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3218U -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33218U CN216433218U CN202123385731.7U CN202123385731U CN216433218U CN 216433218 U CN216433218 U CN 216433218U CN 202123385731 U CN202123385731 U CN 202123385731U CN 216433218 U CN216433218 U CN 216433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hole
- nut
- lift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称重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关节支撑组件、传感器,传感器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托举待测物的托举固定件,所述托举固定件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关节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球形螺母、固定螺母,所述球形螺母转动连接在固定螺母上,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架体上,固定螺母与连接杆间隙配合,使传感器始终保持竖直,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的精度,通过调节球形螺母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便捷调节传感器的设置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称重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称重传感器可以分为拉伸时和压缩式,但是其传感器普遍为固定式,不能进行自动调节中心,对称重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很高。
专利CN206862485U公开了一种称重系统,包括支架,支架顶端设有螺栓,支架内部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上端设有内丝螺栓,传感器下端通过螺母连接托块,传感器与螺母之间设有活动关节。但是用于自动找心的活动关节设置在传感器下端,不容易稳定,实际效果不佳,且安装繁琐,不易调整传感器的设置高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关节支撑组件、传感器,传感器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托举待测物的托举固定件,所述托举固定件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关节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球形螺母、固定螺母,所述球形螺母转动连接在固定螺母上,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架体上,固定螺母与连接杆间隙配合,使传感器始终保持竖直。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螺母底部为半球形,相应的所述固定螺母上端面下凹形成半球形凹陷与球形螺母底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螺母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为通孔,其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传感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分别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孔为沉头孔,沉头孔底部侧面开孔相外连通形成第一定位孔,连接杆下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并设置销钉穿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将连接杆和传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托举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螺孔,通过第三外螺纹、第三螺孔配合将传感器和托举固定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固定件包括L型板件,所述L型板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件、竖直设置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第二板件连接成L型,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两端连接有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件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托举凸台,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物固定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托举凸台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中部设置有传感容置孔,所述传感容置孔为通孔,传感容置孔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容置孔中间设置有传感片,所述传感片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为倒U型,架体两端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架体底部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球形螺母和固定螺母,实现传感器的自动保持竖直,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的精度;
2、通过设置连接杆,将传感器的重心调低,便于提高传感器测量时的稳定性;
3、通过调节球形螺母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便捷调节传感器的设置高度;
4、通过设置托举凸台和连接孔,可以有效对待测物进行托举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10、架体;120、底座;130、加强筋;140、安装固定孔;210、球形螺母;220、固定螺母;230、连接杆;240、传感器;241、传感容置孔;242、传感片;310、L型板件;320、连接孔;330、托举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240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120,设置在底座120上的架体110,所述架体110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240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杆230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230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关节支撑组件、传感器240,传感器240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托举待测物的托举固定件,所述托举固定件位于底座120上方,所述关节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球形螺母210、固定螺母220,所述球形螺母210转动连接在固定螺母220上,固定螺母220固定连接在架体110上,固定螺母220与连接杆230间隙配合,使传感器240始终保持竖直。
进一步的,底座120四角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安装固定孔140。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螺母210底部为半球形,相应的所述固定螺母220上端面下凹形成半球形凹陷与球形螺母210底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螺母210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为通孔,其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传感器240上端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杆230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分别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球形螺母210上设置有第五螺孔,所述第五螺孔为通孔,其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传感器240上端外侧设置有第六外螺纹,所述连接杆230上端外侧设置有第五外螺纹,连接杆230下端设置有第六螺孔,所述第五螺孔与第五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六外螺纹与第六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孔为沉头孔,沉头孔底部侧面开孔相外连通形成第一定位孔,连接杆230下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并设置销钉穿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将连接杆230和传感器240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感器240与连接杆230连接的牢固程度,提高传感器240的载重上限。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240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托举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螺孔,通过第三外螺纹、第三螺孔配合将传感器240和托举固定件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传感器240下端柱体的长度小于连接杆230的长度,有利于降低重心,提高称重时传感器240的稳定性,降低传感器240摆动的灵敏度,进而减少传感器240过渡到稳定的时间,提高传感器240测量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固定件包括L型板件310,所述L型板件31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件、竖直设置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第二板件连接成L型,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两端连接有肋板,便于增强结构稳定性,以及调整托举固定件的重心,使得重心与连接杆230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第一板件下设置有用于固定托举固定件的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传感器240下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件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托举凸台330,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物固定连接的连接孔320,所述连接孔320位于托举凸台330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240中部设置有传感容置孔241,所述传感容置孔241为通孔,传感容置孔241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容置孔241中间设置有传感片242,所述传感片242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片242上均布有四个通孔,传感片242一侧的传感容置孔241中设置有连接孔320。
