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3607U -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3607U
CN216513607U CN202122609388.3U CN202122609388U CN216513607U CN 216513607 U CN216513607 U CN 216513607U CN 202122609388 U CN202122609388 U CN 202122609388U CN 216513607 U CN216513607 U CN 216513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to
product gas
ethane
ethylen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93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兵海
宫万福
杨维慎
刘佳涛
王红心
侯宁
吕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Wis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Wis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Wis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226093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3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3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3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MTO副产的乙烷与氧化剂、稀释气混合后送入ODHE反应器中,生成富含乙烯的ODHE粗产品气;(b)ODHE粗产品气被送入脱酸塔,得到脱酸产品气和吸收液;(c)将脱酸产品气送入除氧装置,得到脱氧产品气;(d)将脱氧产品气压缩后送入CO2吸收塔,得到脱CO2产品气;(e)将脱CO2产品气与MTO粗产品气混合、压缩后依次进行含氧化合物分离、碱洗脱CO2、干燥和烯烃分离,最终得到乙烯、乙烷及其它产品,乙烷返回ODHE反应器的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乙烷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裂解法是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乙烷生产乙烯的方法,气体原料通过裂解炉进行高温裂解来生产烯烃,但该过程为一强吸热过程,不仅要求温度高(一般高于850℃),而且还需在负压(加大量过热水蒸气稀释)条件下进行,能耗极大,并且裂解炉投资高、操作复杂,需定期清除积碳,还存在单台裂解炉最小处理量的规模限制。裂解炉中乙烷的转化率为65%,而乙烯选择性较低,约为80%~84%,裂解气的组成复杂,主要包含乙烯、乙烷、丙烯、氢气、甲烷、混合C4+、裂解汽油等。
专利CN104193574B公布了一种MTO工艺与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的耦合方法;专利CN104151121B公布一种MTO工艺与石脑油裂解前脱丙烷工艺耦合的方法;专利CN107056575A公布了一种MTO工艺与石脑油及丙烷裂解前脱乙烷工艺耦合的方法;专利CN107417481A公布了一种MTO工艺与轻烃裂解前脱乙烷工艺耦合的方法;专利CN107056568A公布了一种MTO工艺与石脑油及丙烷裂解前脱丙烷工艺耦合的方法;专利CN104193570B公布了一种MTO工艺与石脑油裂解顺序分离工艺耦合的方法。以上专利均为MTO系统与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耦合,但是,蒸汽裂解法为强吸热过程,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后续分离流程长,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占地大等问题。
近年来,针对低碳烃尤其是乙烷,采用催化氧化脱氢的方法制乙烯(ODHE)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乙烷催化氧化脱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Gaspar等早在1971年的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在H2S催化作用下将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继而在1977、1978年Ward和Thorsteinson也先后公布了以Mo、Si和Mo、V混合氧化物为催化剂的氧化脱氢过程。中国专利CN105849069A公开了采用活性组分为MoVTe(Nb)O的催化剂用于2~6个碳原子的烷烃氧化脱氢,原料气空速7500~15000h-1,反应温度为320~420℃,乙烷的转化率可以达到44%,对应的乙烯选择性92.2%。中国专利CN105080575B公开了采用活性组分为MoVTeNbO的催化剂用于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在350℃时乙烷的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70.5%和95%。
我国是一个富产煤炭的国家,以煤制甲醇为原料,采用MTO工艺生产乙烯和丙烯,是目前重要的化工核心技术之一。典型的MTO工艺的产品分布如图1所示(60万吨规模),主产品为乙烯和丙烯,主要副产物为乙烷、丙烷和混合C4+。MTO工艺副产的乙烷产品约占乙烯产品的3%,当前MTO工艺副产的乙烷主要作为燃料使用,或作为乙烷产品直接出售,产生的价值相对较低。