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5361U -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5361U
CN216525361U CN202122087401.3U CN202122087401U CN216525361U CN 216525361 U CN216525361 U CN 216525361U CN 202122087401 U CN202122087401 U CN 202122087401U CN 216525361 U CN216525361 U CN 216525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ell
sample
kit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4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桂
谭玉华
梁铁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4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5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5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5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该试剂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清洗区,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附件放置区和试剂区中的任意一个。本申请的试剂盒通过设置两个清洗区,能够减小附件的清洗时间。

Description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血球分析仪是常用的医用检测设备,是一类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所占比例等参数的仪器,通过对血液的分析实现对被检样本微生物感染类别、贫血诊断和治疗、血液性疾病诊断等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血球分析仪的功能不断扩展、性能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POCT血细胞分析仪中,试剂盒中清洗区的位置分布不合理,致使样本检测时,附件的清洗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剂盒中清洗区的位置分布不合理,致使样本检测时,附件的清洗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清洗区,用于对附件进行清洗,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附件放置区和试剂区中的任意一个。
进一步地,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检测区用于电阻抗检测,检测区包括前池,前池处设置有前池电极;过孔和后池,过孔位于前池和后池之间,后池处设置有后池电极;微孔片,设置于过孔的一端,微孔片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前池和后池通过微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区包括检测池,用于样本的检测,检测池为光学检测池,并用于检测HGB、CRP、SAA参数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试剂盒还包括附件放置区,附件放置区包括第一附件放置区和第二附件放置区,第一附件放置区靠近第一清洗区设置和第二附件放置区靠近第二清洗区设置。
进一步地,试剂盒还包括试剂区,试剂区靠近第二清洗区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附件放置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试剂区包括样本放置池、稀释液池和溶血剂池,第二清洗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样本放置池、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和至少一第二吸管头放置池的中心呈第一直线或者第一弧线排布,稀释液池和溶血剂池的中心呈第二直线排布或者第二弧线排布,其中,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呈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吸管头放置池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第二吸管头放置池呈第三直线排布,第三直线垂直于第一直线。
进一步地,盒体还包括预稀释池,预稀释池靠近第一清洗区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附件放置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第一清洗区包括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预稀释池、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和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并排设置于检测区的一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OCT血细胞分析仪,该POCT血细胞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试剂盒及与试剂盒配合的检测座,POCT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液样本的分析检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试剂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清洗区,清洗区用于对试剂盒上的附件进行清洗,其中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附件放置区和试剂区中的任意一个。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缩短样本检测时对附件的清洗时间,且能够提高试剂盒的平衡性,使试剂盒能够立的更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试剂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试剂盒的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试剂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试剂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如图1-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试剂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试剂盒的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试剂盒包括:盒体10和微孔片30。
进一步地,盒体10包括前池101、后池41和位于前池101和后池41之间的过孔103,前池101和后池41通过过孔103连通,前池101处设置有前池电极60,后池41处设置有后池电极50。
