宜的定位服务器或者终止通信。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所述终端与一所述定位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首先通过切换不同的网络对网络状态进行判定,其过程为:
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0<t11,则通信正常,所述定位服务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请求,控制器控制终端切换状态;
若t11<t0<t12,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1<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若t12<t0<t13,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2<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若t0>t13,则切换定位服务器,执行上述步骤a1;
其中,t11+t12+ t13< t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来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数据;
步骤c12,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标识卡与第二无线网络是否处于通信状态;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处于通信状态,则执行步骤c13,所述定位服务器执行通信过程,该通信过程完成之后,执行步骤c14;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未处于通信状态,则直接执行步骤c14;
步骤c13,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
执行步骤c15,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是否改变,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没有改变,则重新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无线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定位服务器植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
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发生改变,则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接入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第一无线网络结束操作;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不是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即为第三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则执行上述步骤c14,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重新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附板。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气孔的内壁均设有防尘塞,位于开口内的所述防尘塞与换气扇紧密贴合,位于气孔内的防尘塞与吸附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导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四角均设有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服务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贯穿外壳的外壁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接收端位于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发射器的外部套设有信号放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需要工作时,定位服务器连接电源,按动开关启动控制系统,定位服务器通过接收AP传来的终端组附近无线信号的强弱来分辨终端组所在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第一导线和控制器的配合,使得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第二导线和红外传感器的配合,使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的电器并将指令传入红外传感器,最终由红外传感器发送红外信号控制电器是否开启,从而实现通过终端组定位对电器进行自动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电能的使用情况,达到省点的目的。
本发明为了避免控制紊乱,尤其对终端进行错误控制或延迟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终端的通信状态进行监测,采用周期预判时间对定位服务器与终端进行判定,并在超时后,通过切换定位服务器的方式,确定通信错误节点,并重新通过新的定位服务器或者通过切换定位服务器的方式继续控制。
无线网络的判定时间小于服务器切换的时间,这样,在相对应的每个对应的定位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首先进行网络状态判定,之后对定位服务器状态判定,最终判定终端是否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实施例二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组、定位服务器1和控制系统2,定位服务器通过接收AP传来的终端组附近无线信号的强弱来分辨终端组所在的位置,并将终端组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所述定位服务器1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外壳3、控制器4、红外传感器5和开关6,所述定位服务器与开关均外接电源,定位服务器与控制系统二者电源独立,定位服务器是否开启由连接电源控制,控制系统是否开启通过开关控制,所述外壳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编程可自由编辑当终端组位于什么位置时哪些电器需要开启或关闭。
具体而言,所述红外传感器贯穿外壳的顶部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位于外壳内部,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位于外壳外部,所述开关与外壳的侧壁插接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7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定位服务器传出的位置信息通过第一导线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8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控制器发出的指令信号通过第二导线传递给红外传感器,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按动开关控制是否给控制器通电,所述控制器与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与红外传感器的电性连接,间接的通过开关控制红外传感器的开启,所述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所述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电器并将指令传入控制电器是否开启。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换气扇14,所述换气扇与开关电性连接,换气扇的是否开启通过开关控制,换气扇向外壳外部排风,将外壳内部的风吹出,换气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换气扇,具有关闭换气扇闭合风口的功能,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开设有气孔15,所述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附板16,通过开口和换气扇的配合,对外壳内部进行向外通风,使外壳的电器元件得到及时的散热,同时通过气孔和吸附板的配合,在进行换气的同时,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在吸附板上,减少外壳内部的灰尘,防止灰尘过多吸附在控制器上产生联电的现象。
具体而言,所述开口、气孔的内壁均设有防尘塞17,位于开口内的所述防尘塞与换气扇紧密贴合,位于气孔内的防尘塞与吸附板紧密贴合,通过密封塞尽可能的将外壳内部与外接隔绝,防止外壳内部有大量的灰尘进入,增强散热性。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导线槽18,通过导线槽将外壳内的导线固定在外壳内壁上,防止外壳内部混乱,避免了电线缠绕的现象,减小了混电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的四角均设有橡胶块9,通过橡胶块将外壳四角包裹,防止外壳四角的尖锐处划伤使用者,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工作原理:需要工作时,定位服务器连接电源,按动开关启动控制系统,定位服务器通过接收AP传来的终端组附近无线信号的强弱来分辨终端组所在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通过定位服务器、第一导线和控制器的配合,使得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第二导线和红外传感器的配合,使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的电器并将指令传入控制电器是否开启,从而实现通过终端组定位对电器进行自动控制。
基于上述设备,在对若干个终端进行定位时,定位服务器1分别一一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电器并将指令传入控制电器是否开启。结合图6所示,为了确保对准确的终端进行控制,避免控制紊乱,需要定位服务器与终端进行通信检测。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设置至少四个终端,以及设置至少四个与其中一个终端一一对应的定位服务器,在所述控制器内设定函数模型,分别对终端以及服务器进行标定,以及对其位置信息,电器种类,开关状态进行标定,设定函数模型f(A,B,D,T,G),其中A表示终端的标号,1-4,B表示定位服务器的标号,1-4,D表示终端位置,其能够预先确定,T表示电器种类,如1表示电视,2表示电脑等,G表示电器的开关状态,0,表示关,1表示开。
在工作过程中,按照下述流程:
步骤a,第一定位服务器首先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一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第一定位服务器接收该函数模型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一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处于正常状态,则控制器通过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其开关状态,在第一终端状态切换后,第一终端将切换后的函数模型f(A,B,D,T,G)重新发送至第一定位服务器,并存储至控制器中,此时,控制器判定发出状态切换指令至接收第一定位服务器的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控制成功。
