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1989U -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1989U
CN216431989U CN202123004445.1U CN202123004445U CN216431989U CN 216431989 U CN216431989 U CN 216431989U CN 202123004445 U CN202123004445 U CN 202123004445U CN 216431989 U CN216431989 U CN 216431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wind channel
assembly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44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亚鹏
赖伴来
彭琦
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44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1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机身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风道组件设置于前壳和后壳所形成的空腔中,风道组件的下方设有水箱,前壳上部设有与风道组件的风道出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出风口,前壳的下部设有前进风口,后壳的下部设有后进风口,风道组件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风道进风口,两风道进风口分别与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对应连通,前壳的前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器,后壳的后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二过滤器和水蒸发载体,位于风道组件的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还设有可以移进移出其内腔的发热体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空气净化的全年使用,以及夏冬季节使用其制冷和加热功能,将现有单一季节性电器产品变成了四季环境电器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背景技术
水蒸发式空气调节风扇(下称空调扇),是一种节能降温产品,其原理是在机身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水蒸发载体,在机身下端设置有水箱,水箱内安放水泵,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泵送到下水槽喷淋在水蒸发载体上,使水蒸发载体湿润。风机高速运转,机身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部空气从机身进风口吸入,穿越水蒸发载体,使水在常温下气化,水蒸发吸收气化热而使水和空气降温,未气化完的水流回水箱循环使用,降温的空气经风道和出风口吹出,直接给人感觉凉爽。由于不使用压缩机,而采用普通的风机,所以能耗低,成本费用低,在炎热的夏季深受消费者青睐。而空调扇属于单一的季节性产品,只适合用于炎热的夏季,一年当中空置的时间较长,造成了一定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调扇存在单一季节性使用的问题,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空调扇利用率,减少闲置时间,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可以实现空气净化的全年使用,以及夏冬季节使用其制冷和加热功能,将现有单一季节性电器产品变成了四季环境电器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包括机身组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呈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前壳和后壳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风道组件的下方设有水箱,所述前壳上部设有与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出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出风口,所述前壳的下部设有前进风口,所述后壳的下部设有后进风口,所述风道组件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风道进风口,两所述风道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的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对应连通,所述前壳的前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一过滤器,所述后壳的后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二过滤器和水蒸发载体,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还设有可以移进移出其内腔的发热体组件。
优选地,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外侧成型一安装开口,所述发热体组件沿着所述安装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风道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安装开口处还设有与所述风道外侧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呈水平设置,所述安装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沿着所述风道的内侧面设置,所述发热体组件的两侧边缘沿着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所形成的轨道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下方连接有用于安装风轮和电机的风轮壳体,所述风轮壳体的两端开口后形成风道进风口,两所述风道进风口分别与所述机身组件的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下端进口与所述风轮壳体上端一侧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安装平台设置于所述风轮壳体的上端另一侧,所述安装平台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开口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组件的横截面尺寸与其安装位置处的所述风道的内腔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发热体组件的高度尺寸与所述风道的安装开口高度尺寸相适配,使流经所述风道中的所有气流完全流经所述发热体组件进行冷热交换。
