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7088U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87088U CN216487088U CN202121434648.1U CN202121434648U CN216487088U CN 216487088 U CN216487088 U CN 216487088U CN 202121434648 U CN202121434648 U CN 202121434648U CN 216487088 U CN216487088 U CN 2164870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display device
- light emitting
- mask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显示装置包括:灯板,所述灯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面罩,所述面罩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面罩包括多个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发光件对应,所述发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透光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透光部包括凹透镜,其朝向所述发光件的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拼接显示系统可以用于大型表演中,其中,拼接显示系统包括多个可以独立的显示装置,所有显示装置的播放内容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视频。大尺寸的拼接显示系统可以作为墙屏、地屏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
面罩,所述面罩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面罩包括多个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发光件对应,所述发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透光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透光部包括凹透镜,其朝向所述发光件的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凹透镜的光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发光件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1/3~2/3,所述弧面的曲率为所述第一间距的1~2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发光件的中心间距在12mm~18mm之间,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在5mm~10mm之间,所述弧面的曲率在18mm~2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内部掺杂有散射粒子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的多个所述透光部排成多行多列,位于任意相邻两行和任意相邻两列的四个透光部的中心限定出第一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用于对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和/或多次折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上的至少一个聚光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透光部形成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面罩固定连接,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底壳与所述面罩之间;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面罩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结构对应的避让孔,所述支撑结构穿过相应的避让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面罩和所述底壳;
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与底壳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面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与所述底座通过粘结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呈阵列排布,任意相邻两行所述透光部之间、以及任意相邻两列所述透光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防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在0.2mm~0.4mm之间,所述凹槽的深度在0.1mm~0.3mm之间。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显示系统,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上述的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底壳和所述底板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发光件分为N组,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电路板上设置有N个驱动芯片,每个所述驱动芯片与一组发光件电连接,不同的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不同组的发光件;
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N个控制模块,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第i个所述驱动芯片与第i个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i、N均为正整数,N>1,1≤i≤N;
其中,每个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信号源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连接的各个驱动芯片提供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芯片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驱动相应的发光件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发光件呈阵列排布,N为2;第一组发光件包括:位于奇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和位于偶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第二组发光件包括:位于奇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和位于偶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每个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器与相应的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的底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正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后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局部图。
