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7736U - 屏幕支架 - Google Patents
屏幕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47736U CN216447736U CN202122728164.4U CN202122728164U CN216447736U CN 216447736 U CN216447736 U CN 216447736U CN 202122728164 U CN202122728164 U CN 202122728164U CN 216447736 U CN216447736 U CN 216447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seat
- force spring
- constant force
- force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幕支架,包括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力值产生模块、切换装置。升降装置设于支撑装置上做升降滑动,力值产生模块包括可上下相分离与抵接的第一定力弹簧座、第二定力弹簧座。切换装置用以开关力值产生模块的作动模式。当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切换装置通过切换操作,使第一定力弹簧座与第二定力弹簧座根据升降装置的施力而呈现相分离并产生力值。当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切换装置可使第一定力弹簧座与第二定力弹簧座根据升降装置的施力而呈现相抵接同步移动,并无产生力值;借此可因应所需的承载力来切换力值增加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幕支架,尤指一种升降力值切换的屏幕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屏幕支架与屏幕重量整组组配好的单一固定支撑升降力值,无法根据使用者须求于改装更换大屏幕时所须支撑的承载力,以及无法提供给用户一弹性自由切换选择组配的空间,与无法一体用多款不同重量规的屏幕组配,进而限制使用者DIY组配范围,同时影响选购意愿及降低竞争力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屏幕支架,包括
一支撑装置,包括一盖板、一滑槽与一安装部,该盖板覆盖该滑槽的顶部;
一升降装置,可滑动地设于滑槽内;
一力值产生模块,设置在滑槽内,位于升降装置的顶端,力值产生模块包括:一第一定力弹簧座、一第二定力弹簧座;第一定力弹簧座邻近盖板,第二定力弹簧座连接升降装置;
一切换装置,设于支撑装置上,且位于力值产生模块一侧,该切换装置包括:
一连动件,其一侧设置有枢接部与抵接部,另一侧设置有一倾斜导引部与一第一定位部;
至少一弹性件,设置在枢接部与盖板侧部之间;
一切换件,用以开关该连动件的作动模式,该切换件设置有一第二定位部;
于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该切换件沿着倾斜导引部移动,直至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互相定位固定,此时该弹性件呈被压缩;使抵接部抵接固定第一定力弹簧座,第一定力弹簧座与第二定力弹簧座在升降装置施加外力作用下互相分离并产生力值;于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第二定位部脱离第一定位部,此时弹性件复位,抵接部脱离第一定力弹簧座。
本实用新型利用力值产生模块与升降装置连接,并搭配一切换装置用以控制力值产生模块的作动方式,使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通过切换装置切换操作,使第一、第二定力弹簧座根据升降装置的施力而呈现相分离并产生力值。使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切换装置使第一定力弹簧座与第二定力弹簧座根据升降装置的施力而呈现相抵接同步移动,并无产生力值;以因应所需的承载力来切换力值增加功效。可解决现有的屏幕支架与屏幕重量为一整组组配成既定的单一升降力值,以及其屏幕支架无法一体适用于变换改装大屏幕所需求的升降力值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启动增加力值模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启动增加力值模式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关闭增加力值模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闭增加力值模式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立体图。
1:支撑装置 11:盖板 12:滑槽
13:安装部 131:线性导引件 2:升降装置
3:力值产生模块 31:第一定力弹簧座 311:抵接空间
312:第一对接部 313:第一容置空间 3131:第一弧形曲面
314:第一定力弹簧 3141:第一固定端 3142:第一自由端
32:第二定力弹簧座 321:第二对接部 322:第二容置空间
3221:第二弧形曲面 323:第二定力弹簧 3231:第二固定端
3232:第二自由端 4:切换装置 41:连动件
411:枢接部 412:抵接部 413:倾斜导引部
414:第一定位部 42:弹性件 43:切换件
431:第二定位部 432:拨动部 44:轴接件
5:固定片 6:滑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未装设显示器的屏幕支架,其主要包含一支撑装置1、一升降装置2、一力值产生模块3及一切换装置4。支撑装置1底部设有一底座(图中未示),使支撑装置1可以垂直设立。升降装置2装设于支撑装置1上做升降滑动。力值产生模块3设置于升降装置2的顶端,力值产生模块3 包括可上下相分离与抵接的第一定力弹簧座31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切换装置 4是设于支撑座装置1上,且位于力值产生模块3一侧,用以开关力值产生模块3的作动模式。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组件及彼此对应关系,说明如下:
支撑装置1,包括一盖板11、一滑槽12与一安装部13,滑槽12的一侧具有开口,升降装置2自开口装设于滑槽12内的滑轨组件6,使升降装置2能限位升降滑动,支撑装置1的顶部设呈一开放端槽口,槽口侧面周缘设有若干穿孔,盖板11覆盖滑槽12的槽口,可配合若干锁结组件锁设固定。安装部13较佳设计为剖槽,剖槽与开口为相对侧设置,安装部13具有一线性导引件131,供切换装置4的切换件43装设做线性移动之用。
升降装置2可滑动地设于支撑装置1的滑槽12中的滑轨组件6上做升降滑动,升降装置2下端搭配有多个定力弹簧(图中未示),而此升降装置2下端装设的定力弹簧是可让显示器于滑动时,连动拉伸定力弹簧,使弹力支撑屏幕重量,以达静力平衡,此部分组装方式系用于升降装置常见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加赘述。
力值产生模块3装设于支撑装置1的滑槽12,且位于升降装置2的顶端,包括可上下相分离与抵接的一第一定力弹簧座31以及一第二定力弹簧座32,第一定力弹簧座31邻近支撑装置1顶部的盖板11,第二定力弹簧座32连接升降装置2。第一定力弹簧座33具一第一容置空间313,用以容置一第一定力弹簧 314;第一定力弹簧座33的顶部设具一抵接空间311,底部设一第一对接部312,第一容置空间313位于抵接空间311与第一对接部312间。第二定力弹簧座32 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322,用以容置一第二定力弹簧323。第二定力弹簧座32的顶部设有一第二对接部321,与第一定力弹簧座33的第一对接部312为相配合的对接结构,用以互相嵌合抵靠或分离。此结构设计搭配切换装置4能够据以切换启动或关闭增加力值模式,使二定位弹簧座相分离可产生增加力值,二定位弹簧座相抵接呈同步移动无产生力值,以因应所需承载力来切换增加力值,容后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容置空间313内设有一第一弧形曲面3131,第一定力弹簧314具有一第一固定端3141,第一固定端3141连接于第二定力弹簧座 32与升降装置2之间,与一固定片5相配合锁设,以及一第一自由端3142,用以沿着第一弧形曲面3131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或弹性收卷。第二容置空间322 内设有一第二弧形曲面3221,第二定力弹簧323具有一第二固定端3231,并以第二固定端3231连接于该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一抵接空间311中,以及一第二自由端3232,用以沿着第二弧形曲面3221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或弹性收卷。
切换装置4装设于支撑装置1上,且位于力值产生模块3一侧,用以开关力值产生模块3的作动模式,包括一具枢接部411的连动件41、一弹性件42,一切换件43,以及一轴接件44,轴接件44穿设连动件41的枢接部411,并连接于滑槽12内壁与盖板11侧部之间,弹性件42套设于轴接件44上。
其中,连动件41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枢接部411与凸设有一抵接部412,枢接部411是与轴接件44相对应配合穿设,抵接部412是配合力值产生模块3的第一定力弹簧座31抵接空间311呈相对应设置,连动件41的另一侧具有一倾斜导引部413,是提供第二定位部431可顺沿倾斜导引部413保持一线性的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线性导引件131的长度是配合切换装置4的连接件倾斜导引部 413至第一定位部414的移动行程,同时可用以提供切换件43推动上更为顺畅,以及降低切换件43与安装部13间的磨损。
弹性件42为一压缩弹簧,设置于连动件41的枢接部411与盖板11侧部之间,并且套设于轴接件44上,两端分别与连动件41的枢接部411、盖板11侧部抵接,用以弹性控制连动件41的往复连动作用力,使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弹性性42受连动件41压抵,呈弹性压缩,使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受连动件 41卸除定位,呈弹性复位。
切换件43装设于安装部13的线性导引件131上做线性移动。切换件43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定位部431,顺沿连动件41的倾斜导引部413移动,直至第二定位部431与第一定位部414互相定位固定,此时可启动增加力值模式。其中,第二定位部431的相对侧设有一拨动部432,用以拨动开关连动件41的作动模式。当要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操作切换件43来开关连动件41的作动,也就是让第一定位部414自第二定位部431上卸除定位固定。
由上述已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组件对应关系之后,接续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于启动增加力值模式及关闭增加力值模式之相关组成组件作动关系。请同时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启动增加力值模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及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启动增加力值模式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剖视图,与图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关闭增加力值模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闭增加力值模式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剖视图。
