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5221U -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5221U
CN216475221U CN202123238652.3U CN202123238652U CN216475221U CN 216475221 U CN216475221 U CN 216475221U CN 202123238652 U CN202123238652 U CN 202123238652U CN 216475221 U CN216475221 U CN 216475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llery
layer
section
main body
water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86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贵季嵘
韩志腾
蔡有庆
丁友根
苏星宇
陈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ng 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ng 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ng 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ng 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86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5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5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5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涉及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一顶层段、两个侧面段、一底层段和沿管廊长度方向分布的变形缝,顶层段、侧面段和底层段围绕成一体并形成中空结构;顶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第一混凝土层、隔离层、第一卷材层和管廊主体顶侧段;底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管廊主体底侧段、第二混凝土层、第二卷材层和砼垫层;侧面段自外而内分为聚氨酯保护板、第三卷材层和管廊主体侧面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廊主体防水性能不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廊常年处于地下水包围环境中,且管廊整体长度一般较长、变形缝设置较多,当基础土质较差时,管廊主体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变形缝部位受剪力最大,变形缝部位的防水措施易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拉力破坏,增加变形缝处的漏水风险,影响管廊使用寿命。同时,因管廊深埋地下后期维修困难,且维修费用高,所以管廊变形缝部位,特别是管廊底板变形缝的防水是管廊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廊主体防水性能不够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包括一顶层段、两个侧面段、一底层段和沿管廊长度方向分布的变形缝,所述顶层段、侧面段和底层段围绕成一体并形成中空结构;
所述顶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第一混凝土层、隔离层、第一卷材层和管廊主体顶侧段;
所述底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管廊主体底侧段、第二混凝土层、第二卷材层和砼垫层;
所述侧面段自外而内分为聚氨酯保护板、第三卷材层和管廊主体侧面段。
本申请实施例管廊整体进行设计,通过增设各层,用于提高防水性能和整体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材层为两层;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进行提高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管廊主体底侧段和管廊主体侧面段围绕形成中空的管廊主体;所述顶层段还设置有第一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上方;所述底层段还设置有第二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二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方;所述侧面段还设置有第三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三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侧面,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贴式止水带能够提高变形缝的防水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内部设置有填缝层;
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管廊主体侧面段和管廊主体底侧段内部均设置有增强单元;
所述增强单元穿过所述填缝层以实现增强和防水功能,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强单元能够提高变形缝处的强度,以提高管廊管节间抵抗变形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单元包括:
两根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管廊主体内部;
两根剪力筋,所述剪力筋与所述预埋钢管一一对应,且所述剪力筋穿过所述填缝层延伸至所述预埋钢管内部,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剪力筋以提升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筋的端部与所述预埋钢管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内部设置有第一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埋入式止水带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底侧段内部设置有第二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埋入式止水带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侧面段内部设置有第三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三埋入式止水带为“一”字型,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防水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在管廊本体内预埋剪力筋,能够抵抗变形缝处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拉力对橡胶止水带的影响。
2.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埋入式止水带解决了橡胶因老化与混凝土剥离的隐患。
3.本申请实施例结合了埋入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和防水卷材三者优点,多重防水措施保证底板变形缝处防水的可靠性。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埋入式止水带“V”字型放置,便于后期振捣混凝土时内部空气能充分排出,避免产生渗水通道,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局部C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变形缝的顶层部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变形缝的侧面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变形缝的底层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顶层段;2-侧面段;3-底层段;4-变形缝;5-管廊主体;6-填缝层;7-增强单元;
101-第一混凝土层;102-隔离层;103-第一卷材层;104-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5-管廊主体顶侧段;106-第一埋入式止水带;
201-聚氨酯保护板;202-第三卷材层;203-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4-管廊主体侧面段;205-第三埋入式止水带;
301-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2-第二混凝土层;303-第二卷材层;304-砼垫层;305-管廊主体底侧段;306-第二埋入式止水带;
701-预埋钢管;702-剪力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用于减少变形缝处的漏水风险,影响管廊使用寿命,其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顶层段1、两个侧面段2、一底层段3和沿管廊长度方向分布的变形缝4,所述顶层段1、侧面段2和底层段3围绕成一体并形成中空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管廊的各个部位进行设计,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和防水性能;