步骤a1,在上述判定过程中,若t1<t<t2,则判定存在通信故障,则控制器延迟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同时,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二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将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二定位服务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终端进行切换;
步骤a2,若t1<t<t2, 则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三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三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2<t<t3,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三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
步骤a3,若t>t3,则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四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四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3<t<t4,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四定位服务器,通过第四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若t>t4,则判定第一终端通信故障,停止通信。
本发明为了避免控制紊乱,尤其对终端进行错误控制或延迟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终端的通信状态进行监测,采用周期预判时间对定位服务器与终端进行判定,并在超时后,通过切换定位服务器的方式,确定通信错误节点,并重新通过新的定位服务器或者通过切换定位服务器的方式继续控制。
步骤a4,在需要启动第二终端,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时,首先通过第二定位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连通,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二终端处于正常状态,依照上述判定过程及时间,分别按照第二定位服务器、第一定位服务器、第三定位服务器、第四定位服务器的顺序,首先排除定位服务器的故障,然后判定终端故障,直到找到适宜的定位服务器或者终止通信。
步骤a5,在需要启动第三终端,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时,同理,按照第三定位服务器、第一定位服务器、第二定位服务器、第四定位服务器的顺序,首先排除定位服务器的故障,然后判定终端故障,直到找到适宜的定位服务器或者终止通信。
步骤a6,在需要启动第四终端,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时,同理,按照第四定位服务器、第一定位服务器、第二定位服务器、第三定位服务器的顺序,首先排除定位服务器的故障,然后判定终端故障,直到找到适宜的定位服务器或者终止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播,尤其在远程控制过程中,需对通信网络进行切换。
在其中一终端与一定位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首先通过切换不同的网络对网络状态进行判定,其过程为:
步骤b1,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0<t11,则通信正常,所述定位服务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请求,控制器控制终端切换状态。
若t11<t0<t12,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1<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若t12<t0<t13,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2<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若t0>t13,则切换定位服务器,执行上述步骤a1。
其中,t11+t12+ t13< t1,也即,无线网络的判定时间小于服务器切换的时间,这样,在相对应的每个对应的定位服务器与终端之间,首先进行网络状态判定,之后对定位服务器状态判定,最终判定终端是否出现问题。
上述过程中,在相邻两个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切换的过程中,还设置一延迟过程,判断其所归属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是否重置,所述延迟,即所述定位服务器或无线网络经过一定时间、次数或距离的滞缓,确认其所归属的无线网络已经改变后,再切换到新的无线网络,若其所归属的无线网络未发生改变,则其接入地址不发生改变。
其过程为:
步骤c11,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来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数据;
步骤c12,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标识卡与第二无线网络是否处于通信状态;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处于通信状态,则执行步骤c13,所述定位服务器执行通信过程,该通信过程完成之后,执行步骤c14;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未处于通信状态,则直接执行步骤c14;
步骤c13,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
执行步骤c15,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是否改变,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没有改变,则重新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无线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定位服务器植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
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发生改变,则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接入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第一无线网络结束操作;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不是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即为第三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则执行上述步骤c14,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重新进行切换。
在上述延迟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向所述标识卡植入新的接入地址后,增加了一延时过程,用以滞缓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接入地址的更改;此延时过程还可以为一计数过程,其中,计数延迟过程为: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对获取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进行判断,预设n次,若经过第一无线网络的n次判断获取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没有改变,则重新切换;若任意1次判断发现获取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变成在先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或变成第三个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则以改变后的地址作为新的地址,与定位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技术方案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无线网络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无线发射器10,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无线接收器11,所述无线接收器贯穿外壳的外壁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接收端位于外壳的外部。
通过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代替了第一导线,取消了空间的限制,同时因为没有了导线使得装置更加简洁,更加便于收纳,防止了到处都是电线的困扰。
所述无线发射器的外部套设有信号放大器12。
通过信号放大器放大无线信号,更加有利于无线接收器及时准确的接收到信号,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组、定位服务器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器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外壳、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和开关,所述定位服务器与开关均外接电源,所述外壳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贯穿外壳的顶部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开关与外壳的侧壁插接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红外传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接收终端组发射的无线信号信息实时定位终端组位置,所述定位服务器将位置信号传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需要开启电器;
所述终端至少设置四个,以及设置至少四个与其中一个终端一一对应的定位服务器,在所述控制器内设定函数模型,分别对终端以及服务器进行标定,以及对其位置信息,电器种类,开关状态进行标定,设定函数模型f(A,B,D,T,G),其中A表示终端的标号,1-4,B表示定位服务器的标号,1-4,D表示终端位置,其能够预先确定,T表示电器种类, G表示电器的开关状态,0,表示关,1表示开;
第一定位服务器首先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一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第一定位服务器接收该函数模型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一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处于正常状态,则控制器通过第一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其开关状态,在第一终端状态切换后,第一终端将切换后的函数模型f(A,B,D,T,G)重新发送至第一定位服务器,并存储至控制器中,此时,控制器判定发出状态切换指令至接收第一定位服务器的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一终端控制成功;
步骤a1,在上述判定过程中,若t1<t<t2,则判定存在通信故障,则控制器延迟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同时,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二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将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二定位服务器,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终端进行切换;