而当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请参阅图3~图4所示,仅须操作切换件43的拨动部432往上,令切换件43的第二定位部431沿着连动件41的倾斜导引部 413移动,直至与第一定位部414对应呈互相定位固定,同时与切换件43紧密接触的连动件41,以枢接部412同步顺沿轴接件44往前推移,此时弹性件42 介于枢接部411与盖板11侧部之间而呈弹性压缩,同时使连动件41的抵接部 412置入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抵接空间311内,抵接固定第一定力弹簧座31。由于已经固定第一定力弹簧座31,即可启动增加力值模式;详细来说,当升降装置2向下施力时,使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第一对接部312与第二定力弹簧座 32的第二对接部321互相脱离,令第一、第二定力弹簧座31、32彼此呈现相分离,其中第一定力弹簧314的第一固定端3141固接于第二定力弹簧座32底部与升降装置2之间,而第一定力弹簧314的第一自由端3142沿第一弧形曲面3131 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第二定力弹簧323的第二固定端3231固接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顶部,而第二定力弹簧323的第二自由端3232沿第二弧形曲面3221 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由此作动关系可得知,第一定力弹簧314与第二定力弹簧323所弹性延伸的幅度是因应升降装置2的向下施力程度,通过第一定力弹簧314与第二定力弹簧323来提供显示器所需要的力值。
当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请参阅图5~图6所示,仅须操作切换件43的拨动部432往下拨动,使第二定位部431脱离第一定位部414以卸除固定;此时,弹性件42介于枢接部411与盖板11侧部之间而呈弹性复位,使连动件41的抵接部412脱离第一定力弹簧座31以卸除抵接固定;且第二定位部431顺沿倾斜导引部413往下推移。其中,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第一对接部312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的第二对接部321互相抵接,由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卸除了固定状态,因此对升降装置2向下施力时,第一、第二定力弹簧座31、32与升降装置 2呈同步移动,并无产生力值,此时升降装置2向下施力所需要的力值是由原本装设于升降装置2下端的定力弹簧所产生。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可滑动地设于支撑装置1,连动件41 是受切换件43行程切换而相应作动,弹性件42用以弹性控制连动件41的往复连动作用力,切换件43用以开关连动件41的作动模式,通过改变力值产生模块3、切换装置4之间对应连接关系,进以通过切换操作切换装置4切换件43 来启动或关闭切换增加力值模式,使当启动增加力值模式时,第一定力弹簧座 31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根据升降装置2的施力而呈现相分离并产生力值。当关闭增加力值模式时,第一定力弹簧座31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根据升降装置2的施力而呈现相抵接同步移动,并无产生力值;借此可因应所需的承载力来切换力值增加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装置(1),包括一盖板(11)、一滑槽(12)与一安装部(13),盖板(11)覆盖滑槽(12)的顶部;
一升降装置(2),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2)内;
一力值产生模块(3),设置在滑槽(12)内,位于升降装置(2)的顶端,力值产生模块(3)包括:一第一定力弹簧座(31)、一第二定力弹簧座(32);第一定力弹簧座(31)邻近盖板(11),第二定力弹簧座(32)连接升降装置(2);
一切换装置(4),设于支撑装置(1)上,且位于力值产生模块(3)一侧,切换装置(4)包括:
一连动件(41),其一侧设置有枢接部(411)与抵接部(412),另一侧设置有一倾斜导引部(413)与一第一定位部(414);
至少一弹性件(42),设置在枢接部(411)与盖板(11)侧部之间;
一切换件(43),用以开关连动件(41)的作动模式,切换件(43)设置有一第二定位部(431);
启动增加力值模式,切换件(43)沿着倾斜导引部(413)移动,直至第二定位部(431)与第一定位部(414)互相定位固定,此时弹性件(42)呈被压缩;使抵接部(412)抵接固定第一定力弹簧座(31),第一定力弹簧座(31)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在升降装置(2)施加外力作用下互相分离并产生力值;
关闭增加力值模式,第二定位部(431)脱离第一定位部(414),此时弹性件(42)复位,抵接部(412)脱离第一定力弹簧座(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切换件(43)还具有一拨动部(432),位于第二定位部(431)的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安装部(13)具有一线性导引件(131),线性导引件(131)的长度是配合倾斜导引部(413)至第一定位部(414)的移动行程,切换件(43)设置在线性导引件(1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切换装置(4)还包括至少一轴接件(44),轴接件(44)穿过枢接部(411)连接于滑槽(12)内壁与盖板(11)侧部之间,弹性件(42)套设于轴接件(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