前池101和后池41可用于电阻抗检测,本实施例中前池101和后池41设置有两组,分别用于配合进行WBC(white blood corpuscle,白细胞)检测和RBC(red blood cells,红细胞)检测。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池101也可以设置一组或者至少三组等,以用于红细胞、白细胞或者其他项目的检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试剂盒还包括微孔片30,微孔片30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31,微孔片31焊接于过孔103的一侧,前池101内的液体经过微孔102进入后池41。
本实施例中,微孔片30可以固定于过孔103靠近后池41的一侧,微孔片30可以直接粘接或者焊接于盒体10上,无需其他部件对微孔片30进行抵紧,使微孔片30的固定结构简单,且固定的可靠性较高,另外,此种方式,能够降低试剂盒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试剂盒还可以包括密封圈20,密封圈20位于微孔片30的一侧,用于避免样本从前池101流向后41池时,未从微孔31流出而产生泄露。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盒体10包括与前池101连通的安装腔102和后池本体40,后池本体40设置于安装腔102内,后池本体40形成有后池41。密封圈20可以位于安装腔102内,密封圈20位于微孔片30靠近后池41的一侧,以对后池本体41的前端进行密封,避免样本泄露,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微孔片30固定于安装腔102内,密封圈20设置于微孔片30靠近后池41的一侧,后池本体40位于密封圈20远离微孔片30的一侧,后池本体40抵接于密封圈20上,并将密封圈20固定于盒体10上,之后,再将后池本体40焊接于盒体10上,当焊接工序完成后,后池本体40能够压紧密封圈20,使后池本体40前端的密封性良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腔102内也可以不设置后池本体40,而是将安装腔102本身作为后池41,将密封圈20和微孔片30都固定于安装腔102内。如此,能够简化试剂盒的结构,减少试剂盒装配件的数量,节约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密封圈20装设于安装腔102内,并与安装腔102间隙配合,如此,密封圈20放入时,不会发生倾斜,方便密封圈20的安装,且前池101的液体不会从密封圈20的边缘进入到后池本体40内,提高试剂盒检测的可靠性。
密封圈20可以采用二次注塑工艺,采用相对柔软的塑胶材料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微孔片30的直径与过孔103的直径的比值不小于1.7,且微孔片30的直径不大于安装腔102的内径,比如,微孔片30的直径与过孔103的直径的比值为1.7、1.75或者1.8等,微孔片30的直径可以等于安装腔102的内径或者稍微小于安装腔102的内径。此种方式,方便微孔片30的安装和焊接,节省微孔片30的装配时间。
进一步地,过孔103的直径与微孔31的直径的比值不小于15。即过孔103的直径可以是微孔31的直径的15倍、20倍、30倍及50倍等。如此,能够减小扰流的影响,提高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盒体10对应前池101设有前池电极60,后池本体40上设置有后池电极50,可以通过异形件包胶工艺将后池电极50包在后池本体40上,前池电极60和后池电极50分别间隔位于微孔片30的两侧。前池电极60和后池电极50的外端(即二者相远离的两端)用于连接工作电压,前池电极60和后池电极50的内端(即二者相靠近的两端)与待测样本液相接触,前池101中的待测样本液的液面高度会高于前池电极60,后池41中在检测时会充满待测样本液。
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池电极60的轴线和后池电极50的轴线大致在一条直线上,经实验验证,前池电极60的轴线和后池电极50同轴时检测的精度相对较高。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池电极60的轴线和后池电极50的轴线也可不在同一直线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腔102的外端面可以设置定位部,后池本体40上可以设置有配合部,定位部与配合部相配合,以对后池本体40进行定位安装。其中定位部可以为定位凹槽,配合部可以为定位凸起,或者定位部可以为定位凸起,配合部为定位凹槽。如此,也能够降低后池本体40的装配难度、节约装配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盒体10的前池101的开口处可以设置防溢部70,用于防止前池101内的液体溢出。防溢部70设置于盒体10的表面,并可与盒体10一体成型设置,或者防溢部70可以与盒体10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前池101的侧壁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以形成防溢部70,如此,以简化试剂盒的结构。
综上,本实施例的试剂盒结构简单,微孔片30的固定方式新颖,固定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试剂盒,如图1和图3所示,图3是图1中试剂盒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试剂盒包括盒体10,盒体10上设置有检测区11和附件放置区(图未标示),检测区11设有检测池110,用于样本的检测,附件放置区用于放置样本检测需要用到的附件,比如,用于放置吸管头和/或穿刺头等。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附件放置区包括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位于检测区11相对的两侧。比如,第一附件放置区12设置于检测区11的左侧,第二附件放置区13设置于检测区11的右侧。
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试剂盒放置到检测座中进行项目检测时,其中一个附件放置区距离检测座上的项目检测区的距离较近,另一个附件放置区距离试剂盒上的检测区11距离较近,缩短移液装置的移动的距离,减少加样时间。另外,两个附件放置区分别位于检测区11的两侧,能够提高试剂盒的平衡性,使试剂盒能够立的更稳。
盒体10还包括试剂区16和清洗区(图中未标示),试剂区16用于存放试剂,清洗区用于对附件放置区内放置的附件进行清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之间还可以设置试剂区16或者清洗区等。比如,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位于试剂区16的左侧和右侧,或者,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位于清洗区的左右两侧。如此,以在试剂盒上设置多个附件放置区,缩短移液装置的移动的距离,减少加样时间。
进一步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第一清洗区14靠近第一附件放置区12设置,第二清洗区15靠近第二附件放置区13设置。本申请中,设置两个清洗区,并分别位于检测区11相对的两侧,能够缩短附件的清洗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试剂区16靠近第二附件放置区13设置,用于在检测区11进行项目检测时,提供试剂。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试剂区16包括样本放置池163、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其中样本放置池163用于放置装有样本的试管,溶血剂池161用于封装溶血剂;稀释液池162用于封装稀释液。
第二附件放置区1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用于放置吸管头。第二清洗区15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151,用于清洗吸管头。
