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5718U -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5718U
CN216435718U CN202121122369.1U CN202121122369U CN216435718U CN 216435718 U CN216435718 U CN 216435718U CN 202121122369 U CN202121122369 U CN 202121122369U CN 216435718 U CN216435718 U CN 216435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hamber
error
pair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23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兵
吴义
张洵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23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5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5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5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灭弧室、底座和盖,底座和盖配合安装,内部构成容纳第一灭弧室的第一腔和容纳第二灭弧室的第二腔,特点是:还包括第一防错装置和第二防错装置,第一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灭弧室上的第一防错件一和设置在盖上对应第一腔位置的第一防错件二,第二灭弧室安装至第一腔时,第一防错件一与第一防错件二之间相干涉,使得盖与底座无法实现配合安装;第二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灭弧室上的第二防错件一和设置在底座上对应第二腔位置的第二防错件二,第一灭弧室安装至第二腔时,第二防错件一和第二防错件二之间相干涉,使第一灭弧室不能安装到位。优点:防止断路器中灭弧室的错误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灭弧室是塑壳断路器切断短路电流的关键部件,随着断路器小型化的推进,为了保证断路器分断及其他性能,断路器各极的灭弧室可能设置不同的结构。例如,四极断路器中,N极上安装的灭弧室和A、B、C三极上安装的灭弧室具有不同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装配作业人员进行目测区分,然后再进行各个灭弧室对应的安装,则可能降低工作效率,且容易发生错误安装,不仅无法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性能,还有可能影响断路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因此,针对具有不同结构的灭弧室的断路器,灭弧室防错装就十分有必要了。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实现了断路器防灭弧室错误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包括第一灭弧室、第二灭弧室、底座和盖,底座和盖配合安装,内部构成容纳第一灭弧室的第一腔和容纳第二灭弧室的第二腔,断路器还包括第一防错装置和第二防错装置,所述第一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灭弧室上的第一防错件一和设置在盖上对应第一腔位置的第一防错件二,所述第二灭弧室安装至第一腔时,第一防错件一与第一防错件二之间相干涉,使得盖与底座无法实现配合安装;所述第二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灭弧室上的第二防错件一和设置在底座上对应第二腔位置的第二防错件二,第一灭弧室安装至第二腔时,第二防错件一和第二防错件二之间相干涉,使第一灭弧室不能安装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相间隔板,所述盖上设置有盖相间隔板,所述底座相间隔板和盖相间隔板位置对应并相互配合,将底座和盖配合安装后的内腔隔设出所述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防错件二由第一腔顶部对应的盖的内壁上凸设构成,所述第二防错件二由第二腔侧部对应的底座相间隔板上凸设构成,所述第一灭弧室和第二灭弧室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灭弧室的侧部和前部邻接处凸设有第二防错件一,所述第二灭弧室的顶部凸设有第一防错件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相间隔板和盖相间隔板配合安装后,将底座和盖配合安装后的内腔隔设出数量与断路器极数对应的数个容腔,位于断路器两侧的容腔还设有分隔板,用于对灭弧室和操作机构部分进行空间隔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相间隔板和盖相间隔板配合安装后隔设出的容腔中安装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静触头,所述灭弧系统设置在静触头上方,包括由数片栅片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层叠布置构成的灭弧栅,所述栅片呈U形,具有一对栅片腿和连接该对栅片腿的切割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固定在底座上,包括接线端子、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触点固定导体,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所在平面,所述一对平行导体的相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的相对应