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6028U -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6028U
CN216486028U CN202123278767.5U CN202123278767U CN216486028U CN 216486028 U CN216486028 U CN 216486028U CN 202123278767 U CN202123278767 U CN 202123278767U CN 216486028 U CN216486028 U CN 216486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differential
equipment
circuit
nod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87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青松
李洪权
邓海波
王坤
雷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87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6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6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6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属于差分电路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主控设备、多个节点子设备,主控设备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节点子设备通信连接;各节点子设备分别包括:设备本体、差分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设备本体通过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电连接,差分驱动电路用于变更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故障检测电路与设备本体电连接;继电器电路与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本申请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产生故障的节点的具体位置,并且,可以避免差分总线的通信断开。

Description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差分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差分总线网络中,通常包括有一个主控设备和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上设置有受控设备,在该差分总线网络中,通常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电路损坏,为了及时了解到电路的情况,需要及时获取电损坏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仅仅是可以通过总线电路被锁定而判定电路出现了故障;并且,现有技术中,需要人为对每个子节点设备进行顺序编码,从而进行对应的器件故障的修复。
然而,总线电路被锁定有可能是其中某一个子设备的驱动电路发生了损坏,或者,总线本身发生了损坏,并不能具体确定是电路中哪个位置发生了故障,网络中每个子节点的受控设备也不会进行自我故障诊断、也不会设置对应的地址,这就导致了主控设备无法确定具体的故障地址,也就相应无法确定故障节点的位置,并且,由于某个子节点的受控设备损坏还会导致整个差分总线的通信断开;另外,采用人为顺序编码的方式来对子节点设备进行标注效率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产生故障的节点的具体位置,并且,可以避免差分总线的通信断开。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设备、多个节点子设备,主控设备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节点子设备通信连接;
各节点子设备分别包括:设备本体、差分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
设备本体通过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电连接,差分驱动电路用于变更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
故障检测电路与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继电器电路与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用以根据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主控设备基于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差分驱动电路通过差分子线与差分总线电连接,故障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判断单元;
电流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差分子线中是否存在电流以确定设备本体的过流状态;
判断单元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以及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判断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霍尔电流检测器以及放大器,霍尔电流检测器与放大器电连接,霍尔电流检测器用于获取设备本体的过流状态并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发送给判断单元。
可选地,继电器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第一继电器;
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分别与第一继电器以及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设置于差分子线上的第一继电器连通或者关断。
可选地,节点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以及第二继电器;
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分别与设备本体以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当节点子设备首次上电后,设备本体通过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控制第二继电器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主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向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并接收目标节点子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
若查询结果中不包括地址信息,为目标节点子设备分配地址。
可选地,为目标节点子设备分配地址,包括:
基于当前已分配地址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将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目标节点子设备。
可选地,若查询结果中包括地址信息,向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后级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中,主控设备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节点子设备通信连接;各节点子设备分别包括:设备本体、差分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设备本体通过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电连接,差分驱动电路用于变更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故障检测电路与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继电器电路与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用以根据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主控设备基于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其中,通过故障检测电路和继电器电路可以实现对节点子设备的故障检测,当存在故障时,及时与差分总线之间断开连接,从而更加准确地获取到故障位置;并且,通过控制与差分总线的断开也可以防止差分总线锁定,避免差分总线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差分总线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0-主控设备;200-节点子设备;210-设备本体;220-差分驱动电路;230-故障检测电路;231-电流检测单元;2311-霍尔电流检测器;2312-放大器;232-判断单元;240-继电器电路;241-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2-第一继电器;251-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252-第二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请参照图1,该系统包括:主控设备100、多个节点子设备200,主控设备100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节点子设备200通信连接;各节点子设备200分别包括:设备本体210、差分驱动电路220、故障检测电路230以及继电器电路240;设备本体210通过差分驱动电路220与差分总线电连接,差分驱动电路220用于变更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故障检测电路230与设备本体210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210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确定节点子设备200是否存在故障;继电器电路240与故障检测电路230电连接,用以根据故障检测电路230的输出信号控制差分驱动电路220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主控设备100基于差分驱动电路220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确定节点子设备200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主控设备100具体可以是任意计算机设备,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专用电子设备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制;节点子设备可以是受控设备,例如:单片机,或者其他类型的受控设备,具体也可以是一种计算机设备,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制。