进一步的,传感器240向外连接有信号线,将重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经信号线向外输出,传感器240外连接用于现实重量数值的数字显示屏。
优选的,球形螺母210上端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连接杆230固定连接,进一步固定球形螺母210,防止球形螺母210在工作时松动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110为倒U型,架体110两端分别与底座120固定连接,架体110底部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0来增强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框架稳定性。
安装时,将本柱状传感器240悬空设置,连接杆230穿过安装孔,将固定螺母220从连接杆230上端套下,并拧紧球形螺母210;连接杆230下端拧紧传感器240,并用销钉穿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对传感器240和连接杆230进行固定,传感器240下连接好托举固定件。
使用时,围绕待测物设置多个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将待测物放置在多个托举凸台330上,并用螺栓穿过待测物和连接孔320实现固定连接,然后进行测定。本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尤其适用于称重料罐。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传感器240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细长杆件,所述细长杆件两端外侧设置有第四外螺纹,传感器240下端对应设置第四螺孔;第三螺孔孔径变为与细长杆件直径匹配,通过细长杆件与托举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的,架体110高度提高,使得安装细长杆件后,托举固定件位于底座120上方。
进一步的,细长杆件上设置有限位凸,所述限位凸为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设置在第四外螺纹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细长杆外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下端设置有挡环。
所述挡环为圆环片状,其中间的圆孔的直径大于细长杆件的直径且小于限位凸的直径。
将细长杆件拧入传感器240下端后,通过限位螺母再次对细长杆件进行固定,提高细长杆件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因细长杆件直径过小、螺纹连接强度过低导致本柱状传感器240的测量上限降低。
通过增设细长杆件,待测物相对球形螺母210的重心更低,稳定性更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关节支撑组件、传感器,传感器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托举待测物的托举固定件,所述托举固定件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关节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球形螺母、固定螺母,所述球形螺母转动连接在固定螺母上,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架体上,固定螺母与连接杆间隙配合,使传感器始终保持竖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螺母底部为半球形,相应的所述固定螺母上端面下凹形成半球形凹陷与球形螺母底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螺母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为通孔,其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传感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分别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孔为沉头孔,沉头孔底部侧面开孔相外连通形成第一定位孔,连接杆下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并设置销钉穿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将连接杆和传感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托举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螺孔,通过第三外螺纹、第三螺孔配合将传感器和托举固定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固定件包括L型板件,所述L型板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板件、竖直设置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第二板件连接成L型,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两端连接有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托举凸台,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物固定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托举凸台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中部设置有传感容置孔,所述传感容置孔为通孔,传感容置孔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容置孔中间设置有传感片,所述传感片竖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倒U型,架体两端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架体底部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85731.7U CN21643321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85731.7U CN21643321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33218U true CN216433218U (zh) | 2022-05-03 |
Family
ID=8132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85731.7U Active CN216433218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33218U (zh)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23385731.7U patent/CN2164332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01228U (zh) | 一种用于全地形土地测绘仪器的调平装置 | |
CN214583211U (zh) | 一种测绘设备移动端的垂直指示装置 | |
CN216433218U (zh) | 一种具有柱状传感器的托举式悬浮称重装置 | |
CN21581087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现场标杆 | |
CN208887818U (zh) | 用于建筑物横向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 |
CN213579297U (zh) | 一种自动调平经纬仪 | |
CN212658348U (zh) | 一种用于新生儿恒温培养箱的测温装置 | |
CN210716678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建筑测量用三脚架 | |
CN216524352U (zh) | 一种用于托举式悬浮称重的球形螺母及柱状传感器 | |
CN216410219U (zh) | 水准尺圆水准器快速校正装置 | |
CN212298357U (zh) | 接触式调平固定装置及其组成的gnss设备 | |
CN213758225U (zh) | 一种磁共振检查床调平装置 | |
CN115638318A (zh) | 一种建筑测绘用辅助工具 | |
CN111750244A (zh) | 接触式调平固定装置及其组成的gnss设备 | |
CN108759801A (zh) | 悬挂式自动升降及自动测高激光标线系统 | |
CN208953200U (zh) | 一种砂轮片用质量平衡检测装置 | |
CN211667508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监理用的水准仪 | |
CN211315594U (zh) | 一种经纬仪底座 | |
CN210662117U (zh) | 一种环境监测仪的支架 | |
CN206891467U (zh) | 一种工程结构实验多功能安装架 | |
CN206074354U (zh) | 恒位移静载试验装置 | |
CN218768760U (zh) | 一种核岛安全壳铅垂线系统辅助结构 | |
CN217520588U (zh) | 一种电子称自动标定装置 | |
CN213486090U (zh) | 一种猕猴桃树干可调多维度支撑架 | |
CN210180533U (zh) | 一种称重用重力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