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形成连接导体,一对平行导体和连接导体构成一框体结构,连接导体上形成有向一对平行导体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的触点固定导体,触点固定导体的端部向灭弧系统所在位置方向延伸,形成引弧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静触头上设置有增磁块,所述增磁块的截面呈U形,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增磁板和连接该对增磁板的底部,所述底部位于触点固定导体下方,一对增磁板位于固定在触点固定导体上的静触点的两侧,即一对增磁板夹持在静触点两侧,并且一对增磁板的顶端部高于触点固定导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系统还包括罩置在灭弧栅上的灭弧栅壳体,灭弧栅壳体具有一对栅片腿包络部,栅片腿包络部的底部设置在静触头上,一对栅片腿包络部的底部均开设有灭弧栅壳体腔,该灭弧栅壳体腔分别对应容纳一对增磁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固定在底座上,包括接线端子、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竖直延伸的折弯导体、触点固定导体和引弧角,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一对平行导体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所在平面,一对平行导体的相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上,一对平行导体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连接在折弯导体上,所述折弯导体的另一端向断路器底面延伸,形成斜向下的延伸段,构成触点固定导体,静触点固定在该触点固定导体的靠近折弯导体的一端,而触点固定导体的另一端向灭弧系统所在方向延伸,构成斜向上的引弧角,所述引弧角平行于所述灭弧栅中最底部的栅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触头上还设置有一隔弧罩,该隔弧罩包覆在折弯导体外侧,同时包覆在折弯导体和触点固定导体的连接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灭弧栅中最底部的栅片的一对栅片腿延伸至静触点的两侧,而最底部的一片栅片的切割部与所述引弧角的距离小于该切割部与触点固定导体的距离,且切割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若将第二灭弧室安装进底座中对应第一腔的位置,此时将盖与底座配合安装固定时,由于第二灭弧室上的第一防错件一和盖上的第一防错件二之间的干涉,使得盖与底座无法实现配合安装;当将第一灭弧室安装进底座中对应第二腔的位置,由于第一灭弧室上的第二防错件一和底座上的第二防错件二之间的干涉,使得第一灭弧室无法安装入底座中对应第二腔的位置。这样第一防错装置实现了盖与底座无法安装配合,第二防错装置实现了第一灭弧室安装至第二腔时阻挡两者之间的安装,使安装不能到位,实现了断路器防灭弧室错误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一实施例中灭弧系统和静触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一实施例中灭弧系统和静触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一实施例中灭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一实施例中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另一实施例中灭弧系统和静触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另一实施例中灭弧系统和静触头的装配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另一实施例中静触头和灭弧系统底部栅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第一灭弧室、12.顶部;2.第二灭弧室、22.侧部;
10.第一腔;20.第二腔;
3.底座、31.底座相间隔板、32.分隔板;
4.盖、41.盖相间隔板;
30.第一防错装置、301.第一防错件一、302.第一防错件二;
40.第二防错装置、401.第二防错件一、402.第二防错件二;
5.触头系统、51.静触头、510.引弧角、511.触点固定导体、512.连接导体、512’.折弯导体、513.平行导体、514.接线端子、515.绝缘框体、516.静触点、52.增磁块、521.增磁板、522.底部、53.隔弧罩;
6.灭弧系统、61.栅片、611.栅片腿、612.切割部、613.缺口、62.灭弧栅、63.灭弧栅壳体、631.栅片腿包络部、6311.灭弧栅壳体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包括第一灭弧室1、第二灭弧室2、底座3和盖4,所述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内部构成容腔,容腔内设有触头系统5、灭弧系统6、操作机构和脱扣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灭弧室的错装,断路器具有单极、两极、三极、四极等,为了保证断路器分断及其他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各极灭弧室设置不同,包括第一灭弧室1和与第一灭弧室1不同的第二灭弧室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断路器为三极断路器,第一灭弧室1只能在第一、第三极内安装,而第二灭弧室2只能在中间极内。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底座相间隔板31,所述盖4上设置有盖相间隔板41,所述底座相间隔板31和盖相间隔板41位置对应并相互配合,将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后的内部容腔隔设出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所述的第一腔10中可容纳第一灭弧室1,所述的第二腔20中可容纳第二灭弧室2。