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为与所述风道内腔横截面形状保持一致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发热体的边缘与所述支架内侧相贴合,且与所述支架的内侧形成支撑连接,所述发热体的两侧边缘和所述支架的两侧框架被限制在所述风道两侧的上滑轨与下滑轨所形成的轨道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壳的后进风口处由内到外依次形成第一安装室和第二安装室,所述第一安装室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的泄水槽,所述第一安装室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下水槽,所述水蒸发载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室中,所述第二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室中。
所述第二安装室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室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扇的机身两侧设置贯通的两风道进风口,高速旋转的风轮设置在两风道进风口的中部区域,同时,在两个风道进风口处设置过滤器,从而保证了空调扇的风量性能需求,也满足了空气净化的需求,可以一年四季当作净化器使用,特别适合污染较严重的室内场所。本实用新型还在风道中设置了可以移进移出风道内腔的发热体组件,实现冷暖风快速交换功能,满足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一机多用,使单一的季节性电器产品变成了四季环境电器产品,减少消费者采购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B.本实用新型将风道组件中的风道和风轮壳体设计为一侧开放的结构形式,通过与面板式的电机支架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便组装和移进移出发热体组件的多功能风道组件,方案原理及结构简单,使用者更便于操作。
C.本实用新型在风道的一侧设置安装开口,发热体组件可移动地插接于安装开口两侧的轨道中,发热体组件沿轨道脱离风道内腔时,发热体组件的后端将安装开口完全封住,进入两风道进风口中的气流经过滤净化后进入风道,并沿风道从壳体出风口处排出;当发热体组件移动至风道内腔中时,发热体组件的前端将安装开口封住,风道中的气流完全经发热体加热后,再由壳体出风口排出,提高了风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扇分解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部安装结构及空气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道组件分解轴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暖风状态发热体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风状态发热体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发热体组件与风道中两侧轨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机身组件
10-前壳
101-壳体出风口,102-前进风口
11-后壳
111-后进风口,112-第一安装室,113-第二安装室
114-水箱出入口
12-水箱
13-下水槽,14-水蒸发载体,15-第一过滤器,16-后网,
17-第二过滤器,18-前网,19-水泵
2-风道组件
21-电机支架
211-通风口
22-电机,23-风轮
24-风道
241-安装平台
25-发热体组件
251-支架,252-发热体
26-风轮壳体,27-上滑轨,28-下滑轨
a-安装开口;b-泄水槽;2a-风道进风口,2b-风道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包括机身组件1和风道组件2,机身组件1包括呈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前壳10和后壳11,风道组件2设置于前壳10和后壳11所形成的空腔中,并与前壳 10和后壳11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风道组件2的下方设有水箱12,在水箱12中安装有水泵19;在前壳10的上部设有与风道组件2的风道出风口2b相连通的壳体出风口101,前壳10的下部设有前进风口102,后壳 11的下部设有后进风口111,风道组件2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风道进风口2a,两风道进风口2a分别与前进风口102和后进风口111对应一一连通,前壳 10的前进风口102处安装有第一过滤器15,后壳11的后进风口111处安装有第二过滤器17和水蒸发载体14,在水蒸发载体14的上端还设有下水槽13,水泵19通过管路将水箱12中的水抽吸至下水槽13中,下水槽13中的水喷淋在水蒸发载体14的上端,第一过滤器15和第二过滤器17均用于净化空气。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2包括风道24及位于风道下方并与其连接的风轮壳体26,风轮壳体26内设置了风轮23、电机22,电机22驱动风轮23旋转,使外界空气从风道组件2下部两端的风道进风口2a进入风轮 23中,通过风轮23高速旋转作用下排至风道24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在位于风道组件2的风道进风口2a和风道出风口2b之间的风道24上设有可以移进移出其内腔的发热体组件25,发热体组件25伸入风道24内腔中时,可以使进入内腔中的所有流经发热体组件25的冷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然后依次经风道出风口2b和壳体出风口101排至环境中;若发热体组件25从风道24的内腔中退出时,整个空调扇将会提供具有制冷和净化性能的空气。当无需制冷时,只需停止水箱12中的水泵19工作,保持水蒸发载体14处于干燥状态或直接拆下水蒸发载体,保留第一过滤器 15和第二过滤器17,即可实现全季节的空气净化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风道组件2的风道进风口2a和风道出风口 2b之间的风道24外侧成型一安装开口a,发热体组件25沿着安装开口a 移入或移出所述风道24的内腔。