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局部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与灯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壳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壳的后视角度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两组发光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这里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术语并非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例如,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拼接显示系统包括多个可以独立显示的显示装置,所有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视频。拼接显示系统可以用于室内显示场景和户外显示场景(例如,大型表演)中。拼接显示系统中的每个显示装置可以为LED显示装置,即,每个像素区中设置有LED器件。在用于室内显示的拼接显示系统中,LED器件之间的间距较小;而在用于户外显示的拼接显示系统中,LED器件之间的间距通常较大,从而使观众在远距离处能够看到显示画面。但是,当LED器件之间的间距较大时,观众看到的图像会有颗粒感。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该显示装置可以用于大尺寸的拼接显示系统中。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灯板20和面罩10。其中,灯板20包括:电路板21和设置在电路板21上的多个发光件22。电路板21可以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驱动芯片、信号线等结构,驱动芯片通过信号线与发光件22连接,用于为发光件22提供电信号,以驱动发光件22发出相应亮度的光。其中,显示装置100可以划分为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区,每个像素区均设置有一个发光件22,发光件22设置在像素区的中部位置。发光件2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例如,Mini-LED或Micro-LED。多个发光件22可以发射多种颜色(例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正视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后视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局部图,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的局部图,图6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面罩与灯板的剖视图,结合图1至图6所示,面罩10设置在多个发光件22远离电路板21的一侧,面罩10包括多个透光部11,透光部11与发光件22对应。其中,“透光部11与发光件22对应”可以是,透光部11与发光件22一一对应,或者,每个透光部11对应多个发光件22,不同透光部11对应不同的发光件22。优选地,透光部11与发光件22一一对应,即,每个发光件22对应一个透光部11,不同的发光件22对应不同的透光部11,发光件22在电路板21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11在电路板2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透光部11包括凹透镜,凹透镜朝向发光件22的表面为内凹的弧面。在一个示例中,透光部11朝向发光件22的表面为内凹弧面,从而使透光部11本身形成为凹透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面罩10包括与发光件22对应的透光部11,且透光部11包括凹透镜,凹透镜朝向发光件22的表面为内凹的弧面,这样,发光件22发射的光线照射至凹透镜时,凹透镜可以对发光件22的光线进行发散,发散后的光线从面罩10远离灯板20的表面射出,从而在面罩10上对应于每个发光件22的位置形成面积较大的光斑,进而防止用户看到的图像出现颗粒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件22位于凹透镜的光轴上,这样可以使面罩10上的光斑分布得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发光件22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发光件22与透光部11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间距的1/3~2/3,弧面的曲率为第一间距的1~2倍,这样可以使面罩10远离灯板20的表面上对应于每个发光件22的光斑面积尽量接近像素区的面积,从而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每相邻两个发光件22”是指,同一行中的每相邻两个发光件22、以及同一列中每相邻两个发光件22。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装置100可以用于大尺寸的拼接显示系统中,例如,相邻两个发光件22的中心间距在12mm~18mm之间,即上述像素区的边长在12mm~18mm之间。这种情况下,透光部11的弧面的曲率可以设置在18mm~22mm之间,发光件22与透光部11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在5mm~10mm之间。例如,相邻两个发光件22的中心间距为15mm,透光部11的弧面的曲率为20mm,发光件22与透光部11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7mm。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透光部11可以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面罩10可以采用透光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聚酰亚胺薄膜(PI)、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者雾化玻璃等材质。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大面罩10上形成的光斑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透光部11内部掺杂散射粒子材料,从而使得发光件22照射至散射部的光线进一步散射,同时还可以使面罩10起到雾化效果。
可选地,透光部11内掺杂的散射粒子可以为白色,电路板21上可以涂覆黑色染料层,这种可以减少显示装置100显示黑色画面时的反光现象,并且,当显示装置100在显示一定亮度的画面时,可以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11排成多行多列,位于任意相邻两行和任意相邻两列的四个透光部11的中心限定出第一区域A1,其中,透光部11在灯板20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圆形,这时,面罩10在第一区域的中心位置可能会出现出光量较少的情况,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个第一区域A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聚光结构12,聚光结构12用于对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和/或多次折射,从而提高第一区域A1中心位置处的出光量,减少显示装置100出现的局部暗区。
本公开实施例对聚光结构12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对光线进行多次折射和/或多次反射即可。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聚光结构12可以包括:设置在面罩10上的至少一个聚光孔。其中,聚光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如图4所示),也可以为多个(如图5所示)。发光件22的光线进入圆弧面后,一部分光线可以穿过圆弧面而进入聚光孔中,并在聚光孔的内壁处发生折射和反射,并且,进入聚光孔内部的光线可以在聚光孔内发生多次反射,最终从面罩10中射出,从而使显示装置100在聚光孔位置的亮度提高。