进一步地,样本放置池163、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151和至少一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的中心呈第一直线或者第一弧线排布。
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的中心呈第二直线排布,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的中心呈第二弧线排布,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呈平行间隔设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附件放置区13包括两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其中,两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的中心呈第三直线,第三直线与第一直线垂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附件放置区13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或者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附件放置区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第一清洗区1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盒体10上还设置有预稀释池17,预稀释池17用于样本稀释,预稀释池17可以靠近第一附件放置区12。
进一步地,预稀释池17、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和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呈直线排布或者呈弧线排布。优选地,预稀释池17、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和至少一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并排设置于检测区11的一侧,以减小试剂盒的整体长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附件放置区12、第一清洗区14以及预稀释池17设置于检测区11的左侧,使试剂盒在放入检测座后,第一附件放置区12、第一清洗区14以及预稀释池17,能够紧挨着SAA、CRP的检测区,在进行SAA、CRP项目检测时,使得移液装置在三维运动上移动距离最短,减少加样、清洗时间。第二附件放置区13、第二清洗区15和试剂区16布局在试剂盒的右侧,便于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缩短运动件吸管头的移动距离,减少加样和清洗时间。
进一步地,检测区11设置有检测池110。该检测池110可以为电阻抗检测池和/或光学检测池,用于对样本的进行电阻抗检测和/或光学检测。
进一步地,检测池110用于电阻抗检测时,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池110可以包括前池101和后池41等。前池101和后池41通过过孔103连通。盒体10对应前池101设置有前池电极60,盒体10对应后池41设置有后池电极50。微孔片30设置于过孔103的一端,微孔片30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31,前池101内的样本经微孔31进入后池41,前池101和后池41可以用于配合进行WBC(white blood corpuscle,白细胞)检测和/或RBC(red bloodcells,红细胞)检测。
上述实施例中,微孔片30可以焊接于过孔103的一端,以使微孔片30固定于盒体10上,此种方式,使微孔片30的固定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检测池110也可以用于光学检测,并用于检测HGB、CRP、SAA参数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前池101的开口处可以设置防溢部70,用于防止前池101内的液体溢出。
优选地,前池101的侧壁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以形成防溢部70,如此,能够简化试剂盒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设置于检测区11相对的两侧,减少吸管头加样的时间。且通过使盒体10上的各池体呈直线分布,在自动化检测时方便移液装置进行较短路径的运动,其中,移液装置用于将各池体中的液体进行转移并混合。
第三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试剂盒,如图1和图3所示,图3是图1中试剂盒的俯视示意图,试剂盒包括盒体10,盒体10上设置有检测区11和清洗区(图未标示),检测区11设有检测池110,用于样本的检测,清洗区用于对试剂盒上的附件进行清洗。
具体地,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分别位于检测区11相对的两侧。比如,如图3所示,第一清洗区14位于检测区11的左侧,第二清洗区15位于检测区11的右侧。本申请中,设置两个清洗区,并分别位于检测区11的两侧,能够缩小移液装置的移动的距离,缩短附件的清洗时间。
盒体10还包括试剂区16和附件放置区(图中未标示),试剂区16用于存放试剂,附件放置区用于放置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之间还可以设置试剂区16或者附件放置区等。比如,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分别位于试剂区16的左侧和右侧,或者,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分别位于附件放置区的左右两侧。如此,以在试剂盒上设置多个清洗区,缩短移液装置的移动的距离,缩短附件的清洗时间。
进一步地,盒体10上还设置有附件放置区(图中未标示),附件放置区用于放置样本检测需要用到的附件,比如,附件放置区用于放置吸管头和/或穿刺头等。附件放置区包括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第一附件放置区12靠近第一清洗区14设置,第二附件放置区13靠近第二清洗区15设置。如图3所示,可以将第一附件放置区13设置于检测区11的左侧,将第二附件放置区12设置于检测区11的右侧,能够缩短移液装置的移动的距离,减少加样和清洗的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试剂盒还包括试剂区16,用于存放试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试剂区16靠近第二清洗区15设置。
试剂区16包括样本放置池163、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其中样本放置池163用于放置装有样本的试管,溶血剂池161用于封装溶血剂;稀释液池162用于封装稀释液。
第二附件放置区1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用于放置吸管头。第二清洗区15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151,用于清洗吸管头。
进一步地,样本放置池163、第二清洗池151和至少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的中心呈第一直线或者第一弧线排布。