如图2所示,所述顶层段1自上而下分为第一混凝土层101、隔离层102、第一卷材层103和管廊主体顶侧段105,针对于顶层,其中第一混凝土层101至少为80mm厚,采用的是C25细石混凝土,能够提升强度;而隔离层102采用的是350#纸胎油毡隔离层,以提升防水性能,同时第一卷材层103至少为两层,采用的是1.5mm高分子材料卷材;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层段1还包括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4,该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4位于变形缝4上方,如图5所示;从图2中可以得出,在变形缝4处时,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4位于第一卷材层103和管廊主体顶侧段105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侧面段2自外而内分为聚氨酯保护板201、第三卷材层202和管廊主体侧面段204,该聚氨酯保护板201为50mm厚,同样第三卷材层202采用的是1.5mm高分子材料卷材;所述侧面段2还包括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3,该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3位于变形缝4侧面,如图6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3位于第三卷材层202和管廊主体侧面段204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底层段3自上而下分为管廊主体底侧段305、第二混凝土层302、第二卷材层303和砼垫层304,其中第二混凝土层302至少为50mm厚,采用的是细石混凝土,能够提升强度;而第二卷材层303采用的是1.5mm高分子材料卷材;砼垫层304采用的是150mm厚C15砼垫层;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所述底层段3还包括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该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位于变形缝4底侧,如图7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位于管廊主体底侧段305和第二混凝土层302之间。
如图5-7所示,其中,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105、管廊主体底侧段305和管廊主体侧面段204围绕形成中空的管廊主体5。
其中,所述变形缝4内部设置有填缝层6,该填缝层6用于起到防水功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还在填缝层6的顶部设置有嵌缝胶;
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105、管廊主体侧面段204和管廊主体底侧段305内部均设置有增强单元7;
所述增强单元7穿过所述填缝层6以提高管廊管节间抵抗变形的能力,实现增强防水功能,这样避免管廊主体的变形缝部分漏水。
其中,所述增强单元7包括:
两根预埋钢管701,所述预埋钢管701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管廊主体5内部;
两根剪力筋702,所述剪力筋702与所述预埋钢管701一一对应,且所述剪力筋702穿过所述填缝层6延伸至所述预埋钢管701内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剪力筋702能够抵抗变形缝处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拉力对橡胶止水带的影响。
其中,所述剪力筋702的端部与所述预埋钢管701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其中,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105内部设置有第一埋入式止水带106,所述第一埋入式止水带106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底侧段305内部设置有第二埋入式止水带306,所述第二埋入式止水带306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侧面段204内部设置有第三埋入式止水带205,所述第三埋入式止水带205为水平状;本申请中的止水带“V”字型放置,便于后期振捣混凝土时内部空气能充分排出,避免产生渗水通道,提高防水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4、第一埋入式止水带106、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3、第三埋入式止水带205、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和第二埋入式止水带306与变形缝4相对应,其中第一外贴式止水带104、第二外贴式止水带301和第三外贴式止水带203设置在变形缝4底端侧,起到初步防水的功能;第一埋入式止水带106、第二埋入式止水带306和第三埋入式止水带205的中部位于所述变形缝内部,朝向两侧延伸,能够有效提高变形缝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层段、两个侧面段、一底层段和沿管廊长度方向分布的变形缝,所述顶层段、侧面段和底层段围绕成一体并形成中空结构;
所述顶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第一混凝土层、隔离层、第一卷材层和管廊主体顶侧段;
所述底层段自上而下分为管廊主体底侧段、第二混凝土层、第二卷材层和砼垫层;
所述侧面段自外而内分为聚氨酯保护板、第三卷材层和管廊主体侧面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材层为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管廊主体底侧段和管廊主体侧面段围绕形成中空的管廊主体;所述顶层段还设置有第一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上方;所述底层段还设置有第二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二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下方;所述侧面段还设置有第三外贴式止水带,所述第三外贴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变形缝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内部设置有填缝层;
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管廊主体侧面段和管廊主体底侧段内部均设置有增强单元;
所述增强单元穿过所述填缝层以实现增强和防水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单元包括:
两根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管廊主体内部;
两根剪力筋,所述剪力筋与所述预埋钢管一一对应,且所述剪力筋穿过所述填缝层延伸至所述预埋钢管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筋的端部与所述预埋钢管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顶侧段内部设置有第一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埋入式止水带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底侧段内部设置有第二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一埋入式止水带为V型;
所述管廊主体侧面段内部设置有第三埋入式止水带,所述第三埋入式止水带为水平状。
CN202123238652.3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Active CN216475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8652.3U CN216475221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8652.3U CN216475221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5221U true CN21647522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8652.3U Active CN216475221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5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9627U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构件连接结构
CN216475221U (zh) 一种地下管廊防水构造
CN211735379U (zh) 穿透地下室底板的抗浮锚杆的防水结构
CN115288195B (zh) 一种有地下室抗拔管桩基础桩顶防水施工方法
CN108547316B (zh)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双层波纹钢结构
CN211006775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止水结构
CN213014359U (zh) 一种单侧支模加cps防水结构
CN214083200U (zh) 一种高分子型自粘式防水板
CN214574744U (zh) 一种屋面跑道运动场变形缝构造
CN212224826U (zh) 一种竖向隔震沟与室外明沟连接节点结构
CN206035052U (zh) 一种带预制嵌缝条的外包钢板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10597722U (zh) 一种改善混凝土构造外墙同剪力墙连接部位抗震性能的结构
CN210507433U (zh) 一种新型纤维筋抗浮锚杆锚固装置
CN204959623U (zh) 顶进施工用钢制承插接口剪弧涵
CN207003480U (zh) 管廊变形缝底板防水结构
CN111425218A (zh) 适用于矩形隧道的上下二分式管节结构
CN214364036U (zh) 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
CN220768452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渗漏结构
CN218204322U (zh) 一种侧墙结构
CN216405506U (zh) 一种刚性与柔性结合处的防水管桩
CN209873894U (zh) 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12480398U (zh) 一种牢固的水泥管结构
CN217949022U (zh) 一种用于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结构
CN215715534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15367395U (zh) 一种组装式塑料复合混凝土管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