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4820U -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4820U
CN216504820U CN202122707535.0U CN202122707535U CN216504820U CN 216504820 U CN216504820 U CN 216504820U CN 202122707535 U CN202122707535 U CN 202122707535U CN 216504820 U CN216504820 U CN 21650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spark plug
support frame
dismounting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75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刚
方飞
李乾语
王小龙
杨鹏
周希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75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包括拆卸拉杆和用以架设于缸盖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开设可供所述拆卸拉杆穿设定位的定位孔,所述拆卸拉杆的底部开设与火花塞下隔套配合的螺柱,所述拆卸拉杆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以顶升所述拆卸拉杆的顶升机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能够安全方便地拆除火花塞下隔套,且拆卸时无需拆除缸盖,提高了火花塞下隔套的拆卸维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当发动机缸盖的火花塞下隔套失效时,需要将火花塞下隔套从发动机缸盖上面拆卸下来。因为火花塞下隔套与缸盖是过盈配合且是压装连接的,不易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上面拆卸下来,需要借助拆卸工装来达到拆卸工作。目前使用的下隔套拆卸工装为砸棒,通过锤子锤击砸棒,砸棒将下隔套砸出缸盖。但是砸棒存在以下缺点:定位不准,通过砸棒小头的倒角与缸盖火力面下隔套平面对齐,定位无法保证,并且在砸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砸棒完全垂直于缸盖火力面才能保证下隔套不被砸偏;操作费力、不安全,拆卸过程使用锤子,手扶砸棒,操作过程即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工时较长,由于拆卸是在缸盖火力面处进行工作,需要将缸盖拆下来,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克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困难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该拆卸工装能够安全方便地拆除火花塞下隔套,且拆卸时无需拆除缸盖,提高了火花塞下隔套的拆卸维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包括拆卸拉杆和用以架设于缸盖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开设可供所述拆卸拉杆穿设定位的定位孔,所述拆卸拉杆的底部开设与火花塞下隔套配合的螺柱,所述拆卸拉杆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以顶升所述拆卸拉杆的顶升机构。
可选地,所述拆卸拉杆开设外螺纹,所述顶升机构为与所述拆卸拉杆的外螺纹配合的顶升螺母,所述顶升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顶升螺母的下端面和所述定位孔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垫片。
可选地,所述顶升螺母设置为多个,任一所述顶升螺母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螺柱与火花塞下隔套的螺纹配合长度。
可选地,所述拆卸拉杆的顶端设有与扳手配合的六角栓部,或,所述拆卸拉杆的顶端开设沿径向设置的贯穿孔。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拆卸拉杆顶端且垂直所述拆卸拉杆设置的横杆,所述顶升机构为设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横杆之间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分设于所述拆卸拉杆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呈龙门状,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横梁的中央。
可选地,所述拆卸拉杆位于所述螺柱上方的预设距离处设有限位凸肩,所述限位凸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在拆卸火花塞下隔套时,只需将支撑架架设在发动机缸盖处,利用拆卸拉杆穿过定位孔,将拆卸拉杆底端的螺柱与火花塞下隔套旋合连接,然后借助支撑架和拆卸拉杆之间的顶升机构相对支撑架将拆卸拉杆向上缓缓顶升,最终实现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拉拔拆除。整个拆卸过程无需拆除缸盖,提高了拆卸维护效率,相对于使用锤子敲击砸棒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敲出而言,能够有效避免缸盖受损和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的示意图。
其中:
1-支撑架、2-拆卸拉杆、3-顶升螺母、4-横杆、5-液压缸、21-螺柱、22-限位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火花塞下隔套用于密封缸盖鼻梁区的冷却液,同时作为火花塞的安装底座,承受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火力面是指缸盖的下表面,也即与缸体的结合面。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进行火花塞下隔套拆卸作业时,无需拆除发动机缸盖,将支撑架1架设在缸盖上方,利用拆卸拉杆2底端的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旋合,然后借助设置在支撑架1和拆卸拉杆2之间的顶升机构将拆卸拉杆2向上顶升即可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拔出,显著提高了拆卸效率,降低了拆卸风险,同时避免损坏缸盖。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架1优选设置为龙门状或倒U型,支撑架1包括两侧的支撑杆和连接两侧支撑杆的横梁,定位孔开设在横梁的中央,两侧的支撑杆则用来架设在发动机缸盖上,为避免划伤缸盖,支撑杆的底端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橡胶或硅胶材质的缓冲垫。拆卸拉杆2的整体直径小于等于定位孔的直径,以便能够穿设于定位孔,在顶升机构顶升拆卸拉杆2时,对拆卸拉杆2起到导向和定位作用。拆卸拉杆2的底端设置螺柱21,螺柱21的直径小于拆卸拉杆2主体部分的直径,且螺柱21设有用来和火花塞下隔套旋合的外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拆卸拉杆2的主体部分同样开设外螺纹,顶升机构则采用和拆卸拉杆2的主体部分的外螺纹配合的顶升螺母3。应当注意的是,顶升螺母3的径向尺寸大于定位孔,也即顶升螺母3连接在拆卸拉杆2的上端时,拆卸拉杆2不会从定位孔中向下滑脱。当需要拆卸火花塞下隔套时,首先将支撑架1架设稳固在缸盖上端面,然后将拆卸拉杆2的螺柱21对准火花塞下隔套并与火花塞下隔套旋合紧固,之后将顶升螺母3套入拆卸拉杆2,利用扳手扭动顶升螺母3,顶升螺母3相对拆卸拉杆2旋转向下运动;当顶升螺母3接触支撑架1的上端面时,由于支撑架1的限位,顶升螺母3无法继续相向运动,此时利用扳手拧动顶升螺母3,就会驱动拆卸拉杆2向上运动,拆卸拉杆2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拔出。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为避免顶升螺母3和支撑架1的上端面之间发生旋转磨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还包括垫片,垫片设置在定位孔上端面的周部和顶升螺母3的下端面之间,垫片的设置避免顶升螺母3直接作用于支撑架1的上端面,能够有效减少顶升螺母3对支撑架1的磨损。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顶升螺母3相对拆卸拉杆2旋转时,带动拆卸拉杆2转动致使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与分离,拆卸拉杆2的螺纹和螺柱21的螺纹开设方向应当满足条件:顶升螺母3相对拆卸拉杆2向下旋转时,拆卸拉杆2产生的旋转趋势使螺柱21和火花塞下隔套更加紧固,也即拆卸拉杆2的螺纹方向与螺柱21的螺纹方向相同。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组顶升螺母3,多组顶升螺母3的轴向尺寸之和大于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连接段的长度,且任意一个顶升螺母3的轴向尺寸小于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的连接长度。如此以来,在连接火花塞下隔套与拆卸拉杆2时,可借助多组顶升螺母3驱动拆卸拉杆2转动,实现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旋紧;在拆卸火花塞下隔套时可将顶升螺母3逐个拆除,只保留一个顶升螺母3,借助单个顶升螺母3旋转顶升拆卸拉杆2,即使单个顶升螺母3推动拆卸拉杆2产生使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松动的趋势,但由于单个顶升螺母3与拆卸拉杆2的配合长度小于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的配合长度,单个顶升螺母3也不会导致拆卸拉杆2与火花塞下隔套分离。换言之,单个顶升螺母3与拆卸拉杆2产生相对转动的转矩小于螺柱21与火花塞下镉套产生相对转动的转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为了方便将拆卸拉杆2与火花塞下隔套旋紧,本实用新型在拆卸拉杆2的顶端设置和扳手配合的六角栓部,六角栓部的设置参考螺栓头,以便通过扳手将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快速连接。可以想到的是,六角栓部的径向尺寸应小于拆下拉杆的主体部分尺寸,也即小于顶升螺母3的内径,从而不影响顶升螺母3套入拆卸拉杆2。
此外,还可在拆卸拉杆2的顶端沿径向开设贯穿孔,利用撬杆穿过贯穿孔,从而更加省力地将拆卸拉杆2的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旋紧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的拆卸拉杆2还设有限位凸肩22,限位凸肩22的径向尺寸大于定位孔的直径。限位凸肩22设在拆卸拉杆2距离螺柱21设定长度的上方,以不影响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的旋紧为宜。设置限位凸肩22的好处在于,将拆卸拉杆2从支撑架1的底端穿过定位孔,然后从拆卸拉杆2的顶端套入顶升螺母3后,拆卸拉杆2不会相对支撑架1分离,避免了拆卸拉杆2的遗失。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拆卸拉杆2的顶端固接垂直拆卸拉杆2设置的横杆4,顶升机构为设置在支撑架1的横梁与固接拆卸拉杆2上端横杆4之间的液压缸5,液压缸5具体设置两组,两组液压缸5分设在拆卸拉杆2的两侧。