片(5),用以连接固定升降装置(2)与第二定力弹簧座(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还包括一抵接空间(311),用于容纳抵接部(4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具有一第一对接部(312),第二定力弹簧座(32)具有一第二对接部(321),第一对接部(312)与第二对接部(321)互相嵌合抵靠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313),用以容置一第一定力弹簧(314),该第一定力弹簧(314)的一第一固定端(3141)连接在第二定力弹簧座(32)与升降装置(2)之间,第二定力弹簧座(32)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322),用以容置一第二定力弹簧(323),第二定力弹簧(323)的一第二固定端(3231)连接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且位于第一定力弹簧座(31)的一抵接空间(31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置空间(313)内设有一第一弧形曲面(3131),第一定力弹簧(314)的一第一自由端(3142)用以沿着第一弧形曲面(3131)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或弹性收卷,第二容置空间(322)内设有一第二弧形曲面(3221),第二定力弹簧(323)的一第二自由端(3232)用以沿着第二弧形曲面(3221)的弧度进行弹性延伸或弹性收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轨组件(6),其装设于滑槽(12)内,升降装置(2)装设于滑轨组件(6)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28164.4U CN216447736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屏幕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28164.4U CN216447736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屏幕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47736U true CN216447736U (zh) | 2022-05-06 |
Family
ID=8135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28164.4U Active CN216447736U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屏幕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47736U (zh) |
-
2021
- 2021-11-09 CN CN202122728164.4U patent/CN2164477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99721B2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an elevating keyboard mechanism | |
JP3652254B2 (ja) | キースイッチ | |
JP4941048B2 (ja) | トリガスイッチ | |
US5941373A (en) | Integrated keyboard key assembly | |
JP3701548B2 (ja) |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 |
US9378903B2 (en) |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balance link thereof | |
CN104389473A (zh) | 家具铰链缓冲装置的稳固装配结构 | |
AU2006207771B2 (en) | Push-button operated rocker switch | |
US20120186496A1 (en) | Operating device | |
CN216447736U (zh) | 屏幕支架 | |
US6653585B2 (en) | Key switch | |
US6297461B1 (en) | Keyboard switch | |
KR101839820B1 (ko) | 푸시버튼 스위치 | |
CN107240525B (zh) | 键盘 | |
CN100481294C (zh) | 按键结构 | |
WO2019145890A1 (en) | Control mechanism for switches and the like | |
US20160035515A1 (en) | Single actuator control switch | |
EP3312863B1 (en) | Switch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use in a push pull window lifter mechanism | |
KR101952837B1 (ko) | 발광모듈이 구비된 푸쉬버튼 스위치 | |
KR100853659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식 개폐장치 | |
CN220262421U (zh) | 一种打印机纸仓仓门控制机构及打印机 | |
CN214542074U (zh) | 动触头组件 | |
TWM621454U (zh) | 升降力值切換的螢幕支架 | |
CN115803213A (zh) | 车辆的操作单元 | |
JP2013084423A (ja) | キースイッ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