本实施例中,由于断路器为三极断路器,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后的内腔隔设出三个容腔,分别对应安装每个极的零部件。两侧的容腔中的划分出的端部的区域为第一腔10,中间的容腔中划分出的端部区域为第二腔20。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一防错装置30和第二防错装置40,所述第一防错装置30包括设置在第二灭弧室2上的第一防错件一301和设置在盖4上对应第一腔10位置的第一防错件二302,所述第二灭弧室2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灭弧室2的顶部凸设有第一防错件一301,所述第一防错件二302由第一腔10顶部对应的盖4的内壁上凸设构成。当第二灭弧室2安装进第一腔10时,此时将盖4与底座3配合安装固定时,由于第一防错件一301与第一防错件二302之间的干涉,使得盖4与底座3无法实现配合安装。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防错装置40包括设置在第一灭弧室1上的第二防错件一401和设置在底座3上对应第二腔20位置的第二防错件二402,第一灭弧室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灭弧室1的侧部和前部邻接处凸设有第二防错件一401,所述第二防错件二402由第二腔20侧部对应的底座相间隔板31上凸设构成。当第一灭弧室1安装进第二腔20时,由于第二防错件一401和第二防错件二402之间的干涉,使第一灭弧室1不能安装到位,即防止第一灭弧室1安装入第二腔20。第二防错装置40实现了第一灭弧室1安装至第二腔20时阻挡两者之间的安装,使安装不能到位。
因此,当将第一灭弧室1安装入第一腔10时,第一灭弧室1的顶部12与盖4内壁的第一防错件二302不干涉,第一灭弧室1安装入第一腔10中,并且底座3和盖4能够配合安装紧固。当将第二灭弧室2安装入第二腔20时,第二灭弧室2的侧部22与底座3内壁的第二防错件二402不干涉,第二灭弧室2安装入第二腔20中,并且底座3和盖4能够配合安装紧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在由底座相间隔板31和盖相间隔板41配合安装后隔设出三个容腔内(容腔数量是与断路器极数对应的),位于断路器两侧的容腔还设有分隔板32,用于对灭弧室和操作机构部分进行空间隔离,有利于提高灭弧性能,同时防止电弧对操作机构零部件的影响。分隔板32即对容腔进行了划分,将容腔的端部的区域划分为第一腔10,用于安装灭弧室,在中间容腔中,是借用第二防错件二402对容腔进行了划分,将容腔的端部的区域划分为第二腔20。
如图5至图11,所述触头系统5包括动触头、静触头51,各相动触头均设置在操作机构的转轴上,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各相动触头同步运动与静触头51接触或分离,实现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灭弧系统6设置在静触头51上方,包括由数片栅片61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层叠布置构成的灭弧栅62,所述栅片61呈U形,具有一对栅片腿611和连接该对栅片腿611的切割部612。所述触头系统5和灭弧系统6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两种实施例结构,分别如下:
实施例1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静触头51固定在底座3上,包括接线端子514、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513、触点固定导体511。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即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相比较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更接近断路器底部。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514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形成连接导体512,一对平行导体513和连接导体512构成一框体结构,连接导体512上形成有向一对平行导体513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的触点固定导体511,即触点固定导体511在该框体结构中延伸,触点固定导体511的端部向灭弧系统6所在位置方向延伸,形成引弧角。
如图6、图8所示,在静触头51上设置有增磁块52,所述增磁块52的截面呈U形,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增磁板521和连接该对增磁板521的底部522,所述底部522位于触点固定导体511下方,一对增磁板521的其中一块穿设在触点固定导体511和一对平行导体513的其中一块两者的间隔空间内,一对增磁板521的其中另一块穿设在触点固定导体511和一对平行导体513的其中另一块两者的间隔空间内,且一对增磁板521正好位于固定在触点固定导体511上的静触点的两侧,即一对增磁板521夹持在静触点两侧,并且一对增磁板521的顶端部高于触点固定导体511。
如图5至图9所示,所述灭弧系统6设置在静触头51上方,包括灭弧栅62以及罩置在灭弧栅62上的灭弧栅壳体63,灭弧栅壳体63具有包络灭弧栅片腿611的一对栅片腿包络部631,栅片腿包络部631的底部设置在静触头51上,具体地:一对栅片腿包络部631的底部分别对应放置在一对平行导体513上,且一对栅片腿包络部631的底部均开设有灭弧栅壳体腔6311,该灭弧栅壳体腔6311分别对应容纳一对增磁板521。断路器经过大电流分断后,断路器内部受到导电物质污染,由于增磁板521被包裹,并没有裸露在导电物质外,有效防止了断路器分断后绝缘性能的降低。进一步地,在上述由一对平行导体513和连接导体512构成的框体结构上设置有一绝缘框体515,其覆盖在一对平行导体513和连接导体512的上部,以及连接导体512的面向动触头的侧部。