其中,聚光孔可以为贯穿到面罩10的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为了延长显示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聚光孔设置为盲孔,盲孔的开口朝向灯板20,从而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水汽、灰尘进入显示装置100内部而对灯板20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底壳30,底壳30与面罩10固定连接,灯板20设置在底壳30与面罩10之间,其中,底壳30可以采用刚性较大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本公开实施例对底壳30与面罩1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面罩10与底壳30通过粘结胶连接。图7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壳的正视角度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壳的后视角度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底壳30包括:底板31、以及与底板31的边缘连接的侧板32。如图3所示,面罩10包括:顶板10a、以及与顶板10a的边缘连接的侧板10b,其中,面罩10的顶板10a与底壳30的底板31相对设置,面罩10的侧板10b与底壳30的侧板32通过粘结胶连接,从而使面罩10与底壳30保持固定,同时减少外界环境中的水汽、灰尘对灯板20造成的污染和侵蚀,延长显示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支撑在底壳30与面罩10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在底壳30上,另一端支撑面罩10。如图1所示,电路板21上设置有与支撑结构一一对应的避让孔V0,支撑结构穿过避让孔V0。当面罩10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时,压力会通过支撑柱131传递给底壳30,进而传递给显示装置100的安装基础上,而底壳30与面罩10之间的灯板20不会受到压力,从而使得显示装置100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仍然可以正常显示,并且,透光部11的弧面结构有助于外力的分散,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100对外力的承受度。这样,显示装置100可以用在地面显示的场景中,例如,用于演艺场景中的地屏中;又例如,用于交通道路中,并显示斑马线、分割线、导引线等图像。
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支撑结构具体可以包括:支撑柱131和套设在支撑柱131上的支撑套筒132,支撑柱131的两端分别连接面罩10和底壳30。支撑套筒132的一端与底壳30连接,另一端支撑面罩10。采用这种支撑结构可以提高对面罩10的支撑稳定性。例如,支撑套筒132与底壳30形成为一体结构,面罩10支撑在支撑套筒132上;支撑柱131与面罩10形成为一体结构,支撑柱131远离面罩10的一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与底壳30连接。这样,既可以保证支撑结构的支撑稳定性,又避免在面罩10上额外设置连接件来连接面罩10与支撑柱131。
如图7所示,底壳30还包括:设置在底板31上的多个加强筋33,加强筋33的设置可以提高底壳30的牢固性和支撑稳定性,其中,加强筋33可以凸出于底板31并交错设置,支撑套筒132可以设置在加强筋33上。底壳30的底板31、侧板32、加强筋33以及支撑套筒132可以一体成型。
其中,支撑结构在面罩10上的正投影位于透光部11所在区域之外,以使支撑结构可以对面罩10进行稳定支撑,且不影响透光部11对光线的发散效果。
可选地,支撑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支撑结构在面罩10上的正投影位于上述第一区域A1的中心位置,不同支撑结构在面罩10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的第一区域A1。可选地,在面罩10上,一部分第一区域A1中设置支撑柱131,另一部分第一区域A1中设置聚光结构12。
为了使得灯板20在底壳30和面罩10之间保持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20的电路板21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底壳30连接。例如,电路板21上设置有螺钉,底壳30的加强筋33上设置有螺孔,电路板21通过螺钉与加强筋33连接。又例如,电路板21通过双面胶与底壳30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面罩10远离灯板20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16,防滑结构16包括凸起和/或凹槽。这种情况下,当显示装置100用于演艺场景或其他场景中的地屏中时,防滑结构16可以提高人员与面罩10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人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任意相邻两行透光部11之间、以及任意相邻两列透光部11之间均设置防滑结构16,这种情况下,面罩10上的多个防滑结构16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结构,网格结构的每个网格中设置一个透光部11。
在一些示例中,防滑结构16可以为凹槽,其中,凹槽的宽度可以在0.2mm~0.4mm之间,凹槽的深度在0.1mm~0.3mm之间,以防止凹槽中沉积过多的灰尘等。例如,凹槽的宽度为0.3mm,深度为0.2mm。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行透光部11之间的凹槽的宽度是指,凹槽沿列方向的尺寸;相邻两列透光部11之间的凹槽的宽度是指,凹槽沿行方向的尺寸。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显示系统,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显示系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拼接显示系统包括:固定板200和设置在固定板200上的多个显示装置100。其中,显示装置100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显示装置100在固定板200上的正投影可以为矩形,例如,该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均在200mm~400mm之间,例如,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50mm。多个显示装置100可以呈阵列分布。在显示图像时,每一帧图像可以由用多个显示装置100共同显示。为了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可以将每相邻两个显示装置10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较小值,例如,每相邻两个显示装置100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或等于同一个显示装置100中相邻两个发光件22的中心间距。
固定板200可以作为显示装置100的安装基础,当显示装置100的面罩10上受到压力时,压力通过支撑柱131传递至底壳30上,进而从底壳30传递至固定板200上。其中,底壳3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使底壳30达到较高的承载能力。例如,底壳30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每个显示装置100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固定板上。例如,固定板上设置螺钉,底壳30上设置有与螺钉对应的螺孔,螺钉固定在螺孔中。
另外,底壳30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销15(如图8所示),固定板200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5匹配的定位孔,定位销15可以插入或脱离定位孔。在将显示装置100安装在固定板200上时,可以先将显示装置100放置在固定板200上,并使定位销15插入定位孔中,从而使显示装置100在固定板200上的位置保持固定;之后再通过固定件将显示装置100与固定板200固定连接。
当然,定位销15和定位孔也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将定位销15设置在固定板上,将定位孔设置在底壳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拼接显示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源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为每个显示装置100的驱动芯片提供控制信号,从而使得驱动芯片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发光件22发光,进而使显示装置100显示相应的图像。
