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8212U -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8212U CN216518212U CN202123142413.8U CN202123142413U CN216518212U CN 216518212 U CN216518212 U CN 216518212U CN 202123142413 U CN202123142413 U CN 202123142413U CN 216518212 U CN216518212 U CN 2165182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gas
- pipeline
- cooling
- way valve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包括尾气总管路(1)、冷却管路(3)、保温管路(4)、第一三通阀(5)、水箱散热器(7)、电子风扇(8),换热器(9)、第二三通阀(11)、水管路(12)、电子水泵(13);尾气总管路(1)与第一三通阀(5)相连,通过第一三通阀(5)的控制,能够将尾气分流为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其中,第一流通路径通过冷却管路(3)与换热器(9)相连,使得尾气再经过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第二流通路径通过保温管路(4),使得尾气直接到达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转移尾气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船舶发动机、锅炉燃烧装置等多种热动力设备的尾气降温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严格的排放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国家对多种热动力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在热动力设备的实际工况中,由于燃料燃烧时温度过高,会产生一定量的NOX、CO、SO2等污染物。排出的尾气需要经过尾气后处理装置,经实验验证,后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尾气温度有关,过高的尾气温度会导致催化器的效率下降,如氨催化还原的所要求的温度一般保持在780~840℃;经实验验证,后处理装置的老化与尾气的温度有关,温度过高会导致贵金属氧化,如三元催化器的起始温度不能超过1000℃。因此,从尾气处理装置自身性能来说,设计一种调控尾气温度的装置,它能够使尾气在处理装置中处于最佳的反应温度,能够提高尾气处理装置的转化效率,能够延长尾气处理装置的最长使用寿命,这对于尾气的高效处理和环境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控热动力设备尾气温度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包括尾气总管路、冷却管路、保温管路、第一三通阀、水箱散热器、电子风扇,换热器、第二三通阀、水管路、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
尾气总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相连,通过第一三通阀的控制,能够将尾气分流为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
其中,第一流通路径通过冷却管路与换热器相连,使得尾气再经过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第二流通路径通过保温管路,使得尾气直接到达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电子水泵、换热器、水箱散热器通过水管路依次相连,换热器中具有冷却介质流过,冷却介质通过电子水泵驱动,冷却介质通过水箱散热器进行换热,电子风扇的一侧;
第一流通路径与第二流通路径通过第二三通阀汇合。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的上游和下游。
进一步地,总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尾气总管路。
进一步地,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控制端集成于热动力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尾气在冷却管路中流过换热器,再进入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增大尾气与换热器管路的接触面积,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转移尾气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循环流动的冷却液经过水箱散热器,水箱散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与自然风或者强制风进行热量交换;水箱散热器与补偿水箱组成闭环回路,以调节局部温度、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冷却液流动堵塞或者缺少冷却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调控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2为调控装置装配示意图。
其中:1-尾气总管路、2-总管路温度传感器、3-冷却管路、4-保温管路、5-第一三通阀、6-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7-水箱散热器、8-电子风扇、9-换热器、10-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11-1第二三通阀11、12-水管路、13-电子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包括尾气总管路1、总管路温度传感器2、冷却管路3、保温管路4、第一三通阀5、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6、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10、水管路12、换热器9、第二三通阀11、电子水泵13、水箱散热器7、电子风扇8。
尾气总管路1与第一三通阀5相连,通过第一三通阀5的控制,能够将尾气分流为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
其中,第一流通路径通过冷却管路3与换热器9相连,使得尾气再经过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第二流通路径通过保温管路4,使得尾气直接到达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电子水泵13、换热器9、水箱散热器7通过水管路12依次相连,换热器9中具有冷却介质流过,冷却介质通过电子水泵13驱动,冷却介质通过水箱散热器7进行换热,电子风扇8布置在水箱散热器7的一侧,通过冷风对水箱散热器7进行降温。
与两端与冷却管路3相连,换热器9前后分别有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6、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10;
第一流通路径与第二流通路径通过第二三通阀11汇合。
第一三通阀5用于判断流入的尾气进入冷却管道还是保温管道,温度超过给定值时,通过旋转阀转向冷却管路;同理尾气温度过低时,对应操作。
第二三通阀11用于将冷却管路和保温管路汇合,使尾气顺利朝后方流去,当尾气流经冷却管道时,通过旋转阀闭合保温管路;同理尾气流经保温管路对应操作。