为了挖掘更高的利润空间,可以采用ODHE工艺将此部分乙烷转化为乙烯,增产的乙烯可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何充分利用MTO副产的乙烷增产乙烯,以及如何充分利用MTO系统的分离系统,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数量和投资,降低工艺能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与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艺流程简单,能够很好的与MTO工艺匹配来达到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的目的,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收益高、投资回收期短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包括沿主物料流方向依次连接MTO系统的乙烷产品出口的ODHE反应器、脱酸塔与CO2吸收塔,所述的CO2吸收塔后还设有CO2解析塔,所述CO2吸收塔的塔顶气相出口还返回连接MTO系统,并与MTO粗产品气一起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MTO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MTO反应及前处理单元、MTO产品气压缩机、MTO含氧化物分离单元、MTO碱洗单元、MTO干燥单元、MTO烯烃分离单元,在MTO烯烃分离单元上布置有乙烯产品出口、丙烯产品出口与所述乙烷产品出口,所述CO2吸收塔的塔顶气相出口返回连接所述MTO产品气压缩机的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ODHE反应器与脱酸塔之间还设有换热器,从乙烷产品出口排出的乙烷、与新引入的氧化剂和稀释气一起经该换热器换热后,再送入所述ODHE反应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酸塔与CO2吸收塔之间还设有脱酸产品气管线,该脱酸产品气管线上还布置有除氧器与脱酸产品气压缩机。
更进一步的,在脱酸塔与脱酸产品气压缩机之间还设有与除氧器并联的除氧器旁路管线。(此处布置旁路管线的作用是: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运行除氧器,脱酸产品气可直接通过上述旁路管线连接至脱酸产品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方法,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装置实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MTO副产的乙烷产品与氧化剂、稀释气混合后,换热形成预热后原料气进入ODHE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富含乙烯的ODHE粗产品气;
(2)ODHE粗产品气换热后送入脱酸塔塔底,与从脱酸塔上部通入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在塔底得到吸收液,在塔顶得到脱酸产品气;
(3)脱酸产品气与辅助除氧气体混合预热后进入除氧器中,得到脱氧产品气;
(4)脱氧产品气经降温、增压(压力可为1.7~3.5MPaG)后送入CO2吸收塔塔底,与CO2吸收塔上部通入的CO2吸收剂逆流接触,在塔顶得到脱CO2产品气并返回MTO系统,在塔底得到含CO2富液;
(5)含CO2富液经预热后送入CO2解析塔上部,所得塔顶气相经冷却后送入气液分离罐,罐顶得到CO2解吸气体,罐底部得到回流液并返回CO2解析塔上部,CO2解析塔底部液体经加压、冷却后作为CO2吸收剂返回CO2吸收塔上部。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选自空气、富氧或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稀释气选自氮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步骤(1)中,乙烷产品与氧化剂、稀释气的摩尔比为1:(0.27~0.55):(0.6~3.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Mo、V、Te或Nb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可采用MoVTeNbO催化剂。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得预热后原料气的温度为150~350℃。
进一步的,步骤(1)中,ODHE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350~450℃,反应压力范围为0.2~1.0MPa.G。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用吸收剂为水和/或碱性水溶液,优选为水。
进一步的,步骤(3)中,脱酸产品气与辅助除氧气体混合预热后的温度为60~230℃;所述辅助除氧气体选自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CO2吸收剂选自醇胺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环丁砜、碳酸丙烯酯、聚乙二醇二甲醚或甲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可选择MDEA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氧化剂(以氧气为例),使原料乙烷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入氧化脱氢催化剂床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脱氢反应,生成乙烯(ODHE工艺)。本实用新型中,ODHE工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2H6+0.5O2=C2H4+H2O (1)
C2H6+1.5O2=C2H4O2+H2O (2)
C2H6+2.5O2=2CO+3H2O (3)
C2H6+3.5O2=2CO2+3H2O (4)
本实用新型中,ODHE反应器出口的粗产品气,先经过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和冷却降温后,进入吸收塔底部,在塔顶吸收剂的作用下,用于脱除粗产品气中的乙酸。所述吸收剂可以是水和/或碱性水溶液,优选的,所述吸收剂采用水。吸收塔顶的脱酸产品气与辅助除氧气体混合后,再经换热器预热后,进入除氧器,用于脱除粗产品气中未反应的残余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除氧器采用的除氧方法,优选采用来自ODHE反应副产的CO,以及其它的辅助除氧气体,与粗产品气中未反应完全的残余O2发生催化反应,生成H2O和CO2,以达到脱除反应器出料中残余氧的目的。所述辅助除氧气体,优选的来自于低碳烃预处理装置得到的轻组分气体(含有H2和CH4),也可以来自于界区外供。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脱除残余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H2+O2=2H2O (5)