其中,主控设备可以基于每个节点子设备是否有定时回复心跳帧来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设备本体210具体可以是单片机、简单逻辑组合电路、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的控制芯片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差分驱动电路220可以是差分驱动器,可以通过弱上拉或者浮空的方式实现通信接收,或者下拉的方式实现通信发送,也即是可以变更整体节点子设备200的通信收发状态。
可选地,故障检测电路230可以是一个逻辑判断电路,用以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从而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继电器电路240可以基于故障检测电路230的判断结果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例如:当故障检测电路230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故障时,则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断开;当故障检测电路230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故障时,则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保持闭合。
下面来具体解释基于上述节点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故障检测的过程:
故障检测电路230分别获取设备本体210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两个数字信号,并基于这两个数字信号进行判定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当存在故障时,控制继电器电路240工作,断开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的连接;当不存在故障时,保持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的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中,主控设备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节点子设备通信连接;各节点子设备分别包括:设备本体、差分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设备本体通过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电连接,差分驱动电路用于变更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故障检测电路与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继电器电路与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用以根据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主控设备基于差分驱动电路与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确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其中,通过故障检测电路和继电器电路可以实现对节点子设备的故障检测,当存在故障时,及时与差分总线之间断开连接,从而更加准确地获取到故障位置;并且,通过控制与差分总线的断开也可以防止差分总线锁定,避免差分总线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差分总线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中故障检测电路的具体结构关系。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请参照图2,差分驱动电路220通过差分子线与差分总线电连接,故障检测电路230包括:电流检测单元231、判断单元232;电流检测单元231用以检测差分子线中是否存在电流以确定设备本体210的过流状态;判断单元232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231以及设备本体210电连接,用以根据设备本体210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判断节点子设备200是否存在故障。
可选地,电流检测单元231具体可以获取上述差分子线中是否存在电流;判断单元232具体可以是一个与门逻辑判断器,具体判断依据如下:
在差分驱动电路220正常工作时,只有在处于发送状态时才会有电流信号,对于差分子线的电流信号:1表示为有电流,0表示为无电流;对于通信收发状态:1表示接收状态,0表示发送状态。
真值表具体如下:
表1
结果 电流信号 收发状态
损坏 1 1
正常 1 0
正常 0 1
损坏但不锁死 0 0
根据表1可以知,存在电流信号且通信处于接收状态、以及不存在电流信号且通信处于发送状态这两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节点子设备存在故障;其中,在存在电流信号且通信处于接收状态的状况下,可以表征节点子设备存在短路故障,此时需断开继电器电路240;在不存在电流信号且通信处于发送状态的情况下,可以表征节点子设备存在开路故障,此时可以不断开继电器电路240,因此判断单元232可以通过上述真值表的逻辑来判定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基于此,还可以在故障时定输出节点子设备的故障情况。
也即是当判断单元232的输入均为1或0时,存在故障。其他情况下则可以视为节点子设备不存在故障。需要说明的是,若节点子设备存在故障,则具体可以是差分驱动电路220存在故障,例如,当判断单元232的输入均为1时,可以认为差分驱动电路220存在短路故障;当判断单元232的输入均为0时,可以认为差分驱动电路220存在开路故障。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个差分总线控制系统中电流检测单元的具体结构关系。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请参照图3,电流检测单元231包括: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以及放大器2312,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与放大器2312电连接,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用于获取设备本体210的过流状态并通过放大器2312放大后发送给判断单元232。
可选地,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具体可以是一种电流传感器,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确定差分子线中是否存在电流。若差分子线中不存在电流,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不产生感应电压;若差分子线中存在电流,霍尔电流检测器2311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感应电压,由于该感应电压较小,可以通过放大器2312对该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放大后的电流,当存在放大后的电流时,即为前述电流信息为1的状态;相应地,当不存在放大后的感应电压时,即为前述电流信息为0的状态。该电流信息的有无即可反映节点子设备的过流状态。
可选地,如果差分驱动电路损坏会出现以下几种状态:1.差分总线电平被锁定在空闲状态;2.差分总线被锁定在占用状态。如果被锁定在空闲状态时,总线上有设备发起了通信,那么在接入到总线上就会产生过大的电流,此时霍尔电流传感器就会输出电流信号;如果是被锁定在占用状态时,由于节点子设备的源端采用的是120欧姆上拉电阻,所以会在损坏的结点处输出电流信号。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继电器电路的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请参照图4,继电器电路240包括: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第一继电器242;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分别与第一继电器242以及故障检测电路230电连接,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用于根据故障检测电路230的输出信号控制设置于差分子线上的第一继电器242连通或者关断。