实施例2
参见图9、图10、图11并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静触头51固定在底座3上,包括接线端子514、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513、竖直延伸的折弯导体512’、触点固定导体511和引弧角510。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即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相比较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更接近断路器底面。一对平行导体513的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514上,一对平行导体513的对应的另一端连接在折弯导体512’上,该折弯导体512’的另一端向断路器底面延伸,形成斜向下的延伸段,构成触点固定导体511,静触点516固定在该触点固定导体511的靠近折弯导体512’的一端,而触点固定导体511的另一端向灭弧系统6所在方向延伸,构成斜向上的引弧角510。所述的静触头51上还设置有一隔弧罩53,该隔弧罩53包覆在折弯导体512’外侧,同时包覆在折弯导体512’和触点固定导体511的连接位置上,具体的,所述隔弧罩53包覆在折弯导体512’和触点固定导体511两者之间的最高点。
如图9至图11所示,各片栅片61之间平行布置,栅片61以与竖直方向呈一角度的倾斜布置,使每片栅片61中的栅片腿611相对于切割部612来说更靠近静触头51。灭弧栅62最底部的栅片61平行于引弧角510,且该最底部的一片栅片61的一对栅片腿611延伸至静触点516的两侧,而最底部的一片栅片61的切割部612与所述引弧角510的距离小于该切割部612与触点固定导体511的距离。如图11所示,在最低部的一片栅片61的切割部612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半圆形的缺口613,增加栅片对电弧的吹弧力。底部栅片61与引弧角5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电场强度对电弧的转移,同时对电弧形成增磁效应,提升磁吹力,促进电弧转移至灭弧系统6,有效提升电弧电压,实现强限流效应。

Claims (10)

1.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包括第一灭弧室(1)、第二灭弧室(2)、底座(3)和盖(4),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内部构成容纳第一灭弧室(1)的第一腔(10)和容纳第二灭弧室(2)的第二腔(20),其特征在于:断路器还包括第一防错装置(30)和第二防错装置(40),所述第一防错装置(30)包括设置在第二灭弧室(2)上的第一防错件一(301)和设置在盖(4)上对应第一腔(10)位置的第一防错件二(302),所述第二灭弧室(2)安装至第一腔(10)时,第一防错件一(301)与第一防错件二(302)之间相干涉,使得盖(4)与底座(3)无法实现配合安装;所述第二防错装置(40)包括设置在第一灭弧室(1)上的第二防错件一(401)和设置在底座(3)上对应第二腔(20)位置的第二防错件二(402),第一灭弧室(1)安装至第二腔(20)时,第二防错件一(401)和第二防错件二(402)之间相干涉,使第一灭弧室(1)不能安装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底座相间隔板(31),所述盖(4)上设置有盖相间隔板(41),所述底座相间隔板(31)和盖相间隔板(41)位置对应并相互配合,将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后的内腔隔设出所述的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所述第一防错件二(302)由第一腔(10)顶部对应的盖(4)的内壁上凸设构成,所述第二防错件二(402)由第二腔(20)侧部对应的底座相间隔板(31)上凸设构成,所述第一灭弧室(1)和第二灭弧室(2)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灭弧室(1)的侧部和前部邻接处凸设有第二防错件一(401),所述第二灭弧室(2)的顶部凸设有第一防错件一(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相间隔板(31)和盖相间隔板(41)配合安装后,将底座(3)和盖(4)配合安装后的内腔隔设出数量与断路器极数对应的数个容腔,位于断路器两侧的容腔还设有分隔板(32),用于对灭弧室和操作机构部分进行空间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相间隔板(31)和盖相间隔板(41)配合安装后隔设出的容腔中安装触头系统(5)和灭弧系统(6),所述触头系统(5)包括动触头、静触头(51),所述灭弧系统(6)设置在静触头(51)上方,包括由数片栅片(61)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层叠布置构成的灭弧栅(62),所述栅片(61)呈U形,具有一对栅片腿(611)和连接该对栅片腿(611)的切割部(6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1)固定在底座(3)上,包括接线端子(514)、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513)、触点固定导体(511),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514)上,所述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形成连接导体(512),一对平行导体(513)和连接导体(512)构成一框体结构,连接导体(512)上形成有向一对平行导体(513)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的触点固定导体(511),触点固定导体(511)的端部向灭弧系统(6)所在位置方向延伸,形成引弧