图4和图5所示,风道24的安装开口a 处还设有与风道24外侧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平台241,安装平台241呈水平设置,安装开口a的两侧分别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沿着风道24的内侧面设置,发热体组件25的两侧边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发热体组件25沿着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所形成的轨道移出或移入内腔中,如图6所示,这里的安装平台241用于放置发热体组件25,再其上也可以设置与上滑轨和下滑轨相对接的导轨结构,更便于前后移动发热体组件25。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风道组件2的风道24下方连接有用于安装风轮23和电机22的风轮壳体26,风轮壳体26的两端开口后形成整个风道的风道进风口2a,两风道进风口2a分别与机身组件1的前进风口102 和后进风口111连通,风道24的下端进口与风轮壳体26上端一侧的出风口连接,安装平台241设置于风轮壳体26的上端另一侧,安装平台241的一端与安装开口a的下边缘固定连接。这里的风轮壳体26类似涡壳形状,风轮壳体26的出风口处较细,进而在风轮壳体26上方空余区域设置安装平台,使整个结构更加合理、紧致。
当然,还可以将风道24和风轮壳体26的左侧板打开,形成左侧开口结构,如图3所示;同时,在风道24和风轮壳体26的左侧开口位置设置了一个电机支架21,电机支架21的边缘与风道24的左侧开口边缘通过紧固连接件形成可拆卸连接方式,电机22固定在电机支架21的下部右侧面,在电机支架21的电机22固定位置处形成了风道进风口2a,在风轮壳体26上的端部还设有风道进风口2a,电机支架21的上方设置了通风口211,通风口211与风道24上端的风道出风口2b对接后形成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将一侧的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设置在电机支架21的右内侧面,另一相对侧的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则设置在风道24的内侧面,可以从图6中的放大图看出。
如图5和图6所示,发热体组件25的横截面尺寸与其安装位置处的风道24的内腔横截面尺寸相适配,发热体组件25的高度尺寸与风道24的安装开口a高度尺寸相适配,当将发热体组件25沿着轨道插入风道内腔中时,风轮23高速旋转所吸入的气流完全流经发热体组件25进行冷热交换。
图3和图5所示,其中的发热体组件25包括支架251和发热体252,支架251为与风道24内腔横截面形状保持一致的中空框架结构,即其具有围成的边框,其中部为中空结构,发热体252的边缘与支架251的边框内侧相贴合,且与支架251的内侧形成支撑连接,比如在支架251的边框内侧设置支撑或支撑连接件,发热体252放置于支架251的边框内部时,将其固定在支架中,使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延伸至发热体252的边缘处,并与其部分重合,这样就使发热体252的两侧边缘和支架251的两侧框架被限制在风道24两侧的上滑轨27与下滑轨28所形成的轨道中,从而避免在气流方向上产生移动。
为了空调扇整体美观及组装的便利性,如图2和图3所示,在后壳11 的后进风口111处由内到外依次形成第一安装室112和第二安装室113,第一安装室112的底部设有与水箱12相连通的泄水槽b,第一安装室112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下水槽13,水蒸发载体14安装于第一安装室112中,第二过滤器17安装于第二安装室113中。优选地,第二安装室113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大于等于第一安装室112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使进入第二过滤器17中的风量更大。
组装时,电机22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21上,风轮23固定在电机22 转轴上,发热体组件25可移动的设置于风道24中段的安装平台241上,风道24、风轮壳体26与电机支架21固定连接,两端的风道进风口2a与风轮23对准,风道出风口2b与电机支架21通风口211对准,以上形成风道组件,如图3。
如图1和图2所示,风道组件2上的电机支架21的通风口211对准前壳10的壳体出风口101,将风道组件2固定安装在前壳10内侧,下水槽 13固定安装在后壳11第一安装室112上方,后壳11与前壳10固定连接,水泵19置于水箱12中,水箱12从后壳11的水箱口推,水泵19与下水槽 13通过水管连通。水蒸发载体14安装在后壳11的第一安装室112,第二过滤器17安装在后壳11的第二安装室113,第二过滤器17外盖上后网16。前壳10的前进风口102处安装第一过滤器15,第一过滤器15外盖上前网 18。
当需要作净化型冷风空调扇使用时,发热体组件25沿着轨道移动,脱离风道24中间,并置于安装平台241上,风机22高速旋转,使机身内产生负压,促使机身外的空气从后网16和前网18吸入,穿越第一过滤器15 以及依次穿越第二过滤器17和水蒸发载体14后,经风道从正面的壳体出风口101吹出,适合炎热的夏季降温消暑和净化空气。当将水蒸发载体14拆下时,不再启动水泵工作,此时的空调扇可以用作春秋或四季净化空气。
当需要作净化型暖风扇使用时,发热体组件25沿着安装平台241及轨道移动复位,使其处于风道24中间,风机22高速旋转,使机身内产生负压。促使机身外的空气从后网16和前网18吸入,穿越第一过滤器15以及依次穿越第二过滤器17和水蒸发载体14后,经风道24中间的发热体252 位进行冷热交换,使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后从正面的壳体出风口101吹出,适合寒冷的冬季室内取暖和净化。
本实用新型未述之处均适用于现有技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包括机身组件(1)和风道组件(2),所述机身组件(1)包括呈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前壳(10)和后壳(11),所述风道组件(2)设置于所述前壳(10)和后壳(11)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风道组件(2)的下方设有水箱(12),所述前壳(10)上部设有与所述风道组件(2)的风道出风口(2b)相连通的壳体出风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0)的下部设有前进风口(102),所述后壳(11)的下部设有后进风口(111),所述风道组件(2)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风道进风口(2a),两所述风道进风口(2a)分别与所述的前进风口(102)和后进风口(111)对应连通,所述前壳(10)的前进风口(102)处安装有第一过滤器(15),所述后壳(11)的后进风口(111)处安装有第二过滤器(17)和水蒸发载体(14),位于所述风道组件(2)的风道进风口(2a)和风道出风口(2b)之间的风道(24)上还设有可以移进移出其内腔的发热体组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风道