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3086U -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3086U
CN216473086U CN202123002866.0U CN202123002866U CN216473086U CN 216473086 U CN216473086 U CN 216473086U CN 202123002866 U CN202123002866 U CN 202123002866U CN 216473086 U CN216473086 U CN 216473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sification
straws
furnace bod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2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照
廖祥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i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i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i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i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2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3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3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3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进料组件、鼓风机、换热器以及供热单元;气化炉包括炉本体及加热夹套;炉本体上设有循环气管及燃气出气管,循环气管与燃气出气管之间安装有循环风机;加热夹套上设有高温热源输入管及高温热源输出管,高温热源输入管与换热器的夹层出口相连;鼓风机的进气端与炉本体的一端相连;换热器的换热层分别与循环风机、循环气管相连;换热器的加热夹层分别与供热单元、高温热源输出管相连。上述气化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料组件将秸秆送入气化炉中,气化炉通过供热单元、换热器的作用,采用内、外层加热,再通入不足的氧气,使秸秆发生气化反应,从而将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气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低污染,种类多等特点,同时也是一种本体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北方地区秸秆资源丰富,可收集资源量4.15亿吨,占全国资源量61.6%。扣除还田、饲料等利用途径,预测每年北方地区秸秆可能源化利用潜力达到9314万吨。长期以来,秸秆一直是北方农村取暖的主要燃料,但传统燃烧方式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
秸秆捆烧是将秸秆打捆直接进行燃烧的技术。秸秆打捆后有诸多优点,如打捆后的秸秆便于运输和储存,秸秆打捆后直接燃烧获取能量,不仅简化了利用过程,而且节约利用成本。但秸秆捆烧时烟气燃烧不充分,锅炉的燃烧效率较低,烟气除尘效果较差。即秸秆捆烧并非秸秆再利用的最佳方式,并且秸秆捆烧只是一种将秸秆通过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方式,而不能将生物质转化为其他能量,如可燃气体,使其便于储存及再利用。因此,亟待一种能够将打捆后的秸秆转化为其他能量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将打捆后的秸秆在气化炉中高温热解,使其转化为可燃气体,便于后期的储存及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与所述气化炉相连的进料组件、鼓风机、换热器以及供热单元;所述气化炉包括炉本体及加热夹套;所述炉本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组件相连,所述炉本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循环气管及燃气出气管,所述循环气管与所述燃气出气管之间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燃气出气管设于所述炉本体远离所述进料组件的一端;所述加热夹套上设有高温热源输入管及高温热源输出管,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夹层出口相连;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推送通道及推送器,所述进料斗用于打捆秸秆的投放,所述推送通道用于将打捆秸秆在所述推送器推动下推入所述炉本体内;所述鼓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炉本体远离所述燃气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层分别与所述循环风机、循环气管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加热夹层分别与所述供热单元、高温热源输出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料斗与所述推送通道之间设有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燃气出气管还安装有旋风除尘器,所述循环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
优选地,所述燃气出气管还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相连的第一燃气管及第二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上安装有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的出口与外部燃气利用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燃气管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层相连。
优选地,所述闪蒸罐的底部设有液体利用管,所述液体利用管与所述第二燃气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循环气管分为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分别位于所述炉本体中部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位于所述加热夹套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炉本体的气体出口上安装有氧气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炉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下方设有装灰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通过设有气化炉、进料组件、鼓风机、换热器以及供热单元,使用时,通过进料组件将打捆后的秸秆送入气化炉中,气化炉通过供热单元、换热器的作用,采用内、外层加热,再通过鼓风机,通入不足的氧气,使秸秆在气化炉内发生高温裂解的气化反应,使其产生可燃气体,从而将秸秆转化为便于后期的储存及再利用的可燃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装置通过鼓风机的吹入少量空气,在气化炉中,使秸秆在缺氧或者无氧的情况发生高温热解,同时采用循环可燃气体的方式,将可燃气体在换热器中与高温热源发生换热,使可燃气体转为高温热源,通入气化炉后,进一步地加快秸秆的气化,使秸秆能够充分在缺氧的情况下,迅速转化为可燃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装置通过闪蒸罐的闪蒸方式,将可燃气体中轻组分、重组分进行初步分离,使供给下游的可燃气体的组成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的工艺示意图。
图中:10、气化炉;11、炉本体;110、循环气管;111、燃气出气管;112、旋风除尘器;113、循环风机;114、闪蒸罐;12、加热夹套;120、高温热源输入管;121、高温热源输出管;20、进料组件;21、进料斗;22、推送通道;23、推送器;30、鼓风机;40、换热器;50、供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用于对打捆后的秸秆进行气化,产生可燃气体;该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10、与所述气化炉10相连的进料组件20、鼓风机30、换热器40以及供热单元50;所述气化炉10包括炉本体11及加热夹套12;所述炉本体11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组件20相连,所述炉本体1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循环气管110及燃气出气管111,所述循环气管110与所述燃气出气管111之间安装有循环风机113,所述燃气出气管111设于所述炉本体11远离所述进料组件20的一端;所述加热夹套12上设有高温热源输入管120及高温热源输出管121,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120与所述换热器40的夹层出口相连;所述进料组件20包括进料斗21、推送通道22及推送器23,所述进料斗21用于打捆秸秆的投放,所述推送通道22用于将打捆秸秆在所述推送器23推动下推入所述炉本体11内;所述鼓风机30的进气端与所述炉本体11远离所述燃气出气管111的一端相连;所述换热器40的换热层分别与所述循环气管110、循环风机113相连;所述换热器40的加热夹层分别与所述供热单元50、高温热源输出管121相连。