可选地,每个显示装置100中的多个发光件22可以分为N组,显示装置100的电路板21上设置有N个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与一组发光件22电连接,不同的驱动芯片连接不同组的发光件22。相应地,拼接显示系统包括N个控制模块,每个显示装置100中的第i个驱动芯片与第i个控制模块电连接,i、N均为正整数,N>1,1≤i≤N。其中,每个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信号源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并根据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为控制模块所连接的各个驱动芯片提供控制信号。每个驱动芯片均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为相应的发光件22提供驱动电流,从而驱动相应的发光件22发光。
例如,信号源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服务器和用于提供电压信号的电压源,不同的控制模块可以连接不同的信号源。图像信号为用于表征图像信息(例如,图像信息包括每个像素的亮度)的信号,其中,图像信号可以为TCP/IP信号。控制模块可以对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进行信号编解码等处理,得到与每个显示装置100中的每组发光件22的待发光亮度对应的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可以为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芯片与其连接的一组发光件22和控制模块可以看作一路显示通路,当其中一路显示通路上的器件(例如发光件22、驱动芯片)发生故障时,可以使其他显示通路的器件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拼接显示系统仍然可以持续进行显示,增强了系统的信赖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N=2,即每个显示装置100中的多个发光器件被分为两组,图1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两组发光件的分布示意图,在图10中,发光件22呈阵列分布,不同组的发光件22以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如图10所示,第一组发光器件包括:位于奇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22、和位于偶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22;第二组发光件22包括:位于奇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22、和位于偶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22。这种情况下,当只有一组发光件22发光时,对于远处的观众而言,仍能看到基本完整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仅是为了示意发光件22的排布方式和分组方式,并不表示发光件22形状一定为图10中所示的矩形。
图1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显示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图11是以显示装置中的发光件22分为两组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中,拼接显示系统包括m个显示装置,m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11所示,控制模块2A根据相应的信号源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为第1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1A、第2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2A、为第3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3A……第m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mA提供控制信号。控制模块2B根据相应的信号源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为第1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1B、第2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2B、为第3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3B……第m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mB提供控制信号。第1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1A和1B根据各自接收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第1个显示装置中的第1组和第2组发光件22发光,第2个显示装置中的驱动芯片2A和2B根据各自接收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第2个显示装置中的第1组和第2组发光件22发光,以此类推,进而使拼接显示系统显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100中的发光件22也可以采用其他分组方式,例如,第一组发光件22包括奇数行的发光件22,第二组发光件22包括偶数行的发光件22。又例如,将所有奇数行中的第1~2列、第5~6列、第9~10列、第13~14列……的发光件22、以及所有偶数行中的第3~4列、第7~8列、第11~12列……的发光件22作为第一组;将所有奇数行中的第3~4列、第7~8列、第11~12列……的发光件22、以及所有偶数行中的第1~2列、第5~6列、第9~10列、第13~14列……的发光件22作为第二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1上还设置有连接器,每个驱动芯片通过连接器与相应的控制模块连接。如图7和图9所示,显示装置的底壳3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V1,固定板200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V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V2。控制模块可以设置在固定板200远离显示装置100的一侧,并通过信号线与连接器连接。
其中,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通孔V1中,且连接器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外界的水汽、灰尘进入显示装置100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板,所述灯板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
面罩,所述面罩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面罩包括多个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发光件对应,所述发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应的透光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透光部包括凹透镜,其朝向所述发光件的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凹透镜的光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发光件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1/3~2/3,所述弧面的曲率为所述第一间距的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发光件的中心间距在12mm~18mm之间,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在5mm~10mm之间,所述弧面的曲率在18mm~22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内部掺杂有散射粒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多个所述透光部排成多行多列,位于任意相邻两行和任意相邻两列的四个透光部的中心限定出第一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用于对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和/或多次折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上的至少一个聚光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部形成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面罩固定连接,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底壳与所述面罩之间;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面罩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结构对应的避让孔,所述支撑结构穿过相应的避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面罩和所述底壳;
