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5873U -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5873U
CN216525873U CN202122893163.5U CN202122893163U CN216525873U CN 216525873 U CN216525873 U CN 216525873U CN 202122893163 U CN202122893163 U CN 202122893163U CN 216525873 U CN216525873 U CN 216525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cooling
heat
refrigeration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31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健昌
罗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931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5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5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5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其中,该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包括试剂盘本体和制冷装置,试剂盘本体包括底壁、内筒、外壁和顶壁,底壁设有第一通孔,内筒设于底壁并环绕第一通孔设置,外壁环绕底壁的周缘设置,并套设于内筒,外壁和内筒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试剂盒的试剂仓,顶壁可拆卸地设于试剂仓背离底壁的一侧,以盖合或打开试剂仓;制冷装置设于底壁背离试剂仓的一侧。实现试剂仓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子,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上,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的试剂盘,用于存储试剂,使试剂保持在2-8℃下冷藏,延长在机有效时间。高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盘中试剂装载位多,从而整个试剂盘尺寸较大,要实现全部试剂的2-8℃冷藏,均匀性是一个难题。
相关技术中,大部分仪器采用了内部增加风扇进行风道设计从而强迫对流使内部温度均匀的方式,内部需要增加类似风道的结构设计,这样还会在可能产生冷却水的内部区域增加了上电零件风扇,难以保证液电分离;并且需要增加防尘网,防尘网需要定期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旨在试剂盘内温度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包括:
试剂盘本体,所述试剂盘本体包括底壁、内筒、外壁和顶壁,所述底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筒设于所述底壁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外壁环绕所述底壁的周缘设置,并套设于所述内筒,所述外壁和所述内筒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试剂盒的试剂仓,所述顶壁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试剂仓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以盖合或打开所述试剂仓;和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试剂仓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面向所述试剂仓的一侧设有增厚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盘本体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试剂仓的一侧、所述内筒背离所述试剂仓的一侧、所述外壁背离所述试剂仓的一侧以及所述顶壁背离所述试剂仓的一侧;所述保温层对应所述制冷装置设有制冷通孔,所述制冷装置穿设于所述制冷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底壁连接;
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连接;以及
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与所述制冷片的散热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
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制冷片的散热面连接;所述导热部设有冷却凹槽;和
冷却部,所述冷却部设于所述导热部背离所述制冷片的一侧,并与所述冷却凹槽的槽壁围合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部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感温元件和温控器,所述感温元件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所述制冷片和所述感温元件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器根据所述感温元件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制冷片的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冷却排,所述冷却排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冷却排内的液体进行散热冷却;
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排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液箱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箱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以及
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冷却液箱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冷却排连接,用于辅助所述冷却排散热冷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装置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析仪,所述分析仪包括:
试剂盘,如上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设于所述试剂盘;
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样本和试剂,并将样本和试剂放入反应杯中,形成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以及
孵育盘,用于孵育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制冷装置制冷,并将冷量传导至底壁,并迅速传导至外部和内筒,同时将试剂仓内的空气冷却。试剂盒组件放置于试剂仓,也即试剂盒放置于内筒和外壁之间,通过在底壁开设第一通孔,且设置环绕第一通孔设置的内筒,可以减小试剂仓的容积,以减小试剂仓内空气,可提高制冷速度;同时,由于合理利用未使用空间、使外壁和内筒离试剂盒更近、大大减小了试剂盒之间的温度梯度,实现试剂仓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使用风扇,确保了液电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剂盘的制冷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去掉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一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6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9为制冷循环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水冷排和风扇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试剂盘本体 11 底壁
11a 第一通孔 12 内筒
121 增厚凸起 13 外壁
14 顶壁 1a 试剂仓
15 保温层 2 制冷装置
21 第一导热件 22 制冷片
23 第二导热件 23a 冷却腔
231 导热部 232 冷却部
233 进液接头 234 出液接头
24 感温元件 25 第一密封圈
26 第二密封圈 27 垫圈
28 围挡部 31 冷却排
311 风扇 32 冷却液箱
33 水泵 41 试剂盒
42 试剂盘驱动结构 43 混匀盘驱动结构
44 试剂盘旋转结构 45 混匀盘驱动旋转结构
46 弹性压紧件 47 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试剂盘的制冷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包括:
试剂盘本体1,所述试剂仓1a本体包括底壁11、内筒12、外壁13和顶壁14,所述底壁11设有第一通孔11a,所述内筒12设于所述底壁11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a设置,所述外壁13环绕所述底壁11的周缘设置,并套设于所述内筒12,所述外壁13和所述内筒12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试剂盒41的试剂仓1a,所述顶壁14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试剂仓1a背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以盖合或打开所述试剂仓1a;和