组件(2)的风道进风口(2a)和风道出风口(2b)之间的风道(24)外侧成型一安装开口(a),所述发热体组件(25)沿着所述安装开口(a)移入或移出所述风道(24)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4)的安装开口(a)处还设有与所述风道(24)外侧面固定连接的安装平台(241),所述安装平台(241)呈水平设置,所述安装开口(a)的两侧分别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所述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沿着所述风道(24)的内侧面设置,所述发热体组件(25)的两侧边缘沿着所述上滑轨(27)和下滑轨(28)所形成的轨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2)的风道(24)下方连接有用于安装风轮(23)和电机(22)的风轮壳体(26),所述风轮壳体(26)的两端开口后形成风道进风口(2a),两所述风道进风口(2a)分别与所述机身组件(1)的前进风口(102)和后进风口(111)连通,所述风道(24)的下端进口与所述风轮壳体(26) 上端一侧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安装平台(241)设置于所述风轮壳体(26)的上端另一侧,所述安装平台(24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开口(a)的下边缘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25)的横截面尺寸与其安装位置处的所述风道(24)的内腔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发热体组件(25)的高度尺寸与所述风道(24)的安装开口(a)高度尺寸相适配,使流经所述风道(24)中的所有气流完全流经所述发热体组件(25)进行冷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25)包括发热体(252)和支架(251),所述支架(251)为与所述风道(24)内腔横截面形状保持一致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发热体(252)的边缘与所述支架(251)内侧相贴合,且与所述支架(251)的内侧形成支撑连接,所述发热体(252)的两侧边缘和所述支架(251)的两侧框架被限制在所述风道(24)两侧的上滑轨(27)与下滑轨(28)所形成的轨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1)的后进风口(111)处由内到外依次形成第一安装室(112)和第二安装室(113),所述第一安装室(11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箱(12)相连通的泄水槽(b),所述第一安装室(112)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下水槽(13),所述水蒸发载体(14)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室(112)中,所述第二过滤器(17)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室(11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型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室(113)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室(112)所形成的气流通过面积。
CN202123004445.1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Active CN216431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445.1U CN21643198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445.1U CN21643198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1989U true CN216431989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4445.1U Active CN21643198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1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6129U (zh) 除湿与蒸发冷却复合型空调机组
CN2226723Y (zh) 窗式加湿过滤冷风机
CN202403359U (zh) 转轮式回热循环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2149547U (zh) 双转轮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的空调机组
CN113983588A (zh)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CN216431989U (zh)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CN208090877U (zh)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202024420U (zh) 一种转轮式间接-直接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13901338U (zh) 一种净化型空气调节扇
CN115046332B (zh) 一种制冷系统叶轮式蒸发换热器
CN207515060U (zh) 一种分布式新风处理机组
CN2251686Y (zh) 节能换气型窗式空调器
CN215597546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
CN115899866A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2204904U (zh) 空调扇装置
CN205014561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4520792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网络交换机
CN112460709A (zh) 一种净化型空调扇
CN101464047A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过滤网支架
CN210717839U (zh) 一种吊顶式新风空调机
CN213872986U (zh) 一种净化型空调扇
CN2442156Y (zh) 立体循环直接接触式水冷器
CN206076955U (zh) 模块紧凑型有源滤波柜
CN216814449U (zh) 一种高效散热节能型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