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套筒的一端与底壳连接,另一端支撑所述面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所述底壳通过粘结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加强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呈阵列排布,任意相邻两行所述透光部之间、以及任意相邻两列所述透光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防滑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在0.2mm~0.4mm之间,所述凹槽的深度在0.1mm~0.3mm之间。
16.一种拼接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拼接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底壳和所述固定板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销,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拼接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发光件分为N组,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电路板上设置有N个驱动芯片,每个所述驱动芯片与一组发光件电连接,不同的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不同组的发光件;
所述拼接显示系统还包括:N个控制模块,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第i个所述驱动芯片与第i个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i、N均为正整数,N>1,1≤i≤N;
其中,每个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信号源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和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连接的各个驱动芯片提供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芯片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驱动相应的发光件发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拼接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发光件呈阵列排布,N为2;第一组发光件包括:位于奇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和位于偶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第二组发光件包括:位于奇数行偶数列的发光件、和位于偶数行奇数列的发光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拼接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器,每个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连接器与相应的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的底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34648.1U CN216487088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34648.1U CN216487088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87088U true CN216487088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39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34648.1U Active CN216487088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87088U (zh)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21434648.1U patent/CN2164870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47400B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devic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9013790B1 (en) | High contrast rear projection screen for use with a diverging illumination source | |
US20120069248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US20120236217A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display | |
JP2004534352A (ja) | 背面照明型表示装置 | |
JP4656444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EP3057082B1 (en) | Led display screen covers and led displays | |
JP2019135512A (ja) | 立体表示装置、及び空中立体表示装置 | |
US5835269A (en) |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 |
WO2012014600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13917733A (zh) | Mini-LED背光显示屏 | |
JP5138812B2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器 | |
CN204758929U (zh) | 一种新型户外3d显示装置 | |
KR102440488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16487088U (zh)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
US9176370B1 (en) | High contrast rear projection screen | |
US9411167B1 (en) | Auto-multiscopic 3D billboard display system | |
TWI392125B (zh) | 發光裝置 | |
CN115527451A (zh) |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系统 | |
CN112241084A (zh) | 一种具有方向性的薄型液晶显示器背光照明系统 | |
KR20170135657A (ko) | 발광부품 및 표시장치 | |
JP2001290442A (ja) | 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モジュール、並びに映像表示装置 | |
CN113589525B (zh) | 头戴式显示器 | |
CN221668469U (zh) | 分散面罩、led灯板以及led显示装置 | |
CN218939174U (zh) | 光学面罩、led显示屏及led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