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8093U -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8093U
CN216498093U CN202122864393.9U CN202122864393U CN216498093U CN 216498093 U CN216498093 U CN 216498093U CN 202122864393 U CN202122864393 U CN 202122864393U CN 216498093 U CN216498093 U CN 216498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pipe
heat recovery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43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643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8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8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8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表面连通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渡管的内部设置有刮扫部件,所述过渡管的表面设置有收集部件,所述过渡管的表面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刮扫部件包括刮板与连接杆;在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时,吸风机吸取冶金制氧中产生的废热气输送到过渡管内,热气在过渡管内飘送到过滤网内,过滤网对热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便于过滤热气中的颗粒杂质,保证过渡管内的畅通,防止颗粒杂质堵塞过渡管内,提高过渡管内废热气流通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中,管道内热风气中的颗粒杂质大部分会飘落到管道内,长此以往会堵塞管道,降低余热回收的工作效率,增大更换管道的成本,降低余热回收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改善热风气中的颗粒杂质堵塞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表面连通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渡管的内部设置有刮扫部件,所述过渡管的表面设置有收集部件,所述过渡管的表面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刮扫部件包括刮板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管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刮板。
优选的,所述收集部件包括出料孔与收集框,所述出料孔开设于所述过渡管的表面,所述收集框的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管的底部,所述收集框的顶部连通于所述出料孔。
优选的,所述收集框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收集框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收集框的表面开设有间接孔,所述间接孔与所述收纳槽相连通,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接块,所述间接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所述间接孔内,所述密封板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间接块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收集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卡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流通罩与风轮,所述流通罩的表面连通于所述过渡管的表面,所述风轮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流通罩的内部,所述风轮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风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流通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时,吸风机吸取冶金制氧中产生的废热气输送到过渡管内,热气在过渡管内飘送到过滤网内,过滤网对热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便于过滤热气中的颗粒杂质,保证过渡管内的畅通,防止颗粒杂质堵塞过渡管内,提高过渡管内废热气流通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扫部件与驱动部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部件、刮扫部件与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框与密封板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框与密封板剖视图。
图中:1、吸风机;2、过渡管;3、过滤网;4、刮扫部件;401、刮板;402、连接杆;5、收集部件;501、出料孔;502、收集框;6、驱动部件;601、流通罩;602、风轮;7、通孔;8、密封板;9、收纳槽;10、间接孔;11、间接块;12、限位杆;13、限位槽;14、固定杆;15、第一锥形齿轮;16、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时:如图1-5所示,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1,吸风机1的表面连通有过渡管2,过渡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过渡管2的内部设置有刮扫部件4,过渡管2的表面设置有收集部件5,过渡管2的表面设置有驱动部件6;刮扫部件4包括刮板401与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过渡管2的内部,连接杆402的表面固定连接于刮板401,收集部件5包括出料孔501与收集框502,出料孔501开设于过渡管2的表面,收集框502的表面固定连接于过渡管2的底部,收集框502的顶部连通于出料孔501,驱动部件6包括流通罩601与风轮602,流通罩601的表面连通于过渡管2的表面,风轮6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流通罩601的内部,风轮6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过渡管2的内部,风轮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贯穿流通罩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连接杆402贯穿过渡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第一锥形齿轮15的表面啮合连接于第二锥形齿轮16的表面,在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时,吸风机1吸取冶金制氧中产生的废热气输送到过渡管2内,热气在过渡管2内飘送到过滤网3内,过滤网3对热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便于过滤热气中的颗粒杂质,保证过渡管2内的畅通,防止颗粒杂质堵塞过渡管2内,提高过渡管2内废热气流通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过滤后的热气吹送到风轮602的表面上,风推动风轮602转动,风轮602转动带动固定杆14转动,固定杆14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6转动带动连接杆402转动,连接杆402转动带动刮板401转动,因刮板401的表面抵触在过滤网3的表面上,刮板401对过滤网3的表面进行刮扫,便于自动刮扫过滤网3表面,保证过滤网3表面的整洁性,防止颗粒杂质堵塞过滤网3表面,提高过滤网3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网3的工作效率,刮扫后的颗粒杂质通过出料孔501落入到收集框502内,保证过渡管2内部的整洁性,防止刮扫后的颗粒杂质飘入到过渡管2的内底壁,收集框502便于收集刮扫后的颗粒杂质。
