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5252U -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 Google Patents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5252U
CN216465252U CN202122984173.XU CN202122984173U CN216465252U CN 216465252 U CN216465252 U CN 216465252U CN 202122984173 U CN202122984173 U CN 202122984173U CN 216465252 U CN216465252 U CN 216465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holes
prestressed concrete
steel moul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41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辉
王军志
常盼阳
邹红超
杨佳佳
朱超超
甄双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zhou Zhengtie Sanjia Cement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zhou Zhengtie Sanjia Cement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zhou Zhengtie Sanjia Cement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zhou Zhengtie Sanjia Cement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41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5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5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5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包括钢模主体、端梁和主梁,主梁为至少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端梁连接在主梁的两个端部,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框架,钢模固定在矩形框架内,钢模主体的两个端板上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预应力张拉孔,端梁上设置有与预应力张拉孔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主梁和横梁对钢模四周进行夹持,防止钢模变形的同时,在端板和端梁上设置有与与钢筋同轴的预应力张拉孔和通孔,实现张拉设备的张拉端伸入通孔和预应力张拉孔与钢筋连接后对钢筋进行拉紧操作,改变钢筋与端板的连接关系,浇筑完成张拉端撤回脱离后,自动解除轨枕与钢模的连接,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枕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背景技术
预应轨枕力混凝土轨枕除了能大量节约优质钢材外,还有使用寿命长、轨道稳定性好,能满足高速、大运量要求等优点。N型轨枕是经铁科院在传统预应轨枕力混凝土轨枕的基础上研究推广的新一代轨枕产品,N型轨枕预应力张拉均匀性高于同类产品;N型轨枕预应力无放张应力不易产生隐形裂纹对冷冻地带的敷设好处较大。
现有N型轨枕的生产方法是:通过张拉机对钢模进行拉伸,实现对钢模内钢筋的拉伸,使钢筋在拉伸状态进行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形成预应轨枕力混凝土轨枕,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把钢筋连接在钢模上,浇筑完成后不能完成翻转自动脱模,同时,浇筑后还需要人工把钢筋与钢模分离,步骤繁琐,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钢筋与钢模的连接方式,实现自动翻转脱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包括钢模主体、端梁和主梁,所述主梁为至少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端梁连接在所述主梁的两个端部,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框架,所述钢模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内,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端板上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预应力张拉孔,与所述端板对应的所述端梁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应力张拉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和预应力拉孔内贯穿有预应力拉杆,且至于所述钢模主体内的预应力拉杆端设置有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端板通过两个所述端梁进行夹持,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侧板通过两个所述主梁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端梁和钢模主体三者为一体结构,端板外侧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张拉孔的轴线与至于所述钢模主体内水平设置的钢筋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钢模主体内两端底部放置有轨槽板,且轨槽板上圆孔内放置有与圆孔同轴的橡胶轴。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轴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橡胶轴顶部通过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轨槽板,并使环形凸台至于所述轨槽板和钢模主体之间,所述轨槽板通过其四角设置的固定孔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钢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梁和横梁对钢模四周进行夹持,防止钢模变形的同时,在端板和端梁上设置有与与钢筋同轴的预应力张拉孔和通孔,实现张拉设备的张拉端与伸入通孔和预应力张拉孔与钢筋连接的预应力拉杆进行连接,对钢筋进行拉紧操作,改变钢筋与端板的连接关系,并通过张拉端与预应力张拉孔和通孔的配合限位作用,防止钢筋移位,浇筑完成张拉端撤回脱离后,自动解除轨枕与钢模的连接,不用人工手动对钢筋和端板进行分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主梁、端梁和钢模主体三者为一体结构,一体化设计,保证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钢模与主梁和端梁连接不牢固出现钢模晃动、脱落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轨槽板的设置,便于对轨枕上预埋件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橡胶轴能够轨枕上形成预留孔,便于进行螺栓的预埋操作,由于轨槽板和橡胶轴均是放置在钢模主体内,在脱模时能够随着轨枕一同脱落,之后,把轨槽板和橡胶轴一同取下即可,橡胶轴的柔软性比较好,便于进行取出。
