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9591U -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9591U
CN216439591U CN202121398493.0U CN202121398493U CN216439591U CN 216439591 U CN216439591 U CN 216439591U CN 202121398493 U CN202121398493 U CN 202121398493U CN 216439591 U CN216439591 U CN 216439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wall
plate
connecting rod
ligament inju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84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3984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9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9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9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升降腿,且升降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且二号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遥控器使得遥控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震动马达的震动频率,同时便于调节智能加热片的温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便于带动按摩球与智能加热片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震动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流动,提高护理按摩效果,通过微型电机的转动使得皮带同步带动若干活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按摩球进行转动,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韧带损伤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
现有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不便于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按摩护理,使用者在做康复护理的同时会产生汗液,不便于对汗液进行吸附,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且不便于对吸汗垫进行更换,不便于对连接板的角度进行任意调节,无法满足多种康复护理的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升降腿,且升降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接板与二号连接板,且二号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座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与L型支撑板,且支撑柱与L型支撑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机构,座板的一侧开设有存放槽,收纳箱与存放槽构成卡合连接,不使用时可以将遥控器放置在收纳箱的内部,便于对收纳箱进行收纳,节省空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动轴与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构成转动连接,且座板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部设置有遥控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背部靠垫,且背部靠垫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板,所述背部靠垫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震动马达,且一号连接杆远离震动马达的另一端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外壁一体化连接有皮带轮,且皮带轮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若干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按摩板的内部并且延伸至按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的表面一侧均设置有智能加热片,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套接有工字杆,且工字杆的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所述背部靠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绑带与右侧绑带,且右侧绑带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按钮,左侧绑带内部开设有连接孔,左侧绑带穿过左侧绑带内部的连接孔通过卡合按钮构成卡合连接,从而可以对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固定,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适用性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部靠垫的四角处通过螺栓与二号连接板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对背部靠垫进行固定与拆卸,便于维护与更换,所述按摩板与背部靠垫的腔体内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与背部靠垫的中轴线呈对称结构,所述一号弹簧位于一号连接杆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连接杆通过一号弹簧与工字杆构成活动连接,可以控制震动马达的震动频率,同时便于调节智能加热片的温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便于带动按摩球与智能加热片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震动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流动,提高护理按摩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卸机构的内部包括有L型连接柱,且L型连接柱的一侧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压板,且压板的顶端设置有二号弹簧,所述L型连接柱与压板的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吸汗垫。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L型连接柱的内壁互为固定连接,且滑杆的外壁与压板的内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L型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按摩板互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压板互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端通过二号弹簧与吸汗垫的顶端一侧相贴合,便于对吸汗垫进行更换与清洗,避免细菌感染,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进行保护,同时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在吸汗垫的内侧设置艾草垫等,实用性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的内壁与固定杆的外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与U型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互为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的顶端分别与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的底端互为固定连接,使用者可以对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的角度进行任意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康复护理的使用需求比如:躺着或者坐立等,使用用途更加广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遥控器使得遥控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震动马达的震动频率,同时便于调节智能加热片的温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便于带动按摩球与智能加热片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震动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流动,提高护理按摩效果,通过微型电机的转动使得皮带同步带动若干活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按摩球进行转动,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
