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7218U -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7218U
CN216437218U CN202123068495.6U CN202123068495U CN216437218U CN 216437218 U CN216437218 U CN 216437218U CN 202123068495 U CN202123068495 U CN 202123068495U CN 216437218 U CN216437218 U CN 216437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unit
data
servers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84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丹
周立兵
刘国骄
李艳荣
白耿
黄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weijing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wei Grou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wei Group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wei Grou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84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7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7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7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括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交互单元;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立了多对多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单元,建立高效的同一,协调,分发机制API。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理综合与签核工具分别基于分布式平台,分布式物理综合工具在多台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也是同样在多台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的布局布线引擎与物理综合的版图驱动引擎间的交互需要统一,才能保证物理综合与签核的一致性。由于两个工具分别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是一种多对多结构,这里存在两种类型的交互:一种是内部交互,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签核工具内部,另一种,外部交互,物理综合与签核工具间的交互。内部交互数据量巨大,且需要实时,外部交互,数据量巨大,需要高效,如果存在数据的延迟,将造成系统的同步失衡。所以这种结构造成了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系统的正确运行,需要一种高效的统一,协调,分发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协同、准确、高效运行。
服务器间使用万兆网,解决了服务器间的高效数据传输链路,在物理传输上解决了数据传输延迟,但不能解决软件协议复杂导致的延迟以及协同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解决多对多服务器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是业界亟待解决得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多对多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
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
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信息交互单元;
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
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
进一步,所述第一交互单元与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均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输出数据的写入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输出数据的读取单元、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主控单元。
进一步,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根据TCP/IP协议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
进一步,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传输层。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与服务器连接处的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内记录有用于标识数据信息的识别码,每个所述识别码与记录该识别码的识别单元连接的服务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调度服务器的调度单元,所述调度单元可解析所述识别码,并通过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将数据调度给有需求的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应用层、管道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上述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信息交互单元的设计,解决了多对多服务器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TCP/IP模型、信息交互单元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服务器之间第一交互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服务器之间第二交互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签核工具/物理综合工具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7为信息交互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物理综合工具与签核工具一般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两者之间数据交互为一种多对多的结构,其存在两种类型的交互,一种为内部交互,其用于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签核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交互,一下称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签核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内部交互指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的交互、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的交互,另一种为外部交互,用于物理综合工具与签核工具之间的服务器交互,即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的交互。但两种相互方式之间存在同步失衡,造成服务器之间通信,协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本实用新型的思路在于,提出一种信息交互单元,其包括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以及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之间和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此实现多对多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
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
以及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的信息交互单元,其中,信息交互单元包括有:
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
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
本使用新型通过第一交互单元和第二交互单元的建立,保证在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都可以点对点通信。当两个服务器之间存在数据交互时,直接通过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单元进行传递/接收数据,可以实现签核工具时序功耗引擎,布线引擎等与综合工具之间的高效通信,从而提高物理综合优化效率,得到性能的提升。
传统的通信管路包括有应用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信息交互单元由应用层、管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构成,其与传统的管道相比,增加了一个传输层,以此实现安全高速的通信。
物理综合工具和签核工具服务调度器在服务资源分配和建立信息交互单元时赋予信息交互单元通信类型,信息交互单元与服务器内的决策机制构成了接收服务入口,把分散的物理综合工具和签核工具服务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的数据信息交互。
请参见图2至图4,其中,S表示第一服务器,Q表示第二服务器,且所有第一交互单元的命名均是由编号小的服务器在前,编号大打的服务器在后,如图4中,1号第一服务器与4号第一服务器相连,两者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命名为S14,请参见图2及图3,第二交互单元的命名由与其连接的服务器确定,如n号第一服务器与n号第二服务器相连,该第二交互单元命名为SnQn。
具体的,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根据TCP/IP协议传输数据,请参见图1,TCP/IP协议模型包括:应用层、管道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第一交互单元直接建立在数据链路层上,协议层次简单,效率高,实现工具内部服务器之间的高效通信。在每个服务器上均有一个决策机制,用于第一交互单元的匹配选择,在服务器产生相关数据后,无需特别处理,数据直接从匹配的第一交互单元传输到内部的其他服务器中,如第一服务器产生相关数据后,通过决策机制的匹配,数据将直接传输到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的其他第一服务器中,大大提高了工具内部服务器之间信息交互的速率,缩短了两个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时间。
相对的,由于第二交互单元建立在两种不同工具的服务器之间,由于两工具通信的数据两相对内部较低,以及路由需求,因此,第二交互单元建立在TCP/IP协议模型的传输层上。其中,每个服务器上均有一个决策机制,在服务器产生相关处理后,数据可以直接从匹配的第二交互单元传输到工具外部的其他服务器中。