可选地,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可以是一个三极管,用以当故障检测电路230输出信号后,可以基于该结果导通或者关断,例如:若故障检测电路230输出的结果为1,也即是存在故障的高电平信号,则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可以基于该信号导通,从而控制与之连接的第一继电器242工作,以使开关保持断开,也即是断开差分驱动电路220与差分总线的连接;若故障检测电路230输出的结果为0,也即是不存在故障的低电平信号,则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241基于该信号不导通,从而使第一继电器242不工作,以使处于开关保持闭合状态,也即是保持差分驱动电路220与差分总线的连接。
可选地,故障检测电路230与差分总线采用的是电磁隔离且电流检测单元231有极强的过载能力。如果检测到差分总线异常,第一继电器可以主动断开与差分总线连接。
可选地,第一继电器可以是常开继电器。在该结点因为严重过载导致电路完全烧毁的情况下,第一继电器也会因为没有供电,而受机械力的作用下断开与总线的连接,防止意外的发生。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另一具体结构关系。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请参照图5,节点子设备200还包括: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251以及第二继电器252;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251分别与设备本体210以及第二继电器252电连接,当节点子设备200首次上电后,设备本体210通过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251控制第二继电器252连通。
可选地,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251也可以是三极管,第二继电器252可以是常闭继电器。在整个节点子设备在承受了过高的电压电流脉冲损坏断电后,依然可能在断开自身连接时保证后级电路通信畅通。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六,请参照图6,第二继电器252处于闭合状态时,后级的节点子设备可以与差分总线连接通信;当第二继电器252处于断开状态时,后级的节点子设备不能与差分总线通信。
可选地,每个节点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继电器242以及第二继电器252分别与总线连接,具体连接关系可以参照图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分控制系统中,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分别与设备本体以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当节点子设备首次上电后,设备本体通过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控制第二继电器连通。其中,通过第二继电器可以变更该节点子设备的后级节点子设备与差分总线的连接关系,由于该第二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可以避免差分总线上某一节点子设备损坏导致的整体差分总线无法工作情况的发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第一方面,以主控设备为执行主体,对利用该差分控制系统实现设备地址分配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请参照图7,该方法应用于主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S610:向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并接收目标节点子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
可选地,主控设备可以向每个节点子设备依次发送地址查询指令,并可以接收节点子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上述地址查询指令以及返回的查询结果均可以通过上述差分总线进行信息传输。
若查询结果中不包括地址信息,S620:为目标节点子设备分配地址。
可选地,可以对不包括地址信息的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分配的地址,具体也可以通过上述差分总线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地,向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并接收目标节点子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结果中包括地址信息,S630:向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后级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
可选地,当目标节点子设备存在地址时,则可以对该节点子设备的后一级节点子设备重复上述过程,继续进行地址分配的确定,从而得到该差分总线下每个节点子设备的地址情况。
下面来具体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过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请参照图8,为目标节点子设备分配地址,包括:
S710:基于当前已分配地址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主控设备可以基于当前已分配地址进行地址分配,例如:已分配的地址为11,则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为12,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地址信息的分配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仅为其中的一种示例。
S720:将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目标节点子设备。
可选地,当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后,将该信息通过差分总线发送给对应的目标节点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针对的主要是同一差分总线下节点子设备的地址分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每个主控设备可以连接多个差分总线,当主控设备进行地址分配时,可以依次对每个差分总线中的节点子设备进行地址分配,具体即是上述S610-S630的过程。
可选地,在进行地址分配之前也可以通过广播地址重置指令对每个节点子设备的地址进行清除。
可选地,可以依次检测每个差分总线中是否存在未分配地址的节点子设备,若第一次检测存在未分配地址的节点子设备,则可以对该差分总线中的节点子设备进行地址分配,并进行第二次检测;若第一次不存在未分配地址的节点子设备,则可以对其他差分总线进行上述检测;若第二次存在未分配地址的节点子设备,则可以停止对该差分总线的地址分配,确定该节点子设备为故障节点子设备;若第二次不存在未分配地址的节点子设备,则可以对其他差分总线进行上述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设备在查询是否有未分配地址节点子设备时,如果有则节点子设备会回复结果,主控设备可以根据是否收到回复作为是否有节点子设备没有地址的依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中,可以通过向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地址查询指令,并接收目标节点子设备返回的查询结果;若查询结果中不包括地址信息,为目标节点子设备分配地址。其中,通过上述方式对地址分配,可以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增加新的节点并对新的节点实现地址分配,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并且,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线自动的顺序编码,进而更加快速地确定故障节点地址,进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对故障点维修。
第二方面,以节点子设备的角度来说明下设备地址分配过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请参照图9,该方法应用于节点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S810:接收主控设备发送的地址查询指令,并判断节点子设备是否具有地址信息。
S820:若没有,断开节点子设备与后级节点子设备的连接,并向主控设备返回查询结果。
S830:接收主控设备发送的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存储。
S840:恢复节点子设备与后级节点子设备的连接。
可选地,当节点子设备不具有地址信息时,可以断开与后级节点子设备的连接,也即是通过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第二继电器断开,从而使主控设备与其他节点子设备的通信断开,对该节点子设备进行定向的地址分配;相应地,当确定地址之后,可以恢复节点子设备与后级节点子设备的连接,也即是通过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第二继电器保持常闭,从而使主控设备对后一级节点子设备的地址进行分配。
第三方面,以主设备为执行主体,来说明下上述差分控制系统实现子节点故障检测的过程: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0,该方法包括:
S910:接收每个节点子设备发送的心跳包。
可选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前述主控设备,每个节点子设备可以向主控设备发送每各一定时间发送一次心跳包,主控设备可以基于总线接收到心跳包,若接收到,则可以
Figure BDA0003427635530000131
节点子设备与主控设备之间处于可以通信连接的状态。
S920:若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接收到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的心跳包,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发生故障。