2、本实用新型,在二号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压板的底端与吸汗垫的顶端相贴合,便于对吸汗垫进行压紧与固定,同时便于对吸汗垫进行更换与清洗,避免细菌感染,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进行保护,同时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在吸汗垫的内侧设置艾草垫等,实用性广。
3、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对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的角度进行任意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康复护理的使用需求(比如:躺着或者坐立等),使用用途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部靠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背部靠垫的穿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背部靠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电机与活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箱与遥控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腿;3、座板;301、支撑柱;302、L型支撑板;303、收纳箱;304、遥控器;4、一号连接板;5、二号连接板;6、按摩机构;601、背部靠垫;602、一号连接杆;603、二号连接杆;604、按摩板;605、控制器;606、震动马达;607、微型电机;608、皮带轮;609、活动杆;610、按摩球;611、智能加热片;612、工字杆;613、一号弹簧;7、拆卸机构;701、L型连接柱;702、压板;703、二号弹簧;704、滑杆;8、吸汗垫;9、调节机构;901、伸缩杆;902、套管;903、固定杆;904、U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升降腿2,且升降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3,座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接板4与二号连接板5,座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1与L型支撑板302,座板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动轴与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构成转动连接,且座板3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303,收纳箱303的内部设置有遥控器304,座板3的一侧开设有存放槽,收纳箱303与存放槽构成卡合连接,不使用时可以将遥控器304放置在收纳箱303的内部,便于对收纳箱303进行收纳,节省空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二号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按摩机构6,按摩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背部靠垫601,且背部靠垫60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602,一号连接杆6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603,且二号连接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板604,背部靠垫601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控制器605,一号连接杆602的一侧设置有震动马达606,且一号连接杆602远离震动马达606的另一端设置有微型电机607,微型电机607的输出端外壁一体化连接有皮带轮608,且皮带轮608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若干活动杆609,活动杆609的另一端穿过按摩板604的内部并且延伸至按摩板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610,按摩球610的表面一侧均设置有智能加热片611,一号连接杆60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套接有工字杆612,且工字杆612的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613,背部靠垫6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绑带与右侧绑带,且右侧绑带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按钮,左侧绑带内部开设有连接孔,左侧绑带穿过左侧绑带内部的连接孔通过卡合按钮构成卡合连接,从而可以对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固定,背部靠垫601的四角处通过螺栓与二号连接板5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对背部靠垫601进行固定与拆卸,便于维护与更换,按摩板604与背部靠垫601的腔体内壁构成活动连接,一号连接杆602与背部靠垫601的中轴线呈对称结构,一号弹簧613位于一号连接杆602的上下两侧,一号连接杆602通过一号弹簧613与工字杆612构成活动连接,控制器605与震动马达606、微型电机607与智能加热片611均构成电性连接,通过操作遥控器304使得遥控器304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605,通过控制器605,可以控制震动马达606的震动频率,同时便于调节智能加热片611的温度,通过微型电机607的转动使得皮带同步带动若干活动杆60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按摩球610进行转动,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与7,按摩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机构7,拆卸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L型连接柱701,且L型连接柱701的一侧有滑杆704,滑杆704的外壁套接有压板702,且压板702的顶端设置有二号弹簧703,L型连接柱701与压板702的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吸汗垫8,滑杆7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604、L型连接柱701的内壁互为固定连接,且滑杆704的外壁与压板702的内壁构成活动连接,L型连接柱701的另一端与按摩板604互为固定连接,二号弹簧7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604、压板702互为固定连接,压板702的底端通过二号弹簧703与吸汗垫8的顶端一侧相贴合,在二号弹簧703(笑阳XY-102381241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压板702的底端与吸汗垫8的顶端相贴合,便于对吸汗垫8进行压紧与固定。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2与8,支撑柱301与L型支撑板302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伸缩杆901,且伸缩杆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902,套管902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903,且固定杆903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904,套管902的内壁与固定杆903的外壁构成活动连接,固定杆903的左右两端与U型板904的相对一侧内壁互为固定连接,U型板904的顶端分别与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的底端互为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901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对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的角度进行任意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康复护理的使用需求比如:躺着或者坐立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左侧绑带穿过左侧绑带内部的连接孔通过卡合按钮构成卡合连接,从而可以对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的腰部进行固定,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适用性广,通过伸缩杆901(为市售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对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的角度进行任意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康复护理的使用需求比如:躺着或者坐立等,使用用途更加广泛,通过操作遥控器304使得遥控器304