制冷装置2,所述制冷装置2设于所述底壁11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制冷装置2制冷,并将冷量传导至底壁11,并迅速传导至外部和内筒12,同时将试剂仓1a内的空气冷却。试剂盒41组件放置于试剂仓1a,也即试剂盒41放置于内筒12和外壁13之间,通过在底壁11开设第一通孔11a,且设置环绕第一通孔11a设置的内筒12,可以减小试剂仓1a的容积,以减小试剂仓1a内空气,可提高制冷速度;同时,由于合理利用未使用空间、使外壁13和内筒12离试剂盒41更近、大大减小了试剂盒41之间的温度梯度,实现试剂仓1a内温度均匀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在试剂盘内采用额外的风扇等措施来保证温度均匀性,确保了液电分离。
本实施例中,内筒12为中空结构,且呈圆柱状。底壁11、内筒12、外壁13和顶壁14的材质可采用铝等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也可以采用铜、银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内筒12面向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设有增厚凸起12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增厚凸起121可进一步减小试剂仓1a的容积,进一步提高制冷速度和试剂仓1a内温度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增厚凸起121的设置需要确保增厚凸起121不会对试剂盒41的安装产生影响,同时需确保试剂盒41在转动时不会与增厚凸起121发生碰撞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试剂仓1a本体还包括保温层15,所述保温层15覆盖于所述底壁11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内筒12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外壁13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以及所述顶壁14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保温层15对应所述制冷装置2设有制冷通孔,所述制冷装置2穿设于所述制冷通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保温层15的设置,起到保温作用,确保试剂层内的稳定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
第一导热件21,所述第一导热件21与所述底壁11连接;
制冷片22,所述制冷片22的制冷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21背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连接;以及
第二导热件23,所述第二导热件23与所述制冷片22的散热面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制冷片22工作时进行制冷,制冷片22的冷端产生冷量,并将冷量传导至第一导热件21,第一导热件21再将冷量传导至底壁11,然后再传导至外壁13和内筒12,同时冷却试剂仓1a内的空气,进而为试剂盒41提供恒定的低温环境。第二导热件23与制冷片22的散热面连接,将制冷片22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确保制冷片22的制冷效果。
本实施例中,制冷片22为电子制冷片22。
所述第一导热件21与所述制冷片22之间涂覆有导热膏,所述制冷片22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涂覆有导热膏,所述第一导热件21与所述底壁11之间涂覆有导热膏。
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2还设有围挡部28,所述围挡部28与所述第一导热件21连接,并环绕所述制冷片22设置,可对制冷片22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导热件21和围挡部2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5,起到密封防水作用。进一步的,第二导热件23和围挡部28之间设有垫圈2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
导热部231,所述导热部231与所述制冷片22的散热面连接;所述导热部231设有冷却凹槽;和
冷却部232,所述冷却部232设于所述导热部231背离所述制冷片22的一侧,并与所述冷却凹槽的槽壁围合形成冷却腔23a,所述冷却部232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可以理解的是,导热部231和冷却部232的分体设置,便于导热部231和冷却部232的加工生产。冷却腔23a内可通入冷却液,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冷却腔23a,冷却腔23a内的冷却液吸收热量后,从出液口流出,实现对制冷片22散热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件23设有进液接头233和出液接头234,进液接头233设有进液口,出液接头234设有出液口。
本实施例中,导热部231和冷却部23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6环绕冷却腔23a设置,可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避免冷却液对制冷片22产生影响。提高制冷片2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制冷装置2还包括感温元件24和温控器,所述感温元件24与所述第一导热件21连接;所述制冷片22和所述感温元件24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器根据所述感温元件24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制冷片22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感温元件24与第一导热件21连接,可将第一导热件21的温度反馈给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感温元件24反馈的温度控制调节制冷片22的功率,以使试剂仓1a的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通过感温元件24和温控器的设置,实现了精确控制冷却效果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24可以为PT100感温传感器,也可以为PT1000、LM35或者NTC。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冷却排31,所述冷却排31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冷却排31内的液体进行散热冷却;
冷却液箱32,所述冷却排31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液箱32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箱3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以及
水泵33,所述水泵33设于所述冷却液箱3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
可以理解的是,冷却腔23a内的冷却液吸收制冷片22的散热面的热量后,从出液口流出至冷却排31,在冷却排31中进行换热冷却后,进入冷却液箱32,再从冷却液箱32流出,并从进液口进入冷却腔23a。通过设置水泵33,将冷却液箱32存储的经过冷却后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腔23a内,以将冷却腔23a内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推至冷却排31进行冷却。也就是说,第二导热件23、冷却排31和冷却液箱32以及水泵33形成一个冷却液循环回路,可持续对制冷片22进行散热,以确保制冷片22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风扇311,所述风扇311与所述冷却排31连接,用于辅助所述冷却排31散热冷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风扇311的设置,可加强冷却排31周边的空气流动,提高冷却排31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装置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装置2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a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环绕第一通孔11a的制冷装置2,可确保整个试剂仓1a内的温度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析仪,所述分析仪包括如上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该试剂盘的制冷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分析仪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分析仪包括试剂盘、孵育盘和采样模块;试剂盘用于承载试剂盒41,试剂盒41包括试剂瓶和磁珠瓶,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样本和试剂,并将样本和试剂放入反应杯中,形成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孵育盘用于孵育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