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的中心呈第二直线排布,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稀释液池162和溶血剂池161的中心呈第二弧线排布,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呈平行间隔设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附件放置区13包括两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其中,两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的中心呈第三直线,第三直线与第一直线垂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附件放置区13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或者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两个以上的第二吸管头放置池131呈直线排布,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附件放置区12包括至少一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第一清洗区1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盒体10靠近第一清洗区14的一侧还设置有预稀释池17,预稀释池17用于样本稀释。
进一步地,预稀释池17、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和至少一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呈直线排布或者呈弧线排布。优选地,预稀释池17、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141和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121并排设置于检测区11的一侧,以减小试剂盒的整体长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附件放置区12、第一清洗区14以及预稀释池17设置于检测区11的左侧,使试剂盒在放入检测座后,第一附件放置区12、第一清洗区14以及预稀释池17,能够紧挨着SAA、CRP的检测区,在进行SAA、CRP项目检测时,使得移液装置在三维运动上移动距离最短,减少加样、清洗时间。第二附件放置区13、第二清洗区15和试剂区16布局在试剂盒的右侧,便于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缩短运动件吸管头的移动距离,减少加样和清洗时间。
进一步地,检测区11设置有检测池110(图中未标示)。该检测池110可以为电阻抗检测池110和/或光学检测池110,用于对样本的进行电阻抗检测和/或光学检测。
进一步地,检测池110用于电阻抗检测时,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池110可以包括前池101和后池41等。前池101和后池41通过过孔103连通。盒体10对应前池101设置有前池电极60,盒体10对应后池41设置有后池电极50。微孔片30设置于过孔103的一端,微孔片30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31,前池101内的样本经微孔31进入后池41,前池101和后池41可以用于配合进行WBC(white blood corpuscle,白细胞)检测和/或RBC(red bloodcells,红细胞)检测。
上述实施例中,微孔片30可以焊接于过孔103的一端,以使微孔片30固定于盒体10上,此种方式,使微孔片30的固定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检测池110也可以用于光学检测,并用于检测HGB、CRP、SAA参数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前池101的开口处可以设置有防溢部70,用于防止前池101内的液体溢出。
优选地,前池101的侧壁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以形成防溢部70,如此,能够简化试剂盒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清洗区14和第二清洗区15,减少吸管头清洗的时间。且通过使盒体10上的各池体呈直线分布,在自动化检测时方便移液装置进行较短路径的运动。
第四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盒体10,盒体10包括至少一个池体(图中未标示),该池体用于样本的混匀,由于样本在池体内混匀时容易溢出,因此,在池体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溢部70,用于防止池体内的样本溢出。
例如,至少一个池体包括前池101,前池101的一侧设置有后池41,前池101与后池41之间设置有微孔片30,微孔片30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31,前池101和后池41通过微孔片30上的微孔31连通。前池101可以用于HGB和/或WBC检测。比如,前池101用于WBC检测时,由于会加入溶血剂,样本在混匀时,可能会溢出。因此,为了防止在前池101内混匀样本时,液体溢出,需前池101的开口处设置防溢部70,使样本混匀时不溢出,从而提高试剂盒样本检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前池101的底部截面面积小于前池101的上端截面面积,且前池101内壁由下端至上端平滑过渡,以使前池101在满足样本检测的同时,防止前池101内的样本溢出。
如图4所示,池体还可以包括预稀释池17,预稀释池17用于样本稀释。在预稀释池17的开口处也设置防溢部70,用于防止在预稀释池17对样本进行稀释时,样本溢出。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前池101和预稀释池17的开口处都设置防溢部7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只在前池101的开口处设置防溢部70,或者只在预稀释池17的开口处设置防溢部70。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盒体10上设置防溢部70,以防止池体内的液体溢出,从而提高试剂盒的样本检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防溢部70相对于盒体10表面的的高度范围为:5mm-15mm。比如,防溢部70相对盒体10表面的高度可以为5mm、7mm、10mm或者15m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溢部70和盒体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防溢部70与盒体10卡扣连接、插装连接、螺纹连接或者通过螺钉/销钉与盒体10可拆卸连接。如此,能够方便防溢部70的维修与更换,且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加装或者卸掉防溢部70,从而提高试剂盒使用的灵活性。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溢部70与盒体10一体成型设置,如此,以提高防溢部70与盒体10连接的稳定性,且方便试剂盒的生产。