其中,心跳包在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驱动电路故障时无法传输。
可选地,预设时间可以是两次心跳包的传输时间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的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当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接收到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的心跳包,则可以确定,目标子设备与主控设备断开连接,也即是目标子设备的驱动电路故障而导致目标子设备断开与总线的连接,从而使得目标子设备无法与主控设备通信,也即是发出的心跳包无法使得主控设备接收。
其中,目标子设备可以是多个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S930: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基于上述检测心跳包的方式确定目标子设备存在故障后,可以对目标子设备进行地址确认,具体可以根据前述分配的结果,确定目标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上述故障检测方法中,可以接收每个节点子设备发送的心跳包,若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接收到目标节点子设备发送的心跳包,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发生故障,确定目标节点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其中,通过心跳包的方式可以使主控设备及时确定发生故障的目标子设备,并可以基于地址分配的结果确定对应的故障地址信息,从而提高的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故障检测能力,提高了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出的各个方法方案,只是为了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差分控制系统,并不纳入到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结构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设备、多个节点子设备,所述主控设备通过差分总线分别与各所述节点子设备通信连接;
各所述节点子设备分别包括:设备本体、差分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
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差分驱动电路与所述差分总线电连接;
所述故障检测电路与所述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过流状态确定所述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所述继电器电路与所述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差分驱动电路与所述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所述主控设备基于所述差分驱动电路与所述差分总线连接的通断确定所述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驱动电路通过差分子线与所述差分总线电连接,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判断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差分子线中是否存在电流以确定所述设备本体的过流状态;
所述判断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设备本体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设备本体的通信收发状态以及所述过流状态判断所述节点子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霍尔电流检测器以及放大器,所述霍尔电流检测器与所述放大器电连接,所述霍尔电流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设备本体的过流状态并通过所述放大器放大后发送给所述判断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以及所述故障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设置于所述差分子线上的第一继电器连通或者关断。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以及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设备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连接,当所述节点子设备首次上电后,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驱动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为与门逻辑电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常开继电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为单片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电流检测器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设备本体的过流状态。
CN202123278767.5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Active CN216486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8767.5U CN21648602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8767.5U CN21648602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6028U true CN21648602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8767.5U Active CN21648602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6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3125A (zh) * 2021-12-22 2022-03-29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差分总线控制系统、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3125A (zh) * 2021-12-22 2022-03-29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差分总线控制系统、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4665B2 (ja) パワー・オーバ・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コモンモードのデータ伝送
CN110285552B (zh) 线控器供电控制电路、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JP4790729B2 (ja) 通信リンクを通じて電力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イサイドおよびローサイド電流検知の組合せ
JP6320544B2 (ja) 電源アダプター、端末及び充電回路のインピーダンス異常の処理方法
US8247927B2 (en)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JP2016517581A (ja) 通信バス用フォールトトレラントループ
CN216486028U (zh) 一种差分总线控制系统
CN105871672A (zh) 一主多从的通信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4283583A (zh) 用于检测差分总线上的故障的方法、装置和电路装置
CN103323737A (zh) 基于电能表通信规约rs-485接口极性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8647180A (zh) 一种运算系统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CN208477523U (zh) 一种运算系统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CN105515787A (zh) 网络端口及以太网装置
CN111865745B (zh) 一种自动识别从设备的无延时轮询方法及系统
CN114253125A (zh) 差分总线控制系统、设备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317686B (zh) 一种供电设备pse
CN106340948B (zh) 一种三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4954046B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81738B (zh) 一种poe供电设备和系统
CN209659302U (zh) 一种接口选通电路及通信设备
CN115695069B (zh) 一种双终端逻辑环形can总线网络系统
US6883056B2 (en) IEEE 1394 apparatus capable of making power class coincide even at the change over of a power supply to be used
CN214069927U (zh) 一种通过直流电力载波方式传输信号的电路
CN102426452A (zh) 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车载系统
CN104833036B (zh) 一种多主线控器冲突检测方法及主线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