当需要拆除火花塞下隔套时,首先转动横杆4将拆卸拉杆2的螺柱21与火花塞下隔套紧固,保证横杆4平行位于支撑架1横梁的上方,然后同时驱动支撑架1横梁上的两组液压缸5,利用液压缸5产生的顶升力带动拆卸拉杆2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拔出,安全省力且高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能够安全方便的将火花塞下隔套从缸盖拔出,无需拆卸缸盖,提高了火花塞下隔套的拆卸维护效率,同时不会损伤缸盖,安全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拆卸拉杆和用以架设于缸盖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开设可供所述拆卸拉杆穿设定位的定位孔,所述拆卸拉杆的底部开设与火花塞下隔套配合的螺柱,所述拆卸拉杆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以顶升所述拆卸拉杆的顶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拉杆开设外螺纹,所述顶升机构为与所述拆卸拉杆的外螺纹配合的顶升螺母,所述顶升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螺母的下端面和所述定位孔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螺母设置为多个,任一所述顶升螺母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螺柱与火花塞下隔套的螺纹配合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拉杆的顶端设有与扳手配合的六角栓部,或,所述拆卸拉杆的顶端开设沿径向设置的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拆卸拉杆顶端且垂直所述拆卸拉杆设置的横杆,所述顶升机构为设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横杆之间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分设于所述拆卸拉杆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龙门状,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横梁的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拉杆位于所述螺柱上方的预设距离处设有限位凸肩,所述限位凸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
CN202122707535.0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Active CN21650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7535.0U CN21650482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7535.0U CN21650482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4820U true CN21650482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7535.0U Active CN21650482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4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2532Y (zh) 一种轴套拆卸装置
CN209970634U (zh) 连铸结晶器夹紧装置碟形弹簧的专用拆装工装
CN216504820U (zh)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CN113894742A (zh) 一种火花塞下隔套拆卸工装
CN209239931U (zh) 一种泵体端盖拆卸装置
CN203792256U (zh) 一种用于拆卸柴油机气缸套的工具
CN202498507U (zh) 发动机汽缸头气门装拆器
CN215658886U (zh) 用于拧紧油泵的扭力拧紧机
CN209335532U (zh) 连接法兰的拆卸工具
CN205043713U (zh) 一种楔形头螺栓拆卸工装
CN204566036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可调式气缸套拆卸工具
CN210436071U (zh) 一种联轴器螺栓拆卸辅助装置
CN211362177U (zh) 一种大型设备中的法兰的螺栓安装装置
CN211163717U (zh) 一种采油树井口螺丝专用拆装工具
CN110253482B (zh) 一种传动轴拆装装置
CN220684422U (zh) 一种堵阀牵制板拆除用起吊工具
CN210255959U (zh)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拆卸工具
CN201769134U (zh) 一种拆卸热辊固定螺栓的工具
CN210307604U (zh) 一种抽油机连杆拆卸助力装置
CN216000342U (zh) 一种泵轴套拆卸工具
CN217256016U (zh) 一种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轴承箱的nj轴承拉拔器
CN112123267B (zh) 船用柴油机连杆拆卸工装
CN218052423U (zh) 一种压裂泵泵盖及泵盖螺母的拆卸工具
CN212527518U (zh) 一种油缸活塞杆工装
CN208992600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手动拆装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