CH4+2O2=CO2+2H2O (6)
2CH4+3O2=2CO+4H2O (7)
2CO+O2=2CO2 (8)
脱氧产品气经过换热器降温和经压缩机加压后送入CO2吸收塔,通过物理和/或化学吸收的方式脱除产品气中的CO2,在塔顶得到脱CO2气体。CO2吸收剂选自醇胺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环丁砜、碳酸丙烯酯、聚乙二醇二甲醚或甲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优选的,所述CO2吸收剂采用MDEA水溶液。
脱CO2气体进入MTO产品气压缩机中,与经过预处理后的MTO粗产品气混合,之后依次进入MTO含氧化合物分离装置、MTO碱洗装置、MTO干燥装置和MTO烯烃分离装置,最终得到乙烯产品、丙烯产品、燃料气及乙烷。所述乙烷送至ODHE反应器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法和步骤,达到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ODHE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乙烯选择性高、产物简单,利用此特点极大地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增加了乙烯产品的产率。
(2)本实用新型的ODHE法制乙烯为放热反应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器内发生高温结焦的风险低,催化剂使用寿命更长,且反应器可以避免采用耐高温材料。
(3)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与MTO工艺的分离流程相匹配来达到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的目的,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见效快、收益高、投资回收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年产60万吨MTO工艺的产品分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为乙烷,2为氧化剂,3为稀释气,4、6、12、14、19、21、22、27为换热器,5为ODHE反应器,5a为预热后原料气,5b为ODHE粗产品气,6a为冷却介质进料管线,6b为冷却介质出料管线,7为脱酸塔,8为吸收剂,9为吸收液,10为脱酸产品气,11为辅助除氧气体,13为除氧器,13a为未脱氧混合气体,13b为脱氧产品气,15为压缩机,16为CO2吸收塔,17为CO2吸收剂,18为含CO2富液,20为CO2解析塔,23为气液分离器,24为CO2解吸气体,25为回流泵,26为贫液泵,28为脱CO2产品气,29为MTO产品气压缩机,30为燃料气,31为丙烯产品,32为乙烯产品,33为除氧器旁路管线,34~37为阀门,38为MTO反应及前处理单元,39为MTO含氧化物分离单元,40为MTO碱洗单元,41为MTO干燥单元,42为MTO烯烃分离单元,43为预处理后的MTO粗产品气,44、45、46、47为MTO产品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针对6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将其副产的乙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转化为乙烯,可以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并且本实用新型ODHE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乙烯选择性高、产物简单,利用此特点极大地简化了工艺流程;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与MTO工艺的分离流程相匹配,节省了设备投资。
6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副产新鲜乙烷约1.0t/h,循环乙烷约0.82t/h;进入ODHE反应器5的乙烷1总流量约1.82t/h。氧化剂2采用空气,流量约3.54t/h。稀释气3采用水蒸气,流量约0.37t/h。所述ODHE反应器5内温度约405℃,压力为0.30MPaG。ODHE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为MoVTeNbO催化剂)。乙烷的转化率为55.0%,乙烯、醋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分别为89.4%、3.3%、3.5%、3.8%。所述脱酸塔7塔顶的吸收剂8采用水。所述辅助除氧气体11采用CO。所述CO2吸收塔16塔顶的CO2吸收剂17采用MDEA水溶液。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MTO副产的乙烷1与氧化剂2(即空气)、稀释气3(即水蒸汽)混合形成的混合原料气总流量约5.73t/h,温度40℃,压力0.31MpaG,经换热器4预热至250℃后得到预热后原料气5a并进入ODHE反应器5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富含乙烯的ODHE粗产品气5b;所述ODHE反应器5内的反应温度约405℃,压力约0.30MPaG;ODHE反应器5外设有带换热器6的冷却介质管线,其分为冷却介质进料管线6a与冷却介质出料管线6b。
(b)步骤(a)得到的ODHE粗产品气5b温度约375℃,经换热器4回收热量后温度降至120℃,进入脱酸塔7的塔底,与脱酸塔7上部通入的吸收剂8(即水)进行逆流接触,在塔底得到的吸收液9为乙酸水溶液,在塔顶得到脱酸产品气10;
(c)步骤(b)得到的脱酸产品气10,与阀门34打开后送入的辅助除氧气体11(此处为CO)混合后经过换热器12预热至180℃后,得到未脱氧混合气体13a,并进入除氧器13,出口得到脱氧产品气13b,其中的氧气含量降至10ppmv以下;在脱酸产品气管线(带有阀门35)和压缩机15的进口管线之间连接有除氧器旁路管线33(带有阀门37);
(d)步骤(c)得到的脱氧产品气13b温度200℃,经过换热器14降温至40℃(此处阀门36打开),再经压缩机15加压至1.5Mpa.G后送入CO2吸收塔16的塔底,与CO2吸收塔16上部通入的MDEA水溶液(即CO2吸收剂17)进行逆流接触,在塔顶得到脱CO2产品气28,其中的CO2含量降至100ppmv以下;在塔底得到的含CO2富液18经过换热器19预热后进入CO2解析塔20上部;塔顶气体经换热器22冷却后进入气液分离罐23,罐顶部得到CO2解吸气体24,罐底部得到回流液,经回流泵25加压后送至CO2解析塔20上部;CO2解析塔20底部液体经贫液泵26加压和换热器27冷却后返回送至CO2吸收塔16上部;