优选地,池体的侧壁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设置,以形成防溢部70。如图4所示,前池101的侧壁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设置,以形成防溢部70。预稀释池17的侧壁也可以凸出于盒体10的表面设置,以形成防溢部7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防溢部70的内壁可以与池体的内壁平齐,如此能够方便向池体内注液以及从池体内吸液。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溢部70的内壁也可以不与池体内壁平齐,比如防溢部70的内壁位于池体内壁的外侧,如此,能够降低防溢部70的总体高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盒体10包括检测区11、附件放置区、清洗区和试剂区16,附件放置区包括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可以分别位于检测区11相对的两侧,前池101位于检测区11,预稀释池17靠近第一附件放置区12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之间还可以设置清洗区或者试剂区16,比如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位于清洗区的左侧和右侧,或者第一附件放置区12和第二附件放置区13分别位于试剂区16的左侧和右侧等。
关于检测区11、第一附件放置区12、第二附件放置区13、试剂区16和清洗区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具体请参阅第二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前池101和预稀释池17的开口处设置防溢部70,能够防止池体内的液体溢出,提高试剂盒检测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OCT(point-of-care testing,即时检验)血细胞分析仪,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试剂盒及与试剂盒配合的检测座,该POCT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液样本分析。关于试剂盒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附图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试剂盒及与试剂盒配合的检测座,该样本分析仪用于血液样本分析。关于试剂盒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附图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该动物血液分析仪包括试剂盒,试剂盒的结构可参阅图1-图4所示,试剂盒包括盒体10,盒体10包括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其中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可以分别为盒体10上的两个前池101,其中,第一检测池可以用于配合进行WBC(white blood corpuscle,白细胞)检测,第二检测池可以用于配合进行RBC(red blood cells,红细胞)检测。
通过动物血液分析仪对动物血液细胞进行测量,利用细胞在通过微孔31时形成电压脉冲而进行计数。需要指出的是,带有微孔片30并可以通过形成电压脉冲序列进行粒子计数的设备,都为本申请的适用范围。上述动物血液包括但不限于狗、猫、猪、羊、牛、老虎、狼、大象、长颈鹿、兔子、狮子或豹子等哺乳动物的血液。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该测量方法对动物血液进行测量,能够提高动物血液样本分析的准确性。具体地,该测量方法包括:
S51:将第一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移液器将样本和稀释液分别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以得到第一样本,从而实现将第一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其中样本可以为动物血液。
S52:将第一检测池的部分第一样本加入第二检测池,得到第二样本。
在得到第一样本后,将第一检测池中的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以制备出第二样本。如此,能够节约样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稀释液和第一检测池的部分第一样本分别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使稀释液和该部分第一样本混匀以得到第二样本。本步骤中,在第二检测池对第一样本进行进一步稀释,以得到第二样本。
S53:将第一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一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细胞计数。
将第一试剂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使第一试剂与第一样本混合,从而得到第一待检测液。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第一细胞计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试剂可以为溶血剂,通过溶血剂溶解动物血液中的部分红细胞。本步骤中,可以加入小剂量的溶血剂,以对动物血液进行弱溶血处理,溶解动物血液中的部分红细胞,但是不会引起白细胞中的大细胞粒体积缩水。
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可以基于电阻抗方法测量以获得第一细胞计数,该第一细胞计数可以为第一白细胞直方图。
S54:将第二检测池的第二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在通过第一待检测液获取到第一细胞计数后,将第二检测池中的第二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进行混匀。
S55:将第二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二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细胞计数。
然后再将第二试剂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进行混匀,从而得到第二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以得到第二细胞计数。
其中,第二试剂可以为溶血剂,第二细胞计数可以为第二细胞白细胞直方图。具体地,本步骤中,将经过了两次稀释的第二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然后再加入溶血剂,进行第二次测试。本步骤中,可以对动物血液进行强溶血处理,向第一检测池中加入较大剂量的溶血剂,用于彻底溶解红细胞,以得到第二待检测液。
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具体地,可以基于电阻抗法测量以得到第二细胞计数,第二细胞计数可以为第二白细胞直方图。
上述实施例的测量方法能够加快样本的检测时间,减少样本用量,提高样本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测量方法包括:
S61:将稀释液分别加入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
区别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稀释液先分别加入到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然后再分别对样本进行稀释,如此,能够节约检测时间。
S62:将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使样本与第一检测池中的稀释液混合,得到第一样本,以使第一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第一检测池中已经加入稀释液,此时再将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使样本与之前加入的稀释液进行混合,从而得到第一样本。其中,样本可以为动物血液。