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605,通过控制器605(为市售的小白盒蓝牙控制器),可以控制震动马达606(精科电机JK-130SA)的震动频率,同时便于调节智能加热片611的温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便于带动按摩球610与智能加热片611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震动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流动,提高护理按摩效果,通过微型电机607(富泰RF-300)的转动使得皮带同步带动若干活动杆60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按摩球610进行转动,便于对韧带损伤者的腰部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在二号弹簧70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压板702的底端与吸汗垫8的顶端相贴合,便于对吸汗垫8进行压紧与固定,同时便于对吸汗垫8进行更换与清洗,避免细菌感染,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进行保护,同时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在吸汗垫8的内侧设置艾草垫等,实用性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升降腿(2),且升降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3),所述座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接板(4)与二号连接板(5),且二号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按摩机构(6),所述按摩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机构(7),所述座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1)与L型支撑板(302),且支撑柱(301)与L型支撑板(302)的一侧均设置有调节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动轴与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构成转动连接,且座板(3)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303),所述收纳箱(303)的内部设置有遥控器(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背部靠垫(601),且背部靠垫(60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连接杆(602),所述一号连接杆(6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603),且二号连接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板(604),所述背部靠垫(601)的腔体内壁设置有控制器(605),所述一号连接杆(602)的一侧设置有震动马达(606),且一号连接杆(602)远离震动马达(606)的另一端设置有微型电机(607),所述微型电机(607)的输出端外壁一体化连接有皮带轮(608),且皮带轮(608)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若干活动杆(609),所述活动杆(609)的另一端穿过按摩板(604)的内部并且延伸至按摩板(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摩球(610),所述按摩球(610)的表面一侧均设置有智能加热片(611),所述一号连接杆(60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套接有工字杆(612),且工字杆(612)的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6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垫(601)的四角处通过螺栓与二号连接板(5)构成螺纹连接,所述按摩板(604)与背部靠垫(601)的腔体内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杆(602)与背部靠垫(601)的中轴线呈对称结构,所述一号弹簧(613)位于一号连接杆(602)的上下两侧,所述一号连接杆(602)通过一号弹簧(613)与工字杆(612)构成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L型连接柱(701),且L型连接柱(701)的一侧有滑杆(704),所述滑杆(704)的外壁套接有压板(702),且压板(702)的顶端设置有二号弹簧(703),所述L型连接柱(701)与压板(702)的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吸汗垫(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604)、L型连接柱(701)的内壁互为固定连接,且滑杆(704)的外壁与压板(702)的内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L型连接柱(701)的另一端与按摩板(604)互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7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摩板(604)、压板(702)互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板(702)的底端通过二号弹簧(703)与吸汗垫(8)的顶端一侧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伸缩杆(901),且伸缩杆(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902),所述套管(902)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杆(903),且固定杆(903)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9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02)的内壁与固定杆(903)的外壁构成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903)的左右两端与U型板(904)的相对一侧内壁互为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904)的顶端分别与一号连接板(4)、二号连接板(5)的底端互为固定连接。
CN202121398493.0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Active CN216439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8493.0U CN21643959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8493.0U CN21643959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9591U true CN216439591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8493.0U Active CN21643959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9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63430A1 (zh) 一种脊椎运动康复器
CN112057287A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颈椎治疗椅
CN113288551A (zh) 一种震动按摩脊柱曲度康复仪
CN206463200U (zh) 一种按摩背靠
CN213851830U (zh) 一种脊柱脊髓微创术后护理训练装置
CN216439591U (zh)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CN212235024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2118577U (zh) 一种骨科护理腰部按摩装置
CN114225325B (zh) 一种腿部康复健身装置
CN108670767B (zh) 一种腰间盘多维度按摩床
CN216168688U (zh) 一种医用从动与被动的脚踝泵锻炼装置
CN215536347U (zh) 一种具有康复辅助效果的医疗床
CN211244388U (zh) 电动抬臀助力器
CN211583706U (zh) 一种脊柱外科伸展锻炼器
CN209966688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CN113648194A (zh) 立式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CN208274920U (zh) 一种骨科康复工具
CN214285829U (zh) 一种下肢屈伸康复训练器
CN215503624U (zh) 一种用于按摩脊柱曲度仪的升降机构
CN212940225U (zh) 一种康复理疗人体支撑装置
CN219071170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4806650U (zh) 一种康复用腿部肌肉复健装置
CN216652833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按摩装置
CN215937836U (zh) 一种脊柱护理用睡姿矫正设备
CN213373598U (zh) 一种颈部康复治疗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