第一交互单元和第二交互单元均包括有写入单元、读取单元和主控单元,请参见图7,当服务器A需要发送数据信息时,数据信息先通过写入单元写入到主控单元内,然后经过主控单元发送给读取单元,读取单元与服务器B连接,并通过读取单元读取服务器A发出的数据信息。其中,第一交互单元和第二交互单元均可双向传输,在服务器B向服务器A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写入单元将数据信息写入到主控单元,经过主控单元后,再由读取单元读取至服务器A。当第一交互单元或第二交互单元接收数据信息时,内部的决策机制会选择正确的第一交互单元或第二交互单元,并调用相应的函数,是实现服务器与第一交互单元或第二交互单元的连接,等待数据信息的到来。
进一步的,物理综合工具或签核工具在把服务部署到服务器中时,对此服务进行资源分配、标识,并通知到已建立的服务。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调度单元,调度单元能够读取服务中资源之间的关联度,并将服务中关联度较高的资源优先分配到统一服务器中,这就减少了一定量的数据传输,同样的不同服务器之间具有关联的资源会进行标识,这些标识将会继承给所生成的数据,从而使服务能够根据这些标识来调用相应的信息交互单元,并实现信息交互单元的匹配选择,最终实现服务器之间的正确通信与数据的安全传输。在进行资源调度分配和标识的同时,建立服务间管道、以及服务与决策服务之间的通道。
服务器向网络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网络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指令后对发送指令服务器的密钥进行识别以及信息保存,通过网络服务器接收到的服务器密钥等信息,并结合网络服务器内部的通道的构建原则,用户也可以增加自定义通道的设置,对通道增加约束等行为,完整通道建立资源整合后,将发送建立通信通道的指令以及通信通道的类别、结构等信息给各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对应的建立指令信息以及通信通道信息,根据网络服务器搭建的蓝图最终实现在两个服务器之间搭建安全的通信管道。
请参见图6,在信息交互单元与服务器的连接处设有识别单元,识别单元中记录有用于标识数据信息的识别码,其包含了与之连接的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信息,信息交互单元与每个服务器连接处均设有识别单元,识别单元内记录有识别码,使得每个识别码与与之连接的服务器一一对应。标识码的数据会被决策机制识别到,被识别到的数据信息会被决策机制所解析、解密,通过对识别码的解析可以知道该数据信息被哪几个服务器所需要,决策机制对解析的结果进行读取启动调用函数,调用相应的信息交互单元,而后激活发送通道的接口函数,该函数被调用后会启动发送通道将数据通过信息交互单元传输。同时,对于要接收数据的目标服务器会对决策机制发送一个接收数据的请求,决策机制接收到接收请求后会调用对应的通信管道接收通道的接口函数,并将请求的信息回调至通信管道,此时的新型交互单元相当于一个监视器,监视源服务器的数据产生,当源服务器产生了对应数据,通过在源服务器的决策机制就可以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的监视管道,这样就实现了源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的通信管道的连接,进而进行通信传输。
若在决策机制里面数据信息需要传输到多个目标服务器,决策机制会识别有多少个目标服务器向源服务器发送了请求指令,识别完所有的目标服务器之后,决策机制会将识别的结果传给决策机制中的函数,而后该函数将数据发送到目标服务器中,若在决策机制内识别到有多个数据信息需要发送到同一个目标服务器中时,决策机制会先将优先查看目标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指令,将一个数据传输到目标服务器之间,返回到下一个数据请求指令,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直到数据传输全部完成。其中,调度单元可以通过决策机制解析识别码,并通过信息交互单元将数据调度给有需求的服务器。
请参见图5,本实用信息的工作流程为:
1、物理综合服务器或签核服务器,把服务部署到空闲或指令服务器;
2、把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此服务,并对服务进行标识;
3、服务器对网络服务器发出建立通道的请求,发送服务器密钥等信息;
4、网络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以及服务器的相关信息,通过工具识别以及用于指定的自定义规划,将建立方案指令发送给各个服务器;
5、依照建立指令进行建立此服务与其他服务间的信息交互单元连接,并对管道进行标识;
6、建立此服务与决策服务间的管道;
7、服务有数据服务需求时,通过决策机制对数据块的标识识别与管道标识码的匹配,直接发送数据到匹配管道,即完成到目的服务的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采用上述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
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
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信息交互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
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互单元与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均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输出数据的写入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输出数据的读取单元、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主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根据TCP/IP协议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传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与服务器连接处的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内记录有用于标识数据信息的识别码,每个所述识别码与记录该识别码的识别单元连接的服务器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调度服务器的调度单元,所述调度单元可解析所述识别码,并通过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将数据调度给有需求的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应用层、管道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
8.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CN202123068495.6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216437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8495.6U CN216437218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8495.6U CN216437218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7218U true CN21643721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8495.6U Active CN216437218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7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5905B (zh) 接口调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140325503A1 (en) Cloud infrastructure-bas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enance and deployment of application system
CN102970353B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25660A (zh) 一种工业互联的信息交互系统
MXPA04002729A (es) Transmision y recepcion de mensajes a traves de un canal de comunicacion y modelo de programacion adaptable.
CN100367235C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实现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11291503B (zh) 一种卫星导航系统模型集成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CN102932431B (zh) 一种基于消息路由的状态监测数据接口配置方法
CN109298937A (zh) 文件解析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4816694A (zh) 一种多流程协作的rpa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929463B (zh) 对象请求代理装置及其处理消息的方法
CN216437218U (zh)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73872A (zh) 一种支持混合云模式的云连接器装置及方法
CN109547430A (zh) 一种开发服务网关系统及开发服务网关
CN105224594A (zh) 一种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数据互联查询系统及查询方法
CN107896242A (zh) 一种服务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3164776B (zh) 一种药品追溯系统及其药品追溯方法和流程监控方法
CN100547969C (zh) 用于瞬时消息通信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及资源管理系统
CN102571412A (zh) 嵌入式分布式系统目标机服务器
CN113067885B (zh) 应用系统、请求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6679B (zh) 一种基于主从模型关系的主数据交换方法
CN1162331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7330089A (zh) 跨网络结构化数据收集系统
CN106817426A (zh) 一种提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427839A (zh) 一种应用于二维设计软件和三维设计软件的数据交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518000 802, Building 2, Northwest Shenji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intersection of Taohua Road and Binglang Road, Fubao Community,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oweijingr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A, Guoshi building, 1801 Shahe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WEI GROUP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