S63:将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使部分第一样本与第二检测池中的稀释液混合,得到第二样本。
第二检测池中也提前加入了稀释液,此时再从第一检测池中取出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使取出的部分第一样本和之前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中的稀释液进行混合,从而得到第二样本。
S64:将第一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一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细胞计数。
步骤S64与步骤S5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65:将第二检测池的第二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步骤S65与步骤S5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66:将第二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二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细胞计数。
步骤S66与步骤S5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先向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中加入稀释液,然后再得到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能够加快检测时间。而且,本实施例的测量方法能够减少样本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试剂盒还包预稀释池,该测量方法包括:
S71:将样本和稀释液加入预稀释池,得到第三样本。
本实施例中,先将样本和稀释液加入到预稀释池进行混匀,以得到第三样本。即,先在预稀释池对样本进行第一次稀释。
S72:将第三样本和稀释液加入到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一样本,以使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
从预稀释池中取部分第三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再加入稀释液进行混匀,以得到第一样本,即样本经过了两次稀释,得到第一样本,第一次稀释在预稀释池进行,第二次稀释在第一检测池进行。
S73:将部分第一样本和稀释液加入到第二检测池,得到第二样本。
从第一检测池中取出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再向第二检测池中加入稀释液,以对第一样本进行稀释,从而得到第二样本。此种方式,能够节约样本。
S74:将第一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一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细胞计数。
步骤S74与步骤S5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75:将第二检测池的第二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步骤S75与步骤S5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76:将第二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二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细胞计数。
步骤S76与步骤S5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稀释池,先对样本进行一次稀释,然后再在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稀释,通过对样本进行多次稀释,能够提高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本实施例的测量方法能够节省测量时间,减少样本用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试剂盒还包括预稀释池,该测量方法包括:
S81:将稀释液分别加入预稀释池、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
区别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先将稀释液分别加入到预稀释池、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然后再分别对样本进行稀释,如此,能够节约检测时间。
S82:将样本加入到预稀释池中,以使样本与预稀释池中的稀释液混合,得到第三样本。
本步骤中,将样本加入到预稀释池中,使样本与预稀释池中之前加入的稀释液进行混匀,从而得到第三样本。即,本实施例中,在预稀释池中对样本进行第一次稀释。该样本可以为动物血液。
S83:将第三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使第三样本与第一检测池中的稀释液混合,得到第一样本,以使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
从预稀释池中,取部分第三样本加入到第一检测池中,使此部分第三样本与第一检测池中的稀释液进行混合,从而得到第一样本,即对样本进行两次稀释得到了第一样本,第一次稀释是在预稀释池,第二次稀释在第一检测池,如此,能够提高样本检测的准确性。
S84:将第一检测池的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使部分第一样本与第二检测池中的稀释液混合,得到第二样本。
从第一检测池中取部分第一样本加入到第二检测池中,使部分第一样本与第二检测池中的稀释液混匀,以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稀释。
S85:将第一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一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一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一细胞计数。
步骤S85与步骤S5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86:将第二检测池的第二样本加入第一检测池。
步骤S86与步骤S5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87:将第二试剂加入第一检测池,得到第二待检测液,以通过第一检测池对第二待检测液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细胞计数。
步骤S87与步骤S5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先将稀释液分别加入到预稀释池、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中,再分别对样本进行稀释,如此,能够节约检测时间,通过对样本进行多次稀释,能够提高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本实施例的测量方法能够节省测量时间,减少样本用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物血液分析仪,该动物血液分析仪包括移液器和控制器,试剂盒包括第一检测池和第二检测池,控制器连接移液器以在对待测的动物血液进行测量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测量方法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清洗区,用于对附件进行清洗,所述清洗区包括第一清洗区和第二清洗区,所述第一清洗区和所述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附件放置区和试剂区中的任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区和所述第二清洗区之间设置有所述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电阻抗检测,所述检测区包括:
前池,所述前池处设置有前池电极;
过孔和后池,所述过孔位于所述前池和所述后池之间,所述后池处设置有后池电极;
微孔片,设置于所述过孔的一端,所述微孔片设有允许细胞逐一通过的微孔,所述前池和所述后池通过所述微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包括检测池,用于样本的检测,所述检测池为光学检测池,并用于检测HGB、CRP、SAA参数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所述附件放置区,所述附件放置区包括第一附件放置区和第二附件放置区,所述第一附件放置区靠近所述第一清洗区设置和所述第二附件放置区靠近所述第二清洗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所述试剂区,所述试剂区靠近所述第二清洗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件放置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管头放置池,所述试剂区包括样本放置池、所述稀释液池和溶血剂池,所述第二清洗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清洗池,
所述样本放置池、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清洗池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吸管头放置池的中心呈第一直线或者第一弧线排布,所述稀释液池和所述溶血剂池的中心呈第二直线排布或者第二弧线排布,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呈平行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第二吸管头放置池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吸管头放置池呈第三直线排布,所述第三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预稀释池,所述预稀释池靠近所述第一清洗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放置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吸管头放置池,第一清洗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清洗池,所述预稀释池、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清洗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吸管头放置池并排设置于所述检测区的一侧。
10.一种POCT血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及与所述试剂盒配合的检测座,所述POCT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液样本的分析检测。
CN202122087401.3U 2021-08-31 2021-08-31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Active CN216525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401.3U CN216525361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401.3U CN216525361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5361U true CN21652536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4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401.3U Active CN216525361U (zh) 2021-08-31 2021-08-31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5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13B (zh) * 2022-10-26 2023-09-11 信任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道卡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13B (zh) * 2022-10-26 2023-09-11 信任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道卡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6533B2 (ja) カートリッジ、残液除去方法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US10386277B2 (en) Container for specimen preparation
CN216525361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6525365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6525367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09035024U (zh) 一种血球分析仪
CN207457252U (zh) 一种血红蛋白反应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5728210A (zh) 试剂盒、poct血细胞分析仪及样本分析仪
CN115728208A (zh) 动物血液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及动物血液分析仪
CN217042641U (zh) 试剂盘及样本分析仪
CN217156286U (zh) 一种全封闭式的生物芯片反应装置
CN205826667U (zh) 一次性血液细胞计数及分析集成件以及新型血液分析仪
CN216387081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6847366U (zh) Poct血细胞分析仪的试剂盒、检测杯组件
CN215180226U (zh) 试剂盒
CN215180266U (zh) 试剂盒、装配座
CN115248328A (zh) Poct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47834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116087542A (zh) 样本分析仪和样本检测方法
CN215866736U (zh) 试剂盒、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6350759U (zh) 试剂盒
CN211927694U (zh) 分析仪及其试剂杯
WO2022165684A1 (zh) 试剂盒、样本检测装置
WO2022165683A1 (zh) 试剂盒、样本检测装置
CN217410808U (zh) 试剂盘及样本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