总管路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尾气总管路1;
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10分别设置在换热器9的上游和下游。
电子风扇8、电子水泵13、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11的控制端集成于热动力设备内。
调控装置检测流入尾气的温度,当温度低于给定值时,气体进入保温管路,当温度高于给定值时,气体进入冷却管路,该装置主要包含冷却系统和电控系统两部分,冷却系统负责对尾气温度进行调控降温,电控系统负责调控前后三通阀的转向,判断气体流入冷却管路或者保温管路,负责调控电子风扇的转速或水泵的流量以改变冷却系统的工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是对本使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的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之内,进行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包含在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Claims (4)
1.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包括尾气总管路(1)、冷却管路(3)、保温管路(4)、第一三通阀(5)、水箱散热器(7)、电子风扇(8),换热器(9)、第二三通阀(11)、水管路(12)、电子水泵(13)、其特征在于:
尾气总管路(1)与第一三通阀(5)相连,通过第一三通阀(5)的控制,能够将尾气分流为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
其中,第一流通路径通过冷却管路(3)与换热器(9)相连,使得尾气再经过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第二流通路径通过保温管路(4),使得尾气直接到达下游设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后排出至大气;
电子水泵(13)、换热器(9)、水箱散热器(7)通过水管路(12)依次相连,换热器(9)中具有冷却介质流过,冷却介质通过电子水泵(13)驱动,冷却介质通过水箱散热器(7)进行换热,电子风扇(8)布置在水箱散热器(7)的一侧;
第一流通路径与第二流通路径通过第二三通阀(11)汇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冷却管路温度传感器(10)分别设置在换热器(9)的上游和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总管路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尾气总管路(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风扇(8)、电子水泵(13)、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11)的控制端集成于热动力设备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42413.8U CN216518212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42413.8U CN216518212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8212U true CN216518212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49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42413.8U Active CN216518212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8212U (zh) |
-
2021
- 2021-12-14 CN CN202123142413.8U patent/CN2165182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43427B2 (en) |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provided in an engine system | |
US8828342B1 (en) | DPF energy conservation | |
CN114198157B (zh) | 一种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EP1674681B1 (en) |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n exhaust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engine apparatus | |
CN209083392U (zh) |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冷却系统 | |
CN112678139A (zh) | 一种以燃料电池散热水为热源的船舶舱室供暖系统 | |
CN114645752A (zh) | 一种耦合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三元催化系统热老化改善方法 | |
CN216518212U (zh) | 一种基于冷却装置调控发动机尾气温度的装置 | |
CN111075601A (zh) | 一种车用发动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装置 | |
CN114274843A (zh) | 一种基于液氢汽化冷能利用的车载电池与电控冷却系统 | |
US1097574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ting reductant | |
CN114087094B (zh) | 一种并联式egr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 |
CN115750043A (zh) |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12927976U (zh) | 一种可降温的脱硝系统 | |
CN210106029U (zh) | 发动机和车辆 | |
CN215949632U (zh) | 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的废热回收系统及车辆 | |
CN220829101U (zh) | 一种用于降低空冷机组背压的装置 | |
CN113659169B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冷启动系统与方法 | |
CN118110587B (zh) | 一种双scr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 | |
CN218123462U (zh) | 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及车辆 | |
CN210033617U (zh) | 一种热交换器、发动机气路系统 | |
CN216240876U (zh) | 一种汽油机稀薄燃烧尾气后处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6741697U (zh) | 发动机排气温度调节控制系统 | |
CN215256415U (zh) | 尾气后处理装置及车辆 | |
CN218206834U (zh) | 用于混动汽车的管路调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