上述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设于试剂盘,所述试剂盘还包括试剂盘驱动结构42、混匀盘驱动结构43、试剂盘旋转结构44、混匀盘驱动旋转结构45、弹性压紧件46以及限位组件47,所述限位组件47及弹性压紧件46固定在试剂仓1a内部,试剂盘旋转结构44和混匀盘旋转结构与限位组件47配合,可做旋转运动,以分别带动试剂盘和磁珠瓶转动;试剂盒41依次装载在试剂盘旋转结构44上;试剂盘驱动结构42及混匀盘驱动结构43固定在底壁11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包括:
试剂盘本体(1),所述试剂盘本体包括底壁(11)、内筒(12)、外壁(13)和顶壁(14),所述底壁(11)设有第一通孔(11a),所述内筒(12)设于所述底壁(11)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a)设置,所述外壁(13)环绕所述底壁(11)的周缘设置,并套设于所述内筒(12),所述外壁(13)和所述内筒(12)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试剂盒的试剂仓(1a),所述顶壁(14)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试剂仓(1a)背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以盖合或打开所述试剂仓(1a);和
制冷装置(2),所述制冷装置(2)设于所述底壁(11)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面向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设有增厚凸起(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仓(1a)本体还包括保温层(15),所述保温层(15)覆盖于所述底壁(11)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内筒(12)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外壁(13)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以及所述顶壁(14)背离所述试剂仓(1a)的一侧;所述保温层(15)对应所述制冷装置(2)设有制冷通孔,所述制冷装置(2)穿设于所述制冷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
第一导热件(21),所述第一导热件(21)与所述底壁(11)连接;
制冷片(22),所述制冷片(22)的制冷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21)背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连接;以及
第二导热件(23),所述第二导热件(23)与所述制冷片(22)的散热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
导热部(231),所述导热部(231)与所述制冷片(22)的散热面连接;所述导热部(231)设有冷却凹槽;和
冷却部(232),所述冷却部(232)设于所述导热部(231)背离所述制冷片(22)的一侧,并与所述冷却凹槽的槽壁围合形成冷却腔(23a),所述冷却部(232)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2)还包括感温元件(24)和温控器,所述感温元件(24)与所述第一导热件(21)连接;所述制冷片(22)和所述感温元件(24)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器根据所述感温元件(24)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制冷片(22)的功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冷却排(31),所述冷却排(31)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用于对进入所述冷却排(31)内的液体进行散热冷却;
冷却液箱(32),所述冷却排(31)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液箱(32)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箱(3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以及
水泵(33),所述水泵(33)设于所述冷却液箱(3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风扇(311),所述风扇(311)与所述冷却排(31)连接,用于辅助所述冷却排(31)散热冷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装置(2)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11a)设置。
10.一种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包括:
试剂盘,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盘的制冷结构设于所述试剂盘;
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样本和试剂,并将样本和试剂放入反应杯中,形成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以及
孵育盘,用于孵育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
CN202122893163.5U 2021-11-23 2021-11-23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Active CN216525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3163.5U CN2165258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3163.5U CN2165258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5873U true CN21652587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3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3163.5U Active CN2165258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5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7163A (zh) * 2022-06-23 2022-11-01 北京铂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装载、混匀及制冷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7163A (zh) * 2022-06-23 2022-11-01 北京铂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装载、混匀及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5873U (zh) 试剂盘的制冷结构和分析仪
CN107636470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08159973A (zh) 一种试剂仓结构
EP0018390A1 (en) PHOTOMETRY APPARATUS.
CN112859953A (zh) 生物反应仪器中的控温模块
CN102103382A (zh) 小型恒温反应装置
CN213659272U (zh) 用于生化反应的控温装置
CN210718199U (zh) 一种多通道检测试剂卡孵育器及恒温模组
CN215953379U (zh) 冷气循环系统、承载组件及分析仪
CN214300154U (zh) 承载系统和测序装置
CN213085961U (zh)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用保鲜试剂盒
EP1681547A1 (en) Container for packing reagent
CN216778862U (zh) 一种冷却散热装置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09745987U (zh) 一种定性/定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CN210065787U (zh) 一种用于病原体快速诊断的医疗器械
CN218250186U (zh) 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CN112898971A (zh) 氮掺杂碳量子点合成及汞离子检测一体化装置及合成检测方法
CN219201626U (zh) 冷藏装置和分析仪
CN214496327U (zh) 一种192孔高通量实时荧光pcr装置
CN217979428U (zh) 一种冷藏仓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9168298A (zh) 一种用于pcr检测仪温控系统的散热装置
JP6830874B2 (ja) 反応液保持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283529A (ja) 試薬保冷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CN215832250U (zh) 一种试剂锅
CN217058145U (zh) 一种制冷散热与反应加热的热交换整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