(e)步骤(d)得到的脱CO2产品气28进入MTO产品气压缩机29中,与经过预处理后的MTO粗产品气43混合,形成MTO产品气44;之后依次进入MTO含氧化合物分离装置39,脱除其中的含氧化物,得到的MTO产品气45再进入MTO碱洗装置40,脱除其中的CO2至1ppm以下;得到的MTO产品气46进入MTO干燥装置41,脱除其中的水,得到的MTO产品气47最后进入MTO烯烃分离装置42,分离得到乙烯产品32、丙烯产品31、燃料气30及乙烷1,此处的乙烷1为MTO系统副产的乙烷和ODHE系统未反应的循环乙烷的混合物,返回至ODHE反应器5的入口。
对于6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方法,每年可为企业增产6670吨乙烯。假定乙烯与乙烷价格差为4000元/吨,则采用本实用新型增产的6670吨乙烯,每年可为企业增收约267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实施例1中,阀门37关闭,所述除氧器旁路管线33处于切断状态,阀门34,35和36处于开启状态。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针对3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将其副产的乙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转化为乙烯,可以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
3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副产新鲜乙烷约0.6t/h,循环乙烷0.6t/h;进入ODHE反应器5的乙烷1总流量约1.2t/h。氧化剂2采用空气,流量约2.3t/h。稀释气3采用水蒸气,流量约0.24t/h。所述ODHE反应器5内温度约395℃,压力为0.34MPaG。ODHE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乙烷的转化率为50.0%,乙烯、醋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分别为89.6%、3.6%、3.6%、3.2%。所述脱酸塔7塔顶吸收剂8采用水。所述辅助除氧气体11采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所述CO2吸收塔16塔顶的CO2吸收剂17采用MDEA水溶液。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MTO副产的乙烷1与空气2、水蒸汽3混合形成的混合原料气总流量约3.74t/h,温度40℃,压力0.34MpaG,经换热器4预热至270℃后进入ODHE反应器5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富含乙烯的ODHE粗产品气5b;所述ODHE反应器5内的反应温度约395℃,压力约0.33MPaG;
(b)步骤(a)得到的ODHE粗产品气5b温度约360℃,经换热器4回收热量后温度降至100℃,进入脱酸塔7的塔底,与脱酸塔7上部通入的水8进行逆流接触,在塔底得到的吸收液9为乙酸水溶液,在塔顶得到脱酸产品气10;
(c)步骤(b)得到的脱酸产品气10与CO混合后经过换热器12预热至190℃后进入除氧器13,出口得到脱氧产品气13b,其中的氧气含量降至10ppmv以下;在脱酸产品气10管线和压缩机15进口管线之间连接有除氧器旁路管线33;
(d)步骤(c)得到的脱氧产品气13b温度210℃,经过换热器14降温至40℃,再经压缩机15加压至1.6Mpa.G后送入CO2吸收塔16的塔底,与CO2吸收塔16上部通入的MDEA水溶液进行逆流接触,在塔顶得到脱CO2产品气28,其中的CO2含量降至100ppmv以下;在塔底得到的含CO2富液18经过换热器19预热后进入CO2解析塔20上部;塔顶气体经换热器22冷却后进入气液分离罐23,罐顶部得到CO2解吸气体,罐底部得到回流液,经回流泵25加压后送至CO2解析塔20上部;CO2解析塔20底部液体经贫液泵26加压和换热器27冷却后送至CO2吸收塔16上部;
(e)步骤(d)得到的脱CO2产品气28进入MTO产品气压缩机29中,与经过预处理后的MTO粗产品气43混合,形成MTO产品气44;之后依次进入MTO含氧化合物分离装置39,脱除其中的含氧化物;得到的MTO产品气45再进入MTO碱洗装置40,脱除其中的CO2至1ppm以下;得到的MTO产品气46进入MTO干燥装置41,脱除其中的水;得到的MTO产品气47,最后进入MTO烯烃分离装置42,分离得到乙烯产品32、丙烯产品31、燃料气30及乙烷1;所述乙烷1为MTO系统副产的乙烷和ODHE系统未反应的循环乙烷的混合物,返回至ODHE反应器5的入口。
对于3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方法,每年可为企业增产4013吨乙烯。假定乙烯与乙烷价格差为4000元/吨,则采用本实用新型增产的4013吨乙烯,每年可为企业增收1605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实施例2中,阀门37关闭,所述除氧器旁路管线33处于切断状态。阀门34,35和36处于开启状态。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针对6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将其副产的乙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转化为乙烯,可以提高MTO系统乙烯产品的产率和收益。
60万吨/年规模的MTO系统,副产新鲜乙烷约1.2t/h,循环乙烷1.04t/h;进入ODHE反应器5的乙烷1总流量约2.24t/h。氧化剂2采用纯O2,流量约1.0t/h。稀释气3采用水蒸气,流量约0.82t/h。
乙烷的转化率为53.5%,乙烯、醋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分别为82.2%、10.5%、3.6%、3.2%。