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静触头(51)上设置有增磁块(52),所述增磁块(52)的截面呈U形,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增磁板(521)和连接该对增磁板(521)的底部(522),所述底部(522)位于触点固定导体(511)下方,一对增磁板(521)位于固定在触点固定导体(511)上的静触点的两侧,即一对增磁板(521)夹持在静触点两侧,并且一对增磁板(521)的顶端部高于触点固定导体(5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6)还包括罩置在灭弧栅(62)上的灭弧栅壳体(63),灭弧栅壳体(63)具有一对栅片腿包络部(631),栅片腿包络部(631)的底部设置在静触头(51)上,一对栅片腿包络部(631)的底部均开设有灭弧栅壳体腔(6311),该灭弧栅壳体腔(6311)分别对应容纳一对增磁板(52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1)固定在底座(3)上,包括接线端子(514)、水平延伸的一对平行导体(513)、竖直延伸的折弯导体(512’ )、触点固定导体(511)和引弧角(510),在断路器高度方向上,一对平行导体(513)所在平面低于接线端子(514)所在平面,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514)上,一对平行导体(513)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连接在折弯导体(512’ )上,所述折弯导体(512’ )的另一端向断路器底面延伸,形成斜向下的延伸段,构成触点固定导体(511),静触点(516)固定在该触点固定导体(511)的靠近折弯导体(512’ )的一端,而触点固定导体(511)的另一端向灭弧系统(6)所在方向延伸,构成斜向上的引弧角(510),所述引弧角(510)平行于所述灭弧栅(62)中最底部的栅片(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51)上还设置有一隔弧罩(53),该隔弧罩(53)包覆在折弯导体(512’ )外侧,同时包覆在折弯导体(512’)和触点固定导体(511)的连接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弧栅(62)中最底部的栅片(61)的一对栅片腿(611)延伸至静触点(516)的两侧,而最底部的一片栅片(61)的切割部(612)与所述引弧角(510)的距离小于该切割部(612)与触点固定导体(511)的距离,且切割部(612)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缺口(613)。
CN202121122369.1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Active CN216435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2369.1U CN21643571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2369.1U CN21643571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5718U true CN21643571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2369.1U Active CN21643571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5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711C (zh) 断路器
US7586057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vented case therefor
JPH088048B2 (ja) 限流装置
JP6454036B2 (ja) 直流配線用遮断器
KR20140036111A (ko) 직류 개폐기의 소호 기구, 및 상기 소호 기구를 가지는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US5548258A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insulation device
CN216435718U (zh) 一种灭弧室防错装的断路器
CN213184182U (zh) 开关电器
KR20120067844A (ko) 배선용차단기의 샤프트 어셈블리
CN214378306U (zh) 断路器灭弧系统
JP3843675B2 (ja) 多極開閉器の端子ユニット
CN220651922U (zh) 一种开关
CN215527619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112582237A (zh)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CN220753245U (zh) 一种开关的静触头组件
CN215731529U (zh) 一种断路器
KR20140036960A (ko)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CN216624149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20753260U (zh) 开关的静触头组件
CN216624136U (zh) 极壳体、断路极及断路器
CN220341142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
KR200496737Y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트립 장치
CN112992614B (zh) 一种断路器
CN211150481U (zh)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CN111566773B (zh) 配线用断路器的电子式跳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