上述的气化装置通过设有气化炉10、进料组件20、鼓风机30、换热器40以及供热单元50,使用时,通过进料组件20将打捆后的秸秆送入气化炉10中,气化炉10通过供热单元50、换热器40的作用,采用内、外层加热,再通过鼓风机30,通入不足的氧气,使秸秆在气化炉10内发生高温裂解的气化反应,使其产生可燃气体,从而将秸秆转化为便于后期的储存及再利用的可燃气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21与所述推送通道22之间设有截止阀,通过截止阀及打捆秸秆的作用,将进料组件20的进料口进行密封处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出气管111还安装有旋风除尘器112,所述循环风机113的进气端与所述旋风除尘器112的顶部相连。通过旋风除尘器112进行初步除尘,然后再通过循环风机113的作用,进行循环,使内、外层进行双层的加热,加快秸秆的气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除尘器112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将沉淀的飞尘进行收集再处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出气管111还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113相连的第一燃气管及第二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上安装有闪蒸罐114,所述闪蒸罐114的出口与外部燃气利用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燃气管与所述换热器40的换热层相连。通过闪蒸罐114的闪蒸方式,将可燃气体中轻组分、重组分进行初步分离,使供给下游的可燃气体的组成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闪蒸罐114的底部设有液体利用管,所述液体利用管与所述第二燃气管相连。将闪蒸下来的重组分通过液体利用管再输送至循环管中,进入气化炉10内进行进一步地的裂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气管110分为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分别位于所述炉本体11中部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120位于所述加热夹套12的中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炉本体11的气体出口上安装有氧气检测器。通过对炉本体11的气体中氧含量进行检测,便于对炉本体11内的空气量进行管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炉本体11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下方设有装灰装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供热单元50所输入的高温热源可以为热油、高温蒸汽或者其他高温气体。进料斗21、推送通道22的结构与打捆后的秸秆的形状类似,便于将打捆后的秸秆放入。气化炉10采用卧式结构,便于秸秆的推入及气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与所述气化炉相连的进料组件、鼓风机、换热器以及供热单元;所述气化炉包括炉本体及加热夹套;所述炉本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组件相连,所述炉本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循环气管及燃气出气管,所述循环气管与所述燃气出气管之间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燃气出气管设于所述炉本体远离所述进料组件的一端;所述加热夹套上设有高温热源输入管及高温热源输出管,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夹层出口相连;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推送通道及推送器,所述进料斗用于打捆秸秆的投放,所述推送通道用于将打捆秸秆在所述推送器推动下推入所述炉本体内;所述鼓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炉本体远离所述燃气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层分别与所述循环风机、循环气管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加热夹层分别与所述供热单元、高温热源输出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与所述推送通道之间设有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出气管还安装有旋风除尘器,所述循环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出气管还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相连的第一燃气管及第二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上安装有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的出口与外部燃气利用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燃气管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层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罐的底部设有液体利用管,所述液体利用管与所述第二燃气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管分为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分别位于所述炉本体中部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源输入管位于所述加热夹套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本体的气体出口上安装有氧气检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下方设有装灰装置。
CN202123002866.0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Active CN216473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2866.0U CN21647308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2866.0U CN21647308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3086U true CN216473086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2866.0U Active CN21647308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3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0293B (zh) 油页岩流化床干馏系统
US20100089295A1 (en) Continuously-Fed Non-Densified Biomass Combustion System
CN104088678B (zh) 分布式生物质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炭热多联产系统和方法
CN107760387B (zh) 一种高氮生物质废弃物气化燃烧供热系统及工艺
EP2121874A1 (en) Drying and gasification process
KR101632147B1 (ko) 바이오매스 발전설비
CN100545510C (zh) 以湿油页岩半焦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焚烧系统
CN105402709A (zh) 一体化多功能无烟囱低碳燃气锅炉
US9217110B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products from biomass
CN206944167U (zh) 降低垃圾焚烧炉氮氧化物排放的系统
CN216473086U (zh) 一种打捆秸秆的气化装置
CN107062206B (zh) 生物质燃气发生直燃系统及其应用
CN101576245A (zh) 一种生物质高温燃烧链条锅炉
CN205165331U (zh) 利用生活垃圾发电的系统
CN1904479A (zh) 隧道燃烧室及其构成的无烟尘燃煤、生物质设备
CN102252325B (zh) 燃烧稻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8644782B (zh) 一种小型垃圾焚烧的结构及其方法
CN109161405A (zh) 一种生物质流化床-固定床气化耦合燃煤锅炉联产炭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2074513U (zh) 一种燃烧稻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11075566A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与天然气耦合发电装置
CN104099119B (zh) 生物质流化热解液化装置
CN201962258U (zh) 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JP2017014474A (ja) 連続式熱化学型バイオマス原料ガス化装置
Lin Development of an updraft fixed bed gasifier with an embedded combustor fed by solid biomass
Kaur Converting waste agricultural biomass into electrical energy–Indian Perspec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