实施例3的工艺流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实施例3中,阀门37关闭,所述除氧器旁路管线33处于切断状态。阀门34,35和36处于开启状态。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ODHE反应器5出口粗产品气中,CO含量相对较高,而O2含量相对较少,在后续的除氧反应器13中,粗产品气中残余的O2绝大部分与CO反应转换为CO2。实施例4中,阀门34处于关闭状态,无需消耗辅助除氧气体11。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ODHE反应器5内的O2绝大部分被ODHE反应消耗掉,出口尾气中的O2含量很低,能够满足后续分离流程对产品气中的O2含量要求。阀门34,35和36处于切断状态,除氧器13工段停止运转。而阀门37开启,所述除氧器旁路管线33处于通气运转状态,脱酸产品气10直接经除氧器旁路管线33送至压缩机15进口。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主物料流方向依次连接MTO系统的乙烷产品出口的ODHE反应器、脱酸塔与CO2吸收塔,所述CO2吸收塔的塔顶气相出口还返回连接MTO系统,并与MTO粗产品气一起进行后续分离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TO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MTO反应及前处理单元、MTO产品气压缩机、MTO含氧化物分离单元、MTO碱洗单元、MTO干燥单元、MTO烯烃分离单元,在MTO烯烃分离单元上布置有乙烯产品出口、丙烯产品出口与所述乙烷产品出口,所述CO2吸收塔的塔顶气相出口返回连接所述MTO产品气压缩机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DHE反应器与脱酸塔之间还设有换热器,从乙烷产品出口排出的乙烷、与新引入的氧化剂和稀释气一起经该换热器换热后,再送入所述ODHE反应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酸塔与CO2吸收塔之间还设有脱酸产品气管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酸产品气管线上还布置有除氧器与脱酸产品气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脱酸塔与脱酸产品气压缩机之间还设有与除氧器并联的除氧器旁路管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的前后均设有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酸产品气管线上还设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吸收塔后还设有CO2解析塔,并在两者之间实现CO2吸收剂的循环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解析塔塔底还返回连接所述CO2吸收塔。
CN202122609388.3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Active CN216513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9388.3U CN216513607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9388.3U CN216513607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3607U true CN21651360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9388.3U Active CN216513607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3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9133B2 (en)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hydrocarbons to oxygenates
KR102027913B1 (ko) 메탄올 및 요소의 공동생산
CN101293812B (zh) 含甲烷合成气联产甲醇和天然气技术
WO2014063758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RU2524720C2 (ru)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газа
EP1923380A1 (en)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hydrocarbons to alcohols
CN101096331A (zh) 以焦炉气为原料一体化生产液氨和甲醇和/或二甲醚的方法
CN110862839B (zh) 一种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的系统及方法
CN112142547A (zh) 一种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的产物流中残余氧脱除方法
CN113024338B (zh) 一种充分利用炼厂干气制备乙苯的组合方法
CN101823937A (zh) 以冶金烟气中多碳源为原料一步法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的方法
CN216513607U (zh)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
CN113896608B (zh)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提高乙烯产率和收益的装置与方法
CN216513609U (zh) 一种与甲醇制烯烃工艺耦合增产乙烯的装置
CN111559949B (zh) 一种利用富碳天然气增产对二甲苯的系统及方法
CN216513608U (zh) 一种与甲醇制烯烃工艺结合增产乙烯的装置
CN110669542A (zh) 一种利用焦炉煤气制备费托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845401A (zh) 一种与甲醇制烯烃工艺耦合增产乙烯的装置和方法
WO2018032944A1 (zh) 选择性催化氧化转化费托合成尾气的综合利用工艺
CN111153769A (zh) 一种利用乙二醇装置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5421B (zh) 酯高选择性制备醇的方法
CN113831207B (zh) 一种与甲醇制烯烃工艺结合增产乙烯的装置与方法
CN105523887B (zh) 酯高选择性制备醇的方法
CN113860985A (zh) 一种利用甲醇制烯烃副产的乙烷产品增产乙烯的方法
US11873268B2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urea formaldehyde concent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