步骤a2,若t1<t<t2, 则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三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三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三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2<t<t3,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三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
步骤a3,若t>t3,则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地址请求,第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向第四定位服务器发送函数模型f(A,B,D,T,G)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对第四定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四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3<t<t4,则定位服务器切换为第四定位服务器,通过第四定位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若t>t4,则判定第一终端通信故障,停止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需要启动第二终端,对其进行状态切换时,首先通过第二定位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连通,并通过控制器对第二定位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开始,至接收到第二定位服务器的信息设定时间t,若t<t1,则判定第二终端处于正常状态,依照上述判定过程及时间,分别按照第二定位服务器、第一定位服务器、第三定位服务器、第四定位服务器的顺序,首先排除定位服务器的故障,然后判定终端故障,直到找到适宜的定位服务器或者终止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所述终端与一所述定位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首先通过切换不同的网络对网络状态进行判定,其过程为:
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0<t11,则通信正常,所述定位服务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请求,控制器控制终端切换状态;
若t11<t0<t12,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1<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若t12<t0<t13,则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终端向定位服务器通过第三无线网络传输f(A,B,D,T,G),所述服务器判定其向终端发送请求信息时至定位服务器收到f(A,B,D,T,G)信息时的时间t0,若t12<t0<t12,则采用第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若t0>t13,则切换定位服务器,执行上述步骤a1;
其中,t11+t12+ t13< 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来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数据;
步骤c12,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标识卡与第二无线网络是否处于通信状态;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处于通信状态,则执行步骤c13,所述定位服务器执行通信过程,该通信过程完成之后,执行步骤c14;若所述定位服务器与第二无线网络未处于通信状态,则直接执行步骤c14;
步骤c13,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
执行步骤c15,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是否改变,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没有改变,则重新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无线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定位服务器植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
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发生改变,则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判断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的无线网络接入地址是否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第一无线网络结束操作;若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新接入地址不是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即为第三无线网络的接入地址,则执行上述步骤c14,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启动计时,延迟一预设时间,重新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附板。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气孔的内壁均设有防尘塞,位于开口内的所述防尘塞与换气扇紧密贴合,位于气孔内的防尘塞与吸附板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导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四角均设有橡胶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服务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贯穿外壳的外壁且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接收端位于外壳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器的外部套设有信号放大器。
CN201910525841.7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0233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841.7A CN110233783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841.7A CN110233783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783A true CN110233783A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5841.7A Pending CN110233783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37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1331A (zh) * 2019-12-24 2020-05-01 南京紫核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海运拼装箱航运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1331A (zh) * 2019-12-24 2020-05-01 南京紫核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海运拼装箱航运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7868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4898449B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71695B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05652676B (zh)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89305B (zh) 一种远程调整参数的智能网关及控制方法
CN105681142B (zh) 组网系统和组网方法
CN204719514U (zh) 能够实现条件控制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
US20070223500A1 (en) Home Network System
CN204719434U (zh) 能够实现多对多通信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5093943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数据处理和后台控制服务方法
CN204719436U (zh) 能够实现后台控制服务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4719435U (zh) 采用多对多通信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3745876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204719515U (zh) 采用条件控制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5094086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实现多对多通信的条件配置和控制方法
CN105353738B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JP2004194273A (ja)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おける家電機器の追加/削除方法
CN107062325A (zh) 烟机灶具组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09838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10278577B (zh) 数据的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201814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and direc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operating under an ieee 1394 serial bus network protocol and devices operating under another protocol
CN110233783A (zh) 一种基于终端组定位的电器控制系统
CN205825350U (zh)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及中央空调控制设备
CN105093941A (zh) 条件控制的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条件配置和控制方法
CN110045705A (zh) 采用异构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