4、本实用新型轨槽板压在环形凸台上,并把橡胶轴一同可拆卸固定在钢模底部,进行脱模是,轨槽板和橡胶轴不伴随轨枕进行移动,能够实现轨槽板和橡胶轴在脱模时一同与轨枕分离,省去人工取下轨槽板和橡胶轴的操作,橡胶轴的柔软性比较好,便于进行脱模操作,轨槽板和橡胶轴的可拆卸操作,便于对橡胶轴进行更换。
5、本实用新型橡胶轴底部周向设置的凸起,能够在轨枕上预留孔内留下凹槽,增加预留孔内壁的粗糙度,增加与预埋螺栓的摩擦力,增加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4为图2去掉端梁的左视图;
图5为端梁的主视图;
图6为端梁的左视图;
图7为端梁的俯视图;
图8为轨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橡胶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预应力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端梁,2-主梁,4-钢模主体,41-端板,42-侧板,5-预应力张拉孔,6-通孔,7-轨槽板,8-圆孔,9-橡胶轴,10-环形凸台,11-固定孔,12-凸起,13-预应力拉杆,14-螺孔,15-加强板;A-轨枕、B-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8和图11所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包括钢模主体4、端梁1和主梁2,主梁2为至少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端梁1连接在主梁2的两个端部,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框架,钢模固定在矩形框架内,钢模主体4的两个端板41通过两个端梁1进行夹持,钢模主体4的两个侧板42通过两个主梁2进行夹持,钢模主体4的两个端板41上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预应力张拉孔5,与端板41对应的端梁1上设置有与预应力张拉孔5对应的通孔6。预应力张拉孔5和通孔6的轴线与至于钢模主体4内水平设置的钢筋同轴,所述通孔6和预应力拉孔5内贯穿有预应力拉杆13,且至于所述钢模主体4内的预应力拉杆13端设置有螺孔14。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2和横梁对钢模四周进行夹持,防止钢模变形的同时,在端板41和端梁1上设置有与钢筋同轴的预应力张拉孔5和通孔6,实现张拉设备的张拉端与伸入通孔6和预应力张拉孔5与钢筋连接的预应力拉杆13进行连接,对钢筋进行拉紧操作,改变钢筋与端板41的连接关系,并通过张拉端与预应力张拉孔5和通孔6的配合限位作用,防止钢筋移位,浇筑完成张拉端撤回脱离后,自动解除轨枕A与钢模的连接,不用人工手动对钢筋和端板41进行分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通过横梁的设置,增加钢模两端的强度,两端强度高,变形两小,张拉精度高,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N型轨枕。
在本实施例中,钢模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具体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且相邻两个钢模之间使用同一个主梁2进行夹持,主梁2和端梁1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多个钢膜同时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实现批量化生产。
使用时,把钢筋框架放置在钢模内,张拉机放置在与端板41对应的端梁1外侧,预应力拉杆13的螺孔端贯穿通孔6和预应力拉孔5伸入钢模本体4内,并与在钢模主体4内水平放置的钢筋端部螺接(钢筋端部预先设置螺纹),预应力拉杆13的另一端伸出端梁1,张拉机的张拉端与伸出端梁1的预应力拉杆13夹持连接,对水平放置的钢筋进行拉伸,经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灌注、振动、养护后,撤掉张拉端,对钢模进行翻转,轨枕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模。
实施例二: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主梁2、端梁1和钢模主体4等技术特征的连接关系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为:主梁2、端梁1和钢模主体4三者为一体结构,端板1外侧设置有加强板15。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2、端梁1和钢模主体4三者一体化设计,保证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钢模主体4、主梁2、端梁1之间焊接或螺栓连接不牢固出现钢模晃动、脱落的情况。
实施例三:
如图1-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轨槽板7和橡胶轴9等技术特征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为:钢模主体4内两端底部放置有轨槽板7,且轨槽板7上圆孔8内放置有与圆孔8同轴的橡胶轴9。
在本实施例中,轨槽板7的设置,便于对轨枕A上预埋件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橡胶轴9能够轨枕A上形成预留孔B,便于进行螺栓的预埋操作,由于轨槽板7和橡胶轴9均是放置在钢模主体4内,在脱模时能够随着轨枕A一同脱落,之后,把轨槽板7和橡胶轴9一同取下即可,橡胶轴9的柔软性比较好,便于进行取出。
实施例四:
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环形凸台10和固定孔11等技术特征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三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为:橡胶轴9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10,橡胶轴9顶部通过圆孔8贯穿轨槽板7,并使环形凸台10至于轨槽板7和钢模主体4之间,轨槽板7通过其四角设置的固定孔11可拆卸固定在钢模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轨槽板7压在环形凸台10上,并把橡胶轴9一同可拆卸固定在钢模底部,进行脱模是,轨槽板7和橡胶轴9不伴随轨枕A进行移动,能够实现轨槽板7和橡胶轴9在脱模时一同与轨枕A分离,省去人工取下轨槽板7和橡胶轴9的操作,橡胶轴9的柔软性比较好,便于进行脱模操作,轨槽板7和橡胶轴9的可拆卸操作,便于对橡胶轴9进行更换;轨槽板7与钢槽本体的连接为螺栓连接,螺栓贯穿固定孔11并螺入钢模本体上的螺孔内,且固定孔11处还设置有共螺栓端部嵌入的沉孔,保证轨槽板7的平整度,增加产品质量。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或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弧形板7等技术特征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三或施例四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为:橡胶轴9的底部周向设置有凸起12。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轴9底部周向设置的凸起12,能够在轨枕A上预留孔B内留下凹槽,增加预留孔B内壁的粗糙度,增加与预埋螺栓的摩擦力,增加连接强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包括钢模主体、端梁和主梁,其特征是:所述主梁为至少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端梁连接在所述主梁的两个端部,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框架,所述钢模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内,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端板上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预应力张拉孔,与所述端板对应的所述端梁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应力张拉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和预应力拉孔内贯穿有预应力拉杆,且至于所述钢模主体内的预应力拉杆端设置有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端板通过两个所述端梁进行夹持,所述钢模主体的两个侧板通过两个所述主梁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端梁和钢模主体三者为一体结构,端板外侧设置有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张拉孔的轴线与至于所述钢模主体内水平设置的钢筋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钢模主体内两端底部放置有轨槽板,且轨槽板上圆孔内放置有与圆孔同轴的橡胶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轴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橡胶轴顶部通过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轨槽板,并使环形凸台至于所述轨槽板和钢模主体之间,所述轨槽板通过其四角设置的固定孔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钢模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凸起。
CN202122984173.XU 2021-12-01 2021-12-01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Active CN216465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173.XU CN216465252U (zh) 2021-12-01 2021-12-01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173.XU CN216465252U (zh) 2021-12-01 2021-12-01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5252U true CN21646525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4173.XU Active CN216465252U (zh) 2021-12-01 2021-12-01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5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1939B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及其立模成型设备
CN101992500A (zh) 混凝土管材平台振动成型工艺及装置
CN216465252U (zh) 预应力混凝土n型轨枕钢模
CN110238959A (zh) 一种自密实超高性能混凝土电杆制作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66673U (zh) 一种混凝土浮箱成型模具
CN111791338A (zh) 钢管双块式轨枕制作用钢模及钢管双块式轨枕的生产工艺
CN115284415B (zh) 一种防止芯模上浮的箱梁预制模板及浇筑方法
CN206477451U (zh) 钢管柱与结构梁的连接结构
CN109016086A (zh) 预应力实心方桩排模及方桩加工方法
CN210820169U (zh) 一种顶管成型装置
CN2265882Y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
CN209633303U (zh) 一种预制梁生产模具
CN220377836U (zh) 一种市政照明工程手孔井快安快拆钢模板结构
CN116791590B (zh) 一种工厂化预制地连墙快拆模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20100338U (zh) 一种预制楼板
CN113622655B (zh) 一体浇筑成型电梯井浇筑模板
CN219076002U (zh) 一种预制箱梁钢模板快速拆卸装置
CN220534487U (zh)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预制用拼装振捣一体化模板装置
CN213897486U (zh) 一种梁柱节点浇筑结构
CN213320750U (zh) 一种混凝土模块及其预制模具
CN220882771U (zh) 一种预应力轨枕模具
CN216682649U (zh) 一种用于预制格构梁单元构件的可拆卸边模具
CN217703950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口模具
CN215329047U (zh) 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无砟轨道水沟模板
CN113073999B (zh) 一种平洞环向浇筑混凝土的滑模台车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