如图4-5所示,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7,通孔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8,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9,收纳槽9与通孔7相连通,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间接孔10,间接孔10与收纳槽9相连通,密封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接块11,间接块11的表面滑动连接于间接孔10内,密封板8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收纳槽9的内部,在需要清理收集框502内的颗粒杂质时,工作人员推动间接块11,间接块11在间接孔10内滑动并带动密封板8在通孔7内滑动,密封板8缩进到收纳槽9内,因收集框502的内底壁呈倾斜装置,使收集框502内的颗粒杂质快速通过通孔7滚出收集框502外,便于清理收集框502内的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过多造成收集框502内容纳空间过少,保证收集框502的容纳空间,提高收集框502的工作效率。
如图4-5所示,间接块11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杆12,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杆12的表面卡接于限位槽13的内部,间接块11滑动到具体位置后,推动限位杆12,使限位杆12插接到限位槽13内,使密封板8定位在收纳槽9内,便于对密封板8进行限位,提高密封板8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时,吸风机1吸取冶金制氧中产生的废热气输送到过渡管2内,热气在过渡管2内飘送到过滤网3内,过滤网3对热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气吹送到风轮602的表面上,风推动风轮602转动,风轮602转动带动固定杆14转动,固定杆14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6转动带动连接杆402转动,连接杆402转动带动刮板401转动,刮板401对过滤网3的表面进行刮扫,刮扫后的颗粒杂质通过出料孔501落入到收集框502内,提高过渡管2内废热气流通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1)的表面连通有过渡管(2),所述过渡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渡管(2)的内部设置有刮扫部件(4),所述过渡管(2)的表面设置有收集部件(5),所述过渡管(2)的表面设置有驱动部件(6);
所述刮扫部件(4)包括刮板(401)与连接杆(402),所述连接杆(4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管(2)的内部,所述连接杆(402)的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刮板(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件(5)包括出料孔(501)与收集框(502),所述出料孔(501)开设于所述过渡管(2)的表面,所述收集框(502)的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管(2)的底部,所述收集框(502)的顶部连通于所述出料孔(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9),所述收纳槽(9)与所述通孔(7)相连通,所述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间接孔(10),所述间接孔(10)与所述收纳槽(9)相连通,所述密封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接块(11),所述间接块(11)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所述间接孔(10)内,所述密封板(8)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槽(9)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块(11)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杆(12),所述收集框(50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杆(12)的表面卡接于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6)包括流通罩(601)与风轮(602),所述流通罩(601)的表面连通于所述过渡管(2)的表面,所述风轮(6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流通罩(601)的内部,所述风轮(602)的表面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管(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贯穿所述流通罩(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连接杆(402)贯穿所述过渡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的表面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6)的表面。
CN202122864393.9U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498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4393.9U CN216498093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4393.9U CN216498093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8093U true CN21649809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4393.9U Active CN216498093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8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73580U (zh) 一种纺织行业定型机生产线中的高效余热回收设备
CN216144187U (zh) 一种工业电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CN110787546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袋式除尘器
CN213743484U (zh) 一种具有过滤阻拦效果的矿井用通风管道
CN216498093U (zh) 一种冶金制氧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5637683U (zh) 一种中央空调风管除尘装置
CN216963977U (zh) 一种用于工业硅冶炼的烟尘收集装置
CN216175214U (zh) 涂料生产车间用粉尘吸收装置
CN115414745A (zh) 一种除尘式电气柜
CN210532755U (zh)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11676496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二次滤网
CN211041098U (zh) 一种导风板自动开关的吸油烟机
CN210463060U (zh) 一种排烟管的烟气净化装置
CN109253482B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废气处理机构
CN210522051U (zh) 一种湿式集尘器的防粘性烟尘堵塞管道结构
CN220125776U (zh) 一种粗颗粒粉尘存储灰斗
CN216092903U (zh) 一种脉冲布筒滤尘器用滤前降温装置
CN211302416U (zh)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用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11585675U (zh) 一种具有降低风阻能力的除尘装置
CN219073231U (zh) 一种热浸锌加工用烟气净化器
CN220524683U (zh) 一种用于金属硅冶炼炉的烟罩
CN214241207U (zh) 一种具有净化排气功能的全景驾驶室
CN213286117U (zh) 一种辅助废槽衬处理磨料系统的去除可燃气体除尘器
CN218981503U (zh) 一种金属熔炼设备
CN214106134U (zh) 一种无动力离心拦截颗粒物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